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家风家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家风家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家风家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家风家训思想价值观同根同源,内涵契合,对现代家风家训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现阶段践行核心价值观要以传统家风家训为重要根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引领家风家训家规优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剔除糟粕、汲取精华,全面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当前家风的现实状况,推进社会功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以及个人品德的建设,以各种形式加强宣传推广,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作用。深入基层,开展相关调研和实践工作,深入推进家风家训与核心价值观的关联建设工作,创建文明和谐社会。

关键词:传统;家风家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家风家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一)家风家训的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契合

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的主导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良好家风养成有着实际的意义和作用。古代传承下来的良好传统家风与现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道德要求、价值取向及社会作用等许多方面有契合或相通之处。中华文明之所以绵延数千年不绝,主要与“个人——家庭—国家”三位一体的教育原则分不开。“儒家历来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理想的最高追求,而传统家训的教义重在‘修身、齐家’,是为实现‘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作基础的,这也为中国‘家国同构’的传统社会模式打下人才基础”。而核心价值观体长“三个倡导”,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层面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层面。这三个层面从不同的角度对个人道德规范和行为进行要求,对每个公民在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家庭和个人品德等方面提出遵循基本原则,是自上而下的要求与规范。2014年5月,习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这与我国传统文化的优良家风家训有着内在的关联性,“家风家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上同根同源,它们共同传承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表达着中华民族的理想追求。”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训本是规范家庭成员的一种文化,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卷帙浩繁,由于其蕴涵的思想十分丰富,涉及立志劝学、安身立命、治家为政、风俗婚恋等方面,精深宏富,弥足珍贵,均可为家庭教育的结晶。家风是的家庭文化核心价值观,是家庭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现阶段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文化之魂,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为此,传承优良家风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紧密结合,这样即利于家风的传承和发扬,同时又有利于培育和践行家庭成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践行核心价值观要以传统家风家训为重要根基

家是人伦教育、社会生活教育的起点,父母、家人则是家庭教育的启蒙教师。家风家训则承继着先贤们对德、君子的具体要求,对家庭成员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修养、行为处事等方面都有直接的指导作用。许多国家栋梁和历史名人,都是从小接受着良好的家风熏陶和家训教育,都曾对社会的稳定、繁荣、进步做出过积极贡献。如,司马迁遵循父亲司马谈的遗志,忍辱负重,完成了不朽的历史著作《史记》;清代大学士张廷玉聪明练达、文思敏捷,备受雍正乾隆倚重,其在仕途和学业上所取得的成就,与其领会并实践父张英的家训著作《聪训斋语》、《恒产琐言》不无关系;身经五世的颜之推总结自身阅历和得失,为儿孙撰写《颜氏家训》,颜氏后人也躬行《颜氏家训》的教诲,并且凭借颜氏家族特有的经学、史学、文学、小学、书法等文化传家,在隋唐的历史上产生了一个以颜思鲁、颜师古、颜勤礼、颜杲卿、颜真卿等为代表的文化家族。家训,尤其是经典家训以特殊的方式承载了社会教育的功能。因而,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是皇室宗亲、世族大家,还是普通黎民百姓,都极为重视家训这种特殊的教育形式。家训既是家庭治家教子的法宝,也是社会成员立身治学、为人处世的准绳,对于指导其开阔胸怀、磨练意志、提升品味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家庭成员也备受家训家风熏陶,注重修身、齐家、治国等自我磨砺,成为后世瞩目的杰出人才。由此可见,“家风家训是家庭独特的内在属性,是涵养道德情操、塑造高尚人格的重要途径。家风家训是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土壤,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载体。”为此,践行和培育核心价值观应充分传承和发挥家风家训的基础性作用。在接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讲话时指出,“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二、家风家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内容和思路

古代家训对于目前我们建立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学习古人正确的世界观、教育观,关心人的生存状态,建立和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帮助家庭成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所谓“家风正而民风淳”“民风淳而国风清”,从这个意义讲,培育好家风家训家规,并将新时期的家风家训建设,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手段,使公众逐渐形成对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认同并认真践行,会极大地对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精神面貌产生重大的影响和改变,将使我国现代化建设走向新的阶段。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思路如下。首先,本课题以家风家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为背景,以优良家风家训为载体,以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探讨家风家训家规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引领融合,寻找优化家风家训家规建设的方法和途径。其次,遵循“古为今用”的原则,要注意消化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剔除家风家训家规中的糟粕(如重男轻女思想、一夫多妻现象),立足中国的现实状况,以家风文化的演变过程作为横轴,梳理出家风双重性的特点,构筑家庭、社会、国家的三个层面的文明、安定、和谐的局面。第三,以目前家风家训家规民情的现状为切入点,通过演讲、讲座等方式普及宣传家训家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地问卷调查、重点访谈等研究方式,多角度、多层面对家风家训家规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探讨新形势下家风家训家规面临新的挑战和困境,最终从个人和家庭、社会和国家”等方面提出有效对策。

三、融家风家训于核心价值观中的实现途径

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在发表讲话时谈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因此,笔者认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是知行合一。当前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思想,进一步提升优化家风家训家规,要把家庭成员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家庭成员的点点滴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公民的生活中,“知”与“行”的结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为优化家风家训家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新时期家风家训家规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将家风家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当前家风的现实状况,注重德行培养的家风家训,集聚党委、政府、宣传、档案等各种力量,广泛收集案例、图片、事迹,做好优良家风家训的收集整理承继工作。其次,全面发挥基层社区和社区大学、高校社会化等效能,充分发挥学校、社区或村镇的作用,深入学校开展“好学生”,深入社区或村镇开展“五好家庭”“xx模范”“好媳妇”等家庭表彰、对良好的民风民俗要予以推广,对家风建设中涌现出的好婆婆、好儿媳等体现孝道文化的好家风、优秀道德模范社区或村镇要予以表扬、宣传,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文化观。第三,探索各种通俗易懂的宣传教育方式,以图片、漫画、演讲、书法、微信、qq群等形式,在单位党课、道德讲堂、社区大学讲课、入村户调查等多种形式融入社会、家庭、学校教育,使公民个体自觉自律地运用到个人修养和社会交往中去,推广积极的、健康的社会民俗民风,坚决抵制消极的、病态的社会风气,使社会各阶层风清气正。第四,通过电视电台、报刊媒体、手机微信平台的正能量传播等各种媒体传播家风家训文化魅力,为研究家风家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及时准确可信的素材。

四、深入基层,开展相关调研和实践工作

我们课题组成员目前正搜集相关资料,撰写,整理家训家风资料,开展讲座,深入村镇、城乡发放调查问卷,积极推进项目相关工作。强调并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好的家风家训家规不仅继承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还关系着个人的健康成长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总之,继承和发扬家风家训与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二者有效融合,是推进家风家训与核心价值观建设工作的关键之处,使其深入人心,并使各行业都能以此为切入点,律己、律人,营造良好精神文明氛围。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J].党建,2014(1).

[2]龚学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科学无神论关系的几个问题[J].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研究,2015(5).

[3]张俊.家风家训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J].广西教育,2017,9(20).

[4]高菊梅.儒家士子的心灵磨砺与儒雅家族的百年隆祚——论颜之推的思想价值观[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1).

作者:赵雅琴 单位: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