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择业观的研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1对高职生择业观的研究
择业观是指择业主体对择业目的、意义、方式、空间等方面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是由择业动机、职业选择范围、职业选择途径及方式等多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针对目前社会所出现的“就业难”,“啃老族”,“高不成低不就”等社会就业现实问题,专家们主要通过分析高职生的择业观中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个人来提出解决策略。目前高职生的不良择业观主要体现在:第一,过于注重个人利益得失,忽视社会需求;第二,好高骛远,缺乏正确的自我定位,不能正确看待基层工作,产生就业的心理误区;第三,不肯吃苦,不愿意到需求人才的偏远地区;第四,过于盲从,没有明确的择业目标。研究者们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分析等方法发现,使得高职生产生这种错误择业观的原因主要缘于:第一,传统的职业观“一次就业定终身”,社会长期以来对于高职生的偏见给高职生就业带来压力,许多时候是碍于面子不去就职于“不体面”的工作;第二,家庭环境使得许多高职生过于依赖父母关系寻求一份稳定高薪的工作,缺乏自我奋斗的勇气;第三,学校教育职能的单一性和学科设置的不合理,在帮助高职生就业时仅看重表面,忽略了对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目前建议高职生拥有正确择业观的方法主要集中在:第一,建议学校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开始职业心理辅导,开设相关的求职面试、礼仪课程;第二,建议学校加强与市场的沟通,使学生随时都能了解就业信息,这样有利于学生清醒认识就业环境,明确自我定位;第三,建议学校课程设置方面,多设立实践方面的课程。
2对高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
职业生涯指个人通过从事某种职业所创造出的一个有目的,延续一定时间的生活模式或历程。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高职生能从容理智的开创自己的就业之路,大部分学生择业时最看中的是个人的发展机会,最希望接受的就业指导内容也是职业发展规划方面的知识。说明学生已有职业规划的意识,但尚不明确。很多学生还将就业指导单纯地看待为毕业前的一种简单技能培训,而没有真正将其作为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一部分,忽略了自身进行就业素质的长期准备。大部分高职生拥有职业规划的意识和渴求,但没有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是贯彻一生的,需要长期准备的一项职业技能。而学生缺乏相应的职业规划,与学校的课程陈旧,理论课偏重实践课偏少,忽视相关的就业培训和心理辅导有关。建议集中在开设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引导高职生从一入学开始就树立明确的目标,建立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
3针对特定群体的高职学生的择业情况研究
各个群体都有各自的特定属性,这类研究一般都带有针对性,因此所提出的问题和解决方案都与研究的群体特质息息相关。许多研究者本身就是高职院校的老师或担任某所院校的课题负责人,他们分析高职生择业的时候同时就会考虑所就职学校的特殊性,进行对某所高职院校个案研究,例如针对广东高职院校2005届毕业生的特定研究,并发现多数高职院校毕业生仍把眼睛盯住大中城市、大单位、高收入的工作岗位,81.2%的毕业生把珠三角作为工作地首选。针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实习工作研究就显示,由于酒店工作都是从服务员做起,而社会上对于服务员工作的歧视态度及工作本身的劳累低薪是流失率高的主要原因。针对高职女生群体的择业研究发现,女性群体择业存在高期望值与低现实率、独立与依赖、自卑与自负、追求成功与惧怕成功等心理冲突,对90后高职生择业现状的分析发现,这部分高职生群体存在期望过高、择业目标过于集中、功利主义倾向突出等问题。
4对影响高职生择业相关关系的研究
相关分析是研究现象之间是否存在某种依存关系,并对具体有依存关系的现象探讨其相关方向以及相关程度。例如:第一,工作满意度与择业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酒店实习对专业学生的择业态度有重要影响,建议增加实习生在业内的择业可能性,减少专业人才的隐性流失;第二,择业效能感与择业的关系。研究发现高职学生的择业效能感存在年级和专业上的显著差异,在年级上表现为随着年级的升高,择业效能感呈现出低—高—低的发展趋势;在专业上表现为文科学生低于其他学生;第三,社会比较与择业的关系。来自大学生自身、大学生周围重要他人以及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就业心理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所发生的效应是大学生进行社会比较的结果;第四,学习动机与择业的关系。调查发现许多学生已经充分地认识到就业的压力和择业的困难,这就不可避免地把择业作为学习的最主要动机,而对社会责任的关注、对个人兴趣爱好的关注则明显较弱,这是和本科院校大学生的一个比较明显的差别;第五,社会支持与择业的关系。社会认知理论强调在人的择业过程中,自我效能感与择业行为有密切的关系,它不但起监控、调节目标的作用,还直接影响了择业行为的发生。
5针对高职生择业中所出现的具体问题的研究
由于高职生在择业过程中,会涉及到学校、单位、学生等三方面主体,有时候会出现一些问题与矛盾。专家认为面对毕业生就业违约,用人单位歧视,造假和隐瞒等就业问题,择业教育中不能忽视法律教育,高职生应该具备相关的法律知识,一方面保护自己的权益,另一方面也理智择业。
作者:陈衍怀 单位: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