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南通海洋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南通海洋经济发展现状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南通海洋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一、南通海洋经济发展条件和基础

(一)资源条件

南通市滨江临海,处于我国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核心地区,海岸线长206km,长江岸线长218km。沿海滩涂广阔,生物资源和空间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海洋经济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1.沿海滩涂资源南通市沿海滩涂广阔,连陆滩涂和辐射沙洲面积23.5万公顷。丰富的滩涂资源既适合发展海水贝类、藻类养殖等现代渔业,也可以实施大规模围涂造地工程,是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和沿海重大项目建设的空间保障。

2.海洋渔业资源南通市沿海有全国著名的吕四渔场。吕四等渔场饵料生物丰富,是大小黄鱼、银鲳、梭子蟹、带鱼、海蜇、脊尾白虾等各种经济品种繁殖、摄食、生长、育肥的理想场所。沿海滩涂盛产文蛤、四角蛤、西施舌、泥螺、沙蚕等,长江口地区是富饶的水产种质资源宝库。丰富的渔业资源为现代渔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3.港口航道资源南通市南临长江,东濒黄海,港口岸线资源极其丰富。沿海岸线毗邻苏北辐射沙洲南部的烂沙洋—黄沙洋和小庙洪—大弯洪—三沙洪水道。长江岸线自西向东分属如皋沙群汊道、通洲沙汊道、徐六泾节点、长江口北支。沿海、沿江共规划港口岸线178km,其中沿江共规划顺岸港口岸线102.2km;沿海规划码头岸线75.8km。

4.滨海旅游资源南通市滨海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启东园陀角处于东海、黄海和长江三水交汇处,是江苏日出最早的地方;海门东灶港外的牡蛎礁(蛎岈山)具有全国、乃至全球罕见的地质、生物研究价值和独特的旅游景观;如东县滩涂踩文蛤、放风筝等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项目;沿海地区绵延百里的风力发电场、沿海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休闲渔业,现代化港口、渔港、具有独特风味的南通海鲜等都是很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

5.海洋风能及其他资源南通沿海地区是全国风电发展的重点规划区域之一,7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为8.64米/秒。现已建成风电场装机容量64.2万千瓦,具有建设“海上三峡”的天然禀赋。如东、启东沿海潮汐平均潮差分别为4.61米和3.04米,潮汐能资源丰富。防护林资源、鸟类等各种生物资源也比较丰富。

(二)经济基础

2013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038.9亿元,人均GDP达到66059元。列全国地级市第8位,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20亿元,列全国地级市第5位。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海洋经济总量2307亿元,约占江苏一半。船舶海工、纺织服装等产业实力雄厚,是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船舶出口基地、世界三大家纺产品集散中心之一。《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于2009年6月由国务院批准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发展规划》于2010年5月由国务院批准,南通处于两大发展战略的叠加区,且与上海一江之隔,更是江苏海洋经济的主引擎,得到了国家和省政府的大力扶持。2013年12月17日,省委、省政府正式印发《南通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更是有意促进南通海洋经济体制机制创新,为南通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

(三)区位优势

南通市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既有大江、又有大海的滨江临海城市。同时,南通紧邻国际大都市上海和全国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随着苏通长江大桥、崇启大桥建成通车,洋口、吕四海港通航,南通承接上海和苏南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南通与亚洲、乃至全球海洋经济最发达的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形成了互为市场、互为补充的良好发展格局。

二、南通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海洋经济总产值稳步提高

2010-2013年期间,南通海洋年均增长率均保持在10%以上,海洋经济总产出从2010年的1341.19亿元增长到了2013年的2307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2.25%。占GDP的比重保持在45%以上。同时,近两年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占GDP的比重2013年出现了近10%的下滑。

(二)船舶工业快速崛起,产业结构呈现工业化后期特点

2000年时海洋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基本相当,而第三产业则最低为28.63%。其后的五年间,海洋第二产业迅猛发展,到2005年达到63.94%,而第一、第三产业比重逐步缩小。海洋体系从2000年的二、一、三产业调整成为二、三、一的产业结构,并且在2010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超过四分之三,工业化后期的产业结构更加凸显。从海洋产业内部结构来看,南通海洋经济已经形成了包括海洋渔业、海洋船舶工业、滨海旅游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电力业以及海洋生物医药业在内的多个产业组成的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

(三)港口运输业快速发展

南通港口吞吐量逐年稳步增长,至2013年一举突破2亿吨大关,进入全国十五强。集装箱吞吐量在2010年后增幅下降,保持在50万标准箱以上。从吞吐货物类型来看,主要集中在金属矿石、煤炭、矿建材料等,占比超过70%。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同国内的大港相比,南通的集装箱吞吐量差距较大。

(四)海洋旅游业发展较快

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的美称,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南通作为临江靠海的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因此,旅游产业对南通经济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南通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均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旅游接待人数从2009年的1513.25万人次增长到2013年的2737.3万人次,增幅达到80.8%;旅游总收入接近翻了一番。游客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的年均增幅均在10%以上。南通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临江靠海,有5A级景区一个,4A级景区6个,3A级景区16个,截止2013年,全市共有旅行社136家,星级宾馆109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4个。

三、南通海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南通海洋经济与国内先进城市存在一定差距,我们通过对比能够从中发现南通海洋经济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比较薄弱

南通海洋经济与全国其他沿海兄弟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除了船舶等产业外,海洋经济低、小、散现象较为突出。海洋开发还没有形成鲜明南通特色。

(二)海洋资源逐渐枯竭

南通拥有丰富的滩涂和独特的辐射沙洲资源,较为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但是近些年来过度地开发利用,导致资源逐渐枯竭。

1.近海渔业资源匮乏,渔业资源总体仍在较低水平徘徊,鲳鱼、大小黄鱼等经济鱼类数量持续减少。

2.滩涂湿地过度围垦,改变了湿地环境,对栖息在滩涂湿地的海洋生物的生长环境产业了恶劣的影响。

3.海洋渔业灾害频发。从2002年到2010年,南通沿海先后发生6次大规模的文蛤死亡事件。

(三)海洋产业结构极不合理

其中海洋第二产业比重竟75%,一方面反映了海洋第二产业的发展成果,同时也突出反映了海洋第一和第三产业的羸弱。海洋第三产业结构单一。而海洋第二产业中又高度依赖船舶工业,比例严重失调。

(四)海洋环境污染严重

南通沿海整体海洋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遏制。由长江径流等带来的外来污染源难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工业及生活污水排海对沿海水域的影响和压力日趋增加。海洋环境的污染正在制约南通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五)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海洋高新技术发展缓慢,科技对海洋经济的支撑力较小、贡献率较低,发展潜力大和可持续发展力强的新兴海洋产业起步较慢,海洋医药化工等发展滞后。

四、南通海洋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陆海统筹,推进协调发展

陆域产业受限于资源不足,发展空间的限制,而海洋经济的产业链条欠缺,海洋经济发展需要陆地产业部门的配合与协调。因此,海洋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进行陆海统筹,实现规划和体制统筹对接。

(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升级

积极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船舶及配套产品,打造世界级“船谷”。同时加快农渔业现代化步伐。南通要加快培育海洋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海洋业。重点发展海洋设备、海洋生物、海洋医药、海产品精深加工等海洋制造业。

(三)积极支持各类园区发展,构建产业集群优势

建议将省集中的各项税收全额补贴给园区,让通州湾新区享受苏通科技园一样的扶持政策,创造条件将园区升格为国家级,省级开发园区,并尽可能延长发展扶持政策。

(四)建设环保海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进一步严格实施国家有关伏季休渔和长江春季禁渔的规定,落实海洋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和“双控”政策,有效地保护渔业资源,加大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力度,积极探索人工鱼礁生态工程建设,恢复渔业资源和环境。

(五)加速科技人才集聚,实施科教兴海战略

海洋经济的实质就是海洋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南通同国内海洋经济强市相比,在人才吸引力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科教资源和人才匮乏,直接影响海洋经济竞争力的提升。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共建科技创新园区,支持各类企业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力争列为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试点城市。加速人才集聚,加大高层次领军人才及团队引进支持力度,把涉海人才列入全市高层次紧缺人才目录。推动涉海重点高校、大院大所、中央企业开展深度合作。

作者:陈勇 单位: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精选范文推荐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