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建筑设计中铜铟镓硒光伏幕墙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建筑设计中铜铟镓硒光伏幕墙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建筑设计中铜铟镓硒光伏幕墙的应用

摘要:介绍了铜铟镓硒薄膜光伏技术的特点、光伏幕墙的参考标准。以某光伏建筑一体化示范项目为例,详述了铜铟镓硒光伏幕墙的实施方法、电气规范等。针对光伏建筑一体化推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产品多样化、实用化的对策。

关键词:铜铟镓硒;光伏幕墙;建筑设计;施工标准

1引言

铜铟镓硒(CIGS)薄膜光伏电池具有光电转化效率较高、长周期衰减较小、弱光发电性能好等特点,CIGS电池组件采用双玻或三玻结构,外观色彩一致性好,有抗遮挡效应,维护简单。作为一种新型建材[1],可替代玻璃幕墙成为“光伏幕墙”。光伏电池与光伏幕墙相关技术标准的实施,为光伏建筑的设计应用和推广提供了依据。

2铜铟镓硒薄膜光伏技术现状

2.1技术特点

铜铟镓硒薄膜光伏组件目前的最高光电转化效率17.6%,常规转化率14.6%,常规组件采用类似“三明治”结构,表层和底层为玻璃基材,中间为可发电的CIGS薄膜层。单块CIGS标准组件的尺寸为1200mm×600mm,采用双玻结构,厚度7mm,功率为105Wp。根据应用需要,组件的厚度和颜色可定制,定制的彩色CIGS组件由于表面玻璃采用了着色技术,导致光吸收率下降,发电功率降低。

2.2技术应用

实际应用中,光伏组件常见的安装位置有屋顶和建筑立面两种。按光伏组件与建筑物的结合方式,又分为附着式(BAPV)和一体化方式(BIPV)。当光伏组件用在建筑物立面时,根据原有墙体的形式,多采用龙骨结合组件副框的安装方式[2],这种施工工艺模块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安全可靠。CIGS组件开路电压UOC=97.8V,短路电流ISC=1.45A,与晶硅组件相比,开路电压UOC高,而短路电流ISC小,在应用中要选择合适的逆变器、连接器等配套设备。

3铜铟镓硒在光伏幕墙上的应用

3.1铜铟镓硒光伏幕墙的参考标准

光伏幕墙一般参考普通建筑幕墙的相关标准,如JGJ102-2003《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GB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等。针对CIGS的应用特点,19CJ92-1《建筑铜铟镓硒薄膜光伏系统设计与安装》设计参考图集详细描述了光伏幕墙应用中系统、楼层节点、阳角节点、窗边节点、通风等的设计,以及光伏幕墙竖向龙骨、变形缝节点,不同材质交接节点的处理方式、要求等。19CD202-5《建筑铜铟镓硒薄膜光伏系统电气设计与安装》参考图集对涉及建筑CIGS光伏系统电气设计与施工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统一,重点描述了电气设计流程、并网与独立光伏系统容量设计、光伏发电系统效率系数、对地绝缘等方面的要求。上述两项参考图集的颁布为光伏幕墙,尤其是铜铟镓硒光伏幕墙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了依据。

3.2铜铟镓硒光伏幕墙的实施

国家能源集团打造的惠州潼湖科技创新小镇项目,利用光伏幕墙解决了楼宇的外观设计和基本功能,同时解决了建筑的能耗问题,并为绿色建筑认证提供了基本保证。该小镇的2#楼、6#楼、7#楼三栋建筑,综合考虑朝向、遮挡等因素后,光伏幕墙的设计布置情况见表1。位于立面的光伏幕墙构造示意如图1,结合幕墙施工要求,竖向龙骨通过预制埋件稳固在墙体上,起到空间分隔和承重的作用,横向龙骨通过连接件与竖向龙骨连接。光伏组件的尺寸和排布图决定了组件的安装间隔。CIGS光伏组件通过铝合金扣条压接在龙骨上,调整位置后,扣条与龙骨间涂结构胶固定。根据幕墙安装技术要求[3],CIGS光伏组件采用定制的合金型材边框,边框与组件之间胶粘连接固定成型。光伏幕墙与其他部位建筑材料的接口处,考虑到组件的电气发热特性,应采用防火材料封堵,形成防火隔离,本应用案例是在厚硅酸钙板中间夹防火岩棉。结合光伏幕墙与建筑墙体之间的空气腔,光伏组件的通风散热采用自然通风+机械通风方式,空气腔的下部设置了通风百叶,机械通风根据组件背面的温度阈值进行开启判断。光伏组件阵列安装在有光照的建筑屋顶和墙面[4],直接吸收太阳能,夏天避免了屋顶、墙面因阳光直射造成的温度过高,起到降低空调负荷、改善室内环境的作用。

3.3光伏幕墙的电气规范

光伏幕墙的电气系统采用低压用户侧并网发电,按照“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运行,结合用电负荷分布,就近接入、平衡消纳,用电负荷与发电的高峰期基本一致。本应用案例未设置储能装置,逆变器将直流转换为交流,接入用户侧电网。交流配电系统电气示意图如图2。图2中,电气开关柜选用固定隔离式400V开关柜,开关柜的每路进线对应一个并网逆变器的输出,并通过开关QA1、QA2、QA3、……QAn等控制对应并网逆变器的接入和断开。根据CIGS的特性,在每个并网逆变器中设置了隔离变压器,经母线汇流后,再接入建筑的低压配电系统,并配置了电能表等。根据JGJ/T365-2015《太阳能光伏玻璃幕墙电气设计规范》、T/CECS630-2019《建筑铜铟镓硒薄膜光伏系统》[5]等,光伏系统安装结束并初步验收合格后,首先要对光伏组串、汇流箱、逆变器、监测系统等分别进行调试,并注意汇流箱内组串的投、退顺序,应保证工序有效衔接。对于铜铟镓硒光伏系统,还要注意光伏组件的直流侧设置负极功能接地。夏季和白天等用电高峰时段,一般太阳辐照充足,光伏发电量大,除提供建筑自身用电外,光伏幕墙的多余电量还可以向电网供电,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峰期的电力供需矛盾。

4光伏建筑设计应用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4.1光伏建筑一体化的推广

随着建筑设计师接受程度的提高,光伏幕墙及光电建筑越来越多的被采用,建筑设计应更好的融合光伏电池组件的特点。光伏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光电转换效率的提升,为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应用推广带来了新机遇。随着绿色建筑标准的推行,对建筑的能耗要求进一步降低,具有发电作用的光伏幕墙将建筑从能源的消耗者转为能源的生产者,对于绿色建筑的评级带来积极作用。

4.2产品的多样化

建筑光伏的应用对于组件产品规格的多样化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建筑设计对于光伏组件的色彩、透光度、耐热、抗酸碱、安全等要求进一步多样化,对产品的适用性要求也有提高;另一方面,光伏组件在建筑中的应用场景要不断扩展,深入研究光伏组件与建筑设计结合的情况,使光伏建筑从展示性向实用性过渡;再就是目前光伏幕墙的设计实施参照现有建筑电气、幕墙玻璃及光伏组件等标准[6],光伏组件建材适应性的规范和标准也有待深化。

5结语

光伏幕墙替代传统幕墙和砌体维护墙体,既满足建筑外立面的封闭、美化及实用功能,又可为建筑提供清洁能源。在能源环保与绿色建筑评价的双重压力下,铜铟镓硒光伏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可以更有效的利用太阳能,将成为我国建筑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铜铟镓硒光伏幕墙相关施工标准的建立与完善,对于光伏幕墙技术的推广将带来显著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龙文志.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09(7):36-44.

[2]施光辉,杨正虎,张家维,等.100kWp光伏幕墙并网系统性能分析[J].太阳能,2018(1):67-70.

[3]李永亮.新疆吐鲁番中控楼光伏幕墙设计与施工要点[J].建筑技术开发,2017(21):23-24.

[4]李星魁,宋晓帆.天津某光伏玻璃幕墙实例介绍与分析[J].建筑节能,2016(8):72-74.

[5]张树君.《建筑铜铟镓硒薄膜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程》简介[J].建设科技,2019(8):90-93.

[6]余国保,罗多,王晓丹,等.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应用与展望[J].太阳能,2015(3):62-66.

作者:王亮 郭辉 单位:中国节能减排有限公司北京建筑光伏科技分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