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系统建构的驱动力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系统建构的驱动力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系统建构的驱动力

本文作者:魏芬        单位:安徽工商职业学院旅游管理系

2010年全国高职改革与发展工作会上提出:今后10年,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提高质量,提高质量的重要手段是进行改革,改革的重点是加强对课程体系的建设。国际课程论专家菲利浦•泰勒也指出:“课程是教育事业的核心,是教育运行的手段。没有课程,教育就没有了用以传达信息、表达意义、说明价值的媒介。”可见,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地区相关行业的发展。而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是课程体系构建的驱动力的指导。

一、相关概念解析

课程体系是育人活动的总体方案,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是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指定的对培养对象实施培养的规划方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体系概念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设置、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五部分在内的整体课程框架,狭义的课程体系,指课程设置的内容。课程体系构建的驱动力指在构建课程体系过程中的主要依据、出发点和原动力。

二、问题提出

酒店管理专业指导性建设方案中指出,100%的院校都开设专业必修课、100%的院校开设实践课、83.33%的院校开设公共必修课、66.67%的院校开设选修课。90%以上的院校开设饭店业概况、饭店酒水与酒吧运行、酒店信息系统操作、酒店管理专业英语、饭店前厅部运行与管理、饭店客房部运行与管理、饭店餐饮部运行与管理、旅游企业财务管理、饭店宴会与会议业务管理、旅游法规、旅游市场营销、专业见习、专业实训、顶岗实习等课程。80%-89%的院校开设中西餐概论、饭店前厅服务、饭店餐饮服务、饭店客房服务、会计原理、饭店督导、饭店经营与管理、饭店人力资源与管理等课程。可看出大多数院校开设的课程均为专业性较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其中各院校均组织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主要包括饭店管理人员(预备技师)83.33%、酒店经理职业资格证书16.67%、导游证50%、英语四级66.67%、计算机一级证书66.67%。但大多院校过分强调职业性的特色,强调面向一线基层,太注重技能培养,课程设置基本对应于酒店的运行部门,忽视了基础课程系统的构建,限制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不足。确实,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有两种路线,一是“高层路线”,注重学科体系的完善性,不突出专业能力,不突出职业特性;二是走“低端路线”,过分强调职业性,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课程设置对应于酒店的运行部门,忽视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到底什么样的课程体系才能“适销对路”,在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课程观,依据正确的驱动力来构建课程体系至关重要。

三、常见的几种驱动力分析

笔者通过搜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发现国内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构建课程体系的驱动力,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以就业为导向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设计要求我们彻底的打破学科边界、知识的相关性设置课程的习惯,转为按照工作任务的相关性设置课程,把工作实践作为课程体系展开的起点,让学生体验完整的工作过程。以就业为导向,应该是高职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或者是人才培养中重要的、客观的评价手段,但如果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仅仅以就业为导向,这就让我们难免会将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以及社会短期培训混为一谈。因此,以就业为导向作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的驱动力,会让专业在建设过程中更加显得单薄。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某些院校在架设课程体系过程中,更以简单的几个工作过程为基准,邀请相关专业来分析,借此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其实,这也是混淆概念,基于工作过程的更加适合在教学方法上的沿用,而不是整个教学体系的构建,如果是这样的构建思路,专业建设的内涵、人才培养的目标,则无从谈起。更有甚者,有很多学者将以就业为导向以及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混为一谈。工作过程是对人的“职业行动”进行科学分析的工具,是工作人员在工作情景中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行动的程序。确实高职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学习者学习与职业岗位“零距离”,高职学生就是要学习职业工作任务和完成任务的方法、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教学方式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三)以工学结合为导向

工学结合与产学研结合相比较为微观,它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形式多种多样,有一年分为三学期,工作与学习交替进行的;也有一个星期几天学习几天工作的;也有每天半天学习半天工作的,等等。无论是什么形式,他们的共同点是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学习而且工作,也就是半工半读。这里的工作不是模拟的工作,而是与普通职业人一样的有报酬的工作,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融人到社会中得到锻炼。学生的工作作为学校专业培养计划的一部分,除了接受企业的常规管理外,学校有严格的过程管理和考核,并给予相应学分。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此模式指导了教学模式的改进,实习了弹性的教学模式,指导了课程体系设计中的教学结构因素,仅以此作为课程体系的构建方向,也略显得不足。

(四)以能力为导向

以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如加拿大的CBE模式,整个教学目标的基点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一特定的职业所必须的全部能力,这里的能力包括:一是知识,即与本职业、本岗位密切相关的、必不可少的知识领域;二是技能、技巧,即指操作、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态度,是指动机、动力、经验、历练,是一个情感领域、活动领域;四是反馈,即如何对学生是否学会进行评价、评估的量化指标领域。还有将能力划分为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专业能力,依据三大模块来构建课程体系。在以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设计过程中,首先很难对一个职业的能力范畴进行圈定,尤其是对于文科类的专业,能力提炼难,依据课程来培养能力也较难;其次,依据能力为导向,未免在给学生的职业素质拓展上造成一定的难度,这类课程更加贴近企业的基本技能要求,但对于学生的可持续能力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等;尤其一些能力需要经过数年的社会实践才能积累的,仅靠在校内的三年学习很难达成。

四、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通过以上分析,目前国内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普遍存在将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人才培养方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评价指标等相关概念混淆。笔者探讨要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包括构建以市场需求、高职人才培养规律的需求、岗位以及职业拓展需求为中心。

(一)掌握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鲁昕部长提出:高等职业学校要发挥引领作用,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而不是培养“廉价劳动力”。职业教育肩负着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使命,我们应积极探索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等职业教育既要肩负着为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又要为学生一生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在构建课程体系过程中,提炼专业的高端技能如外语的运用、突出管理技能的训练、突出沟通技巧的运用或者是服务意识的培养等方面作出专业特色,而不是大而化之的从各个部门入手。

(二)注重市场的需求

课程体系在构建过程中,一定要倾听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笔者在和酒店企业负责人在沟通过程中发现,酒店企业普遍反映目前学生职业定位不准、跳槽频繁;缺少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存在沟通问题;情商不高;相对于中专学生,大专优势并不明显等。其实,相关的调查机构已作出市场的需求分析,如迈点信息中心就曾经对企业需要的经理人的素质以及何种经理人最受欢迎等作出相关分析,在课程体系设计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参照这些参数来制定。

(三)针对岗位以及职业拓展的需求

高职学生的职业拓展能力,是指通过职业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具有岗位适应能力,实现顺利就业,而且还要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具有潜在的发展后劲,成就自己的事业。它包括能够继续修读有关课程和学位,能够在职业发生变更时很快地转变并适应岗位,以及承载生命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的身心素质,不断提升生命价值和生命质量等。杨可心、刘春生认为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拓展能力包括: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这四者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整体。但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市场的无序竞争、就业市场的导向作用以及产业结构的不稳定性状况,目前各个职业院校急功近利的现象比较严重,表现为衡量院校的办学水平以及学生素质标准片面依靠职业技能的好坏、就业率的高低等方面,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结果必然导致学生综合素质偏低、情商偏低、专业素养较差等情况。

可见,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将职业岗位需求与学生职业拓展能力的需求相结合势在必行,这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