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高中的化学实验教学解析(5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高中的化学实验教学解析(5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高中的化学实验教学解析(5篇)

第一篇: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摘要:化学是一门对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以及医学界有着重要影响的学科。当然,化学的教学难度也非常大。化学的正式学习从初三开始,高中进行继续深造扩展。然而,高中化学中的实验教学的难度却比初中教学难度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吸收能力都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难以适应高中化学教学,高中化学教师面临着巨大的教学压力。现在信息技术发达,教育领域也迎来了希望,在本篇文章中,笔者谈论的主题就是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提高策略

众所周知,化学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日常生活用品对人体的作用效果就通过许多化学知识进行解释,如洗发水、沐浴露、洁厕灵等用品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式得到理论上的解释。除此之外,化学和医学的发展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药品的组成成分以及药品对人体作用的方式等都可以通过化学进行科学的解释。总而言之,化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不遥远,化学对人类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学校必须重视化学教学的顺利实施。

一、转变教学观念,坚持“以生为本”原则

随着教育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紧张,现在国家正在不断地对教育进行改革,完善知识点,优化教学环境,努力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满足社会对人才急切的需求。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观念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抑制了学生潜力的突出。而化学作为极富科学性质的学科,不仅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学生能够在基础之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创新思维,促进化学的进一步发展。新课程改革出台以来,国家号召各地区的教学校实行以生为本的原则,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这种教学原则对学习压力巨大,教学任务繁多的高中生来说有着积极的鼓励作用。首先教师需要对新的教学理念有着深刻的认知,了解以生为本的重要性和积极作用。学校可以举行一些宣讲会,宣传以生为本对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意义,向本校的化学教师展现模范学校进行具体教学的案例,让教师对这种新的教学理念有着深刻的了解。接下来,教师还需要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通过网络寻找更多的信息,参考其他教师制定的教学计划,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得出属于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化学教学。最后,化学教师需要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对自己的教学计划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学生的学习进程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天都在变化,学习心态,教学内容的难易都会影响学生的最终学习状况,教师应该灵活地对班级学生化学学习中出现的情况进行观察记录,找出解决方案,及时解决。

二、劳逸结合,注重身心健康与学习均衡发展

高中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升学压力,在严重的教学压力下,学生的心理极易受到伤害,所以化学教师务必要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与心理的变化,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妥善的解决。对此,教师需要坚持劳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内容困难而又繁多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合理地安排学生休息。这里的“休息”指的并不是生理上的休息,而是精神上的休息。比如在进行化学反应式实验学习中,教师可以在课堂的前半部分进行理论和操作的讲解,教授学生一些化学反应公式,如:(1)硝酸银与盐酸及可溶性盐酸盐溶液反应:Ag++Cl-=AgCl↓(2)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2OH-+H2↑(3)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Na+2H2O+Cu2+=2Na++Cu(OH)2↓+H2↑在学生牢牢记住这些公式并且可以熟练地默写后,教师也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学生在完成公式的理解与记忆后精神也会处于紧绷的状态,所以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实验视频,让学生通过观察视频进一步巩固公式的学习,同时也可以放松精神,起到劳逸结合的效果。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有效性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中化学教学也带来了许多的便利,教师应该合理使用多媒体的功能,进行有效教学。高中化学的实验教学十分重要,但是在进行实验教学时,不仅需要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之前,学习理论知识、牢牢掌握实验步骤是首要工作。但是书本教材的讲解与教师的口头讲解学生难以及时有效地吸收,通过实际演练学生可以快速地掌握实验过程的技巧。教师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些有关的实验视频,让学生观察实验视频进行总结步骤,在观看到重点操作步骤时,教师可以按下暂停键,并且对知识点进行强调,使学生对重要的操作步骤更加印象深刻。最后教师可以简单地口头进行总结,视听结合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只有掌握了实验的步骤和操作要求,实验课堂才能更加有效地进行。

四、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竞争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学习自主性。在进行难点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并且得出答案的小组可以向全班同学进行汇报,这种积极参与课堂的小组教师可以采取加分作为奖励,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形成良性竞争,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高中化学的知识点有一定的连贯性,所以小组之间可以相互配合,每个人都承担一部分教学内容的深入钻研。

五、结束语

化学的实验教学是高中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传统教学方式已经被时代所淘汰,教师应该跟上时代的脚步,创新教学思维,积极响应国家教育的号召,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首先教师必须改变教学观念,重视学生对课堂的主导权;其次,教师应该树立长远的目标,注重学生的劳逸结合,均衡身体和学习的发展,除此之外,教师也要掌握多媒体的应用技巧提高课堂有效性;最后,教师可以采取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冯蕊.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6.

[2]徐丽.基于学案导学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单元复习课中的应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作者:顾涛 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高级中学

第二篇:高校化学实验易耗品量化估算研究

摘要:针对目前高校化学实验室在易耗品管理上的经验化和粗放化现状,依据化学实验中常用易耗品的特性和使用特点,提出了易耗品的量化估算数学模型.该量化估算模型为化学实验室易耗品的采购与管理、实验室经费的分配和使用,尤其是化学实验室的科学化、信息化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管理思路,对其他类似实验室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化学实验;易耗品;量化估算;损耗成本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新开专业的增多,以及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强化培养,实验教学成本在逐年递增[1G3].因此,如何节约实验教学资源和成本,合理分配实验教学经费及资源,保证实验教学的高质量运行,一直是高校实验室优化管理工作的关键所在[4G5].高校化学实验室,作为实践性教学的重要平台,对于提高相关专业学生基础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6].然而,作为支持化学实验室日常运行最常用的易耗品,因具有价格低、种类多、数量大、型号杂、使用范围广等特点[7G8],至今无法对其用量和成本进行较为科学的估算和管理,导致实验管理人员以及管理部门对化学实验室易耗品的采购与管理仍处于传统的经验型、粗放型、应急性阶段,与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不相适应[9].本文根据多年来高校化学实验室管理及教学经验,依据化学实验中易耗品的特性和使用特点,引入统计学意义上的人均损耗率,用于构建易耗品用量和损耗成本的量化估算数学模型.经初步实践证明,所提出的量化估算数学模型,可以较好地估算出化学实验室在学期/学年需要补充的易耗品种类、数量和成本,达到了合理安排采购计划、有序使用运行经费的目的,为化学实验室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奠定了良好基础.

1化学实验易耗品量化估算思路

1.1化学实验易耗品特点

根据«高等学校材料、低值品、易耗品管理办法»有关规定[10],易耗品指玻璃器皿、元件、零配件、实验小动物等.而在基础化学实验室涉及到的易耗品主要有玻璃仪器及器皿、塑料橡胶制品等,种类繁多且复杂,既包括一次性易耗品(如滤纸、pH试纸、一次性滴管等),又包括可重复用易耗品(如玻璃烧杯、坩埚等).因此对化学实验易耗品的成本估算,需根据其特质和属性分门别类,构建新的数学估算模型.

1.2人均损耗率的提出

对于可重复用易耗品,从多年以来我校化学实验室配置的种类、数量及学期/学年补充数量中发现,该类物品的损耗与其本身特性、使用频率及学生操作水平等因素直接相关,一定数量的学生损坏相应配置物品的数量基本固定.因此,对于该类易耗品的量化估算,本文从统计学角度出发,引入人均损耗率这一概念,其含义是指对某一具体可重复用易耗品,学生个体在使用过程中将其损坏、不可再次使用的概率,是对该随机损坏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度量.其大小既与易耗品材质特性及损坏难易程度相关,同时与学生的使用频率及操作水平相关.为合理确定人均损耗率的大小,根据可重复用易耗品材质特性及损坏难易程度,进一步将其细分为以下4类:(1)易碎玻璃制品,如10mL普通试管、5mL离心试管、5mL量筒等;(2)一般玻璃制品,如250mL锥形瓶、250mL容量瓶等;(3)耐用制品,包括难碎玻璃制品(如干燥器等)、陶瓷类制品、竹木制品、塑料橡胶制品等;(4)金属制品.因人均损耗率与学生个人操作水平密切相关,根据可重复用易耗品的类型及学生的总体素质,同时考虑到易耗品在实际配置时还有个人用和共用2种情况,依据多年来我校学生损坏物品登记表及购置统计情况,最终确定不同类可重复用易耗品的人均损耗率,如表1所示(该表为我校化学实验中心拟定的经验数据,仅供参考).对于一次性易耗品,其与化学试剂的使用特点类似,属于100%消耗的物品,可参照化学试剂量化估算的思路来建立数学模型[11].为简化统一数学模型,将其视为100%损耗的物品,相应的人均损耗率设定为100%.

1.3易耗品量化估算方法

根据某一学期/学年的教学任务,依据参加某实验课程/某实验项目的班级数、学生人数及物品配置量,以人均损耗率为核心,量化估算易耗品在每一学期/学年班级、实验项目的损耗数量及成本,再逐步推算至实验课程、实验中心的损耗数量及成本.

2化学实验易耗品量化估算数学模型

利用人均损耗率,建立如下实验课程量化估算数学模型:R=∑mi=1∑nj=1xiyizijφijpij(1)其中,R———某实验课程易耗品损耗成本;xi———参加第i个实验项目的班级数;yi———参加第i个实验项目的班级人数,一般取自然班35人/班;zij———第i个实验项目中第j种易耗品单一学生配置量;φij———第i个实验项目中第j种易耗品人均损耗率,对于可重复用易耗品,φ值可参考表1设定;对于一次性易耗品,φ取100%;pij———第i个实验项目中第j种易耗品的市售单价.一个实验中心每学期/学年易耗品总损耗成本S,即为该实验中心承担的各门课程中易耗品损耗成本的总和,即:S=σ∑ki=1Rk(2)其中,S———实验中心低值易耗品总损耗成本;Rk———第k门实验课程中易耗品的损耗成本;k———实验中心实验课程数;σ———校正因子,σ∈[1.0,1.2].考虑到实验项目中统计整理出的易耗品有少量遗漏,具体每种物品的损耗率有些许差异,以及物品配置时的破损、学生使用过程中的浪费等情况,在量化估算中,引入校正因子σ对上述理论估算结果进行适当校正,以尽量达到与实际情况吻合的目的.

3量化估算模型实践验证

以下分别以我校某学期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中2个实验项目进行验证说明.3.1“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实验项目损耗成本估算实验步骤[12]:准确称取1.5g左右的粗食盐试样置于小烧杯中,加水溶解后,转入2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用移液管准确移取25mLNaCl试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25mL蒸馏水、1mL50g/LK2CrO4溶液,在不断摇动下,用0.1mol/LAgNO3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现砖红色即为终点.平行滴定3份,计算试样中氯的含量.3.2“环己烯的制备”实验项目损耗成本估算实验步骤[13]:(1)安装分馏装置,将5.0mL环己醇及2.5mL85%磷酸加入圆底烧瓶中,用小火加热混合物至沸腾,慢慢蒸出生成的环己烯和水.当温度下降,不再有馏出物时,停止加热.(2)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加入等体积的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分去水层;再用10%的碳酸钠溶液洗涤有机层,从下口分去水层;用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有机层,如仍呈酸性,再用5mL10%的碳酸钠溶液洗涤,直至有机层不呈酸性;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有机层,从下口分去水层.(3)将有机层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入一干燥的小锥形瓶中,用无水氯化钙干燥粗产物,摇动锥形瓶,直到液体清亮为止.(4)将干燥后的粗产物过滤到圆底烧瓶中进行蒸馏,收集80~85℃馏分.可为学期初的易耗品采购提供参考依据,避免采购量超过使用量,造成库存积压和资源浪费,如实验项目“环己烷的制备”中120mm直形冷凝管,为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及资源的合理利用,在制订采购计划时,化学实验室除需要按照自然班人数在每个教室配置35个外,至少要准备10个库存量,以保证后续班级顺利开展实验.另外,根据易耗品损耗的合计成本,可为实验项目、教学任务的制订,实验室经费的分配提供有效、可靠的依据.而通过对上述实验项目的易耗品量化估算分析,实验项目“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和“环己烷的制备”中易耗品的班级平均损耗成本分别为45元和60元左右.虽然易耗品的单价低,但由于使用数量及种类多,使得易耗品的合计损耗成本较高.因此,为构建节约型校园,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节约的意识及细心的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

4结语

化学实验室易耗品量化估算模型的建立,可以较为可靠地估算出化学实验项目、实验课程、实验中心易耗品的损耗数量、明细和成本,从而为化学实验室易耗品的采购、实验室经费的分配和使用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思路,进一步提升高校化学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亦为化学实验室成本及经费管理的信息化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郭莹莹,马文渊,申达,等.实验耗材集约与分散相结合管理模式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1):235G237,241.

[2]赵燕燕,杜光玲,张宏馨,等.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材料与低值易耗品的日常管理模式[J].医学研究与教育,2009,26(4):93G96.

[3]刘其涛,赵清滨,井西学,等.高校实验教学耗材量化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0):201G202,208.

[4]谭祖印,谭敏,张尚坤.节约型校园理念下的低值易耗品采购管理研究[J].大学教育,2013(12):36G37.

[5]董亚荣.高校实验室化学试剂管理创新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1):76G79.

[6]腾利荣,孟庆繁.高等教学实验室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7]王晓勇.浅议加强高校实验室低值易耗品管理[J].科技信息,2010(25):572,538.

[8]杨毅萍.谈高校化学实验室低值易耗品的管理[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6(4):96G98.

[9]马文权,刘晶晶,张旭.实验教学用低值易耗品供应量化管理的思考[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5(4):244G245.

[10]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低值品、易耗品管理办法[Z].1984.

[11]蔡宏伟,张振能,魏登贵,等.化学试剂用量及成本估算[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9,26(9):1208G1212.

[12]靳素荣,王志花.分析化学实验[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13]刘军,周忠强.有机化学实验[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徐登 魏登贵 屈德宇 王皎 蔡宏伟 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学院

第三篇:高中化学实验的教学改进

摘要: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精神文明有了更高的追求,因此,国家开始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变革。在素质教育变革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新时期教育变革的需求,必须要加强对教学方式的创新。高中化学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课程,对于学生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要对高中的化学课程进行改进,尤其是要针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方式。只有让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变得具有趣味性,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到化学实验中来。要想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就要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方式做出一定的改变,才能适应新时期的教学要求。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改进研究

高中化学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而要想学好化学,就必须要以化学实验作为载体,才能提升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知,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和科学精神。不过我国传统的化学教学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化学理论知识与实验实践的结合,造成教学的质量受到限制,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下面文章我们就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出现的问题进行概述,提出了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改进措施,促进高中化学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我国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进入新时期,很多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再适用于新时期的教育环节。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理论知识,无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举个例子来说,西方发达国家的化学教学一般都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态度,但是我国传统的化学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记忆和背诵,无法有效契合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而且我国很多高中的化学课程还在沿袭教师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学方式,没有相应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学生无法从根本上掌握化学知识,在化学实验中也就无从下手,压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削弱了学生对于化学科学知识的好奇心。虽然近些年来我国针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一些改进,在一定程度上有不错的教学效果,但是我国的化学教学理念还处于传统的思维模式上,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相关部门必须要重视教学理念的转变,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的新时期现代化人才,才能适应时展的潮流。

二、我国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改进研究

(一)创新科学的化学实验方式

高中化学知识需要与实践进行结合,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通过化学实验,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化学知识的魅力。因此在高中化学实验中,必须要让学生树立严谨的实验态度,深入的参与到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去,把课堂上的化学理论知识与化学实验进行结合,提升教学效果。化学实验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于学生的理解有很大的影响,必须要创新科学的化学实验方式,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了科学合理的化学实验方式,学生才会深化对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加深记忆力,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二)加强对化学实验教学的投入

要想从根本上保障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一定要加强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投入,这是实现化学实验的基础,也是必要条件。我国很多的学校由于缺乏相应的实验设施,就削减了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课程。而且每次的实验需要的实验材料非常多,对于学校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也就造成了很多高中没有相应的资金支持,学生参与化学实验的机会降低。因此,高中学校必须要加强对化学实验教学设施和资金的投入,提升化学实验的水平,保障全体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去。

(三)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

由于很多学生化学理论基础比较差,对于化学实验有很强的排斥心理,所以教师必须要在理论知识教学中联系实验和生活,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对化学实验充满好奇心,并且独立去探索化学的奥妙。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把难懂生涩的知识点通过有趣的方式进行呈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深入的掌握这些化学知识内容,培养自身的探索能力。另外,教师还要注意在化学知识的讲解与实验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拉近学生与化学的距离,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化学实验的兴趣,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化学实验教学效果和质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化学教学过分的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化学理论知识与实验实践的结合,造成教学的质量受到限制,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高中化学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课程,对于学生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要对高中的化学课程进行改进,尤其是要针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方式。只有让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变得具有趣味性,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到化学实验中来,促进我国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管雯雯.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改进的实践探析[J].化工管理,2016(17):121.

[2]陈勇.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改进的探究与实践[J].速读(下旬),2016(10):175.

[3]李玉树.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改进的探究与实践[J].教师,2015(17):83.

作者:姜双一 单位: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牛镇中学

第四篇:高中化学实验改进的探究

摘要: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是高中化学教学中不可缺失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有着积极影响。但是对目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着很多不良问题,严重影响了化学教学成效。对高中化学实验改进与实践进行探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对于促进高中化学教学发展有着积极影响,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项详细阐述。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改进;探究;实践

一、引言

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因此,理论来源于大量的实验累积出来而得到的结果。同时,理论也是需要实际的实验来验证和检查的。在目前看来,大部分的学生都是通过死记硬背的灌输,来学习化学的。那样既枯燥乏味,同时效率极低。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并不能体会化学真正的快乐。然而,学习化学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化学实验。直接地观看并实践化学实验,不仅能让理论直观化,并且能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虽然只是一项教学,但是会让学生通过科学的实践方法,学习掌握理论知识。然而,在现阶段的化学实验课上,仍需要改进与实践。

二、高中化学实验课中出现的不足

1.实验太过形式化

因为有的教师怕麻烦,同时也害怕出一些意外的事故。所以学生的实验,往往只是单纯地按照书本,一步一步操作。教师只是注重,学生的操作是否规范,而忽略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的思路开拓。一个实验,更像是仪式一样,走一个形式,不在乎学生是否发现问题,并怎样解决问题。渐渐地让学生失去对实验的兴趣,只是乖乖地配合教师完成一节课程而已。

2.实验缺乏生动太过单一

有些实验活动太过简单和单一,学生通过教师的简单操作,并不能提起来兴趣,因此就更不可能去思考,实验背后的理论究竟如何。所学的知识不能得到应有的思考和拓展,自然达不到效率与目的。例如:消化反应,学生都知道是生石灰遇水变成熟石灰,放出大量的热。但是,仅仅这样说,学生很难体会其意义。教师可以安排一个生动的实验,比如把鸡蛋放入石灰堆里,观察鸡蛋的变化。

3.实验缺乏参与性与安全性

教师安排化学实验,单纯地按照书本的步骤进行,其目的只在于引出试验后的理论。还是侧重于理论,并非时间。所以,在课堂上,基本上都是教师在操作,学生在观看。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很少有机会自己动手。这不仅大大降低学习的热度,同时学生在化学实验的动手能力也很差。在化学实验中,会很难注意到一些细节的变化,所以,根本达不到化学实验的真正目的。同时安全也是很让人头疼的问题,学生的不规范操作,和学校采购药品和器材的不当都会引发安全隐患。同时也大大减少,学生触碰实验的机会。

4.没有完整的化学实验教学与考核

由于实验过于形式化,导致学校和教师根本不看重学生对于实验的操作是否到位,所以也就没有系统的化学实验教学与相应的考核制度。这样使得学生,在试卷考试时,对实验本身并不理解,只会死记硬背地记答案。不能理解实验的真正含义,从而违背了让学生做实验的真正意义。

三、高中化学实验的改进

1.多元化的化学实践教学

在这个数码时代,多媒体的运用逐渐进入到课堂当中。有些实验,在实际课堂上完成具有局限性,教师可以通过视频的形式,围绕同一理论,让学生观看多种不同实验。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出问题,并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自行寻找解决方案。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让学生针对理论知识得到沟通和理解。

2.化学实验教学侧重点的改进

化学实验是为了让学生把化学理论实践化的过程,并不是一个形式。最终目的,不仅是掌握理论知识,同时也要真正体会到实践获得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乐趣。学校可开设适合于学生的实验室,让学生真正地在应有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实验。不是为了实验而实验,而是为了学习而实验。

3.做好安全措施

在一些化学实验中,可能会因为学生的操作不慎,引发安全隐患。所以,更多的教师为了安全省事,就会降低学生的实验参与度。如果学校能采取相应的措施,提升实验的安全性,让学生有保障地参与化学实验,就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化学实验本身就是具有危险性的,所以规范的操作,还有药品的选用,以及器材的耐用极其需要被重视。教师也可以适当简化一些步骤,让实验安全易操作,大大降低危险性。

4.完整的化学实验教学与考核

之所以进行实验,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理论知识。但是,有的学生只是根据书本,草草地操作一遍,并不去思考和研究。以至于一段时间之后,就忘却了实验内容,这就不是让学生动手操作的真正意义了。所以,在考核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的同时,也可以适当加入实践的考核。让学生在巩固理论的同时,在实践上也得到提升,让学生在实践这一方面得以重视。当然,实验的考核,不是单纯的操作考核,不是让学生仅仅背着书本,简单操作一遍了事。还要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得以思维的发散和创新。让学生在原有的理论基础上,提出质疑和解决。这样,就不会死记硬背书本知识,而是把所学的汇总、实践,加以处理和分析,通过实验,获得新的提炼,同时让学生产生兴趣。比如,教师讲到碘食盐中含有碘酸钾的时候,可以带领学生先做这一项实验。因为盐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调味品,教师设计一项这样的实验活动,让学生更乐于观察生活。在讲这节课之前,教师先准备好需要用到的器材,如试管、胶头滴管。还有需要用到的药品,如含碘使用盐溶液、和不加碘的食用盐溶液,KI溶液、稀硫酸、淀粉试液。教师可以在演示实验之前,告诉两支试管内是否含碘,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的现象,最后给出相应的答案。在教师演示时需要规范操作,同时在需要注意的地方加以提醒。最后,教师演示的实验结束,可以由学生来总结通过观察得到的结果。同时,教师可以在课后让学生寻找生活中常见的含碘物质,对于可取的,可以组织学生到实验室进行实验。

四、结语

化学是一门实践操作的学科,化学实验让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变得活泼与生动。高中化学实验的改进大大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这样的改进是必然的。无论是科学实践的素养,还是培养逻辑思维,都少不了化学实验。化学实验促进学生认识化学,理解化学。化学实验的改革,提升了高中化学课的教学质量,体现了化学教育真正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翟尚明.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9).

[2]董玲.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22).

作者:吴建林 单位:兰州市第五十八中学

第五篇:高中化学实验学习方法探析

摘要:高中化学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化学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化学实验学习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操作技能,才能提高化学实验学习的有效性。本文就如何掌握高中化学实验学习方法,提高化学实验学习效率,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措施,希望能给高中化学实验学习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方法

化学是实验性很强的学科,高中化学实验是我们掌握知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化学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动手操作中观察、体验与总结,发现化学规律,提高自身化学素养与能力。所以,掌握科学的化学实验学习方法,提高化学实验学习效率,是学好高中化学的关键。

一、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明确化学实验操作流程

进行化学实验需要了解相应的操作程序与掌握操作要领。在正式进行化学实验前,我们通常会对实验的目的、内容以及实验所需要的器具进行相应的了解,明确实验原理。老师也会针对实验进行解说与指导。有的同学对实验很感兴趣,在实验中表现得异常活跃,当对实验步骤和技巧有了相应了解后,就急于动手实验操作。常常会因为对实验中用到的基础知识理解不深入,导致实验很难顺利进行,实验缺乏完整性,不能达到预期的化学实验学习目标。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主要是原因是缺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任何化学实验,都是由一定数量的基础知识组成的,每个化学实验都需要用到相关的化学知识点,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才能真正理解化学实验为什么要这样操作,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实验现象,理解实验的目的与意义。所以,在实验过程中要理清用到了哪些知识点,在动手操作的同时,要注意观察、分析与归纳。同时,化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在化学实验中应该一丝不苟,规范操作,使实验具有连续性。通过牢固掌握化学基础知识,消除实验中可能会发生的危险,提高实验学习效果。

二、开展探究性学习,提高化学思维能力

化学学习离不开实验,通过实验可以验证化学理论,发现化学规律。化学实验过程充满了探究性与验证性。所以,我们在进行化学实验过程中,应该首先制定并明确化学实验探究的目标与任务,制订相应的实验计划,清晰操作步骤,以更好地进行探究性学习,而不单单局限于熟悉实验流程及操作技巧的学习,应通过完成化学实验提高自身的化学综合能力。对于我们高中学生来说,化学实验中丰富的实验现象以及通过探究得出理想的实验结果会使我们内心充满喜悦与成功感。在化学实验中我们可以不去死记硬背老师的指导与课本上的实验流程,而是独立思考,想一想假若这个实验让我自主设计与完成,应该如何确立实验目标,验证怎样的实验原理,应该准备哪些器具与试剂,实验流程应该分哪几个步骤,并拟定自己的实验方案,然后再把自己的实验方案与老师及课本上的标准实验进行对照,修改自己的方案,发现自己的不足,完善自己的实验计划,通过对比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更好地解决问题,提高自身的化学实验能力。我们在化学实验中发现,大部分化学实验都有多种实验验证方法,要求我们亲自操作进行的多是比较简单并且安全性比较高的化学实验。我们只要认真按老师讲解及教材的操作流程,都可以比较顺利地完成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但这与我们的探究性实验并不矛盾,我们可以进行反复对比学习,收获更多的实验体验与收获,提高自身的化学思维能力,更深刻地理解化学知识点。

三、与生活相联系,在化学实验中实现拓展性学习

化学是来源于生活的科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的化学学习不应该仅仅限于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或是局限于课堂实验学习的内容,而是要与生活相联系,在生活中探索化学实验因素,从简单的生活化化学实验入手,提高自身化学实验的动手操作技能。例如“钠在水中的反应观察实验”,实验原料很容易获取,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直接观察钠这种活泼金属的化学特性,如它的存储方式及与水的燃烧反应等,在此基础上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燃烧的定义。再如,在高中化学实验中酸碱性是通常观察的一种化学性质,对于酸碱性的判定是通过pH试纸来进行的。pH试纸是很容易获取的材料,生活中的一些物品都可以用来进行酸碱性检测,不仅提高了我们的操作技能,还可以加强对酸碱性强弱的理解。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如运用化学方法去除污渍以及防腐等,通过应用化学知识提高化学综合素养。总之,高中化学实验学习要注重掌握学习方法,注重化学基础知识。通过实验归纳化学知识点,在化学实验学习中注重培养自身探究能力及化学思维能力,同时,要与生活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身对化学实验学习的兴趣,提高实验技能,促进自身综合化学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古书奇:自主学习视角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探析[J].化工管理,2015(35).

[2]杨宏伟,侯千金: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8):150-153.

作者:孙婧怡 单位:寿光现代中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