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职思政课策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思政课策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职思政课策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

【摘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中来,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落实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在思政课的探索性活动、教学内容、课程资源、教学目标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贯彻落实,需要老师在课程的设计之初,对学生展开有效引导,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逐步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并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加以实际运用。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职;思政课;立德树人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准则、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并分别从公民、社会、国家三方面对其进行了概括。“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每一个中国公民的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要求。这二十四个字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公民提供了理论依据。目前,中国正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这一特殊的阶段,社会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声音,这些不同的论调纷繁复杂。高职院校的学生又正处于学习阶段,因为缺乏阅历,对社会的认识不足,很容易受到舆论的错误引导,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高度重视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实际,在尊重学生自身特点的同时,展开有效的思政教育,帮助他们坚持正确的成长路线。要把思政教育落到实处,充分发挥高职思政课思想教育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助力高职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就要把时代性强、内涵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去,提高思政教育的思想内涵,发挥其保障中学德育贴合社会现实的作用,真正将立德树人做强做好。

一、教学目标的融入,在预设上实现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是重要的必须课程之一,它具有引导学生政治思想方向,帮助学生培养参与社会政治活动能力的作用。可以说,在高职中思想政治课程肩负着培养公民的重要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能够帮助思想政治课程达到这些课程目的,它对引领政治教育进步,强化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对思想政治课程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预设,是与思政课的课程目标、课程性质相吻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助于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目标具体化,使之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切实落到实处。比如:在高职老师进行“经济生活”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对教材进行系统的梳理,从中找出符合12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单元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第一单元就可以被分解成以下三个部分:一是通过对“神奇的货币”进行实践,认识到必须遵守法律法规,正确使用货币;二是通过对“多彩的消费”进行学习,明晰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践行适度消费,合理消费的消费原则并在到平等竞争、遵守法规、勤俭自强[1];三是通过对“多彩的消费”进行情景演绎,通过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消费,帮助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正确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帮助学生养成遵纪守法,艰苦朴素的精神。第二单元也可以被分解为几个部分:(1)在生产与经济制度的学习中,需要引导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信不疑,切实体会市场,从而树立合法竞争、公平竞争的市场意识。(2)在企业与劳动者一节的学习中,需要学生了解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并学会保障自己的权利。同时,也要帮助学生在认识企业的基础上,增强就业意识,学生意识到劳动最光荣,尊重自己的职业,增强诚信。第三单元可分割为三个部分:(1)通过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学习,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政府政策,使学生具有合理分配的意识,无形中达到对学生公平精神的培养。(2)通过对国家财政制度的学习,帮助大学生养成家国意识,使学生进一步关心国家的发展和命运。另外,通过对正确和纳税的学习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依法纳税意识,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体系中来。(3)在提高效率促进公平地探索中,学生可以明白公平正义的重要性与维护公平正义的必要性,老师要在这一过程中加强引导,使学生成为主动维系公平正义的优秀公民。第四单元亦可被分解为四个部分:(1)市场的资源配置,这一部分中可以让学生学习市场交易原则,使之自觉自愿地提高遵守市场规范的自觉性,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格。此外,在宏观调控的学习中,也有助于学生了解我们的国家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好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2)通过对为主义科学发展观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忧患意识,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念。(3)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这一部分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国际市场并对贸易交流展现出开放的态度。与此同时,也要教导学生自觉自愿地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4)经济全球化与中国,这就要求学生了解中国在全球化中所起到的作用和所处的地位,这一过程中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也可以培养学生的世界观[2]。

二、交互内容的融入,在实践中认识核心价值观

(一)创设优化情境,讨论中认同核心价值观对于高职课堂来说,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时刻将新、活放在首位。只有这样才能讲出学生爱听、老师有成就感的思政课。对于教师来说,要从日常实践出发,结合自己的经验,创造性地设计出符合高职院校实际的课程。通过情景实践帮助学生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主动内化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引导学生把思想政治理念运用到实践中去,运用社会主义价值观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升华思想。比如:在第五课“经济生活中的企业经营与发展”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企业诚信与公平竞争这一主题收集相关资料,在课堂上阐述不进行公平竞争、破坏公平竞争原则可能带来的危害,使学生可以直观地认识到诚信对于个人、企业的重要性,使高职学生树立诚信观念。又如:在“文化生活”这一课的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观看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影片,甚至利用有效资源让学生加入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去,体验传统工艺的制作。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同传承传统文化的意义。另外,也可以让学生收集关于汉服热、中医热等传统文化的热点信息,组织学生对这些信息进行讨论,讨论这种热潮对于传统文化的利与弊。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认识到传统文化应该如何传承、如何保护,并自觉自愿地投入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中去[3]。

(二)优化师生互动,对话中传承核心价值观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与学生积极互动,互动中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树立起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比如:在教导学生和家人邻里和谐相处,孝顺、尊敬父母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做一些具体的事情,如给父母洗脚、做一顿饭等来深入体会。又如:在教导学生如何爱国时,可以让学生联想自己对家人的爱,并就爱家如爱国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就能用共情的方式,使爱国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在这些问题的引导和学生的互动参与下,高职学生可以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理解与尊重,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也就变得容易了。

三、课程资源的融入,在真实中感悟核心价值观

在课程上巧妙地融合时政资源,唯有将教材与时政热点巧妙地结合起来,才能够使教学内容更贴近于实际。这就需要教师有目的地挑选时政内容,供学生进行阅读。此外,教师也可以用这些时政热点作为材料设计问题,帮助学生融入教学情景中去,培养他们对于时政热点的分析能力,可以定期地开设论坛或者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赛事,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民族使命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探究性活动的融入,在体验中内化核心价值观

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改良创新,少不了探究性活动的大胆开展。活动开展的过程,就是将抽象的理论变得客观具体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将课程进行得活泼有趣,达到吸引高职学生的目的,十分重要。因此,老师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足够的互动及思考空间,帮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到生活中去。这就需要鼓励学生结合思政知识,进行调查研究,利用课后时间,跳出思政教材,进行走访调查、社区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在社会中进一步学习提升思想政治素养,修正、完善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比如:在进行政治生活的学习时,针对“政府的权威从何而来”这一问题,可以进行实地考察活动,学生们去参观政府机构,加强对政府的了解,参观后就政府的办事程序以及执法活动进行探讨。也可以举办各种活动,如演讲会、辩论会等。这些活动应都围绕着政府的职能和职权展开,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领悟政府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将法治的精神内在化,转化为自身的思想素质所在[4]。综上所述,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中来,使之成为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必须要在对于思政的探索性活动、教学内容、课程资源、教学目标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深入贯彻。老师在课程的设计之初,对学生展开有效的引导,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深入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

【参考文献】

[1]王芳.在乡土、乡情、乡印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5(05).

[2]冯留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探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

[3]方爱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纲[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12).

[4]肖润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11).

作者:王珊娜 单位: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