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实证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通过实证数据分析发现,目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呈现出总体表现较好、认同水准较高的特点,但存在内容熟记尚不牢固、内涵理解尚不深入、认同水准尚待提高等问题。对于特点不一、层次差别、地域不同等存在差异的学生,因人而异运用差异化的举措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实证研究
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选择。在高校育人实践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入学生日常学业、生活世界与社会实践等全方位,从而使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渗入他们的思想与行动之中,教育学生主动抵制西方不良价值观的渗透,坚决拥护和服务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此外,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需要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在无形中浸润于学生日常行动与思想观念,不断强化高校立德树人工作。本文运用定量分析法,通过梳理分析西安外国语大学统计数据,探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概况与影响元素,探究核心价值观认同中的问题,有助于更好做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
一、文献回顾
近年来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为主题的相关研究成果丰富,经过梳理发现已有研究主要围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价值、目前现状与实践成效等主题展开。总体而言,目前已有研究围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之概况、存在的难点与培育载体等开展了比较深入的分析,但主要偏向于思辨和定性研究,缺乏数据和计量模型的应用。因此,相关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理性的定性分析,同时需要开展实地调查与定量研究,以有效认识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本文运用实证研究把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和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以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工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指社会中的个体把核心价值观在内心润物无声加以内化并融入到自身社会生活与实际行动之中。由于社会个体活动范围、自身特性等差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存在不一致性。因此需要对核心概念进行操作性分析,本研究在梳理他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编写调查问卷。
(二)研究样本笔者于2019年5月~7月在西安外国语大学发放问卷,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概况调查,调查范围涵盖学校全部专业与年级,以9216位学生为对象开展调查,发放并收回有效问卷9216份。其中,从性别占比来看,男生在调查对象中所占比例为16.4%,女生所占比例为83.6%;从年级占比来看,大一年级学生在所调查对象中所占比例为34.0%,大二学生为31.8%,大三学生为26.9%,大四学生为7.3%;从民族比来看,汉族94.6%,少数民族5.4%;从政治面貌分布上看,共青团员84.9%,中共党员(含预备)9.8%,群众5.3%;从生源地分布上看,城镇学生56.7%,农村学生43.3%。从家庭经济状况看,家庭条件非常优越的占7.7%,比较优越的占12.6%,家庭条件一般的占33.5%,家庭条件比较困难的占20.3%,家庭条件非常困难的占7.2%。
三、数据分析
用SPSS20.0对样本在95%置信区间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假设:性别、政治面貌、年级、城乡情况、生源地和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的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熟记水准、理解水准与认同水准不存在差异。结果显示(见表1—3),性别、政治面貌、年级、城乡情况、生源地和家庭经济状况不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熟记水准、理解水准和认同水准的影响表现出显著性差异。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熟记情况差异分析表1: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熟记程度的差异性分析以性别视角分析,女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熟记水准高于男生。以政治面貌视角分析,身份为中共党员或共青团员的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熟记程度比身份为群众的学生高。以年级视角分析,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熟记程度随着年级增高而降低。从城乡背景的角度来看,乡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熟记程度低于来自非乡村的学生。从生源地角度来看,来自不同生源地的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熟记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华东地区最高,均值为4.34,东北地区最低,均值为4.02。从家庭经济情况的角度来看,不同经济状况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熟记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家庭条件非常优越的学生熟记程度最高,均值为4.38,家庭条件比较困难的学生熟记程度最低,均值为4.33。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程度差异分析表2: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程度的差异性分析以政治面貌视角分析,身份为中共党员、共青团员的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水准高于身份为群众的学生。以年级视角分析,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水准表现出U型变化状态,即大一年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程度相对而言较高,而大二、大三年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水准表现出一定水平的下降,到了大四年级学生又表现出一定的回升,呈现出“两边高,中部低”的特性。以城乡背景视角分析,来自乡村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水准低于来自非乡村的学生。以生源地视角分析,生源地不同的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水准上存在一定差异,华东最高均值为4.17,华中地区最低,均值为3.92。而不同性别、政治面貌、家庭经济情况的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程度方面差异不明显。
(三)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程度差异分析从性别的角度来看,女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水准高于男生。以政治面貌视角分析,身份为中共党员或共青团员的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水准高于身份为群众的学生。以年级视角分析,整体上来看学生对核心价值观认同度随着年级的升高表现出U型变化状态,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水准上,大一年级学生相对较高,而大二、大三年级学生的认同水准表现出一定趋势的下滑,到了大四年级又呈现出上升趋势,显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特性。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通过对西安外国语大学9216名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通过SPP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探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现状,探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中存在的困境,对如何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提出意见建议。
(一)重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数据分析显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熟记程度得分为4.36分,内涵理解得分为4.13分,认同程度得分为4.51分。可见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熟记程度和内涵理解得分处于良好等次,没有达到优秀等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呈现出总体表现较好、认同水准较高的特点,但存在内容熟记尚不牢固、内涵理解尚不深入、认同水准尚待提高等问题。因此需要重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持续强化核心价值观培育力度。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与国家民族前途息息相关,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必须重视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以确保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选择。
(二)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建议通过数据实证分析可以看出,不同性别、政治面貌、年级、城乡情况、生源地和家庭经济状况的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存在差异。依据以上客观存在,启示我们要针对不同大学生采取相对应的路径加强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如男女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存在差异,因此要根据不同性别的个性差异、认识方式等特点,采取适合性别角色的价值观培育方式。针对大二和大三年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熟记程度、理解程度和认同程度相对偏低的现象,学校要坚持做好全过程育人,加强对大二和大三年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一年级主要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为主,大二、大三年级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其社会实践活动有机融合,而大四年级则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其未来发展规划有机融合。针对来自农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熟记程度、理解水准与认同水准相对较低的事实,则需要引导农村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当前城乡差距的客观事实。针对家庭经济较为困难学生对核心价值观认同相对较低的现象,需进一步加强对贫困学生资助力度,帮助其更好地学习与生活。总而言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需要从特点差异、层次不同的学生实际出发,采取差异化的教育方式,不断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
参考文献:
[1]郭建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释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卢晓中主编.高等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朱志明,陈虹,朱百里.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调查及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0(4).
[4]吴畏.普通高等教育管理[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作者:盛文明 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