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低碳经济下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浅议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本文研究了在全球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中国加工贸易企业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在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中,耗能高、污染高、资源消耗量大的企业仍占大部分,且大都处于低附加价值的生产环节。结合中国加工贸易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中国加工贸易企业进行转型升级,对承接产业进行筛选的同时,对生产链进行创新,顺应低碳经济发展潮流,实现中国加工贸易企业的低碳发展,这对中国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低碳经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一、加工贸易与低碳经济相关理论概述
(一)加工贸易关联理论所谓“加工贸易”,是指经营者从外国直接进口原材料、辅料、零部件、包装材料、加工和装配后,将产品重新出口的商业行为。加工贸易中常用的方法有:进料加工、来料加工、装配加工和联合加工。
1.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提出了一种比较成本贸易的学说,国际贸易不是基于绝对差异,而是基于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异和相关的相对成本。各国应按照“两翼”原则,精要制造和出口具备“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备“比较劣势”的产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人口和制度红利吸引了大量外资进入,加工贸易企业得到发展。但由于我国承接的加工贸易企业大都集中于低附加价值的生产链环节,且所承接的企业污染高、能耗高、排放高现象普遍存在,因此也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根据比较优势理论,我国要想在新的加工贸易中占据优势,必须要开拓新的发展路径,促进加工贸易企业技术创新,淘汰落后产能,以此来培育新的比较优势。
2.产品经济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的经济寿命,是指一件商品在市场上被正式推出到市场淘汰的过程。这一进程出现的时间因国家而异,而且有很大的时间差异。这一时间上的差别表现为各国间技术水平的差别,反映出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的市场竞争能力,由此决定的国际贸易和投资变动。据产品经济生命周期理论,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应将视线转向具备高新技术和注重低碳发展的国家,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以促进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进步和节能减排,同时将有利于我国的经济结构升级和生态环境的恢复建设,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价值链理论
迈克尔·波特提出,“任何业务都是产品设计、制造、销售、运输和多种支持活动的集合。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表示为一条价值链”,企业需通过一系列活动实现价值创造。每个环节作为一个整体处于同一价值链中,且彼此需保持一定程度的独立性,发达国家因具备技术和资本优势占据价值链的战略环节,发展中国家因具备劳动力和能源优势占据价值链的低附加值环节。据该理论,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应得到关于企业在竞争环节中占据优势的并不是整个价值环节而是价值链特定战略环节的启示。因此,我国加工贸易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对价值链中的环节进行重要性划分,对本企业承接方向有明确的目标。同时,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应该努力提高自身实力,把握价值链特定战略环节,实现由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的转变。
(二)低碳经济相关理论
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提倡通过使用技术创新、业态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以最大限度降低燃煤、原油等高碳能量支出以及温室气体排放量,是一个既促进经济发展又促进社会环保的经济发展形式。第一个关于“低碳经济”的政府文件是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英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拓者,但却是一个资源贫瘠的国家。以2003年的消费模式为标准,预计2023年英国80%的能源将不得不依赖进口。
1.绿色经济
绿色经济是皮尔斯最先提出的经济发展模式,它把绿色生产、消费、分配、科技等应用到经济、社会生活中去,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秉承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坚持以发展经济、全面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绿色经济主要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的一种发展状态。低碳经济则是指在生产、消费过程中,以达到资源、能源的有效利用为目的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2.资源循环型经济
循环经济特点是资源的节约与再利用,以和谐的方式发展经济。它主张把经济活动按照“资源—产品—可再生”的循环利用流程组织起来,拥有低采收率、高利用率、低排放等优点。所有材料和能源都能被合理和持续地使用,以尽量减少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而低碳经济则是以发展低碳生产力为重点,致力于减少煤炭石油的高能耗现象,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二、中国加工贸易企业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发展情况
(一)中国加工贸易企业发展态势情况
中国加工贸易有三个主要特征:第一,两头外。即中国从境外采购用来生产成品的全部或部分原物料,又把成品销往国外。第二,保税料件。针对加工贸易两头外特点,中国目前法律制度要求海关对所有进口料件实施保税监管制度,即在海关监督下对进口料件暂停征收所有进口税收的制度。保税料件在减少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也对其提供了较高的监管要求。保税货物是与一般贸易区分开来的一个重要标志。第三,加工增值。企业在进行加工贸易时,主要是为了通过加工增加进口料件的价值,从而获得差价或人工费用。尽管加工贸易产品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发展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但是加工贸易产品大多是通过进口加工后再出口,所以真正有利可图的是产品的加工增值,但利润不高。这也导致全国出口交易额高,但经济效益普遍不高的现象。
1.加工贸易企业结构
(1)加工贸易模式按所承接业务特征的不同,加工贸易可分为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两类。其中,进料加工是中国加工贸易主要方式。改革开放使东部沿海省份与世界经济接轨,随着开放程度加深,并受惠于改革开放初期招商引资、出口退税等国家优惠政策的影响,外商投资企业源源不断的来华投资设厂。如表所示。(2)产品结构中国加工贸易产品结构得到不断改善。中国曾主要依靠人口红利这一相对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近几年一直在进行工业体制调整,促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升级,使得资本和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例上升。如图1所示。图12019年中国加工贸易产品结构图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官网统计月报。
2.加工贸易企业存在的问题
(1)低碳技术落后低碳技术是指有效掌握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包括煤的清洁高效应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藏等具体范畴。欧美国家在低碳技术的发展和节能减排方面的应用要比发展中国家更早、更成熟。随着对先进低碳技术需求的不断增加,而供应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所以拥有先进低碳技术的国家将有限地供应给需要它们的发展中国家,并抬高技术价格来获取巨额利润。据我国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技术转让谈判的专家邹骥教授介绍,在高效技术方面,发达国家的整体能源效率(即一次能源投入转化为经济的效率)达到了45%,而我国只有35%。虽然这两年有了很大改观,但总体上还很落后,发展很不平衡。于此,加工贸易企业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如果高价收购发达国家的低碳技术,将会增加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的利润空间;但不引进低碳技术,以我国目前的技术水平,很难与国际标准接轨,最终导致出口加工贸易产品时受到碳关税处罚。(2)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近年来,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农产品、文化产品等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下降,机电产品等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产品的出口比例则不断上升。但是,低层次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品仍占较大比重,由于受资金、技术和经济发展的限制,我们的加工贸易主要是从发达国家转移过来的中低端零件制造等加工装配生产,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中低端,加工贸易产品离低碳标准存在相当大的距离。(3)碳关税的存在征收“碳关税”是以环境保护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对高碳排放的商品征收碳关税,这必然会提高出口商品的交易费用。同时,将会导致我国出口产品比重下降。随着碳关税的征收,必然会使公司的产品竞争能力下降。此外,碳关税的征收也会对加工贸易公司产生一定的碳排放风险。不但会削弱产品的竞争力,而且会使一些高污染、高能耗企业面临倒闭。
(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为了解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利用碳排放强度指标来展示。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对我国工业发展所消耗的能源与我国GDP进行计算得出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碳排放强度,通过图2可以看到我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碳排放的强度减小,碳排放强度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也表明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更趋向低碳发展。且对于环境保护并不只是停留在口头的号召,而是更多用行动展现我国推进低碳经济的坚定决心。
(三)相关行业案例分析——以广东省纺织服装业为例
广东省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驱,它以其得天独厚的区位和政策优势,率先开展了加工贸易。纺织服装业是广东省九大支柱产业之一,广东省传统优势产业在2011年的增加值增长14.6%,纺织和服装成衣行业的增加值同比增长12.1%。广东省在人口红利时期,已积累了丰富的对外贸易经验,并形成一条完整的、规模较大的外贸产业链。纺织服装业是一个“以量取胜”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即在世界服装产业链分工中仍处于附加值极低的制造环节。而广东省近几年来,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纺织品服装业面临着较大的低碳技术壁垒压力,达不到发达国家绿色标准的商品被限制或禁止进口,大多数公司仅获得10%的加工费用,广东纺织服装业加工贸易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广东制造”的强势地位正在逐步丧失,广东的纺织服装业正经历一场空前的变化与冲击。广东省政府提出要把引进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企业作为重点,强化对现有纺织服装业加工贸易企业的经营情况和生产能力的核查,将环保、安全生产、能耗等指标纳入企业经营状况与生产能力的考核之中。广东省纺织服装业应把握“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机遇,加大科技投入和科技创新力度,提升产品技术水平,降低含碳量,以应对绿色壁垒。品牌引领,质量取胜,创建广东自主纺织服装品牌。在不断增长的成本和多重绿色壁垒的环境中,力求实现数量的转变和质量的飞跃。
三、实现转型升级的对策
(一)促进科技创新
一是加工贸易主要使用的煤炭能源采用清洁方式利用。通过分析和分解煤中的污染成分,使燃煤转换为能源时尽力实现无碳化,最终使加工贸易出口商品的含碳量下降。二是使加工贸易企业形成低碳技术研究新模式:一方面,企业应引入新技术,摒弃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技术和效益相结合,推动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我国应积极研发低碳技术,并不断进行创新,改造或淘汰落后产能。三是加强与发达国家的能源技术交流和合作。积极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节能减排技术、新能源技术,以减少出口产品的隐含碳量,推动我国加工贸易低碳化发展。
(二)发展服务型加工贸易
当前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服务贸易因资源和能源消耗少而受到追捧,国际产业转移和要素重组的重心逐渐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从政府角度来讲,应该更加积极推动加工贸易由制造类加工贸易向服务类加工贸易转变发展;从加工贸易企业角度来讲,应该更积极主动寻求途径和方法实现转型升级。发展服务类加工贸易首先要认真、始终如一地释放服务市场,降低对服务贸易的市场门槛限制;二是制定鼓励承接服务外包的专门政策措施,为外包企业提供金融信贷;三是积极推进服务外包商务环境建设。
(三)政府出台优惠政策
政府出台各类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有关企业更积极投身到低碳能源的研发中来。同时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推动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完善利于节能减排的财政政策,实行利于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参与全球低碳经济贸易规则的建立健全,为我国加工贸易企业产品的进出口争取更有利的保障,帮助我国加工贸易企业更好地利用贸易规则。
作者:刘佳 单位:山东工商学院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