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职机电专业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浅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机电专业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职机电专业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浅析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化,高职学校的教育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电工电子》课程作为机电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充分了解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的身心和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为综合性素质人才培养奠定基础。本文认真研究了传统《电工电子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了《电工电子》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寻求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高职学校;《电工电子》课程;实践教学

《电工电子》课程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不仅专业知识多、理论性强,还对实操技能有着严苛的标准。虽然我国高职学校很早就已经开设《电工电子》课程,但依然存在着教师教学思想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实训条件艰苦、设备落后,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常常会导致学生对电工电子知识学习不系统、不全面,无法满足社会对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发展要求。

一、《电工电子》课程在机电一体化学科中的定位

《电工电子》是一门集电工、电子基础知识和其他专业科学技术理论知识与实务于一身的学科,它除去在机械学科中设有之外,在电学、计算机技术、车辆修理等学科都有设置。在机电一体化的教学体系中,《电工电子》课程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不仅要教授学生系统的理论知识还有培养学生过硬的实操能力。《电工电子》课程在整个机电学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正因如此,其在机电一体化学科中的位置也要不同于其余学科[1]。在机电一体化的整体教学目标中,《电工电子》课程力求让学习者熟悉电学、计算机技术的相关理论、知识点与专业技能,并了解电工、信息技术在各产业和企业运行中的应用情况和未来前景,从而可以利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处理现实生产的实际问题。例如,工程中的电子电路设计、设备电路维修、施工场地电路安全隐患排除等实操能力同时,也为其余专业课程的教学、生产实践,以及职业上岗奠定了坚实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基础。作为基础学科的《电工电子》课程,教师在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全面了解电工、电子线路的基本知识,了解电子设备、高新技术产品中各器件的材质和功能,具备正确操纵与使用常见电子设备、仪表的基本能力,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对电子设备的整体电路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不仅可以完成对产品设备的电路安装、调试、检验等工作,还能够熟练地掌握销售和维护方面的基本操作技能。所以,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往往强调系统基础理论课程,将理论知识作为课程教学内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即使认真学习理论知识有助于学习者系统了解知识点和优化知识结构,并为将来开展实验项目打下基础,但根据职业院校本科生的实践状况我们会发现,此类课程具有较大的问题。第一,因为职业院校学员的基础一般不好且独立学习能力不强,所以很多学员对于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课程都会提不起兴致,而自学该课程也会出现越来越困难的情况,常常会有学生因学不懂而放弃;第二,职业院校学员毕业后多数会被分派到工业生产一线,并非做研究、搞产品设计,只是操纵机械、管理产品和排除故障等一些实践性强的岗位,学生常常会一种自己会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用处不大、应该掌握的技能又没学会的感觉。

二、传统《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模式的缺陷分析

(一)理论实训分离

过去的《电工电子》课程教学重理论轻实践,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理论与实践分离的模式,教学模式陈旧缺乏新意。一是学习者感觉理论知识抽象难懂,实际掌握的内容也相对枯燥,无法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逐渐丧失学习兴趣,这是极其不利于《电工电子》课程教学发展的;二是采用理论知识和实训操作相互分离的教学模式,这是不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这样的教学模式会造成理论和实践脱节,理论知识无法发挥对实践操作的指导作用,从而降低教学质量,影响技能型人才的输出。

(二)教学环境分离

过去的《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模式是把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分开进行的,不论是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是分离的[2]。彼此之间的联系不大,无法达成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教学目的。这样的教学模式是违反教学规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应该是相辅相成的,《电工电子》课程的理论知识可以指导其进行实际操作,《电工电子》课程的实际操作又可以进一步深化理论知识。一旦把理论和实际彻底分离起来,就会导致教育过程的脱节,教育的内涵就不能统筹调度。

三、《电工电子》课程实践性教学新模式探析

(一)根据教学计划变化而改变教学模式

《电工电子》课程的教材方案是我们课程开展的依据,以此来实现课程教学的统一,而根据我们所制订的对学员的统一教育方案,老师就会把他们所介绍到专业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并按照技能类型划分出不同的课程[3]。另外,再根据课程中的知识点提炼出子课题,根据课程需要制定出来的教学计划必须满足《电工、电子操作课程技能实训教学计划》的相关要求,实训计划让整个教学更加丰富,不再仅是理论知识的累积,而是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实现了一体化教学。

(二)根据教材内容进行一体化教学

《电工与电子》课程有着统一的教材,整个教学的开展都围绕着教材展开的,组织老师们认真地选择相应的课程,开展一体化的课程尝试。另外,还需要依照我们所制定的普通高等技术职业学校电工、电子技术类的相关教学规范,并遵照我们所要求的科学化、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对不同实训课程阶段的实训过程目的、实训课程任务、实训教学内容及实训课程方式等特点加以选编,并能够对独立的课程教学进行有机地集成,从而编写出有突出学科特点的教学课程,或其实训课程中的教学指导书。

(三)构建“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打造出“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这是未来高等职业学校的发展需求。教师既能进行理论教学又可以带领学生完成实训操作,这是未来高职教师的职业走向。学校应该鼓励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获得职业技能证书;学校应该要求教师真正地走入实训基地和企业生产的车间,强化自身的专业技能,早日让自己成为“双师型”教师。

(四)推进教室一体化提升教学条件

教学条件是推进教学成功开展的有力保障。提升教学条件,可以为《电工电子》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顺利开展提供物质基础[4]。要想保证实训教学质量,必须要有配套的教学设施,实训设备,保证有足够的实训设备让学生进行实际性的操作,从而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社会输送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四、《电工电子》课程实践教学新模式中需注意的问题分析

(一)要严格规范理论实训教学管理的工作流程,切实提高各学科理论实训一体化的教学基本质量

传统的实训流程教学的程序是非常严密的,要严格遵循入学引导、巡回辅导、结业引导等,教师要对整个实训教学进行全程有效管理。在教育的基本流程中,老师还需要根据一些切实的实际情况,采用各种不同的授课方法,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并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在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给予重点关注集中展开讲授,对个别学生出现的问题给予个性化指导,实现课程讲解、操作示范、实践训练一体化教学[5]。这样的教学模式既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作用。

(二)要持续推动教学改革,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的能力以及教学水平的能力

对于实践阶段的指导教师来说,不仅要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有很强的实操能力。在学生实践指导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应答自如,要及时给学生分享一些最前沿的技术和设备信息,扩充学生的理论知识。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对技术、设备、工艺要有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指导教师在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实践经验、工艺特点和技能要求,编写教学课件。在实际操作工程项目的示范与实训中,教师应紧密结合实践,简明扼要介绍有关基础知识,拓宽学习者的知识能力。

(三)结合理论知识,重视实践效果

职业教学的终极培养目标,也就是要求学习者必须具备实际能力——对处理现实问题的综合能力,需要学习者通过掌握技巧去进行的一些工作活动[6]。实用性素质教育是学习者进行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专业知识的主要手段,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不能缺的一环,因此做好实用性素质教育就是建立中职教育特点的关键措施。强调技术实践、淡化理论知识,学习者不仅掌握了技术,也就根据实践学会了知识。

(四)注重社会实践,构筑产学一体化培养途径

职业院校的学员要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生产一线所需要的技术型人员,就不能成为“书呆子”只会纸上谈兵,而是应该进入企业,积极投入一线生产中,了解产品性能,在生产实践中向一线工作者学习实践经验,从而认识社会,熟悉生产实践。所以,学校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给更多的学生联系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提升自身理论素养的重要性。通过这样以产促教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扎根到生产实践中,将课堂教学和实际生产活动紧密联系起来。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成为高职院校组成学员到企业一线实践的根本宗旨。但是在实践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因设备落后而导致课题无法完成或实训中设备、材料短缺等情况,所以我们只能通过不断深入的增进学校和各个公司之间的联系,才可以比较合理的建设起学校的社会实习基地[7]。此外,学员们在深入到企业生产一线的过程中,可以第一时间认识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还可以向经验丰富的老员工请教,以此积累实践经验。目前,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培养职业技术型人才,既符合企业发展社会需要,还可以让学生从学校就开始拥有较强的实干能力,使其日后成长为企业的应用型人才。

(五)现代教学手段,及时引进

现代教学技术优点很多,特别是它的智能化和体验感,成为现代教育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手段。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可以改变传统的“师生”二元教学模式,让人工智能技术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推动多元化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在《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中适当增添短视频、PPT等信息技术手段,可以让教学情景、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真实。现阶段,将多媒体技术渗透到现代教学内容中,把电子教学、表演与实践教育生动、直观地融合在一起,给学习者实现边听、边看、边想、边做的统一,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现在不少高校教室上均安装了多媒体教学平台,老师进行多媒体教学已并非难事,利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克服老师学时少、教学内容多的问题[8]。用传统方式授课时,因老师往往需要在黑板上作图、推演公式方法。因此,费时较多,而老师通常反映在某门课学时紧张,为了赶课时限,老师只好简化或舍弃许多对课堂效果有利的作图。而利用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来辅佐教学活动,即可省去老师大量板书的时候,从而扩大了教学活动数据资料量,也有利于克服学时少、教学内容多的问题。同时还有利于使较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更加直接化。但《电工电子》课程教学理论性较强、教学内容抽象,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往往只是在对理论知识上行阐述、演绎、检验和解释,或通过一些公式方法来说明具体问题,因此很难给学习者较直观的印象。此外,部分实践也由于教学设备的局限无法进行。在多媒体技术教材中可穿插录像、动画片,把电路的实际工作情景展示给学习者,融视听技能于一身,让抽象的问题变得更加直接、更容易了解与把握。

五、结语

《电工电子》课程是一门工科类的基础性课程,是学生掌握《电工电子》课程技术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是整个教学体系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电工电子》课程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坚持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法,科学合理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科学技术的更新迭代,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必须要坚持“变”。因此,要求中高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都需要适时改变,与时俱进,否则就会和时代脱节。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创新教学手段、探索新思维,以便更好地满足教学要求,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养成、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于海涛 代艳 单位:日照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