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班培育方式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班培育方式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班培育方式研究

本文作者:李朝群、袁菲        单位:海南工商职业学院、海口经济学院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而“人才班”的培养模式是近几年职业教育中发展较快的办学模式之一。“人才班”模式是学校和用人单位根据市场要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签订用工合同,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进行合作,通过“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现阶段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探索。许多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先后与国内外知名品牌酒店共同组建了“人才班”。这种“人才班”模式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显示了巨大的生命力,但同时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重视和思考。

1、“人才班”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1人才培养方案难以落实。“人才班”的培养模式往往是酒店方和学校共同制定并执行。但是从实际操作来看,酒店方负责的实务操作方面的课程,如酒店分阶英语、酒水和酒吧运营管理和康乐服务与管理、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等难以落实。究其原因:一是酒店往往想用现成的人员直接上岗,减少他们的培训费和劳动成本,二是酒店方和学校在执行人才培养方案时缺少监督机制。以我院“三亚喜来登人才班”为例,虽然我们在与酒店合作中把有些课程纳入到协议中,但是从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很不理想。协议中原本属于酒店方应该给学生培训的内容,要么是没有培训,要么培训时间缩水,使学生对酒店有较大的意见。

1.2组班模式有待进一步商榷。现有的组班模式往往是酒店根据其用人要求对某一年级所有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中有兴趣参加“人才班”的同学进行普遍筛选,把那些相貌较好,口才优秀和英语听说能力较强的学生组建在一起,组班的时间一般是在新生报到时或大二第一学期。这种选人的模式存在问题,首先学生初来乍到,对所学专业及前景不甚了解或则了解有限,无法对是否加入“人才班”做出正确选择。其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生认识的深化,有些学生在大三时想参加“专升本”的考试,提升自己的学历层次,但是“人才班”的实习时间会与他们复习考试的时间相冲突,难以协调。再次,未被选上的其他同学也有了较大的思想包袱,不利于整个年级管理。我院喜来登“人才班”学生毕业前就已经有15%的学生因各种原因退出。

1.3“人才班”任课教师实践技能欠缺。“人才班”的学生在毕业前会去酒店进行短期的实习,了解和掌握了一些酒店操作技能。而我们很大一部分教师是刚毕业的研究生,专业理论较强,但实际动手能力较弱,这就会出现在操作技能课时老师不如学生的状况,这给我们的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我院喜来登“人才班”学生在大一下学期和大二下学期分别去酒店实习2个月和3个月,在酒店实习掌握了一些操作技能,给教师在承担《餐饮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前厅服务与管理》等课程的操作技能教学时带来了挑战。

1.4学生实习所学到的技能比较单一。对学生来说在校学习只是学到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和一些简单的操作技能,由于受到学校实训设备设施的限制,实践技能的进一步提高还需要通过实习来完成,这似乎是可以通过“人才班”来完成,也似乎是“人才班”的优势所在。但实际的情况是酒店会给学生一些短期上岗培训,但更多的是想利用廉价的劳动力来降低经营成本,而且酒店一般不会让实习生调换实习部门,学生往往只能在实习期间学习到某一个部门或某一个方面的服务技能。而学生所想学的是前厅就待、客房服务、餐饮服务、酒水服务等多方面技能,这些技能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但现实是在实习期间基本做不到。这也是一部分学生不愿意留在酒店长期实习的原因,也是学生、酒店方和学校最难达成一致的问题。

1.5学生毕业后,酒店和学生“双向选择”的几率不大。学校和酒店签订的“人才班”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同时,实现毕业生和酒店的双向选择,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但是,据调查,毕业一年后,“人才班”毕业生留在酒店工作的学生人数不到原班级学生人数的25%,绝大部分已经离开原来的酒店另谋出路。

1.6实习过程中少数学生的心态和思想认识存在问题。少数同学认为我是大学生,要做管理,“怎么要我端盘子做客房?多丢人!”,“我是实习生,所干活与正式员工一样,而工资却与正式员工相差甚远!”。还有人认为,“我是大学生,酒店高层管理应该充分重视我们的!”。这种种思想和意识会对他们的工作产生负面作用。

2、解决问题的对策

2.1健全管理制度,双方确定专人齐抓共管。学校要健全实习管理制度,为实习管理提供依据。在制订相关制度时应着重考虑下列内容:一是在不违反政策和法律的基础上树立酒店在实习上的权威,学生的实习成绩主要是酒店方来考核;二是考虑到实习生还是在校生,如违反酒店相关规定的学生视情况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三是实习成绩与毕业证书直接挂钩,督促学生保质保量地完成实习。

2.2轮岗实习,培养学生多面技能。针对实习学生所接触的工作单一,所学技能单一问题,建议学校与酒店协商,同意学生两个月以上的实习可以在酒店部门内部或不同部门之间轮岗实习,保证学生学到多方面的技术技能,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厚实的基础,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提供良好的条件。但事实上没有酒店愿意两个月让学生更换岗位或部门。这就要求校方与酒店多次沟通,甚至可以考虑给酒店方一定的经济补偿。

2.3严格“人才班”的挑选组织工作。严格挑选是组建“人才班”的前提。可以把不愿意进入“人才班”和不适合“人才班”工作岗位的学生作出适当调整。“人才班”招生是双向选择的过程。首先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可以由企业派人到学校向学生全面介绍情况并认真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就酒店的具体情况、企业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时间及工作报酬等向学生进行宣传说明,让学生在选择的时候做到有的放矢。学校也可以安排一些专业教师回答学生的疑问。在报名时,最好要让学生经得家长同意。挑选工作由企业派人逐一面试后确定下来,一旦人员确定后原则上就不允许更改和退出。

2.4利用内部培养和外部聘用相结合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针对教师实践操作技能普遍缺乏的现状,可以通过实施“走出去”与“引进来”的措施来加以解决。“走出去”是指缺乏实践经验和职业经历的专业教师可以利用假期或闲暇时间走出学校到酒店进行实践锻炼,保证实践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适应了酒店行业迅速发展的需要。内部培养是在已有专业教师忠加大力度培养“双师型”教师,当然,这不是简单地为专业教师提供机会多参与短期技能培训并获得一些职业资格证书,更主要是为专业老师提供进入本行业深入学习的机会,实际参与企业生产管理,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技能。“引进来”是指可以聘用具有丰富经验的酒店服务或管理人员来校兼课。这样,通过“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师资策略既精简了机构,又提高了效率,符合职业院校的实际需求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原则。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一定要与企业协商每年按期派专业教师去酒店挂职锻炼,提高教师实践动手能力。外部聘用是直接从“人才班”合作企业引进中高层管理人员到“人才班”上课。加强与酒店的沟通和交流。学生除接受正常教学课程外,还要根据酒店需求新开设一些的特别课程,由酒店管理层人员任教,强化实用英语课程,增加企业文化及领导技能课程,让学生更加熟悉酒店标准和运作规范等,使学生毕业以后可以直接进入企业,而且来了就可用得上,从而节约酒店方面的培训时间和资金成本。

2.5合理安排酒店实习时间。实习时间的安排要恰到好处,至少要考虑三个条件:一是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安排,做到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每次的时间须扣紧教学内容;二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不要因为时间过长使学生厌烦,又不要因时间过短而走过场;三是有利企业的需要,旺季需要人多,淡季需要人少。根据以上原则我们实行集中学习和课堂教学充分相结合。普通职业院校一般实行的2+1模式,而我们建议时间安排为1+0.5+1+0.5,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小学期制”较好。即在学校学习一年,出去定岗学习半年,再回校学习一年,然后毕业实习半年。这样做体现了“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有效掌握真正知识和技能的一个过程,也是学校针对目前大酒店不愿意招聘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能力而采取的对策。当然,时间的安排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有所变动,但时间的长度应该保持适度,过长与过短对学生的培养都有不利。在校的时间应该更多地安排学生专业理论学习和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能力得到增强。

2.6塑造酒店企业文化,争取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针对现阶段学生和酒店方“双向选择”率不高的问题,酒店应该塑造自己的企业文化,用企业文化来感召学生,让学生因为喜欢酒店的企业文化从而进一步喜欢酒店。其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适当提高学生的待遇和福利,能让学生毕业后能够安心工作。再次,塑造酒店企业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留在酒店工作的积极性。最后,用事业留人,尽量创造条件放手让实习学生去独当一面,满足学生自我实现需要,让学生看到了自己的价值和前途,从而决定留在实习酒店企业工作。

2.7加强宣传和引导,转变学生观念,疏导学生心理。针对部分学生“眼高手低”和一上班就想做管理者的思想,我们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观教育和心理疏导。重点是加强学生职业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首先,从大一进校开始就给学生灌输服务行业必须先从服务员做起,必须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思想,让学生感到上课就是上班,教室就是上班场所。其次,要加强专业教育,从专业发展的美好前景来感召学生。再次,通过成功人士报告会等方式来指引学生。

总之,实习工作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合格的高素质应用人才的重要途径。希望酒店方和学校应认真对待“人才班”中存在的问题,积极主动地采取委托的措施加以解决,这样双方才能进一步加深合作,在合作中达到“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