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胜任力中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胜任力中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造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胜任力中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造

[摘要]胜任力涵盖价值观、兴趣、个人性格、思维、知识技能等外在表现力。胜任力理论最早由美国学者斯宾塞提出,为我国现代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的支点,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改造进程中也日益突显其应用效能和价值。在社会文化转型带来的强大冲击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这一传统的基础学科面临新的教学改革。为了更好地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改造,可以引入胜任力理论,以此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支撑,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造提供新的改革方面和思路。

[关键词]胜任力;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造

在社会文化转型给高等教育带来新的影响和变化的背景之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也面临新时代的发展困惑,而胜任力理论的研究则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造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具有极其重大的指导意义和作用。传统的文科教育更多关注的是基于道德修养的文人情趣和积极入世的儒家情怀方面的教学,追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格品质,这些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显现出与现代人才培育标准不相契合的状态和困境。为此,要重新审视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使之能够在当今时代的语境之下找寻到自身发展和改造的道路,更好地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一、胜任力概念及其模型

胜任力的概论自提出之后便引发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对于其概念的界定有不同的理解和定义,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诸如:McLagan将胜任力理解为个体在某一角色或职位上表现出来的知识、技能、智慧策略,是一种具有重要影响的能力。Boyatzis则将其界定为个体在生活角色中表现出来的动机、特质、技能、知识或自我形象,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范畴。Hornby和Thomas则将其限定在高绩效的管理者所具有的知识、技能及品质。我国的研究学者仲理峰、时勘则将胜任力的概念界定为优秀职位角色与普通职位角色所展示出来的区别性的个体潜在、持久的行为特征。程凤春认为,胜任力是任职者与其工作的匹配性,反映出任职者与其工作相对应的能力和行为。综上所述,在国内外学者对于胜任力概念的研究之中,均涵括以下要素:(1)工作情境中任职者所具有的知识、技能、个体特质、动机、社会角色等特征。(2)胜任力与任职者的能力、行为、工作绩效有极其密切的关联。(3)胜任力是将优秀任职者与普通任职者相区别的一种能力、行为特征。胜任力模型是国内外学者对胜任力概念和内涵研究的成果。具体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冰山模型”。它由知识、技巧、自我概念、特质、动机所构成,犹如水中漂浮的冰山,冰山上层可视的是“知识”和“技巧”部分,它们是易于发展的表层特征,通过教育、培训的方式能够获取和掌握。“特质”与“动机”则处于冰山的底层,是难以探索和提升的特征,也是决定个体行为、表现的关键要素,是不可见的。而“自我概念”则处于两者之间,在适宜的培训、心理治疗、正向经验等方式下,可以得到积极的发展和转变。(2)“洋葱模型”。它是冰山模型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显示出由外到内、由浅入深的一种发展状态。其表层的知识、技巧是易于发展和可视的;深层的、核心的特质、人格则不易发展,是不可视的;自我概念及态度、价值观等要素则处于中间,是可以改变的。(3)胜任素质梯形图。它包括绩效行为、知识———技能———态度、思考方式———思维方式、自我意识———内驱力———社会动机等内容和层次,顶端为“绩效行为”,下面的三个层级之间存在一定的递进关系,并逐渐显现出对个体行为稳定性的决定性影响和作用。如图3所示。由上可知,在这些胜任力模型之下,总体可以将其构成分为表层和深层的不同特征。这些胜任力特征是单位招聘选拔的重要因素,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造也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尤其是在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日益深化的背景之下,我们要基于胜任力的视角分析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造问题,充分认识到社会对中文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和要求,改变原有片面关注基础理论及专业情趣的人才培育目标和模式,注重和加强对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要使学生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中愿读、会说、能写,成为具有极强实践能力、合作交流和沟通能力、知识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中文人才,注重学生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转变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现象,增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动脑动手能力,实现知识的传承和知识获取能力的辩证统一。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育观念滞后

由于长期以来存在“重学术、轻师范”“重科研、轻教学”的思想倾向,大多数教师普遍存在教育观念滞后的现象和问题,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的路径并不十分清晰和明确,缺乏对专业教学的关注,不利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汉语言专业知识的全面发展和提升。

(二)传统思维和心理惰性的影响

一些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对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较为关注和了解的,然而受到传统思维和心理惰性的影响,致使他们仍然采用原有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而没有将胜任力的理论实践应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之中,在专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课程评价等方面都难以全面落实和实施胜任力理论,导致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造的滞后。

(三)择业环境的负面影响

我国高校推行了新的就业政策,学生就业可以不再受到专业的约束和禁锢,而可以选择更为广阔的择业空间,这使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专业的学生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找寻更适宜于自己的工作发展空间。然而,也由于就业方向不够明确和清晰,导致汉语言专业学生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导致高校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相对模糊,不仅使教师疲于奔命,也使学生茫然无措。

(四)教育资源短缺问题

我国目前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学存在资源短缺的现象,在基础设施建设、图书资料配备、课程改革研究等方面明显存在资源短缺的问题,并且在校外实习基地方面的建设也明显存在缺陷,不利于培养汉语言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育,难以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基于胜任力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造对策探索

(一)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

要加强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的教育观念的培训,转变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重学术、轻师范”“重科研、轻教学”的陈旧观念,要充分认识到学术性与师范性并重的教育意义和价值。根据学校的具体实际情况,开展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师的教研教改活动,使教师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树立全新的课程观、学生观、教学观和评价观,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进行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改革。同时,为了较好地帮助教师克服心理惰性的惯延问题,还要采用有效的激励措施和方式,激发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改革的积极性和热情,要确定与汉语言专业课程改革相配套的激励机制和方法,将专业教学改造与教师晋职、晋级相挂钩,以帮助教师克服自身的惰性心理。另外,还可以采用荣誉激励的方式,鼓励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力争“课改标兵”“教坛新秀”“教改带头人”等,并结合运用负激励,建立淘汰机制,使教师产生危机感,转变等待、观望的态度,积极参与到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造之中。

(二)确立知识获取和能力培养兼顾并重的目标

要在胜任力的视角之下,以树立知识传承获取和能力培养兼顾并重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目标。要在资料获取渠道多样化、便捷化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指导学生掌握资料查找的渠道和具体方式,选取基本知识点进行记诵,要能够对知识进行分类处理,拥有知识获取的能力,更好地实现对知识的深入研究,实现对知识的传承和创新。同时,还要建立课堂教学和课下实践有机联系和链接,将知识获取和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转变原有的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和模式,重视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创造和应用能力。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还要关注学生的课下学习和引导,转变课堂教学与课下自主学习相脱节的状态,较好地帮助学生实现课堂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充分突显学生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引领学生进行知识的全面学习,建构完整而系统的知识体系,在课堂知识学习和课外资料查找实践的过程中,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较好地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在胜任力的视角之下,还要加强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转变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指导和启迪学生在知识获取和学习的过程中自主思考和提出问题,并引领学生通过自主查找资料的方式解决问题,较好地提升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要使学生能够在一定的话题之下,自主查找资料,明确资料查找的范畴,并做好资料的筛选、处理,以资料为参考和依据进行专业学习,要充分、科学地认识丰厚深邃的民间资料,探寻民间资料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较好地实现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使之与社会人才需求相对接,培育具有宽广的人文情怀、较强的审美感悟能力、语言表达及写作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使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不再是“高知低能”的“书生”,而是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学有所用、学有所成,能够在社会上立足并展示自己的价值。

(三)开展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过程设计

基于胜任力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要转变注重“教”而忽略“学”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使学生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的中心和主体,而教师则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主导者,避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单向性。要随着知识类型及体系的繁复,关注学生在汉语言专业学习中的个体性差异,重新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的目标,以知识创新取代知识传承,使学生成为汉语言知识学习中的接受者和创造者。注重和落实学生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的角色和地位,使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单一化走向多维化,由“句号”课堂转变为“问号”课堂,促进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课堂成为情感课堂、开放课堂,学生的角色和地位则要由简单的接受者转变为参与者和对话者。对于汉语言专业知识的学习,也不再局限于对知识点的记忆,而要实现对汉语言专业知识的疑问追寻和解答,不仅提升自身的基础知识记忆能力,还要强化自身的智力、能力、意志、情感等,成为知识获取和创新中的主体。要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设计中强化学生的参与,不能依照教师自己的理解向度和方式进行教学,而要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期待,使学生实现自身的既有知识结构与新知识之间的对话,积极参与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心理期待之中,充分激发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学习过程的参与热情,形成教与学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对话,转变“教”与“学”相脱节的矛盾和现状,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扬弃传统文化

基于胜任力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造,还要面向传统文化对课程改革的牵制性问题,重新审视我国的传统文化,剔除与现代教育改革不相适应的内容,挖掘和弘扬文化正能量,如剔除服从教师权威、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传统落后文化思想,倡导人文精神教育、个性教育和乐学教育等思想,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教育文化的精髓,引入先进的建构主义师生观、多元智能评价理论等,较好地形成民主、平等的现代教育观念,更好地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改革。

(五)建构和优化基于胜任力理论的评价体系

在胜任力理论的视角之下,要重新审视和思考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评价体系,转变原有的“一卷定终身”的评价模式和方法,建构多元化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评价体系,包括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主体等,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说,从评价内容来看,要实现对学生的知识评价、能力评价和素质评价;从评价方法来看,要选取过程性评价的方式,实现汉语言专业教学的量性评价和质性评价;从评价主体来看,要包括教师、学生、社会等多元主体的评价。要建构基于学生个性差别的过程评价和能力评价相结合的弹性评价体系,全面综合地认识学生的个性、能力、态度、结果、潜力和心理等,使之成为学生学习、个性发展及职业生涯规划的依据和建议,更好地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果。

(六)提升教师入职标准

为了更好地培育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要基于胜任力的理论视角之下,提升教师入职标准,以教师专业化为汉语言文学课程改革的方向,严格推行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并改革和完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增强汉语言文学课程的专业性,较好地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七)注重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资源的拓展

基于胜任力理论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还要注重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资源的拓展。要针对汉语言文学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加大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投入,开拓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的融资渠道,切实保障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的培训和课改研究。同时,还要改造和完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基础设施设备,成立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基地,以共建、共管、联合、合作办学的方式,拓展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资源,进一步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造的效果。综上所述,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造的进程中,要运用科学的课程理论,破解专业教学课程改革的复杂性,要引入胜任力理论,着眼于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的接受、理解和创新能力的培育,立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个性、兴趣、能力和价值观,注重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过程、教学目标的设计,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展示自身与社会需求相契合的价值,更好地实现高校、学生与社会的对接。

参考文献:

[1]董敏.应用型导向下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3(32):148-149.

[2]朱新江.胜任力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3(4):22-25.

[3]王建民,杨木春.胜任力研究的历史演进与总体走向[J].改革,2012(12):138-144.

[4]李志义.推进十个转变实现大学教学改革新突破[J].中国高等教育,2012(17):25-29.

[5]宋洋.浅析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教育创新[J].才智,2016(4).

[6]金建孟.职场胜任力视域下高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1):42-46.

作者:张玉萍 单位:四川省南充市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