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探思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探思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探思

[提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海洋,在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的未来与海洋休戚与共。认识海洋、了解海洋、经略海洋成为突破经济发展瓶颈,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刻不容缓的议题。在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既要重视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要树立全新的海洋经济发展理念,为建设海洋强国保驾护航,实现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海洋强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海洋———“蓝色国土”占地球总面积的71%,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从世界经济的发展进程来看,世界经济中心首先由地中海沿岸国家扩展到内陆国家,以巨大的海洋资源为依托。党的十九大十分重视海洋经济的建设,发展海洋经济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新形势下我们必须要提高海洋资源意识,发挥我国海洋资源的优势,朝着现代化海洋强国迈进。

一、海洋经济发展情况

(一)改革开放以来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世界各国愈来愈重视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海洋强国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日益稳固。20世纪80年代,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诞生,40年以来,沿海开放城市从初步改革到深入改革,并逐步向配套、综合、全面方向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迸发出不竭的动力,并充分吸收国外的经验和技术,成为中国对外交流的窗口。2013年,习近平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海上丝绸之路成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在化解地区冲突,缓解国家矛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4年4月,中国第四个科学考察站泰山站在南极建立,进一步扩宽了中国对南极的考察深度。从原始的深耕牧渔到油气开发再到远洋科考,人们对海洋的认识与开发程度不断深入,海洋也在人类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我国采取积极的措施有效控制疫情,及时恢复海洋经济,从全球范围来看,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的海洋经济冲击较大,但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根基雄厚,从总体态势来看海洋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

(二)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海洋经济发展潜力尚未充分挖掘。虽然我国海岸线绵长,海洋资源丰富,但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研究表明,发达国家海洋对GDP的贡献率超过一半,而中国不足十分之一,可见我国对“蓝色国土”的开发利用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产业结构水平比较低,同时说明我国在海洋开发、海洋经济提升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海洋经济发展以巨大的环境代价为前提。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率也是和自然条件联系在一起的,这些自然条件的丰饶度往往随着社会条件所决定的生产率的提高而相应的减低……我们只要想一想绝大部分的原料数量的季节的影响,森林、煤炭、铁矿的枯竭等等,就明白了。”在经济社会发展初期,人类对自然的作用较小,随着社会的进步,在不断地实践中,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显著提高,而与此同时自然资源开发和浪费的程度提高,自然资源因此稀缺。因此,马克思在生态经济中提出:任何实践如果不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进行,都是行不通的。近年来,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首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海上活动频繁,海洋污染物排放量不断增加,船舶和石油平台的大量扩建,污染物排放速度加快,极大地超过了海洋的自净能力,海域水质下降,进而影响鱼类的生存以及人类的身体健康。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加强污水排放源的处理工作,坚持预防优先,保护为主的策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次,在海洋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过度捕捞的问题屡见不鲜。如果不及时处理海洋发展过程中的这些问题,将会严重影响海洋生态的发展,甚至会阻碍海洋强国的建设历程。3、科技发展水平较低,海洋科技成果重视率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会大大促进海洋经济在海洋化工、海水产业、远洋捕捞等方面的发展。但是,从中国的总体渔业发展水平来看,中国的海洋科技转化率为55%左右,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这也就意味着大量的科技专利都没有达到有的放矢的作用,科技的引擎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二、树立全新的海洋发展理念

(一)开阔视野,走向全球

树立全球海洋战略对于我们发展海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海洋事务具有重要意义。坚持国内国外相结合:一方面要提高国内的海洋经济发展状况,加强海域的管辖与海洋的开发;另一方面要放眼全球,积极参与国际海洋事务,加强自身能力水平的建设。

(二)陆海统筹,经济联动发展

海洋经济与陆地经济互为补充,海洋经济为人类的发展进一步拓宽了渠道、提供了全新的发展视野。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陆地经济的发展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只有正确处理海洋经济与陆地国土的关系,我们才能朝着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前进。为此,重陆轻海的思想已经不适合当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我们要树立陆海一体化的全新理念,加快海洋经济的发展进程。

(三)绿色发展,坚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海洋开发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扩展,传统的粗放型海洋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资源消耗严重、废物排弃过多以及海洋经济及其与资源环境之间发展不协调等情况日益凸显。如何准确地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科学把握海洋发展方向的重要保证。要想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要建立相应的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体系。坚持把保护优先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提高海洋环境问题的检测效率,广泛推行海洋循环经济模式,形成合理完备的海洋生态产业体系,加强海洋环境有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加大对污染物排放的管辖力度,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保护海洋环境问题的宣传教育工作

合理利用学生的课堂,期刊广播电视教育等平台进行教育宣传,将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的意识深入人心,让群众深刻认识到保护海洋的紧迫性,自觉参与到海洋治理的行列中来,形成全民共同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应该把海洋教育列入全民义务教育的范畴,向全国普及海洋知识,要使青少年具有良好的海洋保护意识,同时也要对广大渔民、涉海职工等人员进行海洋知识的有关培训,树立他们海洋权益维护与海洋环境保护的强烈责任意识,以提高海洋管理的效能。

三、建设海洋强国的路径

(一)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

1、海洋蕴含着人类生存的丰富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非常重视海洋强国的建设,围绕建设海洋强国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进一步指出:“21世纪,人类进入了大规模开发和利用海洋的时期。我们要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全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陆海统筹,坚持走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通过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发展方式,扎实推进海洋强国建设。”从大国兴衰的历史进程来看,海洋开发程度高的国家其经济发展水平往往也会高,因此海洋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衰。生命起源于海洋,也是全球重大的气候调节器。人们最初对海洋强国这个概念的认识还是局限于海洋资源与空间资源,对于深层次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认识相对较浅薄。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对海洋资源的利用模式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1%。可见,海洋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海洋为人类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在地理大发现以前,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于海洋的认识仅限于“兴鱼盐之利”,是一个自然的认识过程。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成为一个有机的联合体,海洋贸易越来越频繁,随着石油和天然气的发现,人们对海洋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的发现大大弥补了国家资源短缺的局面,极大地促进了人类可持续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发挥了重要作用,海洋邻域的秩序得到了进一步规范,海洋也进入到了邻域划分阶段,各个国家纷纷制定海洋权益的相关政策,以获取更多的权益。因此可以说,岛屿界限时常因海域划分问题纷争不断。3、海洋为国家安全提供重要的战略保障。马克思指出:“对于一种地区性蚕食体制来说,陆地是足够的;对于一种世界性的侵略体制来说,水域就成为不可缺少的了。”海洋极大地助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世界上2/3的国家靠海,海洋既可以成为国家间贸易往来的重要渠道又可以成为战略要地,一些重要的岛屿和海峡在布置战略位置,防范海上入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大国同样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洋大国,太平洋、大西洋可以为其发展带来有利的水域条件,加大了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如,英国正是靠海洋条件击败18世纪有着“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荷兰。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不断加深、有关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以及海洋秩序进一步规范,海洋对于任何一个拥有海洋权益的国家来说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战略位置。

(二)发展特色旅游业

旅游业极大地拉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滨海旅游业对经济的贡献率超过全球经济的50%,占全国海洋产业总值的第一位,并且突显出了强大的发展动力。随着人们精神需求的提高,以沿海度假、沿海旅游为核心的特色旅游产业风起云涌,游客可以在海上度假的过程中享受与内陆不同的愉悦,领略不同的风光,满足现代人的需求。

(三)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

1、强大的海军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柱。“国防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安全保障,而海防是我国主要的国防前线。”近代中国重路防、轻海防遭受到外敌的入侵,使中国经济遭受打击,蒙受屈辱。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深刻反思近代以来的教训,认识到海洋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巩固人民政权需要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以维护国家安宁,防患外来侵略。洋务运动以来,我国开始创办海军学校、开设兵工厂加强海军方面的师资投入,人民海军在抵御外来侵略、收复岛屿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在历史上也曾受到过“要不要建设海军这一问题的困扰”,但是北欧海盗的猖狂、英法海盗的掠夺使美国认识到海军存在的必要性,因此建设强大的海军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柱。2、强大的海军是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因素。海洋强国不仅能够利用有利的战略因素促进自身发展,还能担负起国际事物的有关责任。强大的海军需要强大的人才和科技来武装,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先进性。人民海军成立71年以来不断完善自身的科技水平和战斗水平,在国际中的地位显著提升,彰显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四、小结

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发展海洋经济与建设海洋强国是相辅相成的。发展海洋经济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前提,建设海洋强国是发展海洋经济的坚强后盾。建设海洋强国对于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具有重要的影响。我们要正确认识到发展海洋经济与建设海洋强国之间的内在联系,推动我国海洋经济建设迈入新的台阶,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美慧.海洋强国怎样才能强起来[J].前线,2019(01).

[2]孙悦民,张明.海洋强国崛起的经验总结及中国的现实选择[J].国际展望,2015(01).

[3]叶向东.积极发展海洋经济,不断壮大蓝色产业[J].太平洋学报,2006(09).

[4]曹忠祥.当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J].宏观经济管理,2013(06).

[5]谢杰.“地理第一性”、“地理第二性”与海洋经济集聚[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2(01).

作者:周于兰 单位:鲁东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