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书法创作与建筑设计美学比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书法创作与建筑设计美学比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书法创作与建筑设计美学比较

一、空间感知

(一)视觉效果

线条是书法形式与内涵直接呈现的载体,“计白以当黑”的视觉效果皆从线条中来。由建筑材料形成的建筑边缘有着和书法线条极为相似的作用,建筑平立剖面给人们直接呈现的也是这种黑白空间维度相互转换的视觉效果。书法中的留白可以看成建筑当中被材料分割包围的空间。在书法艺术中,线是核心,线条的形状、质感、节奏变化等构成了书法形式语言的全部内涵。《频有哀祸帖》是王羲之的墨迹,观察线条与线条的组织安排以及切割出来的各种形状的空白,各种三角形内部空间的变化强有力的支撑起线条,内部空间和线条共同构成向外的张力,形成了“计白以当黑”这种充满力量的空间视觉效果,而整个书法二维空间所展现的是线条质感,空间节奏感与空间分隔性叠加的效果。建筑所讲的空间实际上是由建筑材料围合而成,从某种意义上说建筑的本质是被建筑材料塑成的空间,或者是被包围的空间②。这与书法艺术中线条的作用颇为相似,被建筑材料围合空间的形状不同,也会给人以不同的感受。仔细观察密斯凡德罗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流动空间”“少就是多”的理念贯穿于整个设计之中,极简洁的墙体分隔虽然不动,却有动势,整个空间给人一种视觉动态效果。隔而不断,围而不死的墙体分隔方式打破了传统建筑中“间”的概念,形成了处处通透的空间节奏感。

(二)空间构成

汉字书法艺术既能传达文字本身的含义,又具有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某些特质,虽然是二维的空间表现,但是具有无可估量的应用价值,尤其是汉字空间的多样性和整体性,以文字为载体的书法艺术在建筑设计空间构成上有着诸多启示。比如东方园林建筑中,许多建筑平面设计借鉴了以文字为载体的书法表现形式,并且将书法创作中讲求的结构均衡,线条力求变化的原则运用到了设计之中。刘敦桢《同治重修圆明园史料》文中刊出一组园中建筑的平面图,文中记载:“园中殿宇,除安佑宫、舍卫城与正大光明殿外,先用斗拱,屋顶形状,仅安佑宫大殿为四注庑殿顶,其余歇山、硬山、挑山咸作卷棚式,一反宫殿建筑之积习,其平面配置,亦于均衡对称中力求变化,有工字、口字、田字、井字、卍字、偃月、曲尺诸形及三卷、四卷殿。”圆明园“万方安和”轩平面借鉴佛教的“卍”字,“万”经过提炼形成特立独绝的建筑外形,它所体现的不仅有园林建筑打破常规建筑架构的意图,更有着四海承平、国家统一、天下太平等政治上的寓意。

二、细部感触

书法创作与建筑设计都刻意注重细节,精彩的细节可以体现书法家倾注的情感和深厚的功力,也可以体现出建筑师对于建筑设计的深刻理解和不懈追求。书法创作和建筑设计在细节的处理上都有着很多深刻的含义,通过观察两者的细节处理,可以感受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创作者所处的环境和心态,进而发掘出作品更深层次的意义。细部是体现书法家功力的所在,细微变化暗示着线条复杂的质感和运动,线与空间变化承载着作品全部的内涵。苏东坡的《寒食帖》,放大之后有着让人感到震惊的细部,人们会发现苏轼将高贵的“花”跟卑微的“泥”用牵丝连在一起,作者在这里是用墨线把个人对花的追求和对卑微的领悟联系起来。同样建筑的精彩不仅在于整体比例、尺度的协调,也更在于完美精致的细部和它所体现的更深层次的寓意。柬埔寨的吴哥窟始建于真腊王朝时期,这座皇陵著称于世的是浮雕的细节处理。精美的浮雕背后所蕴涵的是宗教的力量,体现的是印度教中宇宙在善恶、美丑力量的拉扯中寻求平衡的形象,而最终在菩提树下达到了一种真正的解脱状态。正是丰富的细部,加深了人们对建筑整体的感受,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样在巴塞罗那德国馆中“十”字形钢柱的精美细部也体现出了近代工业美学对建筑创作的影响。

三、图底关系

学习书法都从“九成宫”开始入手,它是书法上临帖仿写的一种最基本的界格。在九成宫中写字,黑色墨线和方格犹如建筑和场地的图底关系表现,很多建筑师将“九宫格”应用到建筑设计领域,并尝试进行在图底关系上的突破,路易斯•康、矶崎新等现代建筑大师都曾在建筑设计中用九宫格试验不同形式的图底关系表达。对于建筑师来讲,在平面设计中九等分的正方形比四等分的正方形有着更多的变化方式,众多的空间变形模式形成的图底关系给了建筑师多样的选择。路易斯•康在埃克塞特学院图书馆的设计中将这种图底关系成功的引入平面设计,通过四方格进而形成九宫格,又进一步划分成16网格,最后通过在中心空间建造混凝土框架的方式重申了建筑中九宫格的主体。美国建筑师彼得•埃森曼创造了一种新的设计手段,类似于书法艺术中“九宫格”的表达,先从一个空间立方体着手,然后用3*3的网格来划分每一层楼,共产生了9个“分隔空间”。

四、意境感悟

《兰亭序》代表了文人对美追求的最高境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成为了上千年文人追求美学上的一个典范。建筑如同书法一样,建筑形式背后的思想、美学价值都极其深厚。故宫不仅是一座庞大的建筑组群,更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核心思想的体现,从中轴线上的建筑组群分析,太和殿、中和殿至保和殿,整个建筑群的空间秩序正是古代皇帝从治国、平天下回归至人的行进路线,乾清宫中的“乾”表示阳,坤宁宫中的“坤”表示阴,“清”与“宁”的含义是皇帝要从治国、平天下回归至修身、齐家。所以理解紫禁城的空间布局需要了解它背后的儒家思想。

五、结语

通过书法创作与建筑设计的美学比较可以给我们带来诸多启示。新的民族建筑形式应该在具有现代艺术抽象性的同时传承东方文化内涵,利用书法艺术的抽象性转化成为新的平面、立面以及空间效果。书法艺术在建筑平面的表现中可以用更加抽象的形式来表现某种意象。在建筑立面上,汉字书法图案则可以直接在幕墙上形成点、线、面的构成。而应用在建筑整体空间的表现上,则会更加具有精神上的含义,抽象的建筑空间会产生似是而非、既陌生又熟悉的整体印象。

作者:周庆 张海琪 杨艳红 单位:天津城建大学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