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人文理念与绿色建筑设计思维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1.1指导思想
如果用一个生命体来形容绿色建筑,那它就要做到身、心健康。也就是既要在物质层面上满足使用要求,又要在精神层面上涵盖更多的文化特质。这也刚好呼应了绿色建筑的深刻内涵。建筑要主动表现对人性的尊重,促成使用者的本能展现,才能更好地实现绿色建筑的真正价值。在这里,人是唯一的主体。人的欢愉程度、幸福指数的高低、压力的释放,都是评判建筑价值的主要因素。要在经济实用又简单舒适的原则下,体现出建筑的文化韵味,将理性与人情味贯穿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充分体现人文理念的指导思想,具体如下:
(1)和谐共生理念。建筑是人类文明活动的物化表现,既要服务于人,又隶属于环境。在整个建造和废弃拆除的全过程中要体现出与自然存在的和谐关系。通过运用各种建筑技术手段,控制和约束人类对环境的恣意索取和过度排放,因地制宜,实现对环境的充分尊重,达到和谐共生的目的,充分保持生物系统的平衡。
(2)健康舒适原则。强调舒适,就是把人类活动场所的舒适度作为考量指标,少占有自然资源及减少能源消耗,采用环保的、可再生的、可循环利用的材料,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保持室内外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当,最大程度使使用者与自然环境亲和,达到身心健康,提高其幸福指数。
(3)简单经济实用。不过分追求高科技、高投资,不盲目攀比,以适宜技术、适宜成本、反映地方化材料和地域特点的建造行为为重要发展途径,在尊重区域文化环境及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运用先进建筑技术,充分利用各学科之间的交叉合作,将可实施的技术方法和手段进行固化与应用,构建建筑主体与室内外环境相融合的协调系统,从而达到宜人、舒适的目标。
(4)尊重本土文化。将人文因素融入到绿色建筑设计中,不是增加一些花花草草这种表面文章,而是使建筑表现出更多对环境的尊重和对社会文化的关心,在建筑技术的支撑下,能充分体现城市文化内涵和地域特征,避免千篇一律的“国际脸”。主动呼应使用者心理结构,尊重当地传统生活方式,赋予建筑承载社会生态要素的重要使命,使之成为集历史性、传承性、人文性于一体的综合体。建筑的人文特质是建筑区别性的最大体现,也是人文理念体现在绿色建筑中最明显的特征。
1.2有效途径
以人文理念为指导思想的绿色建筑设计,应该建立全局观念,让建筑设计不再只是技术的展现,而是跟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融为一体,成为引导人们生活方式的载体。以下几个途径可以让绿色建筑更好地体现人文理念。
1.2.1空间与环境相融合的策略绿色建筑设计要做到优质、合理、灵活、体贴,免除不合理大拆大建,做到时间上的可持续性,创造百年建筑。在这一点上我国应充分汲取国外的历史建筑保护经验。从全局环境观入手,做好绿色建筑的生态体系设计。充分利用自然景观和自然能源,节水节地节材,控制对场地的污染,减少对周边水文、风力、采光及生态多样性的影响,建立以人为本的绿色建筑的生物系统和非生物系统。
1.2.2倡导绿色创意与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从根本上是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建筑师要从追求形式、象征性或英雄主义的建筑回归到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建筑。所以切实可行的绿色创意很关键,它是建筑设计的指导思想,目标是要激发人们更多地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并提高百姓对绿色建筑资源的占有率,以此来带动整个社会的良姜立婷,等:论人文理念背景下的绿色建筑设计思维性发展。在城市的总体规划设计中,建筑作为重要的载体,应该呈现超越自身的、与周边群组之间的和谐关系,能够涵盖社会、公众生活、艺术、环境、区域等概念,表现出较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将公众意识在此积聚并更好地展现。在都市化进程中,私属空间的界限必将越来越模糊,有一部分甚至转化为公共空间,以群落化的方式呈现,这种主动转化的进步也会促进人性化空间的完善。以人文思想贯穿始终的绿色建筑应是市民生活的反应,风流雅趣和城市意象在特有氛围中呈现,各年龄段的人群都有所归属。从而使建筑与普通人的生活发生关系。在乡镇或乡村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当地惯有的生活方式和特色产业,二者要互相结合,形成互动,使建筑设计和社会生活互为表里,形成设计、当地材料、特色产品的良性循环。通过建筑载体传承传统生活习俗,通过可持续发展改变农民价值观,提高生活质量,这是一种解决长远发展问题的正确之路。立足当地普通的材料和生活,通过地域资源深加工带动地方产业整合,还可以解决地方性就业问题和促进技艺文化传承。以此来加强地区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塑造新型社会关系,这也是建筑设计的社会使命。
1.2.3关注技术更要关注利益主体绿色建筑达到宜人、舒适的目标,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交叉合作,但是,要注意控制好技术间的协调,不能盲目堆砌高成本技术,也不要盲目追求新技术,更不能炫耀使用了多少高科技。技术只是手段和载体,不是目标,它是为了使用主体———人服务的,这一点往往被设计者忽略。从欧洲和其他一些国家的案例来看,单纯的技术展示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策略,人们更想看到的或者说更关心的是,这些技术在一个建筑里怎样引发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社会关系,以及产生什么样的社会动力,人们的生活因此有了怎样美好的转变。因为建筑是人们生活、工作的重要场所,记录着使用者的欢愉、成长、交往和事件发生,所以绿色建筑更应具有生活价值和社会价值,要有浓浓的人情味,体现出对人的关爱。我们崇尚的绿色建筑应该是把人与环境紧紧凝聚在一起的建筑。2.2.4建筑师的责任感和社会导向绿色建筑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的发展不仅需要学科的整合,还需要建筑师的责任感和政治、经济、文化、媒体各方面的保障。发展绿色建筑是一个从物本世界向人本世界转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世界观、价值观的问题。现代社会中,家庭、住房、都市化生活带来的孤独感、失落感等,使每个人都面临着无法逃避的心理压力,从而带来健康问题。人们每天接触的“水泥盒子”与建筑师的设计工作息息相关,其可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各种疾病的产生。有多少建筑师意识到他们的工作会与“一个民族的健康生存”有连带关系呢?建筑师如果能在人们日常生活的“硬件”上,分担一部分责任,体现对使用者的关怀,关注普通、关注贫穷,设计出能让人“减压”的房屋,那建筑师这个职业就会像医生、律师一样,成为为有困难的群体解决问题的象征。建筑师应该积极参与同政府、公共机构、慈善机构、弱势群体之间的对话,具有将个体意识逐步转变为公众意识的能力;社会也应为建筑师提供这样的机会。这是时代赋予建筑师的责任,也是文化的责任!
2人文理念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近年来,国内绿色建筑发展方兴未艾,但相应问题也随之产生。如在示范项目中崇尚高成本技术措施,以采用多少项新技术作为评价依据,把获得星级认证设为最终目标等,这或许偏离了绿色建筑设计轨道。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源于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不够完善。目前,我国使用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主要有3种,美国的LEED、我国的国标和个别城市的本土绿标体系。仔细研究这些评价体系,都缺失人文因素指标,对纯技术的评价限制了绿标的完整性。这是当下绿色建筑评价面对的最大问题,也是世界性的问题。绿色建筑评价如果不适时更新,不能深入到人文关怀的层次,把人文因素作为关注的重点,那就变成行业内的一个技术游戏,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各国的绿标体系都需要进一步完善,适时修编,增加人文因素的条款。我国最新颁布的2014年版GB/T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比2006年的版本在技术上“要求更严”、“内容更广泛”,适当增加了与人文因素有关的考量内容,体现了对时代需求的呼应;但针对人文因素评价指标还不够细致,量化不够具体,仍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与更新。
3结语
绿色建筑实践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并改变着当代人的生活态度,追求“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境界是业界公认的中国绿色建筑的目标,也是指导评估体系建设的核心。绿色建筑的发展不仅带来了宜居舒适的居所,更重要的是它改变着人类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从简单地注重建筑功能和形式的统一到重视人文、能源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共生发展,重视整个社会环境的质量,重视全人类未来的生存空间。它必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当下,建筑者不必再费心去迎合某些评价标准,而是从创新的角度出发,主动去制造符合自身的一些绿色指标,更注重地域与本土特色,更富有人文含量,让建筑成为时代的精神象征,这才是一种真正的思想上的进步。
作者:姜立婷 姜诗雯 单位:大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