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汉语言文学研究范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汉语言文学研究范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汉语言文学研究范文

汉语言文学研究篇1

现代教育技术进入高校之后,确实带给汉语言文学方向的教师很多启发。为了跟上现代教育技术的前进步伐,不少汉语言文学教师都在积极尝试教学改革。但在实际情况中,有些教师只是跟风模仿现代教育技术的简单应用形式,并没有真正抓住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核,缺乏这方面的成熟经验。比较常见的问题是:教学设备有限、教学形式单一、不关注教学结果等。针对这些常见问题,高校汉语言文学方向的教师要冷静思考,要在全方面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上,寻求现代教育技术与汉语言文学之间的结合点,有选择性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不沉迷于现代教育技术新颖的外在形式,科学推动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工作。

一、现代教育技术对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影响

(一)转变教师教学理念

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冲击高校教师的固有思维,促使高校教师主动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具体来说,在现代教育技术营造的学习环境中,高校教师不再主观、片面地看待问题,而是立足学生视角,用心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和进步。比如说,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师会以难点提问、实践活动等方式,鼓励学生摆脱外界因素的干扰,自主学习汉语言文学知识,让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等,都得到充分锻炼。除此之外,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下,高校教师不再提倡“听话”“复制”“模仿”,而是以“创新”为目标[1],引导学生深入钻研汉语言文学知识内涵,在现有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自信地表达个人独到见解。这也是教学理念上的一种重要转变。

(二)带来丰富的教学资源

在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中,主要的教学资源来自课本、校内。引入现代教育技术之后,高校教师不再受到各种客观条件制约,更容易获取精准的汉语言文学教学资源。一方面,获取大量线上资源。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帮助下,高校教师可以登录各个网络平台,结合自己的教学需求,广泛搜集汉语言文学方面的文字资源、视频资源,形成专门的“高校汉语言文学网络资源库”,保证教学资源的整体质量;另一方面,推送大量优质资源。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快速整合、处理复杂的教学资源,相当于高校教师身边的一个小助手,帮助高校教师进一步提升整合资源的效率。随着整合资源的效率越来越高,教师可以节约一部分时间,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为学生推送更多优质资源[2],让学生有效率地开启汉语言文学深度学习。

(三)推动教学模式改革

现代教育技术进入高校汉语言文学课堂之后,可以淘汰一些落后的教学模式,推动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改革。比如说,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师可以开启线上教学,设计重难点微课、多媒体课件,以动态轮播的形式,详细分析汉语言文学知识结构,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知识要点,便于高校学生集中注意力,投入到有情境的学习氛围中,更牢固地记忆知识。再比如说,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师可以设计混合式教学,协调进行线上、线下教学工作。在线上环节,可以实施教学导入、案例分析。在线下环节,可以组织师生互动、实践演练,将线上环节与线下环节结合起来,产生“1+1>2”的教学效果[3]。总体来说,无论是线上汉语言文学教学,还是混合式汉语言文学教学,都是一种突破,有利于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不断进步。

二、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设备有限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过程中,有些高校不愿意增加投入,缺乏必要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具体来说就是有些高校引进的信息化教学设备数量不足,难以支撑不同学科的教师同时开展信息化教学。在这种情况下,汉语言文学教师一个月只能开展1~2次多媒体教学,需要与其他教师错开使用时间。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而且,由于信息化教学设备不足,汉语言文学教师研究、练习的机会也会减少,不利于提升教师个人的信息化教学能力[4]。除此之外,有些高校虽然已经配备现代化教学设备,但缺乏规范化的维护制度。当汉语言文学教师授课时,经常会出现“卡顿”“黑屏”等问题,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以上都是高校教学设备方面暴露出来的问题。

(二)教学形式单一

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有些汉语言文学教师不够熟练、灵活,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不全面。比如说,有些汉语言文学教师长期采用多媒体教学,满足于单一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将信息化教学这个很广泛的概念直接理解为多媒体教学。而事实上,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具体的信息化教学形式,属于信息化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部分。再比如说,有些汉语言文学教师对“微课”很熟悉,制作了不同主题的汉语言文学微课,希望以微课的形式,详细讲述汉语言文学知识体系。但微课这种教学模式,时间有限,包含的信息也非常有限[5]。如果汉语言文学教师脱离线下教学,只开展单一的微课教学,难以保证教学效率,很容易影响最终的教学质量。

(三)不关注教学结果

应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之后,部分汉语言文学教师沉迷于新颖、丰富的教学形式,对最终的教学结果不够重视。一方面,不关注知识获得结果。体验各种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之后,有些学生非常兴奋,学习热情很高。但学习结束之后,这些学生很快就会遗忘学习过程,并没有知识层面的收获。面临正式的汉语言文学考试时,这些学生可能会出现知识断层,难以顺利通过学校安排的考试;另一方面,不关注能力养成结果。全面推行现代教育技术之后,有些汉语言文学教师只关注“如何传达知识”,没有从“综合能力”出发,有意识地锻炼、培育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样一来,在后续的汉语言文学学习中,学生可能还是会依赖教师、依赖工具,无法进行有质量的独立学习[6]。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分析,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师不能忽视能力养成问题。

三、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策略

(一)引进必要的教学设备。

在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推行现代教育技术,高校领导要合理设置预算,适当增加现代化教学设备方面的投入。具体来说,高校可以根据汉语言文学课程需求、课程特点,匹配数量充足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如:多媒体工具、笔记本电脑、信息化实验平台等,便于汉语言文学教师灵活开展各项教学工作。通过接触不同类型的信息化教学设备,汉语言文学教师还可以进行自主研究,摸索信息化教学规律,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能力。除此之外,引进现代化教学设备之后,高校还要从维护的角度出发,及时制定“现代化教学设备维护制度”,明确维护人、维护内容、维护时间等,定期检查各项教学设备的使用情况,避免教学过程中突然发生卡顿问题、黑屏问题、关机问题[7],影响高校汉语言文学课堂上的教学秩序。

(二)丰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发展、创新,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形式也呈现多样化。作为高校汉语言文学方向的教师,要全面理解现代教育技术概念,建立多样化教学格局。比如说,将多种线上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起来。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师可以认真研究多媒体工具、直播平台、慕课系统等,根据实际教学需求,灵活融入不同形式的信息化教学,让信息化教学丰富起来,真正实现资源上的延伸,效果上的提升。再比如说,将线上教学、线下教学科学衔接起来。以“微课”为例,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师可以制作预习微课,侧重于预习版块的讲解。然后,在预习的基础上,正式开启汉语言文学线下课堂。由于预习环节在课堂以外进行,时间相对充裕,学生可以自主消化一部分新知识[8]。这在无形之中,化解了师生在课堂上的一些隔阂,有效提升课堂上的沟通效率和沟通质量。

(三)以教学结果为导向

关于各种新兴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入应用,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师要以教学结果为导向,关注最终的知识收获、能力收获,不能仅满足于形式上的简单变革。一方面要重视知识获得结果。以“汉语言文学多媒体情境教学”为例,学生参与文学作品情境表演、文学人物角色模拟等活动之后,教师要留出充足的总结时间,系统地总结活动内容,以及学生的个人表现,让学生再一次回顾所学知识,加深对汉语言文学知识体系的印象;另一方面要重视能力养成结果。通过汉语言文学多媒体情境教学,高校学生不仅要吸收专业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还要掌握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技巧,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具备一定独立学习能力。基于此,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师要重视学习能力评价机制,从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等不同维度出发,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后续的汉语言文学学习中,主动关注自己的学习能力,发挥自己的学习特长。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教育技术对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的影响,可以表现在多个方面。未来,为了更好地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和优势,高校要立足实际情况,关注学生群体的真实反馈,紧抓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细微环节。具体来说:一要引进必要的教学设备;二要丰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三要以教学结果为导向。与此同时,高校汉语言文学方向的教师也要加强个人学习,主动参与校内、校外各项“现代教育技术集中培训活动”,积极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的内在特点和规律,将现代教育技术灵活应用到各个教学场景,吸引学生关注,引导学生探索。

作者:范祺玮 赵东方

汉语言文学研究篇2

一、引言

在各大高等院校开展相应教学工作的阶段中汉语言文学这项基础性的科目需要引起高校教师的高度注意,因为学生群体具有不同的特征能力,也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所以汉语言文学的授课需要从学生的特征方面入手,根据学生群体的不同专业能力,分层次设置不同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次数、时间、学分等,才能针对性地对待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群体达到最大化的教学效果。由此看来,目前在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中,高校的教师务必要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认真对学生的不同情况、专业能力和性格特点进行了解和观察根据不同学生的基本状况,制定更加合理的汉语言文学科目教学计划,通过层次、阶段的划分,使所制定的教育规划能够更加贴合学生的性格特点、专业能力,从而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在自身能力范围内吸收更多的知识内容。现如今,各大高等院校跟随时代的发展潮流,向汉语言文学教学体系中引入了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该技术的引入对教学效果的提升产生了很好的反响。

二、阐释多媒体教学的内涵

在教育事业各项任务的实施环节,不同科目的教学工作都会使用到相关的文字、图像和视频,在当前我国科学技术方面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的处理技术更加多样化,能够通过电视、电影、DVD等方式进行放映,使信息的交流速度和传送速度更快,为教育工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创新平台。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内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前者主要表示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融合多种图像、视频的传播手段,使信息能够实现更高效的交流和互动,也就是计算机辅助教学。而后者主要表示的是通过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来优化科目纲要的规划,使教材内容的编写更加准确和丰富,通过计算机的辅助为教学工作增添语言训练、语料分析、教学管理等模式,而狭义的多媒体教学含义中,重点应用的是语言训练模式。综上所述,在教育事业的进步过程中,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品质和教学速度的重要途径。

三、探析多媒体辅助大学汉语言文学教学的优点及其出现的弊端

随着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对教育事业相关任务的落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媒体教学手段是信息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具体体现,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为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构建更加高效的信息共享平台,通过新颖的视频、动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但是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度应用将会为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危害。

(一)多媒体应用于大学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的优点

汉语言文学这项基础性课程教学环节涉及了很广泛的教学内容。如果想要使学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涵养得以最大程度的提升,就需要利用更加精细的多媒体教学模式,规避传统教学手段的弊端问题,为汉语言文学教学体系中注入新鲜的血液,使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发挥最大化的教学作用。

1.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在教育事业中一批高质量、高素质的专业师资团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教师是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引路人和指导人。因此,在当前我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务必要从教师这一角度出发,让教师能够清晰地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工作的核心要点,熟悉掌握适度的多媒体教学应用方法,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构建素质教育和理论知识教育融为一体的高效性信息交流平台,转变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地位,使教师能够秉持创新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更加有利的学习环境。与此同时,多媒体设备的加入可以改变教师原先传统、低效的资料信息收集模式,使教师能够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更加快速地对教学工作中所需的数据资料进行收集、整合和分析,以为学生制定全面的教学规划提供精准的理论依据,从而促使各项教学任务能够按照要求有序高效地进行。另外,多媒体机制为教师提供了便捷性保障,通过多媒体技术不但能够实现高效的信息收集工作,而且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平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和控制。根据实际的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规划中存在的漏洞与偏差,以此为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的高度完善奠定坚实的基础。

2.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在多媒体辅助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涉及了多个环节的图像、文字、视频的处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程度。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环节中涉及了丰富的文学内容,这就需要教师从学生角度出发,根据教材内容所涵盖的领域,利用图像、视频的方式,将枯燥的文字信息转变为具有趣味性的动画视频,为学生模拟更加逼真生动的教学情境,这样不但可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还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任务的探索环节,从而让被动学的知识学习转变为学生主动的吸收知识,这对学生汉语言文学理论知识涵养的提升和综合素养的提高具有很大的积极影响。与此同时,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具有极高的优势,因为传统的教学手段会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使学习途径趋于单一化。而通过多媒体平台可以使学生和教师随时随地通过多媒体平台进行教学内容的巩固与复习,起到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的效果。另外,由于多媒体平台中涵盖了丰富的知识内容,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加高效的信息查询通道,让学生可以主动通过网络平台,拓宽自己的知识储备,为汉语言文学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有利的条件。

(二)多媒体辅助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出现的弊端

虽然目前我国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多媒体技术也实现了很大程度的优化,但是在当前教育事业中汉语言文学课程教学任务的实施环节,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虽然能够发挥很好的教学辅助效果,但是由于多媒体教学机制还不够成熟,存在一定的漏洞和缺陷问题,将会一定程度上阻碍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效果的提升。其一,多媒体教学工作拓宽了信息的收集通道,使多样化的数据质量能够更快速地到达教学工作中,但是也因为海量的数据信息可能会混淆学生对党校汉语言文学内容的认识,无法认识到汉语言文学教学体系中的核心要点,使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中的主要情感和思想流失,让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效果陷入不理想的状态。其二,由于多媒体辅助教学工作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具有极高的优势,能够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极大的便利,但是也因为多媒体设备的便捷性过高,如果学生和教师在教学和学习环节中过度依靠多媒体设备进行学习,不但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产生很大的限制作用,而且还会使学生的创造性和文学潜力无法极大的发挥,让整体的汉语言文学学习环境显得更加刻板和生硬。其三,要想多媒体教学作用最大化地发挥出来,那么就必须要在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中配备高质量的软件设备和硬件设备,并且实现各个设备之间很好的联动和衔接,才能够使教学任务按照规定的运行轨道正常进行。

四、进一步明确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点与作用

随着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出现了更加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这为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提供了一大新的发展契机,在原有的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实现了革新和完善,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设备,使各项汉语言文学教学任务能够有序高效地进行。以潍坊科技学院的汉语言文学教学课程为例,通过计算机设备的帮助,为汉语言文学教学效果的提升创造了很大的动力,让学生的学习欲望更加强烈。计算机多媒体辅助于汉语言文学教学有三大特色。

1.汉语言文学在高等院校作为一门基础性的课程,重点是培养学生对文学内容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领悟能力,通过计算机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文学内容变得更加有趣,让学生可以通过动画视频清楚地了解相关文学作品的历史背景、作者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从而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

2.通过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打破原有传统教学方法的时间、空间限制,突破原有传统教学体系的瓶颈,为学生扩大知识范围,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通过相应的网络软件,吸收更丰富的文学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储备。

3.通过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方法的引入,为学生的汉语言文学学习工作构建了更加高效的信息共享机制,使学生可以在信息平台中进行互动和交流,查漏补缺,共同分析汉语言文学中的难点问题,以此帮助全体学生提高自己的汉语言综合理解、分析能力。

4.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中,不仅要使学生吸收更加广阔的文学内容,而且还需要学生通过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将所学的文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文学作品,利用多媒体计算机信息共享平台进行作品的发表,从而共同探讨文学作品中的深刻含义[1]。

五、计算机多媒体辅助于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方法、模式

(一)分析理解课文

由于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中需要对某一汉语言文学作品或文章进行历史背景、作品内容和作者简介的介绍,涉及的内容较广,这就需要利用计算机多媒体为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提供帮助,通过多媒体技术将作者的简介、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历史背景等相关信息整合起来,制作清晰的课件,不仅大大缓解了教师的教学压力,而且还能使学生可以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通过生动的课件播放来理解课文内容[2]。

(二)进行文学作品欣赏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中,不仅要使学生对文学作品内容的理解能力得以提升,还需要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感悟能力,从而深入挖掘学生内在的创作精神和文学潜力。而一般情况下在教学活动开展阶段,具有规定的时间限制,为了能够更好地提供文学作品的教学速度,那么大学汉语言文学教师就务必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方法,将文学作品的内容、领导人的讲话、评论内容等信息整合为一个简短的小视频,使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对汉语言文学作品中涉及的内容进行欣赏和理解,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知能力[3]。

(三)文学电影欣赏

大学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核心旨在培养学生通过对汉语言文学内容的理解而提高自己对人生的感悟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为了能够使文学作品的教学任务最大化发挥出对学生人生价值的启发作用,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这就需要大学汉语言文学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汉语言文学知识内容制作成更加生动的文学电影,使学生在观看中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内容的理解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构建计算机多媒体教室,将文学作品的内容制作为一段精简的小品、相声、音乐等,让学生在更具有趣味性的环境中提高自己的文学知识涵养和技能水平。

六、计算机多媒体辅助与汉语言文学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过分追求多媒体课堂教学的高密度、大容量、

快节奏,谨防学生消化不良目前有了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的加持,为学生和教师的学习和教学任务的实施提供了极大的便捷性保障和高效性保障,对大学汉语言文学教育工作的进步能够产生很好的积极影响,不过也因为多媒体平台的建立,能够很大程度上拓宽大学汉语言文学的知识范围,很有可能造成学生知识概念混淆、核心有点抓不住的情况,使学生的汉语言文学学习更加枯燥与生硬,对学生内在涵养和实质性文学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大的阻碍影响。所以目前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多媒体课堂教学工作的弊端问题,确保学生能够充分消化所学习的文学内容。

(二)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不注意实效

虽然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被教师信息数据的收集教学效果的提升都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但是当前一些高等院校中汉语言文学教师存在过度依赖多媒体设备的情况,以及仅仅注重多媒体课件的美观性而忽视了汉语言文学内容的实质性核心要点的设置,从而使文学教材内容的核心知识无法被学生吸收,让整体的教学效果呈现不理想的状态。

(三)滥用多媒体课件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中一个愉悦和谐的教学环境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而当前一些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课件,而忽视了与学生在课堂中进行互动和交流,导致学生在汉语言文学内容的学习过程中缺乏情感的辅助。

(四)机械的教学过程限制了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和思维的发展

多媒体计算机设备的应用属于机械教学模式的类型,而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中不能单单依赖于机械的教学,还要教师为教学任务增添更加灵活新颖的教学方法,使教师能够在教学工作中更好的调控教学氛围,帮助学生汉语言文学理解能力的提升,但是目前一些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师忽视了情感的辅助和个性化教学方法的应用,导致限制了学生汉语言文学思维的拓宽和能力的提升。

七、结束语

随着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在信息化技术、多媒体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各大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课程体系的高度完善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手段相比具有极高的优势,通过多媒体计算机的辅助可以将汉语言文学中枯燥的文字内容转化成更加生动有趣的动画视频,从而提高学生对文学内容的理解能力和领悟能力,但是,教育工作者务必要重视多媒体技术的使用适度性,以免对汉语言文学教学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作者:佘丽娜

汉语言文学研究篇3

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做出重要指示时强调,“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总书记讲话中提到的“高素质”不单单要求职业院校毕业生的专业素质高,更对其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对新时期社会经济环境的新要求,当今社会对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已越来越大,用人单位在进行人才招聘时,已不再是局限于毕业生的专业理论知识过硬,而是要求其各个方面都是均衡、全面发展的,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了用人单位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开展好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学对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面对当下异常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与社会需求相契合,致力于培养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较高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为高职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来的机遇,高职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我国传统语言文化传承的人文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助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有着重要作用。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知识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掌握,能有效地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沟通能力,提升其人文素养、文化情操和精神境界,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其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都有着极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开展好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学对于学校提升综合实力有着重要作用。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这五大重要职能,人才培养在五大职能中居于首位,彰显着人才培养在高校中的重要地位。在一定程度上,高职院校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正是其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表现。汉语言文学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使其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对于用人单位的吸引力和在毕业生中的竞争力大大提升,进而促使学校的整体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显著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等也会随之提升,这对高职院校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利好。新时期,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是现今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在高职院校开展好汉语言文学课程,着力提升汉语言文学文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尤为重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学虽然已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学现状仍不容乐观。

一、对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

一是高职院校对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高职院校的定位是为社会培养专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相较汉语言文学这类文科类学科,高职院校更注重专业类课程的教育教学,会在专业类课程上投入更多的资金、人力、物力等,高职院校对汉语言文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和资源分配不均衡则直接导致了教师开展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难度进一步增大。基于此,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存在着师资队伍水平不高,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合理等问题,使得汉语言文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指导性和针对性,教学质量也相对不高。二是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师自身对于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由于汉语言文学课程常作为高职院校中的公共课程,一些教师也相对降低了教学标准及对学生的要求,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仅仅停留在对课本知识的讲授层面,忽略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培养,以及对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质素提升的培养,汉语言文学的作用和魅力也无法充分展现出来。三是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百万扩招政策的实施,学校的招生数量不断增加,生源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的思想认知不够高,对汉语言文学的课程性质认识不够清晰,往往认为汉语言文学只是其他专业课程的补充,对自己未来的就业和发展作用不大,因此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相对不高。高职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文科型学科,与高职院校其他的技术技能型的课程较为不同。汉语言文学作为学生学习汉语母语的一门课程,许多学生认为其相较其他技术技能型课程而言并不重要,再加之汉语言文学的课程内容里一些语法和句式较为枯涩难懂,高职院校的学生本身其整体素质和专注度不够高,如果汉语言文学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那么学生在课堂上将很难被课程内容所吸引,课堂的教学效果也将大打折扣。现阶段,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习惯于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将课本上的知识照本宣科地灌输给学生,即便是能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也仅仅是停留在形式层面,只是增加了对教学课件的展示和讲解,不能很好地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去,不能做到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没有照顾到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和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并没有使信息技术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其次,教师在课堂上缺少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同时也忽略了课堂上的理论教学与学生的社会实践相结合。学生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兴趣不高,在课堂上的专注度不足,不能够做到自主学习,也认为汉语言学文学知识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脱节,对于自己专业能力的提升和未来的工作帮助不大。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在学习上存在消极被动情绪,使得汉语言文学的课堂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效果更是不尽人意。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流行语应运而生。网络流行语是在现代汉语的基础上,通过对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的改变而形成的一种新型词汇。网络流行语虽然使当今社会人们的沟通方式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但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网络流行语并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定,网络流行语的质量更是良莠不齐,其中夹杂着一些低俗的、恶趣味的词汇,这些不规范的网络词语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语言体系造成了不良影响,进而冲击着汉语言文学的教育教学。当今大学生作为网络流行语的普遍使用群体,每天都在接触和使用着大量的网络流行语,对于尚未形成系统性、整体性语言文化体系的高职学生而言,网络流行语则是把“双刃剑”,这些网络流行语和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习到的汉语言文学知识相互交叉。长此以往,就会使学生们对于汉语言文学体系的认知出现了偏差,导致无法去辨别哪些是正确的语法表达,哪些是不规范的语法表达,进而影响了他们对汉语言文学知识的系统学习,久而久之,学生会被不规范的网络词语所影响,在汉语言文学课堂上以及课后的练习中会使用一些不规范的网络流行语,这使得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开展难度进一步增大,对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师的教学形成了一定冲击。

二、提高对汉语言文学的重视程度

高职院校对汉语言文学课程的重视与否很大程度地影响着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质量,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利好形势下,高职院校更应该加大对汉语言文学课程的重视,充分认识到汉语言文学课程是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院校应增强对汉语言文学的重视程度,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汉语言文学课程建设中去。要着力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按照学校发展和专业建设需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聘请高学历、高职称的汉语言文学教师到学校任教,不断优化汉语言文学教师的队伍结构;要不断健全汉语言文学教师的培养培训体系,通过教学实践、继续教育等方式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并坚持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全面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要不断完善汉语言文学课程结构体系,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中去,在课程体系设置的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到现阶段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切实提高汉语言文学的整体教学效果,切实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学校共同促进系统的、科学的、完整的课程结构的建立;要不断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当今社会的人才需求相匹配,制定适应于新形势下的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目标,只有有着正确的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教学才能围绕其顺利开展,教师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才能更加准确和有针对性;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完善的汉语言文学课程评价体系,大力推进课程考核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学生的课程评价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于考试卷面成绩的评价,而要更多地关注过程性评价以及对其综合素质的评价,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化和学生自身的发展,关注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知识的实际运用情况,充分尊重学生发展的特点及规律,使得汉语言文学课程评价更加科学、合理、客观和公正。只有通过多管齐下的各类保障措施和学校各方的共同发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明确目标,有的放矢,教学质量才能不断提升。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师和学生也应提高对汉语言文学课程的重视程度,明确汉语言文学课程不仅仅要让学生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汉语言文学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对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明确了这一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也变得更有动力,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大大提升,汉语言文学的课堂教学效果也将显著改善。面对当今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学生们很容易受到各类信息的冲击,眼界更加开阔,思想日新月异,在新形势下探究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势在必行。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趋势,转变固有的教育理念,更新传统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适用于当今时代的教学方式。汉语言文学教师要不断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牢固树立现代职业教育观,深入落实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提升自己的信息化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快速提升教育教学能力,适应各个环节教学和人才培养需要。高校要加强教学信息化建设,不断强化数字校园的建设与应用,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积极搭建教学信息化平台,加快教学工具软件及网络学习空间平台的引进,为汉语言文学教师的教育教学的开展搭建好更加完备的信息技术平台,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在课堂上,汉语言文学教师要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在教学课件的制作上敢于创新形式,将一些与当下时事息息相关的,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生动幽默的视频、图片、音乐等穿插在教学课件中;在对教学课件的讲授过程中,可多采用参与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互动,充分了解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让学生体会到参与其中的乐趣,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注重将理论教学与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比如可以让学生讲述自己在真实生活中的语言环境里遇到的一些沟通方面的问题和困境,让同学们畅所欲言,积极地发表观点、提出建议,大家也可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找出最合理的表述方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但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让学生们真正地认识到汉语言文学课程对自己实际生活的帮助,学生们进而也会激发更多的学习能动性,学习效率自然也会大大提高。对于网络流行语快速发展的当下,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师应正确引导和规范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和传播。让学生们认识到网络流行语是良莠不齐的,在使用的过程中,必须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决杜绝那些低趣味的、恶搞类的网络流行语,自觉使用那些健康的、正能量的网络词语,身体力行地为创建绿色的网络环境贡献力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学生们正确的语法结构和遣词造句,并让学生们能够在课堂语言锻炼和真实语境中做到熟练地使用,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建立起自己的一套完整的、系统的语言体系,使学生们能够在网络流行语大肆传播的时代,自觉规避格调低级的网络词语,传播积极向上的网络词语,并能够运用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汉语言文学知识,积极纠正身边人对于网络词汇的错误使用和传播。这样,教师在课堂上教学中也能够有效规避很多网络词汇带来的阻力,教育教学也可以平稳进行。新媒体的盛行,不仅为网络流行语的传播提供了便捷途径,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汉语言文学教师要创新形式利用好新媒体,助力自己的教学教学,教师可利用微信、QQ、微博、论坛、贴吧等形式,建立起班级汉语言文学学习兴趣群,在群里分享一些生动有趣的汉语言文学知识、文章或者汉语言文化类节目的相关视频,如热度较高的《典籍里的中国》《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等,使学生们能够突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在课余时间及自由轻松的氛围里,利用网络途径学习汉语言文学知识,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而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期,高职汉语言文学的改革与创新工作仍然需要不断探索,在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存在着对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比较落后、网络流行语对汉语言教学的冲击较大等问题。新时期,要不断提高对汉语言文学的重视程度,完善汉语言文学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及评价体系;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新媒体,规范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使用,要理性看待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现状,不断发现教学中新的问题和困境,探寻科学的、合理的教学优化策略,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提升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贡献力量。

作者:员碧莹 单位: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