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融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融合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融合

摘要:本文针对现代建筑设计古建筑设计融合,结合理论实践,先分析了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设计融合的必要性,接着探讨了二者的不同特点,然后论述了二者相互融合的风格,最后提出了现代建筑设计和古代建筑设计相互融合的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古代建筑体现了我国独有的建筑文化特色,现代建筑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将二者相互融合,既能丰富现代建筑设计思路,也有助于传统建筑文化的弘扬和继承,值得大范围推广应用。

关键词:现代建筑;古代建筑;设计;融合风格

引言

古代建筑是我国上千年文化的累计,蕴含着古人的智慧,是我国5000历史文明发展的结晶,理应得到弘扬和继承。但在现代化时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现代建筑已经成为发展趋势,可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安全、便捷的生活环境。但现代建筑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就必须放弃古代建筑,而是要立足二者的特点,深挖二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合理、先进、有效的设计理念,实现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才能在继承古代建筑历史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推动现代建筑建筑稳健发展。基于此,开展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融合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1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融合的必要性

现代建筑设计反映了现代化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求,功能丰富,空间多样化,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生活需求。而古代建筑是我国上千年文化的结晶,能够体现历史发展进程,富有非常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将现代建筑设计和古代建筑设计相互融合,可设计出更加富有意境,能够彰显我国历史文化的新型建筑。而且还能丰富现代建筑设计思路,实现多样化发展,避免建筑设计的千篇一律。此外,古代建筑丰富极强的传承和继承价值,在现代化发展中也不能丢弃。实现现代建筑设计和古代设计的相互融合,无论是对我国建筑业的持续发展,还是对传统历史文化的弘扬,都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现代建筑设计和古代建筑设计的特点

2.1现代建筑设计的特点

现代建筑设计具有其明显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现代建筑具有先进理念的指导。在对现代建筑进行设计时,首先要对生态环境状况进行研究,与周边的环境做好协调。在设计方面,建筑应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尽可能减少建筑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也要尽量使用可再生的资源。同时要按照绿色生态建筑的要求科学设计建筑的结构,使整个建筑在景观创造和能源利用上,都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第二,现代建筑对功能的需求大于对形式的需求。受结构形式的限制,传统建筑的功能单一、智能系统缺乏,多元化功能和综合性不是很强。而现代建筑的设计采用了新型的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建筑物的空间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而使现代智能化设备和多种功能的需求得以运用。新型的建筑结构,不仅可以减轻建筑本身的重量,改善建筑本身的面貌,还能自由分割空间,大幅度地提高使用面积,从而使整体设计的科学合理性也得以提高。第三,现代建筑设计在经济合理性的基础上,注重设计演化更新颖的东西。由于对项目投资影响最大的就是设计阶段,只有从建筑设计阶段开始实施对建筑的经济管理,才能很好地控制建筑经济方面的各项问题。在能够把控建设成本时,如何提升建筑的创新性显得尤为重要。建筑设计应当体现区域文化特色,满足当地居民的审美需求,既要彰显当地的文化、风俗、地质条件等,也不但单一照搬、照抄其他国家或者其他地区的建筑设计风格[1]。

2.2古代建筑设计特点

第一,建筑材料多为木材、砖等传统材料。从现存的古代建筑和古代建筑遗址中可以看出,古代建筑的主要是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结构方式。从结构上来看,古代建筑由园梁、台基、廊壁、山墙等结构共同组成,各结构之间的连接多为软性连接,因此具有很强的韧性和抗震性,这一点也是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的主要区别。第二,古代建筑的平面布局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古代建筑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以长方形平面最为普遍,还有圆形、正方形、十字形等几何形状平面。古代建筑由间的数量及大小共同决定,古代人认为奇数代表吉祥,因此,古代建筑的间数多为奇数,开间数量越大,其等级就越高,这也是古代建筑的主要特点之一[2]。

3现代建筑设计和古代建筑设计融合的风格分析

现代建筑设计和古代建筑设计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将二者相互融合就演变出了全新的建筑风格,称之为仿古建筑风格。相比于单一的现代建筑和古代建筑的风格,仿古建筑更受欢迎。仿古建筑和现代建筑相比,虽然建筑材料、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施工设备等都采用了现代建筑的内容,但设计理念则主要借鉴了古代建筑设计理念,在其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改变。仿古建筑并非对古代建筑风格和形式的生搬硬套,而是实现了古代建筑设计元素和现代建筑装饰风格的相互融合和有机统一,并进行适当的创新、演变,从而设计超过现代建筑设计质量的新型仿古建筑。我国人民对古代文化、古人思想非常向往和憧憬,在我国建筑事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仿古建筑愈发深入人心,仿古建筑可追溯到晚清鸦片战争时期。那时我国正处于外强入侵时期,一些国外的建筑设计人员,看到中国建筑后非常感叹,将中国建筑特色理念和文化,融合到本国建筑设计中,就形成了最早期的仿古建筑。我国从十三届三中全会之后,全面开展改革开发,西方文化、理念快速将进入我国内部,使得大量传统建筑被推倒重建,出现了很多中西合并的建筑,使得我国仿古建筑陷入了较长时间的发展瓶颈期[3]。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保护传统文化的力度逐年增强,仿古建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很多设计人员开始研究和反思,现代建筑设计和古代建筑设计的相互融合,设计出的建筑更能彰显当地的人文情怀和特色文化。

4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融合方法

4.1加强思想上融合

我国古代建筑从地域分布上来看,具有非常鲜明的南北特征,比如:北方古代建筑展示了所有者的高贵地位和崇高的身份,尤其是皇宫建筑多由青砖和黄瓦建设而成,符合古代黄色代表帝王色的历史文化。此外,北方古代建筑设计非常重视位置、朝向、风水等。比如:很多宫殿周围布置的建筑都比较短,展现了宫殿的尊贵性。而南方建筑则更加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强调人和建筑及周围环境的有机结合。在设计中多利用长江以南的地形、植物、河流、庭院等进行设计,实现多元素的有机统一和结合,具有浓厚的自然风景气息[4]。虽然现代建筑在设计中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古代宫殿建筑的属性,但受到绿色、环保、低碳理念的影响,在设计中开始注重自然属性的加持,使得很多现代建筑也拥有了自然特征。在保证现代建筑的功能和用途保持不变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自然的利用,体现了古代建筑设计“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也是古代建筑设计思想在新时代的发展和延续。实现现代建筑设计和古代建筑设计思想上的充分融合,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施工量,并提升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设计思想,实现现代建筑可持续发展。比如:2010年世博会中国馆,融合了中国古代营造法则和现代设计理念,诠释了东方“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展现了艺术之美、力度之美、传统之美和现代之美,是对中国文化的最好表达。

4.2建筑材料上的相互融合

建筑材料是建筑设计的重中之重,建筑材料的应用,对设计质量、设计品质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一点不仅体现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在古代建筑设计中也同样重要。古代建筑设计材料多为木材、砖石,不仅是因为古代木材来源广,更重要是因为木材更加接近自然。现代建筑材料多为钢筋混凝土,但很多古代建筑材料可以良好的应用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促使现代建筑同样具有接近自然、亲近自然的特性[5]。现代建筑材料的运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古代建筑材料在耐久性、延展性及防腐性等方面的不足,营造更良好的视觉、触觉感受。

4.3现代仿古建筑的建设

现代仿古建筑是现代建筑与古建筑的融合策略之一。仿古建筑是采取现代建筑的相关技术,对古建筑的形式进行仿造的一种建筑。但并非单纯的仿造,而是将古建筑的某些可以表现历史风貌、具有历史特征的元素提取出来,并结合现代装饰工艺技术进行创新。中国古建筑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为现代建筑提供了大量的思路与灵感。4.4古建筑群改造或对古街进行商业改造古代建筑微观的改造或者对古街的商业改造,也彰显了现代建筑设计和古代建筑设计的相互融合,此种设计方法多应用在自然风景旅游景点设计改造中。比如:凤凰古城的吊脚楼就是以全木材建设起来的,虽然木质结构建筑物不适宜酒店、餐馆等建筑形式的建筑,但为满足古城商业旅游的需求,凤凰古城的吊脚楼由钢筋混凝造为多层木质结构建筑。目前凤凰古城已经建设了近千家木质结构的建筑,立足凤凰古城的历史文化和地质风貌,将现代设计理念和特点融合到古街规划设计重视,不仅保留原有的古代建筑,而且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欣赏古代建筑文化和享受现代服务的机会,深受游客喜爱。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理论实践,分析了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融合,分析结果表明,现代建筑和古代建筑各有特色,发展现代建筑并不一定要抛弃古代建筑。而且古代建筑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将二者充分融合,既能提升现代建筑设计品质,也有助于古代建筑文化的继承和弘扬,而且可以为人们一共更加良好的生活空间,展现“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值得大范围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晓琴.浅谈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融合[J].建材发展导向,2020,018(006):32-33.

[2]王轶.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融合思考[J].中国住宅设施,2020,No.204(05):56-57.

[3]宋文超.刍议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融合[J].建筑技术研究,2019,002(002):P.224-225.

[4]陈督.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融合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No.556(33):65-65.

[5]王旋.关于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融合的思考[J].建筑发展,2019,003(006):P.74-75.

作者:秦泓怡 单位:桂林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