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海洋经济涉外人才开发及培养体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海洋经济涉外人才开发及培养体系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海洋经济涉外人才开发及培养体系

摘要:2016年浙江省舟山群岛新区由综合保税区成功升级为浙江省内唯一的自由贸易港区,“涉海专业+涉外能力”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开发与培养体系的构建将显得更为重要。本文立足这一现状,从高校、企业、人才三个纬度出发,以浙江海洋大学为例,从高校的视角探究复合型涉外人才的培养模式,探求现存问题以期进一步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海洋经济;复合型涉外人才;人才开发;培养体系

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着力点。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开发海洋资源、建设海洋强国[1]。而我国得天独厚的丰富海洋资源,也为发展海洋经济奠定了十分广阔的前景。在海洋经济的大背景下,如何为社会开发与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涉外人才已成为中国高校所不能忽视的任务。目前,我国海洋类高校共有6所,其中浙江海洋大学是浙江省内唯一以海洋为特色的高等院校。浙江海洋大学坐落于舟山,而舟山得益于上海自贸区带来的“辐射与虹吸”双重效应[2],在2016年由综合保税区成功升级成为自由贸易港区,急需大量的“涉海专业+涉外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自贸区提供这样的高素质人才就成了浙江海洋大学独特的使命。

1研究背景

顺应我国发展海洋经济的大背景,2016年浙江省舟山市成功由综合保税区升级成为省内唯一的自由贸易港区,吸引了大量外企的进驻,如美国波音公司的波音737完工和交付中心、全球化的酒店集团洲际酒店集团等,这就决定了舟山对于复合型涉外人才的急切需求。海洋经济下复合型涉外人才即为掌握涉海类专业知识的同时又能熟练使用一种及以上外语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这样的人才培养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引导、企业的员工培训以及高校的教学培养,本文将主要从高校视角出发,以浙江海洋大学为例,调研高校对涉海涉外类人才的培养体系构建。目前,舟山有三所高校,分别是浙江海洋大学、浙江大学海洋学院以及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其中浙江海洋大学分为三个校区(长峙校区、定海校区、普陀校区)且都有涉海。涉外相关专业,且综合素质较强,以其作为研究对象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2现状分析

在浙江海洋大学48个本科专业中,涉海类专业(含涉海方向)比例为72.91%,如船舶与海洋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航海技术等,集结了“十二五”期间全省52.94%的涉海重点专业,且都开设有大学英语与专业英语相关课程。本次调研将从这些兼具海洋与外语的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学生的专业素养、综合素质等方面出发,探究涉海涉外人才的开发与培养体系。其主要调查结果如下:

2.1课程培养体系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学校的重要培养手段。所有这些涉海涉外类专业,如海洋科学、轮机工程等,均在大一修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一些常规的全校性必修课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公共必修课,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大一的公共选修课以及公共必修课主要是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教导学生作为一个合格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到了大二、大三阶段,专业课增多,课程体系以专业课为主,将会开设如海洋探测信号与系统基础、海洋遥感探测技术、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等专业课程夯实专业基础,增强学生的核心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竞争力。待到大四,学校会开始注重实践培养,将学生与社会、企业对接,用实践巩固知识,使人才契合社会的需要。除却上文中的全校性必修课、辅助课程以及专业必修课外,浙江海洋大学对涉海类专业的外语能力培养也尤为强调。其在涉海专业大一大二课程培养体系中除了常规的大学英语以外,还加入了专业英语,如航海英语课程。通过课堂,老师传授理论知识,学生掌握专业英语的词汇,用词技巧以及句法结构,简单来说,是掌握了专业知识的英文版。海洋是各国的纽带,其本身就是开放的、包容的,如若是闭门造车,不与他国交流,一定会被淘汰,而要交流就需要语言相通,所以涉海类专业的人才掌握甚至是精通一门外语极其重要。学校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才会开设各个涉海类专业的专业英语课程,辅以综合常规的大学英语课程,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资源去学习英语,在课程培养体系中收益,使其区别与其他的涉海类人才,成为复合型涉海涉外人才。

2.2综合能力培养

现如今,单拥有理论知识或者单掌握实践经验已经无法很好地在这个社会上立足,所以“综合能力”在现在的社会越来越被重视,浙江海洋大学也越来越重视对涉海涉外类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除了上述课程培养体系中的老师传授知识体系,如专业知识、外语知识、通识教育外,也要在其他理论及实践领域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如学校通过宣传、教育等手段鼓励每位学生在通过CET-4的前提下,攻克CET-6,并且举办各类外语角,在增进学生与海外留学生感情的同时,营造良好的外语学习氛围,使学生意识到外语学习的重要性。软技能的培养学校也没有忽视,计算机二级证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员证、熟悉和基本安全培训合格证、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培训合格证、高级消防培训合格证、精通急救培训合格证等专业证书。为此,学校专门举办学科知识竞赛,选拔优秀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的比赛,发动榜样的力量。邀请优秀毕业生、行业内优秀社会工作者来校演讲,传授经验。学校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督促学生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2.3校企对接

高校应通过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毕业生就业反馈信息,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在此基础上对各种信息分析与整理,使教学管理者、教师和学生能及时发现企业、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建立起教学研究的良性互动机制[3]。到了大四,浙江海洋大学会将重心放在实习上,每个涉海类专业都配有相应的对接企业。比如,学校每年派出约70名轮机专业学生到浙江舟山一海海运有限公司实习。该公司系市属骨干海运企业。公司成立于1956年6月,以沿海货运为主,现有货轮9艘,9.62万吨运力。下设有船舶修造厂、气胀式救生筏检修站两个内部核算单位。其中包括毕业实习和认识实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可以充分了解船舶结构、船舶轮机设备以及海上航行现状。学生通过实习,可有效加强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基地指导人员有经验丰富的轮机长、大管轮以及船舶机务工程师,绝大部分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同时具有较丰富的实际经验,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指导。同时,轮机专业也会派出学历较高的副教授、讲师现场指导学生实习。再比如扬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是集造船和船配制造产业于一体的企业集团,企业年造船能力350万载重吨以上,出口额及自主创新能力列全国造船行业前十强,拥有先进的硬件设施、生产流程和合理的工艺布局,采用TRIBON软件进行船舶设计,按照现代集成CIMS系统组织生产。每年学校可派出大约80名轮机专业学生到该公司实习。其中包括毕业实习和认识实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可以充分认识船舶轮机设备的使用以及海上航行现状。并且通过实习,可有效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

3不足分析

3.1重理论轻实践

经过问卷等形式的调研可以发现,教师仍偏重课堂理论知识的教学,教学模式不够多样化,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足。平常虽然有实践操作课,但占比不大,仍以传统授课方式为主。大一至大三,包括寒暑假,学校较少安排学生参加企业岗位的实习。大四学年的毕业实习和认识实习中,实习名额较为有限,有很多学生享受不到较好的实践教育资源,以至于社会信息交流不及时。学校的人才培养偏离市场导向,这也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就业发展。接受调研的学生中33%表示,今后不会从事涉海涉外类(海洋类岗位+使用外语为工作语言之一)工作岗位。从另一个方面看,这也同样也是对学校教育资源的浪费。

3.2英语能力培养仍不够重视

学校采取的是传统教学模式,经过对学生外语能力的结果检测可以推论出学校对专业能力的培养远大于外语能力的培养。“海洋经济”下的复合型涉外人才培养,简单说就是“外语+专业”“专业+外语”或“双学位”的培养模式[4]。既掌握牢固的海洋类专业知识,又拥有优秀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应届大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稀缺程度堪比大熊猫。然而,学校对这一市场缺口还不够重视。被调查学生中,只有24%的学生对大学外语学习(比如大学外语课/外语角/外教课等)表示满意。除却全国所有大学学生都必须参加的CET考试以及学生自愿参加的NECCS竞赛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以外,其余的英语能力考试如CATTI、上海外语口译证书考试、IELTS、TOEFL等学校并未起到很好的宣传和鼓励作用,甚至于一些外语专业的学生都不知道CATTI等考试的存在。除却考证,其余的外语类竞赛学校的投资力度也不大,目前只有英语的演讲赛、写作赛、阅读赛、翻译赛等一些英语能力的竞赛,而日语、俄语、法语等小语种的培养都还是欠缺的。其次,所有的涉海类专业学生的外语能力都采取的是传统书面考核,实践性展示型考核较少,导致了很多学生的外语成了只会写不会说的“哑巴外语”。

3.3高校间的人才交流有待增进

人才交流机会较少,学校资助力度有待加强。如港航与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即港航学院),2017年秋季对接的交流高校英国思克莱德大学、中国台湾高雄海洋科技大学、中国台湾海洋大学、中国台湾澎湖科技大学、俄罗斯南乌拉尔国立大学中,学校总共能派出65位大二、大三学生赴外交流,且45位都去往俄罗斯南乌拉尔国立大学,其余的四所高校的交流名额都在五位或者六位,非常有限。港航学院大二、大三学生总数为674人,交流名额只占总人数的9.6%,且除去4名公费、5名免学杂费、3名资助2.5万元以外,其余均为自费。

4结束语

复合型涉海涉外的人才培养是一项长久而艰巨的任务,高校需契合市场经济的变化发展而做出相应改变,为社会提供合格的人才。目前舟山市对外发展层次仍然较低,高端涉海涉外人才缺口巨大。浙江海洋大学应抓住这一机遇,完善涉海涉外人才的评价与评测模型,赋予复合型涉海涉外人才新的时代定义,构建起全方位的人才开发与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赵建东,康明乐.海洋局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并部署下一步工作[EB/OL].

[2]王琳.浙江省申报自贸区研究——以申报舟山自由贸易港区为视角[J].中国商论,2014(17):29-31.

[3]范淑娟,刘银侠.沿海战略下涉外人才开发策略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30-31.

[4]苗欣.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6(1):113-114.

作者:陈志杰 吴俞静 任宁 单位:浙江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