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院校酒店管理探讨3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酒店行业也处于快速发展中,对于酒店管理人才的需求也发生着变化。从时代的发展对酒店管理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出发点,分析了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的模式和现状。并且,提出通过校企积极合作,提升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加强学生实习培训,做好心理教育;丰富教学模式,加强酒店行业相关知识的教学;改革教学团队,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四个方面的措施来改进和提升高职院校对酒店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人才培养
0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国民需求也在不断的增长,人们愈加追求自身的生活品质,对酒店的体验,无论是居住环境还是服务品质,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对酒店管理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时代的发展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1.1要求酒店管理人才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本土化的能力
中国酒店行业最初是从对国外酒店的学习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有不少酒店高级管理人才都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眼光,具有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能力。目前,我国酒店行业的发展越来越迅速,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酒店行业发展最快的国家。随着酒店的不断发展,酒店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大。一方面,高级酒店管理人才稀缺,既具有国际眼光和国际视野,又具有本土化能力以及随机应变能力的酒店管理人才更是稀缺;另一方面,酒店基层服务人员也存在着素质不高的情况。对于一家酒店来说,客人入住酒店最直接接触到的就是基层的服务人员,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酒店的素质和质量,也影响到客人对酒店服务和水准的最直接评价。所以,酒店的不断发展,对于管理人才和基层服务人员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客户见识和视野的不断提升,酒店业管理日趋规范,酒店入住的客人也有着自己的判断力和评价标准。要求员工具有更强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等通用能力,同时,对于酒店人员的实践能力更为重视。
1.2对员工的素质和灵活性要求更高
酒店管理工作要求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标准操作,与此同时,酒店管理人员还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在酒店管理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要求,这些都要求酒店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现场反应能力和专业技能。酒店是一个服务型很强的行业,要求管理人员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更要有主动服务的意识和解决客人难题的能力。一般而言,酒店业对于高职毕业的学生的期望值并不算很高;但是,作为培养酒店人才的院校,有志于从事酒店行业,对自我要求严格的人来说,更要关注自身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以及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的意识。
1.3要求酒店管理人才有不断的学习性和适应性
酒店实际工作所涉及的工作内容比较繁杂,一个刚从高职院校出来的学生很难满足酒店对这个岗位具体工作的需求。这就要求酒店从业者要有不断学习和钻研的精神,有的看似很简单的洗衣管理工作,都是需要熟练基层工作的员工才能掌握的。一个管理人员如果不经过不断的学习,不经过深入基层的学习,不仅难以完成管理工作,而且难以服众。所以,酒店管理人员要具有不断的学习和钻研的精神。同时,部分酒店反映,一些刚毕业的学生虽然有着从事酒店业的志向,并充满着热情,但是却不愿意从事基层工作,只愿意从事管理工作或者文职工作。而酒店行业需要各类人才的同时,更需要的是懂得基层工作内容,并懂得如何调整和改进工作的管理人员。星级酒店通常规模大、管理制度规范、工作环境好、离职率不高,而当前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相对欠缺,具有多学科知识、有实际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学生相对较少,学与用存在一定的矛盾,所以很多酒店对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的技能满意度不高。
2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的模式和现状
2.1人才培养的定位不准确
从心理上来说,学生都想成为酒店的管理管理者,学校也期望学生成为酒店的高级管理者。但是将这种心理投射到具体的教学行动中,却出现了人才定位不准确的弊端。有些高职学校不重视基层的服务内容,不重视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的能力,而将培养学生的目标放在高级管理者身上。这种做法一方面与酒店行业的实际人才需求不相符,另一方面由于涉及国内高职院校自身的水平问题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问题,距离培养出高级酒店管理人才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1]。所以,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要结合酒店实际需求,以培养优秀的基层或者中层管理者或者初级的服务人员为目标,同时鼓励有志于做高端管理人才的学生进行深造。这样才能保障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的需求接轨,从而提高就业水平。
2.2管理理论体系滞后,学生教学资源不足
在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上,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外,更重要的是实践课程,它是影响和决定学生素质能力高低的重要课程,也直接影响学生毕业后能否快速融入岗位之中,发挥作用的关键。实际上,不少高职院校在实践管理经验、教学实用性方面有所不足,难以应对当前市场对酒店管理人才的需求,学校也难以培养出实践管理经验较强的优秀人才[2]。而有的学校受制于场地规模、实践设备等,甚至没有学生实践的机会。合格的酒店管理人才,不仅需要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更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而在学生应聘的过程中,很多会出现因为实践经验缺乏而难以通过的局面,即使有学生进入酒店业,也只能再补酒店实践工作这门课,在实践工作中一点点的摸索前行。
3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升的方法路径
面对酒店业不断发展对于酒店管理人员提出的高要求,以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去提升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
3.1通过校企积极合作,提升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
现在,有不少职业性较强的学校可以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也有助于提升就业率。所以,在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上,可以与酒店行业达成协作,如与酒店行业协会合作,定期邀请酒店行业人员来学校讲解课程,或者让学生参与到酒店的实际工作中,让酒店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校企合作相对于学校单方面教学来说,更能够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积累课程资源,灵活授课。学校需要挑选适合学生的酒店,不能盲目追求星级,同时还要考虑企业文化和内涵,让学生处于一种优质的实践环境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有助于学生快速融入酒店行业,也有助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提升。
3.2加强学生实习培训,做好心理教育
在酒店管理专业领域内,应构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关系,以期形成可持续性发展。在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方面,着重注意教学培养目标、教学内涵及资源上的连续性,与此同时,制定科学的课程设计、明确教学重点,调整教学结构和内容,改革教学评价办法,形成科学的酒店人才管理体系。此外,学校在强调学生实习的同时,还要做好培训的心理疏导和沟通。从学生到员工的心理转变是一个过程,酒店员工是一个强调服务性质的工作,学生在实习中要致力于服务客人,甚至要面对一些难缠的客人,解决一些从未遇到的过程。而这种情况,势必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冲击和打击,所以,学校要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和管理工作,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实习期以及角色的转变期。
3.3丰富教学模式,加强酒店行业相关知识的教学
互联网时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知识和信息技术来改进和提升教学模式。例如设置精品课程、网络课程,在与企业合作的开发课程中,聘用或者邀请企业管理人员为学生进行现场授课教学,让学生了解企业的服务过程、工作流程等,也可以通过核心课程展开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有助于学生了解酒店行业具体的工作内容,让学生对酒店行业有一个深刻的认知,并在学生心目中树下只要学生热爱自己的行业、自己的专业,只要足够优秀,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是可以在酒店行业做出一番成就的。同时,加强酒店相关知识的教学,不但能提升学生的兴趣,还可以提升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4改革教学团队,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
一般而言,酒店更要求员工来自具有良好声誉的院校,以及具有一定的实际动手能力。所以,高职院校在加强酒店人才培养的同时,也要注意提升学校自身的名誉度,加强人才在社会上的信誉度和水平的提升。高职教学团队的建设,需要有科学的评聘机制的同时,也可以通过相关机制的建设,促进一线的兼职教师来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使教学的课程可以紧紧跟随当前酒店行业的发展。同时,一线工作领域的教师更有着丰富的酒店管理经验,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他们的经验和案例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在学校内部,还需要加强专职教师的考核和培养,形成专业知识丰富、支撑结构完善、知识与技术技能兼顾的有效教学团队,满足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长此以往,高校可以建立高效的教学团队合作机制,实现理论与实践一手抓,提高综合技术服务能力。
4结束语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要将培养的目标与酒店行业人才的需求相互匹配,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服务水平、专业知识。在未来的发展中,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既要扎根实际酒店需求,又要有国际视野和文化内涵,更要注重学生自身素质的提升,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和改进,培养出契合酒店行业发展的管理人才。
作者:张翼 单位:山西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篇2
随着人们对生活享受意识的逐步提升与商务活动举办频率的不断提高,旅游酒店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为了适当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企业与酒店对应聘人才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因此国内许多高校都顺势开设了旅游管理与酒店管理专业,并不断探索新的点对点人才培养模式。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在这些专业的知识储备量与培养经验方面还有所欠缺,校方所给与学生想要之间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必须要对这些点展开深入探讨。
1高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1.1以学生为本
高职院校首先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多次召开交流座谈会以切身了解学生的就业需求,并且要明确开设该专业的初衷,即为社会输送更多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在敲定教育模式之前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意见进行充分研究,将核心课程划分为几大块,明确每一块的重点,从而培养出注重学生专业技能需求的专业人才。酒店管理是一项实践性的工作,所以学校应充分考虑这一点。重点在课程设置上,将专业知识的培养与应用实践相结合,不断开展社会训练、轮岗实习以及实践考核等教学活动,同时要注重“双导师”培养机制,让学生在学到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有机会去酒店实习,在酒店实习时也有相应的老师带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在教学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因为学生的个性和爱好与学生的就业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学校要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在安排课程时组织学生社团等活动,培养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个性和兴趣,为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服务,酒店是今后学校发展的主要途径。学校不仅要培养学生适应岗位的能力,还应该对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做好规划,尽可能为学生构建提高专业素质的教育平台,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
1.2以酒店为导向
每个行业都有不同的行业标准,能否为客人提供周到体贴的服务是判定酒店整体运营质量的重要标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积极构建以酒店专业技能为中心的培养体系。众所周知,专业素质过硬且对环境适应能力强的人才是酒店最喜欢的,如果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吃苦耐劳、对待客人有耐心且做事脚踏实地,那么就一定会在酒店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长此以往,高职院校就会与毕业生常去酒店建立起比较密切的合作关系。
2高职旅游饭店管理人才培养的策略改革
2.1制定教学目标应充分考虑学生和企业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目标的确立,需要从学生专业和企业岗位的要求出发,因为酒店企业的组织机构和职能部门分工不同,这就要求高职高校在制定教学目标和任务时,要进行相应的人才培养分工,让学生和企业共同参与。只有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为酒店与旅行社输送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双优的高素质人才。
2.2发展特色,树立品牌
只有有效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才能保证高职院校专业输出的人才掌握更多的就业市场份额。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目标能否实现完全受学生的就业情况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利用本校制定的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只有在市场上大受欢迎,才能在竞争环境中生存,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找准自身的特色所在,同时需要发挥积淀好的学校优势,引入企业化运作模式,才能保持高职院校的市场竞争力。
2.3建立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基础的课程体系
工作过程、工作任务以及教学课程结构是酒店管理专业的重中之重,高职院校要想打造有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就必须要以酒店的实际任务作为指导原则,组织本校教师撰写相关专业教材,从而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要使整个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模块化、情境化,要构建这样一个体系,需要学校、酒店和学生的合作。
2.4酒店管理专业应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模式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必须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具体工作与在校学习的密切结合,是高职院校打造本校知名度与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经之路。通过对典型任务的分析,可以确定教育课程的分类。但这种模式也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控制整个课程体系,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高职院校需要建立教学效果评价体系,高职院校需要建立自己的职业技能评价体系和相应的职业教育评价标准,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与企业的管理标准适当结合,并将学生理论知识考核、专业技能培养和专业资格考试、实践考核、毕业论文等综合起来。目前,酒店管理行业已经有了行业考核标准和专业技能考核机构,这是一些有益的探索。
2.5高职院校要建设特色校园文化
学生就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初衷,要将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就业情况结合起来,将企业文化与校园特色进行相互融合。因此,高职院校不仅要将专业知识与就业联系起来,但同时也要把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与企业联系起来。高职院校构建校园文化的途径就是要把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职业素质引入校园,加大自身校园文化建设的力度,加大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教育,让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体验先进的企业文化。2.6职业教育的未来取决于政府、企业和学校的共同建设学校可以根据酒店的实际需要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从而实现企业与高职院校的有机融合。政府应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和引导,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使职业教育向规模化、园区化方向发展,最终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3结论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外都在开发旅游资源,而旅游业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旅游企业的服务定位、要求和人才结构发生了变化。高职旅游院校要结合形势,及时研究市场需求,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计划,完善课程体系,加强校企结合。最后,实现“以学治校、以业助学、以业促研”的良性循环,真正实现双需共赢的良好发展局面。
作者:李姗姗 单位:大庆职业学院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篇3
我国不少高校为顺应旅游发展,重点抓住了对旅游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同时也在培养人才模式上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创新,全面正式教学中遇到的不足,加以改进,力求创新的教学模式,借鉴先进的教学经验,从根本上提升培养旅游酒店管理人才的教学质量,同时还结合自身的发展状态,争取为旅游行业提供优秀的旅游酒店管理人才。
1旅游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
1.1为旅游企业输送高质量高素质人才
许多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注重的是其教学的目的性和系统性,这就决定了人才的培养是高职院校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有目的性且有意识、有方向的培养模式,这种有模式的培养,是的人才的培养不仅规范,还有标准可言,因此,不管是什么样的人才培养,都是需要通过一定的模式来进行的。众所周知,旅游行业是一个服务型较强的行业,其综合性与开放性也比较突出,这就要求培养的旅游酒店管理人才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及过硬的专业知识,所以只有通过高效规范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为旅游行业输送高素质高技能型的专业型人才。
1.2促进旅游行业的发展并满足社会需求
旅游酒店管理专业是工商管理中的学科之一,在不少高校的人才培养教学中,经常会忽略掉旅游管理本身的特色,重点强调了工商管理的理论知识,使得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中严重缺乏了实践性以及针对性,所以,在对旅游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模式中,应充分考虑社会实际需求,以及旅游行业发展状态,也由此体现出了其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
1.3有效解决旅游行业中旅游人才的供需问题
旅游市场的不断地扩也就意味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这也清楚的表明了对旅游人才需求的增加,因此,不少高职院校也对旅游行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要能紧跟上旅游行业发展的脚步。针对这一发展,高职院校针对旅游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不断的探索、改革和创新,从各方面加强了对旅游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质量,培养优秀的旅游专业型人才的同时,也有效的为旅游市场提供了人才的需求。
2旅游酒店管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师师资团队质量有待提高
相对于来说,我国旅游教学中,对于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比较薄弱的,在一些高职院校中,旅游酒店管理人才培养只是简单的挂靠在其他专业下的一门学科,还有许多旅游专业的教师也并不是专业出身,他们对于实践性的操作以及系统性的教学方式并不熟悉,加上许多高职院校还严重缺乏相应的教学设备,因此导致旅游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下降,甚至出现对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实际旅游行业发展脱节的现象,从根本上降低了旅游酒店管理人才就业的竞争能力。
2.2对旅游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的定位不明确
旅游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出现定位不明确的现象,在不少的高职院校中都有表现,这个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旅游行业的全面发展。旅游行业是一个实际操作非常强且实践性大的行业,若是想能从本质上做好旅游行业的酒店管理,则需要酒店管理人才对旅游行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以及工作方法烂熟于心,由此可观,正是由于高职院校对于旅游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的模糊定位,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对旅游行业的不熟悉,以及不愿意接触最基础的相关工作,从而使得这类人才对于实际的旅游酒店管理能力达不到相应的要求,让旅游酒店管理的人才停留在了空谈中[1]。
3旅游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3.1建设高质量师资队伍
高职院校对旅游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教学,而教师素质的强弱,也直接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质量,所以,个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学校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需要加强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院校可以积极鼓励教师在授课之余继续学习,还可以对教师进行培训、留学深造等;其次,学校还可以聘请具有旅游酒店管理实践经验的人来学校进行专题讲座,从而提高教师对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理解,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的应用。
3.2对旅游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做出准确的定位
对于旅游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的定位,是高职院校在培养旅游人才中要注意的重点,只有准确的定位了人才培养的方向,才能解决旅游行业市场人才的需求,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不断地的了解旅游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并立足于自身专业的特点,正确有效的把握住市场环境和对自身师资的力量,全方位的发挥院校最大的优势,从而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就能更好的为培养人才做出准确的定位[2]。
3.3对旅游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的合理设置
旅游酒店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其运用性和可操作性也是非常具有其专业特色的。目前,国内不少高校对于该专业在课程上的设置是不完善且不合理的,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应该将旅游管理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进行有效的结合,并重点抓住对实践操作的应用,合理的专业课程设置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教学质量。旅游酒店管理是实操性比较强的行业,需要的具有扎实的技能和高素质的人才。我国高职院校对于旅游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探索和发展,为配合市场需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采取了各种强硬有效的措施,其中不仅加强了教师团队的师资建设,更是严格把关对旅游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性定位,同时设置了具有旅游行业特色的教学模式,为旅游行业酒店管理人才需求提供了高质量的供给。
参考文献:
[1]吕茜文,关丽娟.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J].辽宁高职学报,2016,(4):27-29.
[2]闫静静.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河南农业,2017,(24):10-11.
作者:郭智伟 单位:广安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