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化学实验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化学实验教学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化学实验教学

[摘要]化学实验是探究和学习物质及其变化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途径。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着些许的缺点和不足,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本文分析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概念以及化学实验教学现状,探究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关键词]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教学;核心素养

1化学实验教学

化学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从而使学生建立概念,理解定律,掌握操作方法,强化化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思维能力和创造力[1]。与国外的实验发展情况相比较,我国有关中学化学实验的发展比较晚。研究反应,从教学理论上来看,教师都认为实验很重要,但在实际的化学教学过程中差强人意。有些教师重视化学实验的理论分析,强调化学仪器使用的规范性,但仅仅满足于教材上规定的实验内容,与此同时,学生也习惯了这样的教学模式,即使进入实验室也只是进行简单的模仿或重复,不会对实验的原理和现象进行思考与分析。教师习惯了用实验去证明结论,忽略了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所获得的乐趣和思考。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思考,严重影响了学生化学实验兴趣的建立[2]。于此同时实验教学的差异由于各个区域和学校的条件不同,并且顾忌到一些实验具有危险性,大多数实验都是由教师进行演示,边做实验边讲课或者是由多媒体播放实验,学生只能重复观看一些化学演示实验,无法进行实际的实验操作,有些学校甚至不开展化学演示实验。许多中学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极低,许多学生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甚至都没有进过实验室,因为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在实验教学中几乎把实际的实验操作已经忽略,实验教学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只是反复的讲述实验操作的方法、步骤以及注意事项。由于没有自己动手进行过实际的实验操作,许多同学对实验现象只停留在书本上的描述内容。由于重视程度不够,实验教学仍然处于辅助地位,现有的化学实验教学忽略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操作能力、探究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专注书本上化学实验的理论知识背诵,忽略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行动力;陈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

2核心素养

2.1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使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化学学科核心素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化学学科育人的基本要求,全面体现了化学课程学习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价值。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5个方面[3]。新课改环境下的核心素养理念改革是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和问题探索能力,帮助学生在自我成长过程中培养化学基础素养,以及各方面综合能力等,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教学死板的教学模式和低效率的课堂教学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习效率[4]。从而引导学生树立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意识。研究和培养学生发展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我们必须实质性的揭示化学学科知识,学生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表现出的学科能力则具体表现为将理论知识表现为实验操作的能力,而且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诊断评价和形成发展都是通过学科能力活动表现出来的。引导学生树立独立思考、逻辑推理、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知行合一、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2.2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教学案例设计与分析

为了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极大的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达到构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本文以中学化学实验室制氧手持实验为例进行教学实践。教学环节一:教师根据实验要求提出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方案一:取一支洁净的试管加入二氧化锰,量取10mL的过氧化氢溶液倒入装有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方案二:取一支洁净的试管加入二氧化锰,量取10mL的过氧化氢溶液倒入装有二氧化锰的试管中,用气球罩住试管口收集氧气,释放气球中的气体,观察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方案三:取一支洁净的注射器加入二氧化锰,量取10mL的过氧化氢溶液倒入装有二氧化锰的注射器中,缓慢推动注射器,观察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教学环节二:小组讨论选取最终的方案进行实验。在此环节中,学生通过对比各个小组的实验方案选取最终的实验方案并提出其他方案的缺点以供参考。实验方案一照本宣科根据课本内容设计实验过程,实验现象不明显且时间短暂;实验方案二在方案一的基础上用气球收集氧气,避免了氧气的逸散,但释放氧气的过程中反应剧烈程度不容易控制;实验方案三采用注射器作为反应容器,避免了实验过程中氧气的逸散,缓慢推动注射器实验现象明显且反应时间长反应程度可控,因为氧气难溶于水,不会影响实验现象。在分组设计实验方案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到了实验过程中,使学生对整个实验流程有了更加完整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对化学的好奇心,对实验方案进行讨论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标准可以全面、客观、公正的反映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实验态度、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可以根据现有的实验课的状况将每节课记录为满分50分,根据各个细节为各个小组打分,真实记录实验成绩。评分内容及标准如下:预习报告是否完成及完成情况(10);实验态度(10);实验操作能力(30)。实验成绩最低的小组实验课后协助老师收拾整理实验室并打扫实验室卫生,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

3结语

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视角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可以为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提供参考,并且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构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其次教师也可以运用趣味性的实验,将实验微型化、绿色化、生活化,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以此提升其终生学习能力。实验教学是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希望化学实验教学能在中学化学教育中不断得到完善。

参考文献

[1]牟友贵.改进中学化学演示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3(03):56-66.

[2]苗玮,王冬梅.浅谈高中化学实验的教与学[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8,34(06):45-47.

[3]王磊.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化学学科能力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2.

[4]陈贤芳.浅析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名师在线,2019(06):74-75.

作者:王冬梅 王瑞 杨小燕 郑茹 单位:宝鸡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