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微信公众号辅助大学分析化学实验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微信公众号辅助大学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微信公众号辅助大学分析化学实验教学

[摘要]微信公众平台“一点对多点”的模式,为教学实践提供了独特的便利。我们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通过创建和利用微信公众号,实现基于操作规范知识点的碎片化,并通过改编实验讲义,将每一实验的阅读材料、实验内容、相关操作规范及实验室安全介绍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仅方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和实验有关的内容,也极大地方便了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学习。并进一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实现了对学生实验过程更加全面的记录,能够弥补传统实验教学中难以对学生实验过程全员考核的缺陷,提高了考核的公平性,并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在加强师生交流,提高学生的实验学习效果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微信;分析化学实验;考核

1将实验操作规范的整体教学内容进行碎片化的整理,形成微信推送文件

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材中,有关基本操作技能的内容以近四分之一的篇幅整体安排在教材的开始部分。虽然这种编排方式体现了知识的系统性,但篇幅大,重点不突出,特别是各个操作规范和学生具体完成的实验之间的关系不明确,不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首先对分析化学实验的全部实验操作内容,进行了全面梳理,并根据以往教学中学生所提问题,进行了“碎片化”处理。为更加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学习,我们将这些“碎片化”处理的规范实验操作内容,以提问和解答的形式,形成了五十多个微信推送文件,存放在微信公众号中。在编写这些微信推送文件时,对那些传统教材和教师口述不便于教学的操作内容,大量以图片或视频的方式体现。学生关注教学专用微信公众号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随时简单点击问题后进行阅读和学习。

2基于微信文件优点,改编实验讲义,显著提高学生预习效果和效率

与其他实验课程一样,《分析化学实验》课程非常重视学生在实验前对即将要上课的实验内容进行预习。要求通过对实验内容的预习,使学生对该次实验中要完成的步骤能够整体掌握,并熟悉实验中重点要观察的实验现象、重点要记录的实验数据和重点要控制的实验条件。这种基本的预习要求,学生通过认真阅读实验讲义中的实验步骤环节是比较容易达到的。然而与其他实验课程不同,要很好的完成分析化学实验,还要求学生必须对实验相关操作规范进行预习,掌握操作要点,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验中很好地完成相关操作,取得满意的实验效果。在传统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对实验相关操作规范的预习,需要学生在很好地理解有关实验步骤的基础上,再从讲义中系统编排的大篇幅的操作规范介绍中,找到实验相关的部分规范。这即使对部分学习态度很认真的同学来说,也会因为时间不足,或者因为初学阶段对实验内容理解不够深入,对实验操作规范的预习有大量遗漏。我们在将实验规范操作内容“碎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尝试对实验讲义进行了改编。在实验讲义中增加了实验预习内容环节,重点列出学生需要预习的与本实验相关的操作规范目录,并通过超链接指向相应的已“碎片化”的微信推送文件,使学生通过简单的点击就可以方便地找到本实验需要预习的操作规范内容。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在改编的实验讲义中增加阅读材料链接,学生可以通过点击该链接获得图文并茂的与本实验有关的科学研究前沿或日常生活知识介绍。

3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实现对学生重要实验环节的全记录

为实现对学生重要实验环节的记录,我们尝试在改编的实验讲义中,在需要重点监控的实验环节,以醒目标记提醒学生对实验结果或实验现象拍照后立即上传到课程微信公众号。通常每个实验需要上传至少3个实验环节的照片。教师在课后可以在后台浏览学生上传的照片。通过浏览,可以发现学生实验过程的一些错误(如滴定终点颜色变化是否正确,数据是否错误等)。这一方法解决了传统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受限于教师有限的精力而无法对所有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上课过程中收集的学生完成实验时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对多数学生的共性问题,解答后形成新的微信推送文件,推送给上课学生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对少数学生的个别问题以个别回复的方式反馈,实现了效率和因材施教的统一。

4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尝试对实验过程的全程考核进行优化

为了解决实验课程考核评分时过分依赖实验报告的问题,我校分析化学实验课程通过多年的建设,建立了细化的考核内容和指标,目前已形成了实验预习评分标准,基本操作评分标准,实验结果评分标准,设计实验评分标准等系列详细考核指标等。通过这种细化的评分标准,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受制于任课老师精力的限制,无法完全按这些标准对全部学生进行细致的考核和评分。使得从一定程度上讲这些考核标准流于形式。为解决之一问题,我们在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后台获得全部学生上传的实验过程重要环节记录照片的基础上,对重点实验环节实现了对全体学生的公平考核。进一步结合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实验情况的观察和学生实验报告的情况,来给出该次实验的总体评分。这样,不仅改变了单纯依据实验报告和老师印象的实验考核方式,同时避免了流于形式的过于细致的考核,实现了实验考核公平和效率的统一;也从技术上防止了学生实验数据造假,从而督促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实验习惯。

5结论

上述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辅助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学改革方式,已在近两年我校化工,食品,环境等专业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运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通过将实验规范操作内容碎片化,并改编实验讲义中通过微信文件的超链接功能,使学生在预习时通过简单的点击就可以全面和方便地找到本实验需要预习的操作规范内容。极大地提高了学生预习的针对性和效率。从实验完成情况看,学生操作的规范性有明显提高,达到了预期的目的。通过微信公众号,对学生实验重点环节实现了全员监控,使得老师对学生实验情况的了解更加全面。这不仅使教师教学中更加有的放矢,也为实现对实验过程的全员考核增加了重要的考核依据,显著提高了考核的公平性和客观性。

参考文献

[1]陈国锋,仵锁娟.利用微信辅助大学有机化学平时成绩考核的模式探讨[J].广东化工,2018,45(19):132-134.

[2]黄春兰.基于微信公众号的食品专业化学实验“碎片化学习”[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09):21-22.

[3]徐敏虹,陈海锋,潘国祥,等.微信在材料化学专业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8,39(20):67-72.

[4]文艳霞,公维洁,鲍海琴,等.微信公众平台在化学实验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广州化工,2018,46(15):187-189.

[5]王俊敏,商宁昭,王春,等.实验化学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与实践[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8,20(03):94-97.

[6]张彦.微信在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云南化工,2018,45(06):244-245.

作者:孟建新 曹丽伟 周艳晖 岳攀 蔡怀鸿 杨培慧 单位:暨南大学化学系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