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压套组合件加工工艺可行性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压套组合件加工工艺可行性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本文对典型压套组合件的结构及其高精度要求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该类零件的加工难点及工艺方法进行分析,通过加工方法的调整及加工参数优化,对该类组合件加工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压套组合件;加工方法;参数优化

引言

通过对典型零件500/600(B)的加工流程进行跟踪,该零件合格率低的原因是由于低温灵活性合格率过低,该组件为不同材料的两个单件组合的双间隙活门组件,由于该组件的活门由两种材料的单件通过工艺方法组合,各单件的材料不同,在加工、组合、检测、及工艺性等多方面就会与常规工艺方法有所不同,尤其是两种不同材料采用热胀冷缩压套后,仍需保证高精度的形状公差和同轴度要求,加工难度更大,从而导致该类零组件长期存在低温灵活性试验不灵活现象,合格率仅为10%。1加工难点针对该类组合件,我们以图2为例结合实际加工状况进行分析。500/600-01(B)(活门)外圆对压套孔跳动0.01max(图3),023-5F(联接杆)大外圆对小外圆跳动0.005max(图4),那么理论上将连接杆压入后,外圆对轴的跳动应该等于活门和联接杆单件的跳动之和0.015max;该组件中500/600-01(B)与023-5F外圆②对外圆①的跳动要求为0.03max,对于两个不同材料的组合件,且两零件为过盈配合,压套时需先对正刻线后再压入,且只对023-5F(联接杆)进行降温处理,对正刻线后压套时联接杆已经回温,冷冻产生的间隙配合已变为过渡配合,从而不能直接放入衬套孔内,需使用压力机辅助压入,产生联接杆受力不均匀,导致压套后外圆②对外圆①的跳动0.03max超差。

2工艺分析

通过对高精度典型活门组件500(B)/600(B)的单件及组件加工、组合、检测、及工艺性等多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到影响组件低温灵活性试验不灵活的关键因素是压套后500-01/600-01(B)的大外圆①相对023-5F的小外圆②跳动超差(见图2)。通过单件及组件的加工方法进行分析,其中影响压套后跳动的因素有:①500/600-01(B)外圆对内孔跳动0.01(见图3);②023-5F大外圆对小外圆跳动0.005(见图4);③压套定位面对零件内孔(外圆)的垂直度;④压套时的紧度大小是否存在影响;⑤压套时产生变形;⑥内孔与外圆的倒角是否能起到引导作用。通过对2012年下半年加工的该零组件压套工序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以上影响的因素分析如下:①500/600-01(B)外圆对内孔跳动0.01存在超差:由于023-5F与该内孔有紧度要求,该跳动超差直接导致压套后两外圆的跳动超差;②023-5F大外圆对小外圆跳动0.005合格:组合后的跳动要求为该单件的小外圆对活门外圆的跳动要求,该跳动可以保证组合后小外圆对活门的跳动合格;③压套定位面对零件内孔(外圆)的垂直度实测0.01左右,可满足要求:该垂直度可保证压套时零件不会侧偏;④压套时紧度在0.022~0.028之间,内孔圆柱度为0.003;外圆圆柱度0.002,故在0.006的紧度公差范围内调整的仅有0.002~0.003的空间,其意义不大;⑤压套时,由于紧度为0.02~0.03,且只冰冻023-5F,在加工时,不能直接放入衬套500/600-01(B)中,需使用外力,用压力机压入,在压入时会因受力不均匀导致压套后的跳动0.03超差;⑥活门内孔与联接杆外圆的倒角为0.5×45°,该倒角确保联接杆可以顺利被压入活门中。

3解决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其中500/600-01(B)外圆对内孔跳动0.01存在超差:由于023-5F与该内孔有紧度要求,该跳动超差是影响压套后跳动超差的关键因素,为了彻底的解决该问题,采取如下措施;首先对2012年6月~12月加工的单、组件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并制订了如表1、表2数据表。从以上数据看出,压套前跳动与压套后跳动无明显规律,故产生跳动超差的主要原因为压套压入时受力不均造成,为了保证组合件的压套合格率,故对工艺规程进行如下调整:整500-01/600-01(B)数控车在5、10工序的加工方法,保证外圆对内孔跳动0.01max,以满足组合件的跳动要求;并增加压套的定位面对压套孔(外圆)的垂直度要求,以保证压套时联接杆不会侧偏。②500-01/600-01(B)10工序镗孔中,要求100%检查垂直度0.02,保证该垂直度合格,满足组件要求。③由于500-01/600-01(B)中压套孔较短,研磨工人在手拿零件研孔时会将该孔研偏,从而导致压套孔与外圆的跳动以及压套定位面与内孔的垂直度超差,影响压套后组合件的跳动;500-01/600-01(B)在95工序硬质阳极化后,105工序研孔前增加103工序镗孔。以外圆为基准,尺寸按准12.02+0.010加工,保证外圆对压套孔跳动0.01max,为研磨去除余量,再进行研孔,以提高内孔的光度和圆柱度要求,保证压套后的密封性要求。④在组件500/600(B)压套工序中,将原来只将联接杆冰冻更改为一方面将联接杆冰冻,另一方面将活门加热,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避免使用压力机,从而避免外力压入时手里不均匀造成压套后跳动超差:将500/600-01(B)放入加温箱,加温至150℃±5℃保温30min,再将023-5F放入液氮冷却至不冒泡,压套时使用同轴度工装,将500/600-01(B)放入工装,再将023-5F压入,要求不得使用压力机;将单零件温差法改为成对零件的温差法压套,避免压套时使用外力压入受力不均匀而带来的不稳定因素。

4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典型的不同材料的组合件(图1组合件示意图)的加工难点进行数据收集、通过工艺分析、制定解决措施和方案,从工艺流程的调整和工艺加工参数的优化上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论证,从而解决了不同材料组合件的加工难点。同时也为我公司今后研制该类组合件的加工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淑萍.机械加工工艺及装备[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259-266.

[2]陈宏钧.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M].四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20-49.

[3]冯刚.钳工实训指导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69-96.

作者:刘维军 单位:中国航发贵州红林航空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