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汉语言文学应用型课程体系设置探索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汉语言文学应用型课程体系设置探索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汉语言文学应用型课程体系设置探索

摘要: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就课程体系构建而言,不宜简单地根据就业方向进行课程增减,而是根据专业核心能力构成,合理整合传统课程,优化课程组合,强化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关系,形成多个方向明确的课程群,构建起具有专业特色的操作性强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能力;课程体系

美国著名教育思想家博克曾经谈到:“大学无论开办多久,如果没有明确的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开设的连贯性课程,本科教育就可能办得很糟糕。”课程设置在本科人才培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体现着高校人才培养的理念,决定了教育理想能否成为教育现实。某种意义上说,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大学教育的核心问题。作为曾经的“万金油”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学生所从事的职业十分宽泛,涉及教育、文秘、新闻、广告、出版、广播、影视、戏剧、行政等部门。近年来,国家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提出了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发展的要求,有的地方高校在原有专业课程基础上,增加几门与就业方向有关的课程,进行“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创新,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殊不知随着社会分工精细化,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原来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行业,几乎有了相应的专门学科进行培养,如秘书学、新闻学、广告学、戏剧影视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课程体系构建,不宜简单地根据就业方向进行课程增减,而是要根据专业核心能力构成,合理整合传统课程,优化课程组合,构建起具有专业特色的操作性强的课程体系。

一、汉语言文学的专业核心能力构成

“核心能力”最早是20世纪90年代由Prahalad(普拉哈拉)和Hamel(哈默)在《TheCoreCompetenceoftheCorporation》(公司的核心能力)中提出并应用于企业管理。结合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我们认为,专业核心能力是协调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有关力量、整合学习的内外因素、使学生在专业工作中具有持续比较优势的独特能力。其主要标准是学生在实际岗位中完成某项专业工作的比较优势。专业核心能力是专业能否生存发展的基础,是受教育者在就业竞争中能够更胜一筹的核心,是用人单位考察大学生的关键,是打造具有排他性竞争力的优质毕业生的关键。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质特点、社会认知以及就业市场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任职要求,我们将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专业核心能力归纳为口语交际能力、文字处理能力、文本解读能力等三方面。口语交际能力、文字处理能力、文本解读能力不能简单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说”“写”“读”的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不是单纯的能说、会说,除了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它更是一种在双向或多项交流中的为人处世、接人待物的能力,也是需要突破平庸表达的积极语用能力,是从言语内容到言语形式都洋溢着言语主体审美个性的表达力乃至表现力。文字处理能力不能仅限于写作能力,也要包括较强的修改文稿和编排文档的能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区别于其他专业学生最大的特色就是其良好的写作能力,这也是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文本解读不同于也不愿意的阅读,它是指根据一定的原则来理解作者原意、文本意义、读者意义以构建个人意义的过程。解读是阅读中的精读,是播种式的读书行为,是阅读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工作。文本解析能力不仅仅是抓住审美、语言、表达技巧或艺术特色等有效信息,更要通过有效信息的抓取过程获得思维和表达的训练,如行文表达、遣词造句、修辞文风等,还要引导学生从哲学、伦理、历史、政治、美学等层面进行深入解析。

二、现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

在现有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中,专业基础课大多按照专业目录要求进行设置,主要包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写作等。在专业拓展课中,不同学校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设置会有较大差异。一般情况下,综合性大学往往偏重于研究型人才培养,其拓展课程设置会有大量的研究型课程,如中国现当代文学板块的文学思潮、作家作品专题研究、新时期小说专题研究、儿童文学研究、现代散文研究、现当代女性作家研究、鲁迅研究、台港文学研究等,古代文学板块的《诗经》研究、《楚辞》研究、《史记》研究、《文心雕龙》研究、唐诗研究、宋词研究、元明清戏曲研究、明清小说研究、明清小说研究、骈文研究、唐宋散文研究、散曲研究等,文艺学板块的中国古代诗论、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马列文论等,语言板块的音韵学、汉语语法学、训诂学、文字学、语用学、语义学、汉语语法化研究、西方语言学流派、社会语言学等。地方本科院校有的是借鉴综合性大学的课程设置,但更多的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改革课程设置,比较多的是根据就业方向设置“平台+模块”课程,即把专业目录规定的课程作为基础平台课,然后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或学生就业方向分为教师教育、文秘公关、对外汉语、新闻出版、新闻编辑、文化管理、广告文化等方向,在各个方向模块中分别增加几门具有就业岗位导向的课程。其目的是希望“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但是,一个模块主要对应一种职业岗位,而一种职业岗位的能力岂是几门模块课程就可以解决的呢?其结果是,汉语言文学不仅没有让别人无路可走,反而把自己的路给丢了。

三、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汉语言文学应用型课程体系设置

能力培养的具体内容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课程建设是专业能力培养最基本的支撑点。能力培养是学习个体调动主观能动性进行思维创造的过程。根据格式塔心理学“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原理,能力培养不是几门课程简单的增减,而是通过各部分的相互作用,产生“大于局部之和”的整体效应。汉语言文学专业应该根据人才培养的核心能力目标,整合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强化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关系,形成多个方向明确的课程群,以课程群效应来带动专业核心能力效应。

(一)基于口语交际能力的课程设置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无论是从事语文教学,还是文秘、行政管理、新闻传播、宣传策划,都必须具备与从事工作所相匹配的口头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基础是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要能说、会说。但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不能停留于表层的“说”,它要求突破平庸表达,在为人处世、接人待物中,从言语内容到言语形式都体现出专业的语言审美、积极的的表达力和表现力。为此,除了开设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基础课程和古文字学、现代汉字学、词汇学、训诂学等保证学生语言文字底蕴的课程,还需要开设一些实践性强、训练感强、口语案例丰富的课程,如普通话、口语表达、演讲与口才、汉语语法与修辞、语用学、文化语言学等课程。前者多是知识性的课程,有助于学生从理论上认识并分析语言现象,丰富语言知识底蕴;后者主要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在训练实践中实现突破平庸表达达到积极表达的目标。

(二)基于文字处理能力的课程设置

有人认为,只要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掌握了丰富的汉语和文学知识,人文素质自然就会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自然就会强。其实,这是一个理念上的误区。培养作家靠灵气,培养要训练。不管是写作能力,还是修改文稿和编排文档的能力,都需要实践训练。现在写作课程比较笼统,有的直接是写作Ⅰ、写作Ⅱ,目标指向不明确,甚至把写作课变成了写作学课,重理论轻实践。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写作类课程要以文字处理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分层次开设相关课程。具体说,宜在大一年级开设文学写作、实用文写作等有关写作基础的课程,少讲或不讲写作学理论,精讲常用文体写作,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文体写作常识,如文学方面的散文、诗歌、小说、杂文,公文方面的通知、通报、通告、公告、请示、报告、纪要、函等。在高年级逐步开设公文选读、秘书写作实务、新闻写作、申论、广告文案策划、office高级应用、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毕业论文写作等有针对性的训练课程,通过经典文体文本的研读讨论,着力还原文本的写作过程,加强研读能力的培养,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这样,调整写作教学的重心,理论教学变成理论推动,通过熟读各种文体经典,提高分析能力,从理论上认识这个“写什么”是“怎么写”出来的,用什么语言写出来的,最终达到了解并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技巧,形成文本写作和分析处理能力。

(三)基于文本解读能力的课程设置

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曾说:“中文系毕业了还没有完整读过《论语》、《孟子》、《红楼梦》和《呐喊》等经典的,大有人在,……我们希望本科的基础课逐步减少概论与史的内容,加强专书导读,主要往积累型而不是拼贴型的教育方式上走。”尽管着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地方本科院校不能像重点高校那样开设研究性很强的专书导读,但温教授的话一语中的,道出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类课程的现状。现有文学类课程设置普遍理论性较强,技能性较弱,课程设置重“史论”轻“作品”,学生文学阅读量小、文本分析能力弱,具有典型的“上课勾教材、课后对教材、考前背教材、考完扔教材”的学习特征。这不仅不能形成良好的文本解读能力,就连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最基本的“文气”都丢掉了。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基于文本解读能力的培养目标,分解文学类课程,压缩文学史讲授时间,增加“作品讲读”类课程,将过去的“研究”性选修课程,改成“导读”“精读”“鉴赏”课程,目的是淡化一般“史”的讲授,让学生在课堂上直面文学、文化或者文学理论名著,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本分析能力。具体来说,改革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按照时间序列,开设先秦两汉文学、魏晋隋唐文学、宋元文学、明清文学;把两学年的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改革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一学期,其他三学期分别为中国现代小说精读、中国现代诗歌精读、中国现代散文戏曲精读;增加文学作品解读方法,教给学生文本解读分析的原理和技巧,为文本解读提供方法论基础。在此基础上,选修课减少研究、专题类课程,大量增设针对具体作品的精读、选读、选讲、鉴赏类课程,如古代文学板块的《论语》精读、《孟子》精读、《诗经》精读、中国古代散文精读、《史记》选读、《左传》选读、《世说新语》选读、四大名著导读、唐宋诗词鉴赏等,现当代文学板块的巴蜀传统名人名作选读、通俗小说选读、港台文学选读、儿童文学作品选读、“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选讲、现代诗歌鉴赏、影视文学鉴赏等。这样可以在了解基本文学发展历史的基础上,讲读分析代表作品,研读经典作家名著,传授学生阅读经典作品的方法,强化学生的文本解读训练,从而为提升学生对文学的领悟力和鉴赏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以上的专业课程设置探索只是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部分课程。以此为基础,还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学校学科特点,设置与岗位能力有关的课程,如教师教育课程之类。而课程设置只是规划蓝图,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在这个蓝图的指引下进行课程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系列的改革,才能形成能力培养的合力。因篇幅关系,兹不赘述,将另文探讨。

参考文献:

[1]德里克•博克.美国高等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34.

[2]C.K.Prahalad,GaryHamel.TheCoreCompetenceoftheCorporation[J].HARVARDBUSINESSREVIEW,1990,(68).

[3]付煜,刘永康.中文师范生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探索.贺州学院学报.2016(1).[4]温儒敏.“守正创新”:北大中文系的改革思路.[EB/OL]

作者:段茂升 单位:重庆人文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