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化学实验考评机制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化学实验考评机制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化学实验考评机制分析

摘要:分析化学实验是一门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结合现有的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考评机制,发现了考核方式、考核内容等各方面仍有诸多不合理因素,对此提出了改革思路与措施。在考评方式的多样性,考评内容的灵活性,考评实验的实践性和设计性上做出了改进,加强了考评机制的合理性,以求进一步提高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力,增强学生的主观性与创新能力,培养与新时代所需的化学类专业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分析化学实验;考评机制;改革

在高等院校化工专业中,通常设定分析化学实验是一门独立的基础课程。分析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强、应用范围广的学科,其研究方法和手段已广泛地渗透到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例如现代药学,食品检测等[1]。分析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社会在不断发展,知识储备也是与时俱进,因此,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更新教育理念,培养科技创新和应用型人才显得尤为必要。尤其是对师范类学生而言,作为国家的储备教师队伍,要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实验技能传授给以后的学生[3]。为了实现培养专业型人才,分析化学实验的考评机制应该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全面性。改革传统的化学实验考核方法、内容、形式,准确、公正和客观评定每个学生的实验成绩,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科研能力;同时对促进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实验效果,及时改进实验教学方法等具有重要的意义[4]。近几年,多个化学实验老师顺应现在的教学局势,对实验考核做了很多改革。例如,安玉民提出通过建立“点-线-面”的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型,建立相应的理论教学改革的基本化学实验考评标准,改革实验报告批阅方法,实行实验报告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和提出问题,建立大学化学实验考试试题库,促进客观的评价和计算机管理,能够真正客观地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5]。孙明珠将计算机技术引入大学化学基础实验考试,开发了理论与实验操作考试相结合的标准化考试模式,制定了统一的标准,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6]。马晓伟认为,应通过实验设计的方式,改革本课程的考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新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在实验中的创新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7]。综合考评各个方面,总结了考评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1分析化学实验的考评机制存在以下的问题

1.1考评方式单一

目前国内高校化学实验考评方式一般按实验报告、实验操作、理论考试各占一定比例的方式确定,这种考评方式单一,考评指标难以量化,无法考察学生的真实水平,也较难做到客观、公正。

1.2考评内容不灵活

理论考核主是期末理论考试,考试内容一般都为分析实验教材上实验的原理、实验目的、实验过程、注意事项和课后思考题。考试内容局限于书本知识,大多数学生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去记忆相应知识来应付期末考试。这样的考评方法和考试内容不能充分地反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也没有客观地反映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操作考试中,教师的个人因素对考评尺度把握不同,有时在成绩考评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并且最终的期末考评只能评估出个别实验操作的水平,不可能包含本学期的所有实验内容,不能反映学生本学期对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同时,除了实验操作外,其他化学实验的理论知识无法考评是否掌握,使得考评缺乏全面性。

1.3考评成绩与学生的实际水平不符

教师通常根据实验报告书面是否整洁工整,数据是否符合实际并准确、注意事项是否详细等,对实验报告进行评分,从而导致许多学生投机取巧为了取得较好成绩,始终注重实验报告的撰写,而不是实验技能的操作。养成了有一些懒惰的学生甚至不愿意动手操作,实验数据常借鉴他人或伪造数据的坏习惯。更有一些学生还会在处理实验报告时修改原始数据,从而得到相对满意的实验结果来获取较高的实验成绩。而期末理论考试前也有大多数同学临时抱佛脚去死记硬背分析化学实验教材上的实验原理实验、实验步骤和课后思考题等。导致最后的考评成绩与学生的实际水平不相符。

2完善考评机制

2.1增强考评方式的多样性

为了解决前面提到的问题,可以增加“平时成绩”和“考评实验答辩”这两个环节的考评。

2.1.1注重过程考核平时成绩可按平时操作和问题回答情况两方面进行考评。适当减少实验报告的比例,增加平时实验操作过程细节的量化考核比例,也可以同时实施加减分制通过加减分制,激发同学的积极性。在过程考核中,观察和记录学生们的行为操作的标准性,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进行酌情扣分处理,对于实验操作较好,进步较大的学生进行酌情加分处理。在过程考核中,教师提出关于该实验的问题时,例如“配制氢氧化钠溶液为什么要用间接法?”“制备溶液的方法有几种?”“为什么该实验进行滴定时要大力摇动锥形瓶?”“为什么需要加热后冷却之后再滴定?”倘若学生回答不全、回答不上或者回答错误,教师对其进行扣分处理。通过学生做实验过程中,及时问一些该实验的问题来考核他们在写预习实验报告时是否思考了每一项操作的原理、方法以及相应的注意事项。这样可以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让学生在预习实验时能够动脑筋弄清楚弄明白为什么该实验要这样做,培养有思考问题的习惯,遇到问题能够举一反三。

2.1.2增加考评实验答辩环节在答辩环节,相关实验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报告提出一些问题,同时听取学生对该实验的实验设计思路的介绍,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学生实验设计的真实性和对设计的熟悉程度;考察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知识广度;听学生理解实验,如何做到学以致用,将实验与生活联系起来。相关老师对每个同学的答辩环节进行评分,该分数按一定比例成为学生的考核成绩。

2.2考评内容灵活化

2.2.1考评中实验样品的多样性在提供实验药品或者材料时,可以增加实验药品和实验材料的多样性。比如,盐酸浓度的标定实验中,可以提供不同种类的指示剂;混合碱的组成成分测定实验中,可以提供组成成分不同的混合碱;自来水总硬度的测定实验中,可以提供不同来源的自来水;食用白醋总酸度的测定实验中,可以提供不同品牌的食用白醋等。这种方法可让学生们在同种实验原理下,得到不同的结果,避免学生们互相抄袭数据,培养他们的实事求是的科研精神。

2.2.2增强考评实验的随机性学生在做考评实验前两天,随机抽签决定考评实验项目,制定一些相同实验项目但是规定使用不同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例如有些同学都抽到了“蛋壳中钙含量的测定”这一相同的实验项目,但是要求运用的实验原理和方法不同,一部分是用酸碱滴定法(返滴定法)去测量,另一部分用络合滴定法去测定。随机抽签决定实验项目与实验方法进行考评,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也增加学生对平时对实验操作的目的与实验操作细节的注重,促进学生通过分析化学实验对化学产生更深层度的认识,提高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教师通过学生所抽到的实验项目的实验设计进行再次打分。这种考核实验的随机性,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又能适应当代社会发展,培养所紧急需求的应用型、创新型新时代人才。学生还可以对实验方法进行创新,对实验进行改进。

2.3增强考评实验内容的实践性和设计性

分析化学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可以通过测定生活中常见物质中某种组分的含量,让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并且学会将理论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在进行考评时,制定考评实验就可以安排和布置实践性强的设计性实验。可以给学生布置教材之外的接近生活的实验题目,让学生思考“如果你拿着这样一个实际的样品该如何分析和评价”。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学会查文献和同学们讨论与总结,了解到理论上有哪几种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可以进行实验,再根据具体的实验室条件,学生进一步选择实验方法并且进行独自设计。例如,教师给学生一个“鸡蛋壳中钙含量的测定”实验,告诉学生目前有四种常用的方法去测定蛋壳中钙的含量,学生们通过积极去查文献,与两三个同学互相讨论并总结出测定蛋壳中的钙含量可以用高锰酸钾滴定法、酸碱滴定法(返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配位滴定法、原子吸收法[8]。但是酸碱滴定法(返滴定法)实验中误差较大,测量数据准确度不高,氧化还原滴定法步骤繁琐,原子吸收法测定条件较高,不易于学生掌握和操作,所以配位滴定法最为简便易行。选好配位滴定法之后,同学们又可能会提出来问题“鸡蛋处理方法到底用哪一种?”经过查询资料和讨论后,采用干法灰化,湿法消化和直接酸溶法处理样品蛋壳对滴定结果无显著影响,但是直接酸溶法操作简单并且节约时间,所以学生们选择了直接酸溶法对蛋壳进行处理[9]。设计好实验后,教师协助学生准备所需要的材料,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并且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与分析。完成设计实验、做实验和书写实验报告后,再统一进行考评实验的答辩环节。答辩时,学生先阐述该实验的设计思路、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然后相关实验老师对学生所做的实验提出相关问题。通过答辩环节,考察学生对该实验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掌握、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知识面的宽广程度。学生们在收到任务后,通过查资料和同学讨论并总结后,设计了实验过程,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书写实验报告,最后进行答辩。他们在此过程中学会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科学探究的能力。他们也通过了实践性的实验,对化学世界产生更多的兴趣。

3结语

分析化学实验考核机制应该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全面性,考评应该融合分析化学实验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设计思维、创新能力的综合考评。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分析化学实验的兴趣,对考评方式、考评内容、考评实验的实践性和设计性进行了简单探索,对考评体系进行了完善。使考评机制更全面科学合理客观地评定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阮桂春.高职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实验考核方案的改革--借助蓝墨云班课平台[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9,55(1):168-170.

[2]赵立杰,赵桦萍,白丽明,等.大学化学实验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与探索[J].化工时刊,2019,33(1):53-55.

[3]王少单,王艳宁.高师院校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山东化工,2019,48(6):203-205.

[4]曹敏惠,陈长水,徐胜臻.有机化学实验考核方法的改革和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2):117-119.

[5]安玉民,王菊葵.大学基础化学实验考核标准及考试方法改革研究[J].广州化工,2016,44(22):165-167.

[6]孙明珠,吴俊方.《大学基础化学实验》课程考试改革的探索[J].科技视界,2012(5):108-109.

[7]马晓伟,张洁,刘平.改革有机化学实验考核方式,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J].广东化工,2016,43(9):251-262.

[8]李伟,朱音迪,苏欣,等.原子吸收法测定藏鸡蛋壳中钙、镁、铁含量[J].广州化工,2015,43(12):112-113.

[9]孙彩云,刘端,安志达.鸡蛋壳中钙镁含量的测定[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31(2):34-36.

作者:杨智文 黄宝美 谢玉芬 汪航 单位:绵阳师范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