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育提升策略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以KSAO模型为框架,分析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育素质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研究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育的改革提升策略。
关键词:KSAO模型;酒店管理;人才酒店管理
人才在全球一直很紧缺,在国内外人才市场上,酒店管理人才始终是供不应求的局面。21世纪以来,来自全球各个知名品牌的酒店集团纷纷瞄准了中国市场,并大力投资和加盟,导致行业内的高级专业人才形成了严重供不应求的局势,从行业特性来看,酒店业尤其需要那些专业度高、综合能力强的高职教育背景下的中高级人才。
1.1校内教学缺乏“新度”
酒店行业具有明显的企业特征,需要不断的与时俱进,需要各种文化的兼容、总结、提升和凝练,因此酒店管理专业的校内教学必须紧跟时代潮流,本持新理念、新观点、新方法的思路进行不断创新。
1.2校外实践教学缺乏“深度”
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的形式主要为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比较常见的项目有冠名学院、现代学徒制和产教融合班等,但这些项目究竟有没有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有没有满足酒店用人需求,是否得到生、校、企三方共赢仍值得探讨,务虚、走形式的现象仍然严重。
1.3专业就业缺乏“粘度”
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留在酒店行业工作的人数不多,离职率高,跳槽率也高,整个行业环境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缺乏“粘性”。同时也反映了专业教学存在不足,专业对行业的影响力不足,专业师生在行业的话语权缺位。
2基于KSAO模型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育的问题本质分析
以KSAO模型为框架,结合酒店管理专业建设现状,分析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素质能力方面不足。
2.1K(Knowledge),学生知识储备不足
知识,是指学生从事酒店工作任务时需要的具体信息,一般通过校内学习教育、技能培训等积累获得。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大多存有明显的知识储备不足,比如对国家时事政治学习不及时,比如在推销茶水的时候对茶文化理解不深,比如在与客人交流时不懂礼仪,比如酒店营销、投诉处理或酒店精细化服务中缺乏针对性等。
2.2S(Skill),学生技能掌握不精
技能,是指学生在酒店工作中的实践操作以及为客服务的熟练程度。这种技能可以通过课堂实践教学获得,也可以通过观摩、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等方式获得。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中,在酒店实习的前三个月明显不足。此外,大多学生在掌握标准操作流程后,往往缺少精细化服务意识与能力。
2.3A(Ability),学生能力和素质训练不够
能力和素质,是学生在酒店工作过程中的隐形能力因子,它包括智力、空间感、反应速度、耐久力、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观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的表达能力等方面内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这些方面都比较突出的学生少而又少,大多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意识或者自知,最终影响学生的晋升空间。
2.4O(Other),学生其他的个性特征关注不多
其他个性特征,是学生在酒店工作过程中能够出色地完成某一工作需要的一些特征。它包括工作态度、人格个性、应变能力与创新能力等。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这方面整体不错,但是面对酒店每天形形色色的客人,各种突发情况频发,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的时候,这些方面的能力还是稍显不足。
3基于KSAO模型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育提升策略分析
3.1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1.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培养KSAO全面发展的应用型管理人才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区别中职、高职、本科和研究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重在应用技能,区别于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重在研究;也区别与中职,除了应用技能学习外,还要在知识、能力、素养和一些个性特征方面进行综合培育,为酒店行业提供管理人才储备。
3.1.2优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模块———品德、能力、知识、技能、个性根据KSAO模型,结合国际化与服务地方经济理念,调整专业教学标准,设置五大模块课程体系。(1)品德模块,主要设置爱国主义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军事理论与训练、形式与政策教育、旅游职业道德讲座、创新创业能力训练、文化素养熏陶等课程。(2)能力模块,主要设置行政职业能力、时间管理、酒店案例分析、酒店督导管理实务、学生干部工作、学生社团活动等课程与环节。(3)知识模块,主要设置职业英语、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管理、酒店服务案例、形体礼仪、政策法规、第二外语、旅游客源国概况、小语种系列、辅修系列等课程。(4)技能模块,主要设置房务运行与管理、餐饮运行与管理、茶艺、调酒、西点烘焙、咖啡调制与品鉴、酒店考察观摩、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课程。(5)个性模块:主要设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毕业综合实践指导、经济法、志愿者服务系列等课程与环节。
3.1.3优化专业课程标准———专业课程体系的详细设计课程标准是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同步但又比人才培养方案更为细致的设计,重视专业课程模块之间的授课内容安排与划分,课程授课难度安排,课程目标与课程授课方案设计等。课程标准设计,不能停留在专业教师个人喜好的层面上,否则会出现各门课程之间的授课内容重复,而一些专业知识难点可能会被空缺。课程设计要重视课时分配,确保课程进度,并强化教学督导组的“推门听课”制度,确保教学进度得以实施。课程标准应当有较为详细的教学方案设计,是课程授课的重要标准,不能随意调整或者删减。课程标准的制定,必须建立在大量的专业调研基础上,根据行业需求与学生真实反馈,不断修订和完善。
3.2建设在线资源库,推进专业信息化教学
3.2.1明确专业信息化教学目的———提升教学效果教师使用互联网技术和手段的信息化教学,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教学效果,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酒店管理专业各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团队教师不能为了“互联网”而“互联网”,空做一些形式,不仅不会给学生带来方便,反而为学生带去很多繁杂,引起学生不满甚至抵抗情绪。
3.2.2当下酒店管理专业信息化教学重点———推行翻转课堂当下,大多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在线资源库正在不断建设和完善过程中,而这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的工作。课程教师团队录制的视频,应当目标明确,内容精练,阐述明确清晰,资源多样,情景真实,主题突出,能紧跟教学计划安排,最大程度保障信息化教学的效果。此外,我们更需要关心的是如何让这些资源真正为学生所学,为学生所用,那就需要推行翻转课堂。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有的老师做在线课程的目的是课堂上拿来播放,从而让自己的授课轻松一些,这样的做法是有待探讨的。我们需要把课堂上有效的时间用于对教学重点的强化、对教学难点的解释与梳理和对学生疑问的现场探讨,把学生课余的时间充分的利用起来,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最终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3.3深化校企合作,做深专业实践教学
3.3.1校企合作教育的前提——强化专业思政教学开设酒店管理专业的大多高职院校都积极鼓励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或毕业实习,这样的确能够大幅度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但同时也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重技能、轻思政,一些院校直接把学生交给酒店来管理,缺乏学校教师的全程融入。在全国高校思政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育过程中,尤其是在实习相关的环节中,应当将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价值引领紧密相结合,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的高度融合。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使命也要求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作为人民教师,必须以努力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为己任,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以身示范,时刻要求自己严守各类道德底线,严格遵守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廉洁奉公;敬业爱岗,忠于职守;团结协作,顾全大局;艰苦奋斗,吃苦耐劳;钻研业务,提高技能等道德要求。
3.3.2校企合作教育的根本———提升学生行业认可度为了提升校企合作效果,很多高校都推行现代学徒制、冠名学院、校企合作班等项目,于是酒店管理专业往往不经思考就积极申请项目,然后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却忘了一个问题:专业在执行上述校企合作项目的过程中,学生究竟有哪些获益。在各类校企合作项目中,学生双身份(学生+学徒)、教学管理双主体(学校+企业)、学生双导师(教师+师傅)、教学过程双考核(校内考核+岗位考核)、教师双师融合(校内教师+校外师傅)、三方共赢(学生+学校+企业),所有这些设计与工作过程中,我们都必须本持一个出发点,那就是所有工作的最大受益者必须是学生,所有工作目标都是为了更好地培育学生。
参考文献
[1]刘健康.基于KSAO模型的地方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J].中国冶金教育,2018(3):38-42.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3]赵兴龙.翻转课堂中只是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55-59.
[4]马武林,胡加圣.国际MOOC对我国大学英语课程的冲击与重构[J].外语电化教学,2014(3):50-52.
[5]胡杰辉.建设校本学习共同体,推动外语教师职业化发展[J].中国外语教育,2014(2):90-92.
作者:何淑明 单位: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