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智能制造竞赛在机电专业教学中的实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智能制造竞赛在机电专业教学中的实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智能制造竞赛在机电专业教学中的实践

摘要:机电专业教学中,主要是以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为主,但是随着社会发展需要,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实际需要。积极推行智能制造竞赛,以赛促学,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强化实践操作能力,提升机电专业教学质量。本文就机电专业教学中智能制造竞赛的应用展开分析,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制造竞赛;机电专业;课程结构;教学模式

1机电专业课程体系中智能制造竞赛应用的必要性

面对现代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机电专业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机电专业主要是以培养更多制造类企业所需的技术型人才为主,具有过硬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可以在岗位实践中灵活运用机电专业技术,促使自动化生产线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等工作,胜任一线生产和管理工作的技能型人才[1]。尤其是在智能制造背景下,机电专业进一步细化,专业方向和岗位逐渐多样化,以工业机器人为例,可以实现智能化生产操作、现场管理、应用开发、装配调试和维修应用等。在新的专业方向和岗位要求下,推动课程体系动态调整和完善,开设机器人操作课程。为了培养更多高素质机电专业人才,积极组织智能制造竞赛是必然选择,可以为新时期的制造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智能制造背景下,开始纷纷组织智能制造竞赛活动,比赛规模逐步扩大,参与人数逐年增加,吸引了大量机电类职业院校参赛,可以同台竞技来展示职业技能水平。通过组织智能制造竞赛,有助于改善传统机电专业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智能制造竞赛和机电专业教学改革的关系

2.1对教学主客体的作用

在全球智能制造背景下,积极组织智能制造竞赛活动,竞赛内容更加贴近机电专业教学内容,以服务设计生产服务为目标。对于教学主体教师而言,需要提升智能制造竞赛认知,转变机电专业教学理念,将智能制造竞赛理念融入到日常教学管理中,坚持大赛方向,形成着力于一线生产的教学理念。而智能制造竞赛更是衡量和检验教学水平的有效方式,促使教学主体积极性大大提升的同时,夯实学生的专业技能[2]。与此同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智能制造竞赛活动中,同实践活动来丰富动手操作时间,锻炼实践能力同时,提升学生自信心,夯实所学专业知识,对于学生潜能挖掘具有积极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参与智能制造竞赛可以丰富专业知识储备,开拓视野,提升实践能力的同时,积累实践经验。

2.2对教学过程的作用

智能制造竞赛在机电专业教学中应用,有助于推动专业实践化和实用化发展。引入智能制造竞赛,优化机电专业教学流程,从以往的教学模式为主转变为竞赛导向的实用性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的同时,调动学生实践积极性,更好的满足职业化教学需要。在实践中讲解理论知识,贯穿于实践活动中,遵循智能制造竞赛本质来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职业思维和职业素养,为社会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3]。

3智能制造竞赛在机电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3.1转变机电专业教学理念

在智能制造背景下,推动机电专业教学改革是必然选择,而实现这一目标,首要一点是转变教学理念,立足现有教学模式,推动机电专业教学理念朝着实用化、职业化和实践化教学理念发展,作为职业教育的总思想。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坚持就业导向,更好的为后续就业发展提供支持。所以,在机电专业教学中应用智能制造竞赛很有必要。

3.2创新机电专业教学内容

机电专业教学改革背景下,应该充分契合智能制造背景带来的挑战,编制合理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推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改革。如机电专业的《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自动机与自动线》等课程,以培养学生对工业机器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为目标,包括电气控制、机械结构设计、智能控制和传感技术等技能。结合课程内容,组织智能制造竞赛活动,引导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培养学生独立从事大型机电设备和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安装调试的能力,强化实践能力。同时,可以选择THJDAL-2型生产线和YL-335B型生产线设备,积极参加全国性的智能制造竞赛,将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线设备安装、调试和维修等内容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确定不同的实践项目[4]。如装配单元安装于调试、自动化生产线操作与使用、加工单元的安装与调试、分拣单元安装与调试,依托于智能制造竞赛来考核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动态优化教学设计。

3.3强化教学软硬件环境承载力

在机电专业教学中应用智能制造竞赛,检测专业教学的软硬件环境,为教学质量提升提供可靠的环境。为了满足专业教学需要,应该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并且在多方资金支持下来改善实训设备,提升职业教学环境承载力,强化教师实战化教学水平,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机电专业人才。

4结论

综上所述,面对现代社会发展要求,推动机电专业教学改革深化,需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智能制造竞赛,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后续就业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詹俊钢,谭娜,谭利都.高职机电类项目教学与技能竞赛能力提升的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9,21(2):241+236.

[2]贾佳.技能竞赛对提升机电职业院校教学内涵建设作用的探究[J].黑河学刊,2018,20(6):137-139.

[3]单侠芹,滕士雷.机电一体化技能竞赛成果转为教学资源的方法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6,22(12):26-29.

作者:董金梁 许鹏辉 单位: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