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策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是孕育新产业、引领新增长的重要领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党的十九大作出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明确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深入分析山东日照建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基础和条件、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地缘优势,探索在港口建设、产业体系、生态保护、科技创新等方面加快突破的路径,实现海洋强市目标。
一、着力提高海洋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
发展海洋经济,有利于孕育新领域、新产业、新增长,实现陆域经济与海洋经济产业融合;有利于向海洋要资源、要发展,解决资源紧缺现状,破解发展中的瓶颈;有利于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业,助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因此,以海洋高质量发展和高效益为根本,促进海洋产业向高端化发展,是新时代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定位要高
在产业定位上,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支撑作用大、经济效益好的涉海先进技术项目,重点向知识密集型、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方向发展,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能力。发挥区位优势,立足于城区、港区一体化布局,港区即城区,城市经济与港口经济一体化发展,全力服务好港口建设。从思想上、行动上打开港口与城市之间有形无形之墙,围绕港口产业体系布局城市经济发展,促进港口和城市共赢,推动建设现代化海滨城市,建设世界一流强港。
(二)聚焦“四新”
聚焦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加快数字、信息、智能、绿色、新材料等新技术向海洋经济各产业广泛渗透。进一步建立完善支持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推动海洋经济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1]抓住建设国家级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机遇,加快推进“港、产、城、海”融合发展,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用足用好政策,化比较优势为产业优势,化产业优势为海洋经济优势。发展海洋特色产业,通过实施质量强市、品牌提升等行动,打造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产品和企业。推动日照制造向日照质造、日照产品向日照精品转变。
(三)促进“两全”
健全产业链,大力提升全价值链,推动海洋产业从传统向现代转变,促进海洋食品、海洋药物、海洋智能终端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连环式、爆发式增长。推进海洋领域产业融合,催生分享经济、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带动形成生产效率更高、交易成本更低的经济体系和生产模式。大力发展海洋牧场、海上旅游、钓具生产、游艇、体育等产业有机融合形成新业态,顺应海洋产业体系精细化趋势,做大做强海洋新兴产业和旅游业。依托日照东夷小镇、海洋公园、海龙湾、东方太阳城等大项目建设运营,完善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条,打造一条滨海旅游观光带和产业带。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全力做大做强海洋新兴产业,打造未来竞争新优势。
二、发展海洋经济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日照因港而立、依海而兴,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近年来,坚持以港口为龙头、以产业为核心、大力推进港、产、城、海融合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港口的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以海洋文化旅游、现代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为骨干的海洋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海洋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但从总体来看,在一定程度上受传统“重陆轻海”的观念影响,对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海洋经济的发展规模总量不大,结构单一
日照海洋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现代海洋渔业、海洋装备制造业等一、二产领域,离高层次、高水平海洋产业还有差距。海洋经济三大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较大,近五年第一产业产值平均占比为22.82%,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日照与全国其他沿海城市地区相比,海洋产业结构不够优化,水平不高。从近几年海洋产业比重来看,港口物流占比重最大,其余产业多数为传统海洋产业,如: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等,而新兴海洋产业占比较低,起步较晚,海洋产业急需转型升级。据调查,各产业园区之间海洋产业呈现趋同现象,产品发展定位相似,上下游企业层次划分不够清晰,同质化竞争现象比较严重,竞争大于合作的形势不利于全市海洋产业集群的形成。
(二)海洋产业层次不够高,陆海空联动集疏
运网络有待进一步完善海洋产业与港口缺乏协调联动,港口布局及承载能力有限,港、产、城、海相互融合度还不高,本地货源在港口吞吐量中占比偏低,港口通过能力不高。港口基础设施相对滞后,最大码头低潮时只能满足25万吨级船舶的航道进出和锚地锚泊需要。港口设计年通过能力2亿吨,而实际货物吞吐量已达3.61亿吨,港口适应度低于全国平均值;地方海运公司、船舶公司数量不多规模小;船型结构单一,海运船舶总运力最多的7.1万载重吨,单船最大只有3.4万载重吨,且经营范围仅限于国内沿海,总体竞争能力较弱;集装箱吞吐量也低于青岛港的1830万标箱,区位、生态、港口、海洋优势尚未充分发挥。
(三)海洋生态环境亟需改善
现有大部分海洋产业都集中在近海区域,可利用的浅海领域已基本饱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海洋工程建筑业的发展,由于前些年开采海砂、填海造地、海岸线无序开发利用等缺乏科学、合理的统一规划,导致近海开采过度,海岸线生态环境亟需整治。同时,近海过度捕捞导致生态系统退化,生物资源衰退,低值化问题比较明显。海洋和岸线资源保护存在短板。由于工业污染和生活排污、围填海造地、海上工程建设以及过度捕捞等原因,近海部分重要渔业水域遭受不同程度污染,海洋渔业资源衰退形势严峻。沿海产业低质同构现象普遍存在。沿海地区产业规划布局大同小异,沿海重工业、港口布局还存在高密度、低效率现象,以消耗海洋资源环境为代价建设的产业新城、产业园区处于荒弃或低效运行状态。如何在海洋生态红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产业建设发展之间做好平衡,还需要更加积极的政策支持。
(四)海洋科研创新能力不足
本地涉海高校院所少,知名度不够高,创新力不够强;在人才、平台、科研方面投入不足,对比先进城市还有差距。真正从事终端产品开发研究的不多,致使一些技术、一些产品止步于实验室,未得到有效转化。在日照海洋产业的三大层次中,海洋科研教育和管理服务业所占的比重较少,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较低,创新能力远远不足,龙头企业少,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海洋产业引进相对较少,体现了向海经济意识不强。发展海洋经济的意识还停留在以传统的海产品加工和资源开发的传统海洋产业为主,所生产的海洋产品大多以初级产品为主,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低于先进地区,导致竞争力不强,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足。
三、加快高质量发展助推海洋经济的对策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为建设海洋强国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优越的区位优势,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打造开放型向海经济发展新格局,奋力打造蓝色之城。
(一)推动港口由“扩量”向“提质”转变
坚持“依港兴市”,全力支持服务日照港改革发展。按照国家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重点任务要求,聚焦高质量发展,加快港口一体化改革,努力实现布局优化、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突出做好港、产、城、海融合发展文章,推动港口转型升级。以日照港为产业核心,更好地依托港口,大力发展临港涉海产业,建立向海集疏运体系,加速构建铁、公、海、港立体化交通网络,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国际之间产能合作。大力推进智慧、绿色港口建设,加快港口信息化建设步伐,逐步实现决策支持可视化、集团管控一体化、码头运营数字化、集成服务便捷化,促进港、产、城、海融合发展,建设一流海洋强港。[2]注重经略海洋,释放港口带动效应,促进航运、贸易等产业集聚发展,推动海洋渔业挺进深远海,聚力打造北方重要的苗种繁育中心、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持续做大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等产业,加快培育海上垂钓、帆船帆板、赛艇龙舟、邮轮游艇等海洋休闲旅游业态,积极发展“海洋+”新业态新模式,形成更多面向未来的蓝色经济增长点。
(二)拓展国际物流业务,构建国际航运服务体系
1.加快完善集疏运体系。加强海陆、海铁等多式联运体系建设,促进海上互联互通和各领域务实合作,积极发展“蓝色伙伴关系”;实施中韩陆海联运汽车货物运输、日照港“一带一路”集装箱公海铁联运示范工程,推进日照至成都及蓉新欧沿线地区的集装箱海铁联运示范线建设;积极发展集装箱跨境海铁联运业务,推进至中亚、欧洲、蒙古、俄罗斯海陆联运、国际中转、陆桥过境运输,打造陆海双向联动国际物流大通道;大力发展航空物流业,构建具有本地特色的航空物流服务产业体系。2.推动港口物流业的合作与交流。加强同先进物流企业的合作,依托大宗商品智慧供应链、舟道网“无车承运”、日照港中远海运物流、日照传化公路港等,构建服务港口、铁路、水运等多种运输的公共物流信息系统,构建全国一流物流综合服务平台。提升航运服务效率,完善鲁南(日照)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功能,推行“单一窗口”的“智慧监管”“智慧口岸”港口综合服务模式,加快推广利用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推进港航和关检查验单位信息一体化平台建设,建立融合港口、海关、海事、商务、公安等部门职能于一体的“网上营业厅”。3.积极开拓海外航运市场。与沿线港口建立友好港口关系,加强与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国家的联系,完善“一带一路”朋友圈;通过建立合作联盟、缔结友好港口等形式,加强与新加坡港、巴基斯坦卡西姆港、希腊比雷埃夫斯港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港口的合作,共建海上合作平台,全方位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构建“海上经济走廊”;充分发挥跨境电商产业园的作用,系统整合整个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聚集跨境电商、服务商、培训公司、物流和仓储公司等相关公司或机构,为园区跨境电商提供运营与代运营、翻译、结汇、融资、法律服务等一站式标准化、集约化服务。把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成集平台、货源、仓储、物流为一体的跨境电商聚集生态群落,带动本地跨境电商行业发展,促进特色产业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
(三)培植壮大现代海洋经济体系
1.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建链强链补链。大力发展沿海先进钢铁制造业,推进山东钢铁日照公司二期规划建设,生产耐腐蚀船舶钢、海洋平台用钢等中高端产品,推动协同创新体系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钢铁配套产业园,打造钢铁产业生态圈,建设全省钢铁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区。围绕突出深海装备化海洋牧场,重点发展应用型渔工装备、智能化养殖装备、海洋牧场多功能平台、大型智能网箱等深远海渔业装备,建设海洋渔业装备生产研发制造基地。2.培育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业。聚焦新领域,完善双招双引机制,引进更多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单项冠军、瞪羚和独角兽企业。支持经开区、高新区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实施产业链供应链生态建设工程,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向高端软件、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方向延链扩圈,生命健康产业在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养康养领域融合。支持骨干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激励海洋产业企业自主创新,将创新理念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特点,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海洋企业技术研发,共同培育技术人才。3.大力发展滨海文化旅游业。依托海洋生态优势,做好海洋旅游文章。改造提升日照万平口5A级旅游景区、山海天旅游度假区,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融入半岛旅游一体化发展,承接周边城市旅游业辐射,提升游客接待能力,打造海洋文化品牌。通过举办国民休闲水运会、国际马拉松、日照太阳文化节、国际海洋文化论坛等节会、赛事,坚持以全域旅游和现代物流产业为重点,加快多业融合、新业态培育和产业集聚区建设,构建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海洋现代服务产业体系。深入开展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突出抓好开元森泊度假乐园、莒国古城、东方太阳城等精品旅游项目,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4.提升发展现代海洋渔业。以生态养殖和设施渔业为重点,大力推进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和离岸深水海域抗风浪网箱养殖等设施渔业,推广名特优品种在种苗繁育、节能减排、高效养殖和生态养殖方面技术,加快传统渔业向设施渔业的转变,提升海水养殖化水平。培育黄海中心渔港大型水产品交易市场,建成现代渔业示范园区。推进精深加工提档升级,支持水产品加工由初级产品向功能保健食品、休闲健康食品发展,创建水产品名牌。加快培育海上垂钓、帆船帆板、赛艇龙舟、邮轮游艇等海洋休闲旅游业态,推动渔业文化与休闲体验、水上运动等深度融合,积极发展“海洋+”新业态新模式,形成更多面向未来的蓝色经济增长点。
(四)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1.建立完善海洋生态保障体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生态优先、人海和谐,强化海洋污染综合防治,开展海岸带保护和利用状况调查,合理配置海域资源。强化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加大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力度,严格移动源和扬尘管控,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深入落实河湖长制,巩固提升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成果,分类整治入河入海排口,实现雨污合流管网清零、黑臭水体清零和污水处理提标。积极开展海洋生态补偿试点,探索通过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与用海者结成利益共同体。2.实施生态环境分类管理制度。创新发展模式,推动资源节约型海洋产业的发展,做到保护与开发并重。严格管控海洋生态红线、维护海岸带管理秩序、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施“碧海行动”,围绕生态修复、退养还海,对海岸线进行综合整治,着力打造湿地连片生物多样的沿海岸线景观带。大力推进“退养还海”工程,在腾空土地的基础上,投入巨资,清退向海侧养殖设施。启动“绿色养海”工程,拆除原有养殖设施,用于建设水产养殖技术研究院和绿色生态渔业示范园区,建立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环境友好型海洋养殖基地,实现现代渔业与休闲旅游的有机结合。3.强化陆海污染同防同治各项措施。坚持“陆海统筹、河海共治”,加强对陆源入海污染控制,实施“蓝天、清水、净土、绿盾”等行动,加大对渔业水体污染整治;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格“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突出抓好日照水库流域生态保护与产业开发国家试点,深入推进傅疃河口、两城河口、沭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开展入海污染源综合整治工程,加强入海排污口管理;加强渔业污染防控,清理海洋垃圾,逐步提升海洋应急处置能力。4.实施海岸带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向有关部门申报原定海岸带调整,将生态修复区域调出海域滩涂范围,以便进行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实施“五大碧海”行动,大力推进“退养还海”工程;推行“湾长制”,积极开展南红北柳生态修复试点,强化海岸带精细化管控,倾力保护海洋环境,打造世界一流阳光海岸;加快退养还海步伐,对海岸线进行综合整治,修复岸线、沙滩,着力打造湿地连片、生物多样的沿海岸线景观带。
参考文献:
[1]毛伟,杜军,温秋靖.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8(02).
[2]童洁.日照港:改革,春潮涌动千帆竞——专访日照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蔡中堂[J].中国港口,2018(04).
作者:李萍 单位:中共日照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