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微课化学实验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微课化学实验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微课化学实验论文

1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目前学生的实验课程大多是按照传统的实验教学,实验内容以验证性实验较多,学生在实验课上大多就是按照课本上实验步骤按部就班的添加试剂来验证一些实验现象,没有任何创新性,大多数时候不需要学生动脑思考,只是照本宣科的操作。这样的实验学生做起来没有任何挑战性和新颖性,实验课上起来就没有激情和兴趣。

2微课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1微课的概念

微课(Micro-lecture)概念最早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DavidM.Penrose于2008年提出。在国内,最早提出“微课”概念并进一步在中小学教学实践中进行推广的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认为:“微课是指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在维基百科中,将“微课”界定为:“微课(Micro-lecture)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以利于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的方式呈现的实际教学内容。”而百度百科中,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2.2微课的特点

2.2.1微课内容短小微课主要是针对课堂教学中某个知识点的教学,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众多复杂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根据研究,一般人的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时间在10分钟左右。所以,微课视频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以5~8分钟为宜。

2.2.2微课教学目标明确传统教学视频往往是一堂课的复制,包含多个知识点,含有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更注重教师的“教”,可以说,微课是传统教学视频精华的浓缩。微课授课教学目的很明确,是教师针对某一个知识点,尤其在授课过程中的难点问题或者是抽象问题,系统完整的讲述。

2.2.3微课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针对我校药学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在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采用教师讲授,微课授课和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在溶液吸收曲线实验中。教师通过微课视频讲授分光光度计的内部元件构造和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学生不但理解实验原理,而且对于实验操作也有了直观的了解,相对于教师单纯的讲解,微课视频更容易让学生直观接受和理解。在滴定分析仪器的使用实验时,我们将酸碱滴定管的使用、滴定过程录制成视频在学生上实验课时看到视频对滴定这类的实验就能一目了然。有的实验装置的改进,我们也将改进过程、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用视频呈现出来,如有机化学中熔点的测定,现在由于都在使用熔点测定仪进行测定,而课本中还是用传统的毛细管、b形管测定物质的熔点,而市场上b形管已很难买到,我们就用长颈蒸馏瓶代替b形管、电热套代替酒精灯,将装置的安装操作过程制成视频;在氨基酸的薄层层析实验中由于没有买到层析缸我们就用大烧杯代替了层析缸,上面加盖培养皿,里面铺薄层的玻璃是我们自己裁的8×10cm2平面玻璃板,将操作过程制成视频;这样上课时学生看到视频一目了然,比我们空讲半天学生还是不明白效果好多了。其实验效果和课本上传统的实验装置效果是一样的,我们保证了学生实验课的正常开出,同时也让学生学到了在不利条件下创造条件开展工作的实验态度。这样等到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时心中对于实验内容就有一个很完整的印象,具体做时就不会手忙脚乱。对于一些验证性的实验成功率也比较高,很少出现实验失败的现象。学生会做实验了,实验做成功了,这样也大大的提高了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结合学生实验课考核成绩较往届学生有很大提高。微课和实验讲授及学生动手实验有机结合,使得我们的化学实验课开展得生动有趣,学生反馈效果良好。

作者:何弘水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