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学生党员核心价值观引导策略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大学生党员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的“关键少数”,文章立足于大学生党员践行核心价值观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双重态度及行为预测性,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策略。
关键词:双重态度;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双重态度理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积极意义
(一)双重态度模型
2000年Wilson等在内隐性社会认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双重态度模型(DualAttitudeModel,DAM),认为个体对同一客体能同时具有两种不同的评价:一种是能被所意识到并承认的外显态度,另一种则是无意识的、自动激活的内隐态度[2]。外显态度是个体能够意识到的态度,是通过自我反省就能表现出来的态度,往往受到社会文化、环境氛围及道德准则的制约,个体为了让自己显得归属于某个集体或者符合某种道德规范。外显态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文化背景、教育环境、社会期待及心理防御机制等,导致个体会对某种客体采取积极或消极的态度,但这种态度并不一定体现个体的真实态度。内隐态度是个体潜意识层面的态度,是高度自动化、易被激活的,通常不受外界因素的制约,反映个体对某种客体最真实想法。过去的经验和固有的态度积累后形成的无意识痕迹,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体对客体的认识、情感和行为反应。
(二)基于双重态度模型的价值观认同
从社会心理学视角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个体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个体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似之处,将其内化为自身价值取向,并指导和约束自身行为实践的心理倾向。价值观的外显认同,是指个体以认知认同为基础,在情感认同的驱动下,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价值观的内隐认同是指个体对某种价值观念通过价值认知、价值评价、价值选择等活动沉淀下来的一种无意识痕迹,个体在意识水平上无法觉知其痕迹或影响,但在行为表现当中被潜在的影响。外显认同和内隐认同的跨越通过三个阶段来实现:在反复强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自动化、习惯化的反应模式,这一反应模式的形成是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认知、产生情感共鸣的基础上,经过反复强化,最终行为自发认同,形成一种自动化的联结。认知认同是指个体承认和认可某一价值客体的合理性、科学性、必要性,认知认同是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的基础。情感认同是指对某一价值客体全面科学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对该价值客体的满意、喜爱以及接受的情感体验。情感认同进一步强化和巩固认知认同,对价值认同的形成起着“催化剂”的作用。行为认同是指个体在认知认同和情感认同的基础上,主动将某种价值客体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同时用来指导自己实践行为的过程。
(三)双重态度对价值观践行的预测性
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均可影响个体行为,研究发现,当内隐和外显态度相关较高的时候,态度对行为的预测力大大增加[3];而内隐和外显的态度相关较低的时候,无论是内隐态度还是外显态度,其对行为的预测力都会大大削弱。对大学生党员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认同的,且在情感、行为倾向两个维度都是内隐认同的,但却尚未将其内化为自我的价值观,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之间相关性不高,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有分离现象,在外显态度比内隐态度表现出更积极的倾向[4,5],说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还处于相对初级的认知认同和情感认同阶段,没有完全重构自身固有的价值观念,矛盾和冲突依然存在[6,7]。要真正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必须实现外显认同和内隐认同的统一。
二、大学生党员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分析
(一)主流向好,认识优于普通同学
通过对六所上海市属高校大学生的调研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党员总体上是好的,大部分的大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认同程度比较高,能够保持先进性,发挥良好的带头作用、桥梁作用和骨干服务作用,较为自觉地、主动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大学生党员较普通同学而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更了解、看法更积极。约81.8%的大学生党员非常了解或比较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积极分子中比例为68.9%,普通同学中比例只有36.7%。18.18%的大学生党员表示自觉已经完全树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分子中比例为17.24%,普通同学中比例只有12.66%。100%的党员认为大学生党员应该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表现出模范带头作用,并且认为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应该比普通同学深刻。
(二)潜在问题,双重态度有所体现
尽管如此,内隐态度仍深刻影响着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核心价值观认识的表层性。调查表明,大学生党员对核心价值观有基础认识,但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还不能深刻理解其本质和规律。只有54.6%的党员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为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非常认同或比较认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非常认同或比较认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81.8%的党员认为自己还没有完全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在完善中。二是确立核心价值观的矛盾性。在树立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念后,大学生的行为也会日渐主动化。但我们发现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当外在环境条件的约束不明显时,学生常常会遵循“省力”原则,采取他们自己甚至没有觉察的、习惯化的、自动的行为方式,有时会导致违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产生。没有遵循知、情、行的统一,反而出现了很多“理想中的巨人,行动上的矮人”。对于“是否一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白己的行为规范”,只有54%的学生选择了“一直就是”,38%的学生选择了“了解它,但没有”并且就他们个人而言,有65%的学生对自己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觉得一般或不满意。三是生活情境中大学生党员行为的被动性。当大学生的行为处在合理的社会秩序、常态的交际环境时,往往体现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致性较高。在面对超出自我压力阈值或缺乏他律的环境中,他们的行为会产生偏差。对高校教师的访谈发现,当遇到具体问题,如“考试诚信”、“求职就业”、“专业学习”时,大学生们的表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还存在不少差距,能够真正做到遵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学生比例不高。四是个人发展选择的功利性。大学生党员在肯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也存在个人选择的利己倾向。在面临个人发展相关的选择时,关注的视角更多地转向自身利益,往往背离核心价值观,如对于“是否会选择到基层就业”的问题,只有43%的学生选择了愿意去。五是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不稳定性。“入党前冲一冲,入党后松一松”的情况仍然存在。入党前在专业学习、社会实践等方面都是先进分子,但部分党员在入党后就出现学习退步、工作懈怠、生活松散的情况,在学生中不能一直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甚至起到反作用。知而不行、行而不信的问题仍然存在,对核心价值观未形成行为习惯。
三、基于双重态度模型的“五依托”引导策略
要解决当前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面临的几个问题,着力点在于弥合外显认同到内隐认同的分离,实现从认知认同到行为认同的跨越。引导大学生党员自觉完成自身价值观的重构和消除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一致观念的影响,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指导价值,从而达到价值观的一致和整合,主要通过“五个依托”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全方位、精准化、共振式的引导。
(一)依托理论资源,深化科学认识
要引导大学生党员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认识,必须阐述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逻辑、文化渊源、理论框架和深刻内涵。高校应充分借助天然的理论研究优势,大力支持理论专业课教师上党课、进支部,建立理论专家指导“课程思政”的有效机制。专家教学与自主吸收相结合、思政课程和党内学习相结合、专业课程与实践要求相结合,加深大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性的认识。既要注重纠正少数学生党员的思想认识偏差、预防问题的发生,更要激发全体学生党员的主动求知的动机,注重培养他们内在积极人格品质和人生态度的培养,自主形成对人生意义的积极构建、自觉认同核心价值观。
(二)依托现实焦点,提高价值定力
大学生党员处在当前我国多元价值观的社会转型期,在复杂的社会变革、多元的价值冲击、纷繁的信息潮流中,大学生往往陷入彷徨和迷茫,多元文化的不断冲击中,之所以出现反复和矛盾,是因为缺乏价值选择的定力。因此,社会主义核心观的引导也要“接地气”,对于一些负面消极的社会事件,不能“一刀切”,要深入分析反面案例,教育大学生学会理性分析和思考问题。应重视在思想教育中将社会问题产生的历史、现实原因及后果阐释清楚,使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达到自觉认同。注重选取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和生活中典型的事件融入理论学习,如“高铁霸座”事件、大学生支教、感动人物评选等,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判断,引导大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热点命题,通过不断总结正面经验和反面教训,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断内化。
(三)依托日常生活,强化行为习惯
引导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遵从生活实践的逻辑。要解决大学生党员面对的很多矛盾性问题,必须着眼于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是指所有以维系个体生存的活动的合集,具有重复性、经验性和习惯性的特点。日常生活不仅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寓所,还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居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认知、认同和实践的重要场域。日常学习、日常交往和日常消费涵盖了大学生党员日常生活的主要领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要坚持知行合一的原则,必须注重对大学生党员日常生活中行为习惯的强化,坚持行胜于言。以党支部为单位开展针对性强的主题教育,强调在日常生活中遵守统一的行为准则,学生党员亮身份、受监督,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生活实践中对新的价值观念反复强化和练习,新的价值体系就会逐渐替代先前的内隐性观念。
(四)依托文化建设,营造践行场域
积极利用校园环境和校外沟通交流,进行核心价值观文化建设,例如刊登宣传栏、专题讲座、文艺活动等形式营造“浸润式”的环境氛围,凝练大学生党员核心价值观等方式引发情感共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指导学生会、学生社团和各类学生自治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充分利用校园媒体开设专栏、专版,利用各种“微平台”扩大覆盖面,充分培育和宣传大学生党员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榜样,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学生,弘扬正能量,在校内形成一种“争优比先”的践行场域,从而不断提升党员的价值观认同。
(五)依托考评机制,固化培育成果
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党员在学习、生活、工作中主动传播、倡导和推动核心价值观。建立健全大学生党员全方位考评机制,用好用活“”、党员民主评议和专题组织生活会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将理论上的价值观与生活相互联系,将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相统一,通过科学化考评激励督促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领悟、加深理解,最终弥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显认同和内隐认同,自觉将其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作者:陈方敏 侯建生 单位:上海应用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