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混合式教学在基础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混合式教学在基础医学中的应用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混合式教学在基础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当今时代是创新的时代,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创新型的人才培养离不开创新型的教学模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混合式教学作为互联网时代教学形式的创新,对教学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混合式教学作为高校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为实现学生高效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1]。基础医学课同其他专业的基础课一样,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任务繁重,因材施教困难,学习时间有限,学生参与机会少,学习兴趣不高和自主学习能力缺乏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基础医学课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混合式教学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阐述了混合式教学在基础医学课中应用的意义。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基础医学;教学研究   

 一、混合式教学内涵

混合式教学又称“混合(式)学习,是对传统面授教学与远程网络学习重新反思后,形成新的教学模式。线上教学资源为载体,线下教学为主导,“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结合线上和线下教学两方面的优势展开的新型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转变固有的教学模式,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为中心转变,采取多种教学形式,针对不同的学习对象、学习情境、学习需求和学习内容等,采用合理的学习方式,最有效的时间控制,将实用的知识和技能,让学习者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现阶段基础医学教学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任务繁重

目前高职学校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学生学制是 3 年,包含2.5 年的理论课和 0.5 年的临床实践课,基础医学课涵盖了药理学等 9 门基础医学课和内科学等 8 门临床实践课。由于理论课的时间短、任务重,且所有的教学计划都包含实验课,即基础医学课每周仅安排两次共 6 节,并且所有的基础医学课知识点多,内容细杂,学生基础薄,理解能力差,且基础学科与后面课程联系紧密。要想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所有知识的教学,并且能让学生很好的掌握,给基础医学课教师带来的较大的压力。

(二)因材施教困难

就基础医学教师的安排来看,基础医学教师平均每人带4-6个班的学生,在正常的课程讲授中,基础课老师不仅要对相关的知识进行讲授,还要强化学生对基础医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还要兼顾学生学习过程的兴趣及调动的积极性,以保证学生充分的掌握基础医学知识。然而从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层次和实际情况来讲,在实际的任课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不仅仅要担负着基本教学职责,同时还要投入一定的时间监管课堂纪律,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致使教学没有办法满足绝大部分学生的需求,所以在授课中遇到问题时,只有很少的学生会提出问题,绝大部分学生更多的是采用课下查阅辅导书籍。   

 (三)教学效果不突出

通过调查了解,将近一半的学生在基础医学的学习过程中更倾向于教师多元教学方式的运用,即希望教师能对课堂讲授、小组合作、翻转课堂以及自主学习等方式掌握和运用,并且学生希望在遇到问题时能够通过与教师及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有效解决。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没有时间安排小组讨论及运用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有时即使安排也往往安排在课程的结尾,并且时间匆忙,无法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对教学的效果造成了限制。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过程,传统的教学方式显然无法有效对学生的积极性加以调动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三、混合式教学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实施

(一)学习准备和知识主动构建

首先,任课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梳理,制定合适的教学活动与学习资源,在教学活动设计中构建教学意境、制定学习计划、分组讨论、明确考核标准等。根据大纲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资源,目的是提高学习成效,具有个性化、层次多样化、内容简洁、形式活泼等特点,包括视频、微课、文档和基础知识测试题,充分展示知识全貌。教师将混合式的教学资源通过平台,动态观察学生对学习资源的学习进程,并对课前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控。分析学生对知识自学的盲点,来调整课堂教学。学生在接到老师的教学任务后,根据自身学习能力和特点选择教学资源,灵活进行课前预习,完成基础知识初步了解,完成老师给出的作业,通过作业测评发现不懂得知识点进行记录,通过平台获取老师和同学的帮助。

(二)知识二次建构及迁移运用

依照知识构建—知识迁移创造—评价与反思的学习过程,教师通过课混合式堂教学将知识严格区分,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在课堂上,教师结合生活情景和临床实例分析与课前在线学习和课前问题汇总的情况,根据问题用情境模拟引出重点、难点,并启发学生进行分析讨论,让学生通过实例掌握知识点的本质。为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思维的拓展,教师可以设计讨论题,组织课堂讨论或开启抢答、辩论,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质疑和解决问题,通过观察学生完成讨论题的情况,并给予个性化指导。在思维交流和碰撞中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三)构思巩固与拓展性学习

课堂讲授结束后,任课教师第一要及时回忆教学设计中的情景设计、案例设计与学习计划设计,为课后辅导进行方法调整与后续课堂教学提供借鉴。总结学生在课前、中、后学习活动中呈现出的典型问题,汇总编辑,整理公布,为所有学生的自我检验提供参考借鉴,提供在线交流讨论,完成课后任务。此外编辑整理与上传和教学内容相关的新闻图片、趣味咨询,典型案例等,启发学生开拓眼界,体会知识的魅力、提高自助学习的兴趣和树立信心,培养学生在学习和实践应用的思维和习惯,促进基础医学知识的学习。   

 四、混合式教学课堂设计的侧重点   

 混合式教学课堂设计强调以学科本身特点和学生的目前水平为理论依据开展设计,需要侧重以下几点:

(一)课堂教学的计划性

混合式教学课堂设计要重视教学的过程计划性,即针对混合式教学课堂的实施、课堂的内容进行有关的预判,在此基础上对各步骤环节任务进行合理的设计。要求任课教师从实际讲授内容出发,根据大纲的目标要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混合式教学课堂的环节进行有目的的设计,提高教学的有序性。即从教材的整体出发,课程目标的前提下,使教学设计的目标更明确。

(二)遇见性

在混合式教学课堂设计过程中经常需要对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判,在此基础上进行混合式教学课堂设计来提高其可实施性,而这体现的正是课堂教学设计合理性的特征,基于这一特征要保证课堂教学设计的合理有效性,教师具有扎实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比如,在讲授的课堂上,利用自己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采取灵活的讲授方式进行教学,启发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将知识系统化,并产生新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设计的创新性

创新性强调的是在混合式教学课堂设计中能充分依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对课堂教学方案进行实质性创新设计,目的是混合式教学课堂进行合理的优化。教师通过对教学方案设计的创新,活跃课堂气氛,积极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更积极的参与课堂学习。如通过添加实验,小组讨论、案例引入、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活动,深化重点和难点知识的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五、结语   

就高职基础医学课程而言,无论是其学科特点,还是受众的知识水平都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要求高度契合。通过混合式教学学生不仅能进行灵活的自由的网络学习,而且在任课教师的引导下,提高学习的高效有序进行,充分展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而不是以教师为主导一味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2],在发挥启发、检测的基础上营造出活泼的学习空间。开放的网络在线学习营造出轻松、自由地学习氛围,符合青年学生的个性需要,课堂分组活动打破原有的基础医学课沉闷、枯燥的课堂情景,增加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交流。通过参与混合式教学全过程,不但是获取知识的学习,而且通过混合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意愿,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参与到整个教学环节中来。混合式教学应用于基础医学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探索基础医学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周艳梅.促进大学生深度学习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J].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18(2).   

 [2]李悦,李卫华.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微课"教学[J]普洱学院学报 ,2017,(02).

作者:唐明明 单位:山东现代学院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