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符合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广大劳动者意志和代表主流文化的价值集合,是遵循人民为主体的历史唯物主义根本原则的实践成果,为培育和践行科学价值观提供了根本导向。透过唯物史观视域,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特征和价值向度,能更深刻更溯源地把握其本质,更有效地引导人民群众实现价值认同、情感认同和实践自觉。

关键词:唯物史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特征和价值向度

推动历史进程的根柢是生产力的提高。资本生产过程是劳动与价增的统一,推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包含着诸多内在症结或历史顽疾,如奴役劳动者、抑制人性、劳动异化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改造为中国社会发展避免“资本主义苦难”夯实了历史土壤。中国共产党深入解读和科学总结近现代史中孕育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做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重大选择,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维度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特征和价值向度,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核优势。经济建设方面,依据社会主义国家具体国情制定经济制度,不拘于“社会是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消除剥削,实行有计划地生产和分配,建立全民所有制”,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同时,也允许并鼓励其他性质的经济存在,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的积极性,这就是现阶段中国经济制度的科学性与包容性,是保持国家经济有体有序的强基所在,也是保持经济活力的核心制动;政治建设方面,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与依法治国三者统一是我国政治文明的特点。党领导人民群众制定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使其不受资本束缚的现代化民主,是获得自由与人权的根本条件。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与发展的前进方向,实质是在批判性吸收人类文明成果,且在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开创新理论,充实我国政治建设的智慧宝库,为民主法制社会创造更优良的条件;文化建设方面,面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相互激荡和恶意侵蚀,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一元化主导地位。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一种主流社会意识,随着时代变革而不断丰富,正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正确的价值指引。主流文化水平的高低,不仅反映了我国民众的思想素质,也体现了国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指明了现代社会的前进方向,文化建设更能提高民众凝聚力,为现代化事业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社会建设方面,从制度、文化、社会管理、党的领导等各个方面不断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在此过程中,不仅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物质保障,又要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以及社会分配之间的矛盾,具体来说,就是消除、改善社会矛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加快社会体制改革,优化社会民生结构,完善社会服务功能,让社会主义的优越感进入生活常态,从而加快实现小康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基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党和人民不断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借此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致力于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展开了关于生产、生活逻辑以及价值行为的转化。同时,对国民增加绿色文明教育,促使社会成员树立环保意识,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发展新趋向。

二、唯物史观视野下的国家层面价值观

(一)富强富强先富民,与资本主义逻辑视域的价值本源不同,社会主义富强观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共同富裕的价值标点。因此,判定富强的首要观测点是广大人民的经济基础有所保障且得到满足。富民促富国,富国要求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力以彰显自身经济优越性,实现民富、国富以及达到一定的国际影响力。总来说,实现富强的根本途径是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大力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曾说,若政策导致两极分化,便会失败。所以,凡忽视人民主体性的富强,则不是真正的富强。富强观要求坚持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生产力显著增强的前提下,为国家和民族的稳定昌盛提供坚实的内在动力。

(二)民主民主的实质是人民成为国家一切的所有者,其生成应建立在无产阶级统治下。马克思指出,民主不是纯粹的、抽象的、绝对的,是国家制度和政治制度的体现。作为意识形态产物,民主存在于上层建筑的内容范畴中,必然也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所以,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资本主义经济衍生出的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下的民主能够保证人民群众有效参与经济社会生活,充分行使其民主权利,有效激发人民在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的积极性与参与感。民主观要求党和国家要始终坚持人民利益,推进社会民主政治建设,让社会成员养成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社会的各项民主民生事务。

(三)文明人力推磨孕育出封建主社会,蒸汽机孕育出资本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人类文明进步。作为衡量社会形态和观察上层建筑的重要尺标,文明在恰切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时候助力社会进步,反之掣肘。我国社会主义文明成果就是在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基础上创造的,并充分发挥以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为特征的文明意识能动作用,使之助推经济社会。社会主义的文明正在把发展生产力同提高社会整体文明进行价值链合,形成生产力到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深远变化。文明观要求认真把握先进文化发展特点和遵循文明社会有机整体的建设规律,充分发挥人民的社会意识能动性,完善以社会进步发展为导向的社会意识形态。

(四)和谐和谐是社会主义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现实追求,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自然外化。和谐不仅限于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是指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人、自然及社会的均衡稳定状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生态平衡的和谐发展之路,劳动者遵循自然规律,利用科学技术与先进生产工具对劳动对象进行改造,满足物质文化需要的同时,保持平衡的社会生产关系,社会主义制度为此提供了现实路基,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构建了社会保证。和谐观要求能动性主体的客观需求要与整个社会和生态系统发展相向,在广大劳动者积极投身社会生产实践的同时,实现人、社会和自然的涵养共生。

三、唯物史观视野下的社会层面价值观

(一)自由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把自身从物的关系中分离解放,在集体可获取自由的前提下,通过社会实践逐渐认识和掌握人的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人经济和文化等自由,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给人政治和生活等自由。但“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所以,自由是国家与社会赋予的一种伴随相应义务的权利,包括在社会集体自由结度下满足个体追求理想生活和自身价值过程中的自由选择和自由行为。自由观要求广大人民群众在不触碰法律和道德的约束原则下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意识与行为,实现个体思想、存在和发展自由。

(二)平等平等是整个社会成员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诉求公约,也是在处理社会事物过程中所要遵循的重要准则。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任何超出阶级范围的平等要求,都会流于荒谬。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为完善平等规则和规范平等行为筑基固本,这是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目标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社会主义所倡导的平等强调在社会生产及其他过程中,人享有同等权利必须承担同等义务,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制度即为秉承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历史凝聚。平等观要求坚持凸显人民主人翁地位,坚持其利益导向和应有权利,减少客观差异带来的不平衡不均衡,坚持共创共享劳动发展成果。

(三)公正公正指一般个体在实现权利和义务相统一过程中,拥有平等参与各项集体活动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资本主义社会的公正逃离不了物增人贬的事实,劳动者创造财富越多,劳动力反而越廉价。而社会主义的公正首先体现在政治公正,主权在民,这为公正的正确发展模式培植了良性土壤。其次是经济公正,如分配公正,缩小收支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经济公正最突出的表现。这种公正没有单纯停留在抽象的自由和权利上,而是切实进入了政治、经济、文化等范畴,带有鲜明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公正观要求给予公民充分享受公平的社会资源,使其能够充分地发挥自身价值,形成竞争良序,缓和社会矛盾,推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

(四)法治法治的核心内容是依法治国,是以维护国家稳定、社会公平、人民利益为出发点,进而创造相对自由公平的竞争环境和民主社会。但“法的关系正像国家形式一样,既不能从本身去理解,也不能从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去理解,它们溯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基于此,现代化法治建设理应与市场经济充分适应,并与民主建设统筹协调。法治建设归根到底是以法律保障人民基本权利为目的,主体在民,所以只有当法治建设充分体现人民主体性和高度重视主体法治意识,才能真正建成有民主法治大国。法治观要求必须要以健全的法治体系作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四、唯物史观视野下的个人层面价值观

(一)爱国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资本主义凭借其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频繁对社会主义文化进行丑化,意图弱化我们的理论、制度、道路和文化自信,让我们自我否定,瓦解爱国之心。正如马克思所指,资产阶级在爱国主义的幌子下利用民族或民族主义来欺骗民众,借此给资产阶级的种种无理要求罩上一件民族的外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益提升的经济实力保证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能够在多元价值观激荡下始终坚定主流价值导向不动摇。爱国观要求大力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物质生产生活需求的同时,创设能够充分发挥爱国意识能动作用的平台和彰显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力的主旋律教育环境。

(二)敬业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是劳动,劳动创造人的同时,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可以说“停止劳动,一个民族就会马上灭亡”。社会主义国家的劳动者即建设者,敬业的主体是劳动者,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历史新阶段,敬业是时代和民族对劳动者提出的价值指标,不仅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也符合人自由全面发展需求,是个体与社会关系的深刻诠释,是有效调和生产关系的价值因子。而判断从业者是否敬业,不仅要考虑其对本岗位的热爱程度,也要考虑具体的劳动效益和社会效益。敬业观要求公民视劳动为基本的社会责任,作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一般路径,践行新时代职业规范和守岗尽责的职业精神,追求劳动价值最大化。

(三)诚信马克思说,社会主义经济最强有力的杠杆便是竞争和信用。诚信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持续、稳定、健康提供了强劲供给。在法制社会背景下,作为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现代社会的诚信已不只是守约践约、不欺人不欺骗的知行统一,而是能自发适应市场经济与现代法制的伦理价值观。它是在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建立健全法律和道德双重约束机制中的一项重要粘合剂。如建立信用政府,发挥政府的示范作用,防止“陷入泥潭”,塑造信用企业,发挥企业行为对市场机制与秩序发展的良性影响。诚信观要求社会成员践行诚实守信的处世原则,营建浓厚的信用舆论氛围和坚实的社会信用体系,构建诚信社会,打造信用中国。

(四)友善人们的物质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经济关系的厘革会外化于伦理观念中,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以友善为典型的与市场经济相契合的伦理准则逐步确立。友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伦理支撑,在马克思、恩格斯构想的社会主义中这是一种物质和精神需求皆处于满足状态下,人与人、人与环境的自然亲和。友善不仅仅表现在温和待人、互相尊敬、融洽友好的人际关系上,在经济和伦理的交互演绎下,其含义不断深化并扩大其影响,更深地表现在社会个体在正确处理社会关系时善于运用规范性和导向性的道德力量的价值自觉和行为自觉。友善观要求公民团结友爱,与人为善,注重社会个体的价值和尊严,养成用友善解决矛盾,助力和谐的习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2,3,4,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4]郑德荣,彭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特征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

[5]张维为.国际视野下的中国道路和中国梦[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5.

作者:陈凯 单位: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