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建筑设计中形式逻辑思索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笔者在设计工作中所从事设计的项目,从建筑的外部造型和建筑的工程结构,构造生成的逻辑形式两方面阐述建筑的内在逻辑,从而得出建筑建造构成的过程即是一个逻辑的过程、生成的过程,建筑的根本在于设计与营建的逻辑。而建筑的审美也不是先验的,应该以用符合逻辑的审美眼光去看待建筑,同时设计师要用一套思维的逻辑探索建筑设计的真谛。
关键词:基本单元;建筑空间;形态;结构;功能
1新理性主义建筑
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中后期,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一系列社会运动之后,美国的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建筑思潮遭受美国学院派建筑思潮和欧洲建筑界的强烈抵触和排斥,在新古典主义思潮影响下,新理性主义(Neo-rationalism)思潮蓬勃发展,新理性主义在建筑界的影响颇为突出。新理性主义(Neo-rationalism)上世纪60年代起源于意大利,其发源时间与后现代主义几乎同时兴起。新理性主义建筑风格始终坚持建构逻辑的严密性,所有建筑形式都需要遵循一定的逻辑,建筑形式上追求简化、简洁,要求去装饰化。同时在建筑类型学(Typology)的指引下,产生出新的建筑设计手法,在传统的古典建筑秩序中找寻找设计的规则与灵感启发,从而探索建筑的经典。新理性主义建筑派将类型学(Typology)和形态学(Morphology)运用于建筑设计当中,追求建筑的外部形态应该严格遵守结构的逻辑或者形态的逻辑。新理性主义建筑思潮的追随者的设计,都具有共同的特征:去除拼贴元素、装饰构造、通过简单的几何形体的穿插组合,忠实反映建筑的功能结构和结构形式。这种形式上的简约、是新理性主义建筑学派的理性体现。新理性主义建筑师认为真正的建筑审美蕴藏于古典秩序之中,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湮没。新理性学派建筑师认为古典的建筑审美法则对于构建建筑逻辑具有积极作用,因此他们也认为理性的、符合逻辑的建筑作品的诞生将赋予建筑生命与内涵,他们实践此思想,并且绵延不断的探索、努力,并在多年的建筑设计实践中产生了深远宽广的影响力,从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建筑表达语汇。新理性主义建筑师认为形式服从功能,建筑的外在形式是建筑内部功能的忠实反映,功能决定形式,建筑的功能是建筑设计的立足点,所有建筑的外在形式要服从于建筑内部的功能逻辑,内在功能是第一位的,建筑的外在形式是其功能的体现,即先功能后形式。建筑的形式是指建筑在具体的场地环境中表现出的体块大小、材料、质地、各类构成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研究建筑的形式逻辑,就是推敲构成建筑的外在的体积大小、材料、质地、各类构成要素之间的组合关系,大小比例,各个形体的组成关系,这个推敲的过程,就是生成建筑逻辑的推敲过程和建构过程。建筑作品的形式逻辑可以分为建构和形体两个部分。“建构”指建筑形式的推敲过程和实现过程,是建筑形式逻辑产生的基础和实现手段。“形体”指建筑中抽象出来的纯粹的几何体块在物理、力学、几何学中的特性,是建筑抽象形式产生的原形。因此,我们探讨建筑的形式逻辑就包括建构逻辑和形体逻辑两部分。这建构逻辑和形体逻辑相互影响,共同体现出建筑的形式逻辑。以下笔者将结合工作中的实际作品,通过几何形体和布局形式试探建筑的“形体”,通过建筑的材料逻辑和结构逻辑试探建筑的“建构”。
2体现建筑形式逻辑的2要素
2.1纯粹的几何体作为新理性主义建筑最鲜明的特征:轮廓线条,勾勒出具有识别性和唯一性的清新隽永的建筑风格,从而成为该建筑独特的身份证,使其识别性的唯一特征,从而达到标志性目的;便捷硬朗的立方体、极具识别性的对称几何体等,强调出建筑的几何边界,圆形、弧形,因为其外形圆润,活泼而极具识别性,从而形成不同于其他建筑的独特个性。通过对内在功能的提炼、展现,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形式,从而在一幢建筑中营建出一种独特俊美的建筑风格。
2.2对称布局
对称布局被认为是秩序、严谨、规则的象征,对称意味着规则,正式通过这种秩序感,加上空间的对称布局就更可以凸显出主体建筑的地位和核心功能,从而也在建筑群体和空间构成中体现出向导性和秩序性,使得建筑群体和单体表现出主从关系,更加突出了建筑的核心功能以及主体建筑。对称布局产生空间秩序,而空间秩序是理性永恒的象征。笔者所参与设计的中石油西南管道公司项目位于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用地大致呈矩形,三面环路,西邻春漫大道,南邻翔拓路,东邻向阳路,周边市政设施完善。北侧为云南云之茶研发基地,南侧为南天电子。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坡向翔拓路和向阳路,自然坡度5°,依据规划条件,建筑退50m春漫大道15m,退30m拓翔路10m,在满足现行规范要求的前提下,设计力求布局合理、通道通畅,分区明晰。在靠近春漫大道一侧布置了丁类库房、行政办公及生活辅助区,往东北方向封堵实验演练场、维抢修车库、维抢修厂房及封堵工间,最北侧为物资储备库和焊工演练场,在沿城市干道上形成一个连续的界面,以利于提升城市界面形象。通过设计在基地内部形成四大功能区:丁类库房和办公生活辅助区,堆场演练区,生产区和应急车辆区。内部生产区域均为硬质铺地,在办公区和食堂周边布置绿地,最大限度美化厂区。将场地分为四个台阶设置。由东北向西南逐级升高,其中物资储备库和焊工演练场在第一台,丁类库房及员工食堂在最高一级台阶,利用现状地形,节约了土方工程量,台阶之间放坡形式处理。将丁类库房行政办公做集中式布置,在城市主干道上最大程度的展示企业形象,以利于提升城市界面形象。建筑南侧占据有利朝向,办公与会议功能,东北侧为职工食堂位于下风向,减少场地内部影响。顶部为光伏太阳能一体化设计的考虑,将功能与造型结合,通过体量,色彩,构架,体现建筑的形式逻辑,强调建筑外部形态是对内部功能空间功能的忠实体现,楼梯间作为高耸的体量,体现交通功能;构架为光伏太阳能一体化设计,雨篷构件形成灰空间,每个形体对应实际功能。建筑造型高低错落,体量丰富,具有良好的城市天际线,采用对称略有微差的形体构图,通过体量的穿插,以丰富独特的形体语言对话独特场地,通过建筑内部的走廊、外廊,室外平台,建筑出入口处的雨棚等建筑元素,使各功能紧密的联系,强化了建筑内外空间的沟通、增加了层次感和建筑的场所感。绿化景观以乔木,竹,草,花以及入口处的景观喷泉,坡道和入口灰空间,引领空间沟通,引导视线,使整个建筑充满灵性。建筑立面设计风格,通过现代化建筑材料铝材、玻璃、石材的运用,体现建筑的工业性、时代性等特色。立面色彩沉稳的冷峻的灰色作为基础色调,符合工业建筑性格特点,局部以仿木涂料点缀,对比鲜明,体现出西南管道公司的企业文化。
3建筑形式逻辑构建的2要素
3.1建构的逻辑
结构逻辑可以被理解为是建构逻辑的一部分,在建筑的生成过程中,建构的过程尤为重要,建构逻辑是建筑物落地,实现的重要基础,也是建筑功能的载体。传统的建筑物料,自古至今未发生实质性改变:砖、石、土、木以及现代建筑材料玻璃、特种金属等,才是建筑赖以存在的基础。建构逻辑,在于对材料的特性重视体现:比如材料的抗拉性能、抗压性能、材料特性决定的建筑空间的特征。在实际项目中,笔者试图利用建筑的功能组织规律来实现各种空间组合的各种构思,同时建筑结构的真实表现在指建筑的结构构件中,及其几何形体组成的建筑体块之间承重和非承重的关系的结合。依据柯布西耶的“现代建筑五点”,在建筑单体设计中加入了屋顶花园、横向长窗,建筑平面自由组合,将会议、多功能厅等通过交通空间结合在一起。屋顶花园—屋顶功能设置灵活性增大,作为高原地区,光照充足,屋顶可以灵活应用,从而为建筑屋顶功能的延展做出了部分尝试。本设计也是受此启发,完整体现了这五项原则。
3.2形体逻辑
建筑有两重构造元素:体量与功能,建筑的外部体量与其内部功能可以体视为是相互对应的两个元素。围绕空间而组织起来的功能组合形式是营造建筑内部空间的主要手段,现代建筑主要着眼于建筑形式对空间的遵守和表现。空间为主导,空间决定建筑的形体,形体是空间的外部展现。建筑的外部形体与体量,既是建筑的原型,它直接表达了建筑生成的过程和建筑师思考的逻辑,是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基于功能、流线、场地条件、交通、内部功能衔接等想法、矛盾最终解决的结果。本设计通过以会议室大空间大体量的建筑形式将办公和住宿两种体量相统一,协调一致。主体空间是简单的长方体体块,楼梯间高出办公楼的主体体块,简单明了,入口处的空间设计是整个体量的突出亮点,整个造型体量逻辑性十分明显,极具识别性。无论如何,形式与功能始终是建筑师关注的对象。空间的组成、单元与体形元素的结合,再到各个功能单元的组织结构,建筑的形式逻辑关系应该简要明了。建筑的形式逻辑包括形体与空间,场地与环境,材料与构造等方面,建筑设计中这种逻辑思维是是从场地推导建筑功能、建筑单体、群体组合形式的基本方法,也是解决建筑设计中的共性问题的手法,掌握这种方法有助于建筑师发挥建筑构思和表达建筑设计意图,从而设计出优秀的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弗兰茨寺.D.K.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王群.解读弗兰普顿的《建构文化研究》(一)[J].A+D,2001(1):36.
[4]张雷.结构单元与形式秩序[J].建筑师,2013.[5]张毓峰.建筑学的科学:空间及其形式语言[J].世界建筑,2013,10.
[6]丁沃沃,张雷,冯金龙.欧洲现代建筑解析[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7]张太平.谈城市建筑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联系与协调[J].价值工程,2019,38(20):79-81.
作者:张涛 王翔 单位: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