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未来建筑设计木材的应用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未来建筑设计木材的应用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未来建筑设计木材的应用分析

摘要:该文结合绿色建筑与环保材料,分析木材在未来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绿色建筑;木材;建筑设计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建筑业正在向绿色环保的方向上迈进,环保节能材料也开始发挥作用以缓解能源紧张、提高环保效能,这符合建筑材料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实际要求,能显著提高建筑业的环保水平。木材可在建筑外观设计、内部空间布置以及建筑风格打造等方面发挥其绿色环保的特点,在贯彻环保理念的同时展现建筑特色。

1绿色建筑概述

1.1绿色建筑简介

绿色建筑指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最大力度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以及污染物排放的减少,为使用者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建设与人、与自然相对和谐共存的建筑。具体含义如下:(1)节能减排,保护环境;(2)满足可持续发展;(3)全生命使用周期;绿色建筑在使用周期方面较传统建筑更长,可保障材料的持续使用,满足建筑的发展与自然发展相协调。

1.2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中国绿色建筑起步较晚且发展较为缓慢,发展水平与国外有一定差距,目前主要集中在沿海开放地区和经济水平相对较高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严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资源环境的恶化、建筑总量的增长,中国已经着手对建筑业制定相关评价标准与发展规划,对绿色建筑的发展进行规划与指导,但发展速度较慢的现状仍未得到完全改善[2]。1.3绿色建筑发展方式(1)绿色建筑设计:与传统建筑方式相比,绿色建筑不止着眼于建筑的空间性与功能性,还要考虑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在设计中应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合理选址、合理布局,最大限度使用自然能源实现整栋建筑的节能减排。(2)绿色建筑材料:选取无污染、无毒害和无放射性的材料,达到使用周期后可回收利用,实现对地球环境负荷最小和有利于人类健康两大目标,达到“健康、环保、安全及质量优良”4个目的。木材是其中代表之一。(3)绿色建筑施工:施工阶段是建筑建造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同样也是废弃物排放与环境污染的主要环节。施工方应提高施工水平,在运输、施工以及污染管理、废物处理的各阶段都能实现环保节能、降低能耗的目标,努力达成绿色建筑的建造理念[4]。

2木材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分析

2.1木材与其它传统材料结合

木材受自身特性的影响,表现形态较为单一,它不能随意弯曲塑造丰富的造型,复杂形态的表现力较弱,且色彩选择范围较小,再一个我国现状为木材资源短缺,这些对使用木材进行建筑设计形成了一定的限制,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将木材与各种传统材料结合使用,发挥各自的特性,是对资源循环再利用和对大自然的保护,也可以降低建设成本。(1)与砖石材料结合:与木材相同,砖石材料也是一种比较清洁且发展历史较长的材料,坚韧的木材和坚硬的砖石结合,能更好的发挥木材和砌体的功能,产生独特的逻辑关系,拥有舒服的美学感受。砖石一般用于地基和墙面,木材用于门窗、地板、楼梯和屋顶,木材温暖轻柔的特点可以给人带来自然和新鲜感,提高建筑使用的舒适性。(2)与混凝土材料结合:混凝土材料作为一种人工材料,是建筑施工的主要材料之一。木材与混凝土材料相结合,可以进行不同建筑风格的调和。在利用混凝土材料抗火性能、可塑性强与制备方便特点的同时,将木材的轻质特点与自然风格结合使用,可代替传统建筑设计中的高污染与高耗能材料,并减少混凝土材料后期养护中出现的各类污染问题,为建筑的整体设计提供多种选择。(3)与金属材料结合:金属材料多呈现出冰冷的感觉,而木材简单、温暖和柔和的特点能很好的与金属材料进行补充,两者相融合使用,可以丰富造型、提升观感。金属材料延展性、可塑性强,可根据不同需求进行精确的生产与拼接,木材可使金属设计风格丰富化,而金属材料可加强木材的强度与连接性,两者相辅相成。

2.2木材与新型材料相结合

中国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积面积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7,森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分布不均,而在绿色建筑推行的同时,人们对木材旺盛的需求必然与木材资源日渐短缺的问题互为矛盾,在此情况下,利用科技的进步和倚靠材料研发水平的提高,新型木材应运而生。比如:塑木复合材料是通过人工技术生产的木材代用品,已成为当今世界公认并推广的绿色环保材料。塑木复合材料是以木纤维或植物纤维以各种不同的形态作为增强材料或填料,经过预处理后使之与热塑性树脂或其他材料复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环保复合型材料。由于兼备木材与塑料的双重特性,塑木材料克服了木材吸水率高,易变形开裂,易被虫蛀霉变的缺点,并具有机械性能高、质轻、防潮、耐酸碱、不腐烂、便于清洗等优点。并且这种材料利用低成本的废旧塑料和木质纤维材料,可以有力缓解我国森林资源贫乏所造成的窘境和环境恶化问题,其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特征非常吻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另一种新型木材科技木是以普通木材、尤其是速生木材为原料,利用仿生学原理,采用电脑模拟和高科技手段,对其进行各种改性物化处理生产的一种性能优越的木质新型装饰材料,可仿真天然珍贵树种的纹理,并保留了木材隔热、绝缘、调湿的自然属性。还有一种是可注塑成型的化学木材,是用环氧树脂、聚氨酯和添加剂配合而成,在液态时可注塑成型,固化后则形成制品形状。其物理化学特性和技术指标与天然木材一样。同时可锯、刨、钉等加工,成本只有天然木材的25%~30%。依此可判断,木材与其它材料结合研发的新型木材是绿色建筑材料领域未来发展的趋势。

2.3木材在绿色施工中的应用

在传统建筑施工过程中,污染与排放始终存在于各个阶段,木材的使用可以有效减少传统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因形状构造及二次加工等产生的废弃物与污染排放,在运输与处理等阶段也不会产生额外污染,可以优化整体施工过程并落实绿色施工理念的要求。在施工中,木材可塑性与协调性较强的特点能够避免二次返工与人力浪费,相较于其他传统材料减少了施工期间的有害物质排放,有利于降低能耗,达到节能减排的绿色施工目标。

3结语

在未来的建筑设计中,木材会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进行创新发展,木材在未来建筑设计中可与多种材料相结合使用以及与别的材料结合发展为新型环保节能材料,通过不同方式处理打造多种建筑风格,为绿色建筑设计实现的途径提供多样化支持,木材将在绿色建筑的发展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新发.关于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000(009):881.

[2]朱文博.建筑学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J].四川水泥,2017(12):98.

[3]杜娟,朱一麟.绿色建筑设计未来的建筑设计发展方向[J].居舍,2019(11):13.

[4]王展.绿色建筑设计未来的建筑设计发展方向[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19,000(008):187.

作者:阮玲 单位: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