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绿色图书馆建筑设计思考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绿色图书馆建筑设计思考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绿色图书馆建筑设计思考分析

摘要:图书馆被称为社会的信息中心,相对于其他的公共建筑现代图书馆应展现出更多的生态与智能特征。绿色图书馆的建设要与时俱进,并在建筑设计中展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绿色图书馆并不能简单地被理解为节能环保型建筑,而应强调是绿色建筑环境和开展图书馆绿色服务的统一。建筑师既要能处理好图书馆建筑中的各种矛盾,又要在设计中注入有“绿色理念”的元素。图书馆要成为引导公众形成环保意识,并将“绿色化”运用到实践中的载体。

关键词:图书馆;建筑设计;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绿色服务

1引言

图书馆在国民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图书馆的建筑格局、服务业务及信息资源等,都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以绿色理念为核心设计图书馆的整体环境,是为了响应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政策,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所以,图书馆设计为贯彻绿色发展观,应从场馆建设、环境营造以及服务模式等多角度入手,降低图书馆运行的能源消耗,以践行和谐文明的绿色发展策略。

2图书馆建筑区位的选择

构建成功建筑设计的首要步骤是科学选址,建筑区位的好坏决定了该建筑物内外环境质量的优劣。好的建筑区位首先不能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破坏。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在不破坏周围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周边资源为建筑所利用,形成和谐的共生关系。以中国国家图书馆为例,该建筑毗邻白石桥高粱河、紫竹院公园。清澈见底的河流、郁郁葱葱的树木极大限度地吸收了热量,改善了图书馆小环境。同时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又为人们创造了舒适的阅读和工作环境,为读者营造出清新、典雅、和谐的氛围,体现出设计师“以人为本”的建筑理念。其次,图书馆应该建于人口稠密、人流大的城市中心区位置,以便拥有快捷便利的交通,方便人们乘坐交通工具到达图书馆,从而减少能源消耗[1]。

3图书馆的自然采光与通风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随之有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人们在对“风”和“光”的选择上更加多样化,人们更多地运用人工光源和空调来调节居住环境,弱化了自然通风与采光。然而,为了节约能源,保持高品质的室内环境空气品质,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结合当地具体的自然条件,采用灵活多样的设计,将自然通风与采光巧妙运用到建筑设计中。而图书馆作为学习氛围浓厚的公共性建筑,对通风与采光有着更高的要求。设计师通常是通过增加外窗面积来满足通风与采光需要,可窗户数量过多又会降低建筑的保温隔热性,所以确定合适的窗墙比便尤为重要。武汉科技大学黄家湖校区图书馆通过设置方向朝北的统一规格尺寸的威卢克斯屋顶天窗,为阅览室带来了充足的采光。同时,图书馆内采用了混合通风设计,室内空气可以通过打开的天窗迅速替换,充分展现了绿色设计理念。除了通过普通外窗达到自然采光通风的效果外,中庭空间也可以成为理想的自然光源[2]。巧妙的生态化中庭设计可锦上添花,极大改善建筑内环境,如设计阳光中庭时,可引入绿色植被,植被在太阳的照射下进行生态循环,使得室内外环境融为一体,营造出舒适解压的怡人氛围。

4新型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的运用

为了将绿色理念体现在建筑设计中,图书馆的室内装修时应尽量采用新型绿色环保材料。如优质实木材料无毒无害并且外观温馨典雅,是很好的环保建材。尽管它的易燃性使其无法大面积使用,但仍可作为局部装修的理想元素。此外基于传统材料开发的众多新型建材更是在绿色设计中脱颖而出。新型材料不仅能节能减排,还能有效改善建筑功能。例如正被广泛运用的复合膜材料透光率高,可节省大量的照明用电;而膜材料的高反射率又使其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同时,膜材料化学性能稳定,不会对环境产生危害。除了膜材料,还有很多其他的新型材料应时而生。比如可以减少能源损耗的纳米微胶囊相变材料主要由可以消除有害气体的纳米和能够保持室内热环境的微胶囊相变材料构成。在室内不通风的情况下,纳米微胶囊相变材料可以使室内的空气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从而减少空调系统的能耗,达到建筑节能环保的效果[3]。除新型绿色环保材料外,绿色图书馆设计还要注意运用高效的节能技术。比如新型节能玻璃幕墙能够较好地吸收红外线,减少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降低室温。尤其是双层玻璃幕墙系统和普通幕墙相比能实现约50%的绿色节能效果。双层玻璃幕墙由内、外两层玻璃幕墙组成,外层的幕墙一般都是采用隐框、明框或点式玻璃幕墙,而内层的玻璃幕墙一般采用明框幕墙或铝合金门窗。内、外两层玻璃之间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空间通风夹层,空气从外层幕墙下部的通风口进入,然后从上面的排风口排出,形成热量缓冲层,从而对室内的温度进行调节[4]。以上这些新型建材及节能工艺均是我们塑造未来生态型图书馆的必要手段。

5图书馆的绿色服务

新型图书馆既要重视绿色化建筑设计,也要兼顾绿色化服务。各种方便快捷的绿色新型服务在图书馆内的应用可节约大量人力成本,减少繁琐的工作流程。自助借还服务便是近几年兴起的一项绿色服务模式。图书馆借助现代门禁防盗、视频监控、RFID无线通信、计算机网络等技术进行图书自动识别、检测、排架及借还,读者还可以进行全自助服务,不需像传统图书馆一样依靠人工管理。在这种模式下,读者自助借还图书,相比传统模式更加快捷便利,还解放了多余的劳动力,使各个岗位的职责更加明确简洁,从而实现文献信息传递的“绿色通道”。同时,借助互联网电子资源、远程查询等服务,读者足不出户就可以查阅各类文献。这种云借阅的服务大大减少了人员出行,降低了交通排放,为读者及工作人员节省了宝贵时间。与此同时,图书馆工作人员作为图书馆实体与读者之间的联系媒介,则需要以身作则地贯彻绿色环保的理念,让公众切身感受到“绿色化”就在身边。要在整个图书馆营造一种人人参与式的绿色文化氛围,为公众免费开展低碳环保知识培训,开设公益性讲堂、主题展览,举办环保科技创新比赛等多种活动,提高公众的“绿色化”环境意识,引导公众的绿色行为,积极地把看到学到的运用在日常行动中。

6结语

现如今,人类社会活动已对环境造成不小负面影响,引导公众形成绿色意识迫在眉睫。图书馆除了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外,也有保护环境,走绿色发展道路的责任。绿色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不仅需要设计“绿色化”和“绿色服务”,还需要政府、专家、从业者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与努力,共同构建绿色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冯雷.试论图书馆的绿色发展之路———以美国绿色图书馆实践为例[J].情报探索,2017(10):117-121.

[2]鲍双喜.图书馆节能与绿色建筑评析———以西安欧亚学院图书馆为例[J].门窗,2017(01):39.

[3]李翔,马连峰.论新型节能材料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5(14):61-61.

[4]罗国兴.绿色节能技术在大型公共建筑玻璃幕墙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14):50-50.

作者:李璐凌 李震 杨婧祎 徐化雨 单位:武汉轻工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