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职酒店管理课程优化与重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酒店管理课程优化与重组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职酒店管理课程优化与重组

摘要:中国酒店业在新常态下发生一系列显著变革,本文主要以本院的实践探索为例,探讨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为满足行业的发展和需求如何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词:新常态;酒店管理;课程体系

酒店管理专业是职业院校开设的热门专业,从行业来说,市场对本专业学生一直保持强大的需求,预计到2020年,高级酒店管理人才将成为职场上炙手可热的高薪阶层,酒店专业热度有增无减。从宏观层面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也影响到酒店业的发展,酒店业的产业升级和产业跨界发展以及互联网+等发展变化对酒店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行业高速井喷的发展和调整过程中,为行业培养重要人力资源的很多高职院校,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方面却缺乏有效的动态调整机制,来适应产业发展的要求。因此,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优化重组势在必行。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落实到专业上,体现在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专业课程的教学实施等工作中。具体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的调整,注重层次划分

课程体系的构建,首先是对人才培养规格的界定。中国酒店业在新常态下出现的第一个显著变化就是:由高星级酒店向中端非星级酒店的“结构调整”;由会务接待型酒店向旅游度假型酒店的类型转变;服务目标由满足客人共性需求为主的酒店转向以满足客人个性需求为主;分布结构由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发展;酒店内部结构也将由原来的“大客房大餐饮”向“大客房小餐饮”、“小客房无餐饮”方向转变。结合酒店行业的这些变化,以及国际一流酒店管理院校和本土本科的竞争,作者认为高等职业院校开设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能再一味只针对国际高星级酒店培养人才,也应转向为有发展前景,利润率保持良好的中高端连锁型酒店输送高质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课程设置与调整,注重素质培养

近期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以及《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中都提到了加强文化基础教育以及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要求。同时学院在企业调研时,也了解到酒店人力资源部门在招聘时不再只强调技能,他们认为技能可以在入职培训中很快实现提升。他们最看重的就是应聘者是否具备基本的职业素质和职业精神。而这方面的养成不是短期培训就能完成的,需要院校教育的强力配合。无论是政策文件还是行业需求都散发着同一个信息就是要开设有利于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课程,加大职业基础课课时比例和研究。职业素养是人的综合素质重要体现,是指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时表现出的基本品质。酒店员工的职业素质是酒店服务业的从业人员通过后天的教育培训、学习、实践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所具有的酒店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服务意识、沟通交流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良好的职业素质是一个人从事职业活动,事业取得成功的基础。因此,院校教育需要结合实际研究增设有助于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相关课程。再具体实施中首先以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引导为抓手,对于教育部规定了的思想政治类课程,引导教师将注意素质教育与学生专业相结合,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启发和引导学生养成自尊、自爱、爱祖国、爱企业、爱本职工作的道德品质。对于拓展职业素养的写作、人际交流、文化素养课程,我们开设了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大学语文、经济数学、中国传统文化等四门职业基础选修课。为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职业生涯更好发展奠定基础。对于职业能力模块课程设置,降低理论基础课的课时,加大与岗位职业能力养成相关课程的比例。我院在改革中就降低了《管理学基础》、《旅游概论》的课时,增设了茶艺师职业资格证考试对接的《茶艺师基础知识》。以《酒店服务与管理课程》为突破口,改革课程标准,结合行业操作实际,更新教学内容,划分模块,校企合作实施教学。对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必备的外语能力,我们进一步细化酒店英语教学模块,突出口语听力教学,多教师分模块实施教学,切实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对于新常态中突出的互联网+理念的培养,开设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等课程,在相关课程实施中强化互联网思维的培训与教育。对于职业能力拓展模块课程,结合旅游度假、定制服务、绿色环保、文化塑造等酒店发展的新常态以及学生岗位需求和素质能力提高,我院酒店管理专业选择了营养学、电子商务、中国旅游地理、会计电算化、服饰与化妆、会展节事策划六门选修课程与专业讲座、专项实训相结合拓展学生职业能力。

三、实践教学体系的调整

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最能体现“工学结合,职业导向”高职教育特色理念就是实践教学,也是院校实施“校企合作”最容易切入的领域。但在具体实施中,一个可以落实、有实际效果实践教学体系是值得探究的。我院酒店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经过多年探索形成了一个阶梯递进式的体系具体包含课程实训、专项技能实训、专业综合实训三个层级。第一学期为了培养优雅的服务姿态与礼仪;和会议服务技能,设置会议服务技能实训;第二学期强化酒店服务技能,设置酒店服务基本技能实训(前厅、餐饮、客房);第三学期,为获取茶艺师、调酒师等酒店服务相关技能证书,设置资格证考试专项培训;第四学期,提高专业服务水平设置专业技能竞赛实训,专业综合实训包括第五学期安排专业顶岗实训,第六学期安排毕业综合能力考核。此外还安排了对实践教学入学军训社会实践等等。由此通过实践教学达到对理论教学的良好补充。

四、教学实施的调整

对于基础理论型课程,要求教师在实施中,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与行业现状相结合,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进行教学。对于技术技能型课程实施校企合作教学,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比如我院将原有的核心技能课《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整合为《酒店服务与管理》课程。理论模块在校内实施,实践模块与该学期专项技能实训相结合,进入校企合作企业实施教学。保证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就是目前酒店实际运行中所采用的,做到真正的无缝对接。再具体操作中,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我们对有意愿的实施教学的企业进行选择。综合考虑企业的培训能力以及在行业内的地位,以及薪资福利、发展前景还有地缘等方面对学生的吸引力。在此基础上我们选择了陕西旅游集团旗下的管理培训生基地唐城宾馆作为课程实施合作企业。其次,我们与企业沟通课程实施标准,保证学生进入企业教学模块的完整度,学生在主要实习岗位有指定的导师指导培训之余,由企业中层和培训师进行其他岗位的培训与介绍,短期参观观摩等活动作为补充帮助学生了解整个饭店的企业文化、经营管理与服务模式。最后,校内保证有教师全程跟进实习过程。通过三年的实践与磨合,企业与学校、学生达到了共赢局面,第一批进入企业进行综合实训的同学有八名在毕业实习时主动选择在唐城宾馆实习,占到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并有两名进入宾馆管培生培训计划。此门课程的成功实施为我们下一步探索现代学徒制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具体实施中应注意的事项

1.程体系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一定要与时俱进,与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相协调。

2.面对新形势,校内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在教学项目的选择上要结合行业实际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上,要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程设计中增加与提高与专业核心技能相关知识的训练时间,提高学生相关技能水平。

3.在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选择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单位,其中企业的培训能力及意愿是考量的第一因素。

4.一套科学的课程体系需要兼顾社会、行业、学校、学生四方的需求与利益。提高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才是硬道理。新常态,新变化,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旅游业仍是国家重点扶持发展的支柱产业,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酒店业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人力资源需求。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应该适时的做出变革与探索。不断更新和优化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打造专业特色和品牌,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才能满足产业发展变化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莉.基于职业素质培养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4).

[2]王美玉,傅生生,王寿良,等.企业全程参与式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与实践———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

[3]孙建中.2015年中国酒店业六大“新常态”[EB/OL].迈点网,2014-12-2.

作者:万苗苗 单位:陕西青年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