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

摘要: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核心价值观教育至关重要。医学生是大学生中的群体之一,新时代的医学模式改革对于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要求更高。为创新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医学院校需要采取将思政课堂与医德教育相结合,加强医学人文素质培养,重视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措施,进而提升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水平。

关键词:新时代;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医学生作为医生的“后备军”主力,是医疗服务人员的主要来源。医学院校加强对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关乎学生自身的品格素质、道德水准、医疗技能水平的提升,也关乎整个国家的医疗健康建设水平。党的之后,“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医学生教育”成为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时代课题。在此探索过程中,我们思考现阶段医学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模式与方法,进一步改进对于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措施,强化医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逐步找寻出新时代下创新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佳方法。

一、医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现状

众所周知,大学阶段是一个人建立独立人格和价值观体系的重要阶段。医学生作为未来我国医辽卫生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其在大学阶段核心价值观的养成至关重要。当代医学生有其独特的生存环境特点,有其独特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以及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反映到他们的价值观上,就有独特表现。基于文献检索及问卷调查发现,当代医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主流是健康向上的,大多数医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意义及践行有着自己积极的理解,但由于网络时代思想多元化的冲击、家庭与学校教育的脱节等原因,个别医学生在社会核心价值观认知上仍然有偏差,在自觉践行方面仍然缺乏动力。总体来看,主流健康向上,支流差强人意,一部分医学生没有形成系统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二、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党的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的变化,反映的是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阶段的提高(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医学生作为未来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向前发展的主力军,具有切实回应和解决医患矛盾、满足人民对健康的更高需求的责任。医学院校通过创新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深化医德教育成果,有助于医学生在未来处理医患关系时合理把握医患关系中的矛盾所在,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外化为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具体行为。目前,高等医学教育中越来越重视对医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但鉴于某些历史及现实原因,在切实提高教育效果方面仍存在一些薄弱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部分医学生自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解重视不足。医学生的成长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主要时期,这期间他们所接触的拜金主义、崇尚个性等不良价值观和文化,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这些不良观念弱化了医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学习及践行的渴求。更有甚者,个别医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表现淡漠,忽视了自己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重任,遗失了自身应有的救死扶伤的高尚使命。第二,教育工作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缺少灵活性。现阶段医学院校对于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主要是由人文社科类的专职教师和辅导员负责。院校专职教师及辅导员的人文素养虽然普遍较高,但仍存在不足:教师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缺少理论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机结合;老旧的授课方式导致课堂教学缺乏活力;教师缺乏与学生的交流与讨论,无法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等,都使医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时代要求有差距。作为辅导员,虽然平时与学生接触的机会较多,但与学生交流的方式不当等行为导致学生不愿与辅导员及时沟通,以至于辅导员不能对学生出现的不良思想观念、错误价值观取向进行及时引导。第三,部分医学院校对于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不健全。医学院校普遍侧重于医学生专业性的培养,而在马克思主义教学等公共基础学科上精力投入不足或不够重视,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未能贯彻落实到医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中,没有构建成完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体系。如课程设置仍有偏倚,缺乏先进性;学校文化渗透性不足,未能紧跟时代潮流;宣传普及度差,未能与新媒体有效融合进行教育宣传等。缺乏系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引导、教育教化及实践落实,使医学生们对周遭事物正确与否的认知存在不确定性,在价值观方面产生诸多迷茫、困惑和疑问。在这样背景下,医学院校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应与时代及时接轨。同时,行业化的精英教育模式也要求医学生在具备专业的临床操作技能外,还应该能够更好地关心患者。医学生誓词中强调“关注人类健康与生命,除他人之病痛”,包含着对生命的人文关怀,所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才能符合时代要求。纵观整个时展的潮流,从党的十八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到强调医学生精英教育、规范化培训的新模式,都在要求医学院校对医学生的人文教育也要创新,紧跟时代步伐,顺应新时期高等医学教育现状。

三、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路径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医学院校加强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索适合医学生实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新路径,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具有推进作用。第一,将思政课堂与医德教育相结合,加强医学人文素质培养。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阵地,医学院校的思政课堂应该尽可能吸引医学生关注课堂内容,了解相关政策,潜移默化地筑牢医学生的理想和信念。在思政课堂上,教师应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身边实例,进而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样才能为课堂增添活力,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目的,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除了开设思政课,医学院校还应多样化开设相关课程,如医学伦理学、医学沟通学、人文医学、医护礼仪等医学人文素质课程。教师在授课的同时,要有机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不同于以往的创新课堂。同时,中国儒医文化中的“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大医精诚”“医乃仁术”等思想,对于培养医学生爱国爱民、精勤敬业、恪守诚信、济世救人的医学人文素养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第二,重视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论授课的基础上,医学院校要将实践活动融入教学课堂。以新乡医学院为例,新乡医学院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中,辅以外出实践、话剧展演等形式,给予学生不一样的课堂体验。医学院校还可以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师生座谈会、宣讲会,设立宣传橱窗、展板等形式向医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组织一系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团日活动提升教学效果。医学院校通过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形式的有机结合,使医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时代寓意,引导医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校园文化活动参与、校园社区文化建设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感性认识上升到自觉践行上来。第三,顺应时代潮流,结合新媒体创新教育方法。在互联网时代,医学院校可通过举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相契合的网络知识竞赛、网络文化建设月、专题校园网页设计制作比赛、网络知识竞赛等活动,促进校园管理网站创新和信息网络建设,使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除此之外,医学院校要充分发挥网上舆论引导的积极作用,有效利用网络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在医学生经常关注的网站、贴吧、微信、官方微博、论坛等网络平台,最大程度达到创新的目的。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医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代表性群体,在以学习专业医疗知识与提升综合能力为前提的情况下,更应该时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记心中,时刻肩负起新时代青年人的使命与责任。

参考文献:

[1]赵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融入[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2).

[2]于海燕,许晓晴,于淼,等.人本主义视阈下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反思与优化[J].医学与社会.2014,(8).

[3]高大红,门薇,陈莹.新时代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与践行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7,(12).

[4]蒋雪梅,盛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11).

[5]张姝,祁广.中华传统文化视角下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J].药学教育.2017,(2).

[6]林威,胡红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医学生核心价值观内涵研究[J].青年时代.2016,(8).

作者:郜佩 单位:新乡医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