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思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思考

摘要:在高校文科专业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属于传统的基础学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中国高校之中具有较长时间的发展历史,在长期的教学和实践之中各个地区的高校已经形成了一套固化的教学基本内容和形式。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育观念是汉语言专业发展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思考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以下几点汉语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方法和路径。

一、建设精品教材和精品课程

在汉语言专业建设之中,教材的使用和建设是重中之重。笔者所在学校使用的教材大多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文科教材,目前正在逐步走上教材自编的道路,虽然规模未显,只是初具雏形而已,但是本专业现阶段已经有两本专业教材来自于高校自编,教师和学生在使用过程中也一致好评。我校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到教育部编写教材的进程之中去,同时也引导教师自己编写具有专业特色的、适合学生发展水平的专业教材。专业建设需要优秀的教材保驾护航,高校必须针对教材编写制定近期和远期相结合的教学计划,积极开展精品教材建设的战略和方案,将校外优秀教材和校内自编教材的优势结合起来,做到优势相长、资源互补,构筑机制灵活、全面覆盖的汉语言专业教材体系。笔者所在学校拟在未来的四年时间内自编5本左右的、适合本校专业建设的优质教材。在汉语言专业建设中,精品课程的建设是最为核心的内容,因为精品课程的建设能够推动学科专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高校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推动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的专业建设,打造省级示范专业和省级品牌专业,使得汉语言文学课程建设走上精品之路。

二、更新教学内容

高校应该建立一套和汉语言专业建设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体系,让高校生能够在课堂上处于活跃和主动的高效率学习状态。汉语言专业的学习是非常枯燥和无趣的,学生需要阅读大量的专业书籍和课外资料,所以教师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教师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和兴趣;第二,教师需要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使得教育紧跟时代要求和高校改革的步伐;第三,要提升教学质量,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上提供有益的经验;第四,教师应该明确汉语言专业教学的改革应该集中在教学方法改革和课程测试改革之上。笔认为汉语言教学改革应该从专业教学的全局出发,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作用,将课堂示范和课外阅读有机融合在一起,把握课堂教学效果、检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来提升教学质量,通过严格的课堂教学过程测试来强化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应该采取以下具体的措施:第一,教师应该突出专业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并在自身的总体指导之下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开展讨论和分析,启发学生对专业知识进行深度探讨,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挥;第二,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课外辅导。教师要积极鼓励本科的专业学生参与到学术研究之中来,并给予其研究上的方法指导和思路引领,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提高专业学习水平和理论研究水平。在学校成立汉语言学术研究专业兴趣小组,吸纳了学术界具有一定影响的学者参与其中,在他们的参与和指导之下,很多汉语言专业的学生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专业论文,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对于那些学术研究潜质比较高的学生,学下都会鼓励他们报考汉语言专业的研究生;第三,高校应该为创造接触学术前沿信息的条件,我校数字图书馆中含有优秀硕博论文数据库、人道报刊复印资料和全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学生可以在其中找到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和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增加学生学习本专业的热情,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够找到丰富的学习资料和教学资料。另外,学院也购置了唐宋风韵集等专业的影响资料供学生观看,让学生感受到本专业学习的魅力。我院图书馆资料室采取全天对学生开放的政策,学生能够从更为广阔的渠道了解到学术信息;第四,高校应该为汉语言专业的教学建立看良好的网络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和教学实践环境,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中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作文和作业的指导,所以,重视网络教学成为势在必行,教师可以将本专业的主干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课件上传到网络,学生可以自行下载学习。

三、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结合

语言文学专业经过长期的教学改革已经实现了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的调整和转变,摒弃了传统的、陈旧的、和时展要求不符的教学内容,增添了学术前沿的研究内容和新的专业知识,扩宽了学生的视野,一方面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开发了学生的潜能和创新能力。为了满足主体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趋势和教学要求,很多高校通过夯实基础、突出特色、提升能力和完善素质等教学原则,对传统的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压缩和调整,增加了选修课程、通识课程、隐形课程和活动经验课程的课时,使得教学体系符合学生的心理逻辑,教学开展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成长规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高校还将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和学生多元发展的需求进一步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使得课程平台更加多元、多样,教学课程体系划分为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学生在大学的学习生涯会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地学习到上述知识。高校还要针对性地根据学生的研究兴趣开展专题研讨课程,为有写作特长的学生开展文体写作的实践课程,为那些有报考公务员和从事新闻、文秘、宣传工作意向的学生开始秘书学、公文写作和公共关系学等专题研讨课程。在长期的实践教学之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比如说在开展课程专业建设的过程中,高校要经常组织先秦文学、魏晋文学、古代小说专题和宋词专题等多种形式的选修课程的教学,使得教学深度得到进一步的延伸,并得到了学生更为广阔的关注,引起了学生热烈的反响。给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兴趣创作出质量上乘的古诗歌词,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的兴趣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教师还引导学生成立了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会、诗词学会、文学社等学生群体性组织,本专业的教师要积极地担任顾问,为学生进行文学作品欣赏和创作提供积极的指导。高校不定期地开展学术讲座和诗词创作比赛,让学生在课外的时间内能够有效地接触到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扩展。在长期的实践教学中,我校汉语言专业学生的在诗词创作、文学素养上得到广泛地提升,在校内和校外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笔者认为汉语言专业的教学还要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文化特色结合在一起,在专业教师的帮助下进行地方方言的调查活动或者少数民族语言的学习,通过强有力的学生实践活动来为本地区的经济文化水平服务。

四、注重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汉语言专业教师力量还是相对雄厚的,吸纳了很多学历高、科研水平强、职称结构优、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成立了专业的教师团队,高级职称教师在全部教师中所占的比例接近70%,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在全部教师中所占的比例达到了55%,另外还有省管专、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省级测试员都要设置。师资队伍相对优秀。未来阶段内高校的教学目标是将教师队伍中具有硕博以上学历的教师比例提升到80%,在稳定现有教师队伍的基础上,引入内涵发展、对外引进的教学思路,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提升他们的科研水准和教学质量,学校应该竭尽所能地鼓励教师进行专业的科学研究,让他们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脱颖而出,成为专业教学和研究的佼佼者。另外,高校还要注重教学和科研之间的辩证关系。科研和教学之间是相互促进和相互带动的关系,专业教学的建设需要雄厚的科研实力作为保障,否则教学质量难以跨越层次和平台,高校汉语言专业只有用强大的科研实力作为后盾才能够在省内和省外的教学发展中掌握一定的话语权。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R].2014.

[2]曲文军.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10.

[3]刘传霞,潘晓生.关于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2.

[4]孙永兰.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语文建设,2014.

作者:石慧 单位: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