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及管理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随着机械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我国更多的厂家增加了生产数量,提高了行业竞争力。厂家使用的机电工程机械设备逐渐增多,并且对其要求越来越高。机电工程机械设备是一个厂子生产活动正常运营的关键因素。因此,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机械设备的维修和管理工作,为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重要的保障,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维修;管理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各行各业都在进行改革,不断完善自己,提高市场竞争力。工程类行业一直备受我国相关部门的重视,而在工程行业的发展中,机电工程机械设备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机械设备内部结构较为复杂,在实际的生产和运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许多问题,这不仅阻碍企业生产工作的正常运转,还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出现安全事故,危害相关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企业要不定时对机电工程机械设备进行故障检查,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企业领导要安排专业部门和人员对机械设备进行管理,保证机电工程机械设备运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一、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维修及管理的重要性
在机电工程项目行业,机电工程自身能否发挥最大的经济价值取决于机械设备能否正常运转。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有利于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消除生产运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机械设备的前期调试和安装工作是相关工作人员十分关注的工作内容[1]。一旦企业忽视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和管理工作,那么机械设备就会频频出现故障,从而降低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的实效性。工作人员在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时,首先要仔细观察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对其实际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从而更加了解机械设备表现出来的故障,然后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方案对故障问题进行处理。任何的设备都是需要定期维修和管理的,一旦忽视了这一问题,会造成机械设备的损坏,从而使其带来的损失不可控制,阻碍企业的正常运转,损害企业经济效益。
二、机电工程机械维修及管理的发展现状
机械维修管理工作涉及的范围较广,人员较多,是一种系统性较强的工作。例如对于机械设备运行状况的记录、项目的实施等,这个过程包含了经济效益分析、工作流程、检查和工作落实等问题,一旦其中任何一个工作环节出现了问题,必然会影响到实施的最终结果。目前,我国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及管理满足不了客观发展的需要,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的维修管理模式是生产型的,而不是生产经营型的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工作人员对设备进行维修和管理时通常是对实物进行维修和保养,并且严格遵循时间的周期进行机械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工作。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但是其忽略了经济性的要求,没有进行经济管理,这是一种生产型的管理方法,而不属于生产经营型[2]。生产经营型的管理方法不仅仅要保证设备正常生产,更要对维修的经济性进行管理和规划。
(二)维修管理制度执行不严造成维修管理水平下降
有一些企业并不重视维修管理工作,并且企业内部的维修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相关工作人员不能够认真落实维修和管理工作,致使企业的维修管理水平下降。
(三)机械的配属、调配使工作人员责任不清,企业成本不实
目前,我国企业中仍然保留“机械设备固定配属、无偿占用和调拨”的传统格局,并且管理部门和各个单位之间缺少制约制度,单位领导以眼前的利益为重,缺乏长远眼光以及对综合效益的考虑。设备管理部门并没有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管理,最后出现机械设备的使用率下降、工作效率较低、完好率低、生产成本不实、工作人员的责任分工不明确等问题。
(四)仍然存在重使用、轻管理的现象
工程机械设备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人们对其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它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视。例如,在日常的管理和考核工作中,工作人员往往忽视了对机械设备的考核和管理,这在无形中影响到了基层部门对设备维修和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除此之外,上级部门对于机械设备的维修和管理扶持力度不够,机械设备的成本极高,在企业中普遍出现,而检测设备成本较低,在生产管理中却少有。
(五)缺少系统的管理
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根据机械设备的实际情况进行维修,强制维护机械设备是现阶段我国设备维修和管理的重要方式[3]。但是,现今我国的相关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缺乏一定的制约机制,相关工作人员很难按期完成机械维修和管理工作。
(六)维修资金筹集难度大,维修计划兑现几率低
为了保证机械设备正常运转,保障企业的生产能力,相关部门需要预支维修费用,并且制定合理的预算方案[4]。预支出的维修费用需要交由管理部门掌管,在完成维修和保养工作后,管理人员需要将剩余的资金返还。所以,企业需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和收费标准,向下级部门按时按比例地收取基本折旧费、机械占用费等等。由于工作人员的维修和管理工作缺乏系统性,企业上级部门缺乏对下级部门的制约,导致修理资金筹集困难,修理计划很难实现,修理工作不能有效贯彻和落实,施工周期不确定,施工的质量下降。实行项目法施工后,以上问题越来越严重,下级部门只重视机械设备能否在一个工作周期内正常运转,如果可以正常运转则无需维修,所以,机械设备的维修和管理工作被忽略。进行下一个项目的时候,企业为了减少麻烦,宁愿去新买一套机械设备,也不愿意花时间和金钱去维修旧的机械设备[5]。他们认为,机械设备修好了会消耗一大笔钱,修不好钱就亏了,并且并不能够保证其在今后的正常生产中不出现问题,也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如果设备不能坚持到完工,他们觉得亏损会更大。
(七)管理技术较为落后
企业机械设备缺乏管理的主要原因是管理技术较为落后,管理水平较低。在全球信息化的背景下,计算机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当中。机械设备的维修和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的流程,大多数企业仍然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整个维修和管理工作都靠人工来完成,这种管理方法只能从直观的角度发现机械设备中存在的问题和故障。但是目前我国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的内部结构越来越复杂,制造的精度越来越高,控制设备越来越先进,许多问题光是靠人工是很难发现的。
(八)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专业人员数量不足
工程机械技术随着水平的提高,对于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无论是维修人员、操作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需要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目前,我国企业中的机械设备从业人员仅仅具有的单一的机械操作技能,缺乏计算机技术,对电子方面的知识掌握不足,这必然会阻碍机械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6]。除此之外,有些企业中的专业维修人员严重不足,专业水平较低,对于先进设备出现的问题束手无策,只能请外边的人维修,这大大增加了机械设备出现故障的频率,增加了维修费用。
三、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维修及管理的优化措施
(一)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
无论是企业还是团体要想良好发展必须进行优化性的管理,制定完善、严格的管理制度,在机电工程机械维修方面更需要如此。在机械设备的维修和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时要保证制度的有效性,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去制定,从而实现最好的管理效果[7]。除此之外。相关管理人员要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实现有效管理,避免形式化的管理造成企业发展的滞后性。
(二)合理配置工程机械设备资源
对企业机械设备资源进行分配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企业要对现有的设备资源进行总结和记录,根据本企业的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购置计划,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其次,企业要对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再进行相应的处理。及时维修该维修的设备,置换该置换的设备,保证设备的质量,减少资源浪费。
(三)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机械设备管理的关键因素是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选拔素质较高、责任意识较强的管理人员,聘请管理经验丰富、综合能力较高的专业人才[8]。其次,企业要定期对机械设备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最后,要保证管理的高效性。只有高效的管理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
(四)树立安全意识
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的施工较为特殊,它对施工的安全性和技术性的要求极高,无论是什么工种都要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所以,在工作过程中,维修人员和管理人员首先要树立安全管理、安全工作的原则。管理人员也要不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结语
从以上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目前,我国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和管理缺乏制度性,并且对设备的处理不合理,缺少专业人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所以,为了促进我国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的发展,相关部门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引进先进的技术人才,从而促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华.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与发展[J].南方农机,2018(14):52.
[2]张鸿波.加强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研究[J].纳税,2018(18):116.
[3]易大伟.基于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及其管理[J].科技视界,2018(09):210-211.
[4]周斌.关于机电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03):233.
[5]黎显宁.探析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及其管理[J].时代农机,2017(04):41-42.
[6]刘红梅.加强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22):37-38.
[7]丁成业.基于RCM的工程机械维修对策与服务水平的评估[D].南京林业大学,2018.
[8]邹志勇.工程机械维修现状及对策研究[D].长安大学,2017
作者:林智 单位: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冷轧总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