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云班课下物理化学实验混合式教学模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云班课下物理化学实验混合式教学模式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云班课下物理化学实验混合式教学模式

摘要:混合式教学模式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趋势之一。针对目前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基于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详细阐述了传统教学与混合式教学的过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物理化学实验;云班课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线上教学平台应运而生,为混合式教学提供了必备条件。教师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利用“互联网+”平台,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1]。混合式教学是目前教学改革的趋势之一,它是将传统教学与线上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互联网与教育相融合的产物[2]。该教学模式既可以发挥教师的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作用,又能够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3]。选择一个适宜的线上平台是决定混合式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云班课是一款免费移动智能教学APP,很大程度上解除了教师在选择时的费用之忧,该软件有教师端和学生端,教师可以上传各种教学资源、创建题库、创建活动、进行轻直播等。上传的教学资源可以是文档和视频等资料;创建活动包括答疑探讨、测试、问卷调查、头脑风暴、作业任务等活动。物理化学实验需要综合运用物理和化学的原理与技术,方法与仪器,以及数学运算工具,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和研究性很强的课程[4],学生需掌握实验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通过实验的完成和数据处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中加强对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传统教学模式

由于受实验仪器台套数的限制,目前我校物理化学实验课程采用大循环模式,每个实验班16人左右,每个实验有4套仪器,即一位教师指导16人完成4个实验。教学模式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1学生课前预习

课前要求学生写预习报告。由于物理化学实验涉及的原理和实验技术较为深奥难懂,学生看教材很枯燥,大部分学生只是对照实验讲义采取摘抄的方式完成预习报告交差而已,对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没有感官的认识,对实验每一步预期的测定结果及现象并没有系统了解,并未达到预习的目的,所以其实是对实验一无所知走进实验室。

1.2课上实验

基本上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师对实验目的、原理和实验步骤一一讲解,进行仪器操作演示,学生机械式地听讲。然后学生“抓中药式”按教材的实验步骤完成实验。由于前期预习不够充分,所以对实验过程出现的实验现象、测定的数据规律没有认识,当测定结果出现很大偏差时不能及时发现问题仍旧机械地做下去,最后得出错误的结论。

1.3课后总结

下课后学生根据测定的实验结果处理实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由于实验数据处理有的较为复杂,有些学生不能自己独立完成,甚至有个别学生抄袭别人的报告一交了之。对实验中出现的误差不能认真分析。

1.4课程考核方式

近年来已多次对实验成绩考核进行改革,但预习实验报告和实验报考仍占考核成绩地权重较高。这两部分都包含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与药品、实验步骤,学生基本上都是照书摘抄,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部分很多学生也是课后相互借鉴完成,无法实现培养学生独立进行数据处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目标。可以看出,传统的物理化学实验教学过程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较差。因此,教师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

2基于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由于云班课具有使用便捷,师生均可随时随地在手机上使用的特点,所以被我们首选为线上平台。根据平台特点对物理化学实验进行了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

2.1课前准备

教师根据具体实验,将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制成Flash或PPt,然后将讲解内容录制成视频上传至云班课的资源中,同时在视频上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思考,这样既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内容掌握的程度,又加强了师生的互动性。上传到云班课班课资源中,这样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课前反复听老师的讲解,将实验原理和内容理解透彻,避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照方抓药的弊端。学生可以灵活利用课余时间,自主掌握学习进度,随时随地利用互联网观看上传的预习内容,并配合实验指导书对照学习。

2.2课上活动

由于在课前学生已经高质量完成了预习,对实验内容已经心中有数。所以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加深学生对对重点内容的理解。这样大大缩短了讲解时间,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完成实验,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验进度和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学生对预习及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面对面地进行师生互动交流。实验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针对每个实验进行实验扩展研究,如对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实验,若以水为溶剂测定蔗糖分子量,冷剂直接用冰水是否可行?如果不行,该怎样解决?

2.3课后总结

课后学生不仅要按要求进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完成实验报告,而更需要对实验现象及结果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这样才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这样的思考,布置一些思考题,在云班课的“答疑讨论区”里,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完成。如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实验,学生的实验结果会有误差,这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误差的来源有哪些?最大的误差来自哪里?如何可以减小误差?”。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实验中,可以提问“该实验装置是否可以测定固体的分解压?如何测定?”通过进行讨论答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教师也可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教学效果也心中有数。

2.4课程考核

本次混合式教学实践中,对2017级专业学生采取的考核方式是:线上学习(包括观看平台资源、讨论和小组任务)占20%,线下实验操作、课堂表现及实验报告占40%,测试(包括理论和实验)占40%。

3教学反馈

目前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中还在探索阶段,但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已经显示出优越性。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前学生可以在线上听老师的讲解和完成思考题,使得预习的效果大大提高。其二,提高了课堂效率。由于线上预习的效果的提高,课堂上教师只需对实验原理和操作中难点加以强调,学生可把时间主要用在实验观察和思考上,对于复杂的数据处理可以在课堂通过老师的帮助顺利完成,避免学生课后因为数据处理困难而产生的实验报告抄袭现象。其三,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增强。

4结语

通过在我校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三个专业的物理化学实验课实施基于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已初见成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大大增强,增强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探索了实验教学改革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王春燕,周丽梅,宋琼.“互联网+”时代大学基础化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J].山东化工,2017(23):125-126.

[2]秦楠.“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建构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7.

[3]何克抗.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4(3):10-15.

[4]郭婷,孟涛,方伊,等.“理论、实践与科研三位一体”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5):138-140.

作者:贾林艳 韩俊凤 左明辉 邵长斌 陈玉锋 邵艳秋 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