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生态建筑设计在房屋建筑设计中的作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针对环境日益恶化的现状,建筑领域也应当严格按照生态化社会要求,设计人员应努力追求更高的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
前言
随着经济水平迅速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也引起了很多环境问题。在当代建筑领域,建筑原理与施工技术、机械设备等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建筑能力得到较大提升,推进了社会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但建筑领域耗能较高,会在施工过程耗费许多人力物力及财力。最近几年,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得到更多的人的认可,在建筑领域中,人们对于建筑的节能环保设计的要求的也逐渐严格,房屋建筑设计中开始不断融入生态建筑设计,建筑中的各种生态弊端不断得到重视。然而纵观我国建筑设计发展现状,依旧存在许多不足,故应更加重视将生态环境的各种因素纳入到房屋建筑设计的考虑内容中,使二者更加紧密联系,创造更加舒适的生态生活环境。
1生态建筑设计的概述
1.1生态建筑设计的概念
所谓生态建筑设计,就是把生态理念融入到建筑设计中,按照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将人、建筑以及环境视为一个整体,并找出三者之间实现和谐、一体化的最佳状态,以选择各种技术为基础,不断创新技术工艺,以此实现建筑和环境形成一个有机体。其设计目标不仅要达到人们对生活空间环境的要求,又要使其和周围的大环境协调。尽量做到建筑在最大程度上贴近自然。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把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利用设计并结合空间中的不同动态条件,组成一个和自然生态协调平衡的循环系统,以此重复运用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条件,让生活方式愈加节能、高效、环保且低损耗。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设计通常包含以下内容:①坚持以人为本,重视设计地点的区域性差异,更深入继承本地的文化与生活习惯;②加强和环境自然的结合,合理运用本地能源,相关人员应形成重复使用与建材节能的意识,尽量使用本地的可再生建筑资源;③合理运用建筑空间,提高活动性,降低建筑能源的消耗,综合建筑作用与需求,建立合理技术理念,运用便捷的技术达到要求;④按照气候环境,利用被动资源方针,降低不可再生能源的运用率,施工时尽可能减小对环境的污染。
1.2生态建筑设计的特点
生态建筑和传统建筑相比,其在满足人们日常需求的同时,更重视人们的感官感受与建筑生态性。简而言之即几个特点:①环境和文化性。生态建筑除囊括建筑本身,还包括文化环境,应结合周围环境,例如四周建筑群、交通和通讯条件、学校条件与娱乐设施等的规划;②经济性。经济性即要求符合节能环保要求,节能手段应联系当地的气候因素,结合太阳的运转周期与风的形成规律,合理运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资源。降低煤炭、石油与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率。此外,生态建筑还应因地制宜,应充分利用当地的建筑材料或使传统施工工艺具有新的表达方式,在继承与发扬本地建筑文化的同时,降低施工中的运输成本与材料成本等。
2生态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2.1对生态设计认识模糊
目前,生态方针并不具有固定的标准与概念,导致人们在理解时出现分歧。生态建筑应是将建筑学与生态学的原理综合起来,并以此为基础对房屋建筑设计实现合理化规划,实现建筑物本身和自然环境高效联合的成果,生成一个生态有机体。生态设计易于被字面考虑,被看成生态建筑即在建筑物四周随意种植一些绿化植物,甚至有人认为生态建筑就是引入许多节能设备。多数理解都被局限在字面上并未有深入认识,对建筑设计中的生态设计理念的内涵认识不够。
2.2欠缺可持续发展意识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历史的选择,在未来发展中扮演者不可忽视的角色,也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发展方针。在目前建筑行业,资源浪费现象十分常见,特别是在选择装饰材料时,大多材料不仅具有程度不易的毒害性,使用后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损害,严重的会威胁生命,还会损耗大量能源。这些的直接原因其实就是人们欠缺环保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理念。
2.3对实质性作用认识不足
在建筑行业,我国对建筑设计现存的普遍不足就是对建筑设计过于追求形式效果,从而导致建筑物功能浮于表面而实际作用不强。将生态理念融入到房屋建筑设计的目的是尽量减小建筑行业对自然环境的不良影响,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而应注重建筑设计的实质作用。然而在我国的建筑行业,目前对实质性作用的优势不足,直接影响生态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3基本设计原理
3.1因地制宜
按照生态学的进化论,在生态设计中,应注重对资源的经济运用,全面合理运用一切自然能源。例如对土地资源的运用,在建筑领域将有可能面临更严重的土地问题,要实现对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就需要制定一个高效的空间系统。此外,在建筑生态节能部分,提高对太阳能与保温材料的使用率,降低能源与材料的损耗量。合理运用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
3.2自然环境设计
关注当地生态条件的特征与规律,贯彻生态第一与整体优先的原则,重视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同等看待人的行为与自然环境,人作为自然生态环境中的组成部分,人的行为一定要做到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配合环境发展的需求,形成人与环境共生的意识,将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进行有机结合。
4生态设计在房屋建筑设计中的具体作用
4.1方案设计
因地制宜生态设计原则十分注重环境的生态意义,但目前建筑行业竞争格外激烈,生态意义虽然重要,但也应重视设计方案的特点,应严禁抄袭行为,避免发生设计方案千篇一律的现象。建筑生态化设计非常注重其自身形象,规范、极佳的建筑形象,可以促进建筑和环境互相结合。在进行生态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应发挥自身丰富的想象力,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合理利用最新技术为实施方法,联系当地详细的地理优点,运用不同的设计手段,精确掌握设计范围,实现建筑设计外观效果好,充分展现本土特色,且尽可能与四周的环境相互结合,协调发展。我国在古代就具有朴实的生态观念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例如,我国在古代对于多雨湿润的南方地区,在建房时就有利用斜屋顶建筑方法,便于雨水快速滑落防止屋面积水。而在黄土高原区域的房子———窑洞,就是按照其当地炎热干燥的地理与生态条件建造的。
4.2室内环境绿化
建筑设计可以划分为外部设计与内部设计。外部设计主要应做到符合四周环境,与其相协调;内部设计也应符合绿色生态。室内空间绿化,主要需要设计者发挥想象,把外部的绿色设计运用到室内,主要方法有以下内容:
4.2.1室内室外空间一体化在进行生态设计时,设计师可通过不同的技术与方法,把室内与室外结合成一体。目前,这种方法在设计相对比较普遍,例如很多建筑物都在内部设有内庭院与共享客厅,或是建筑物上方设计可按照要求实行可调节的开阖天窗。此外,另一种常用方案是在墙壁设计时,把完好的面向外部的环境墙壁设计成能够半开或是全开的墙面,使其便于获得更多的光线与新鲜空气,同时将房间内部空间向外伸展,从而扩大内部空间。
4.2.2室内室外景致一体化。把室外景致转移到室内,生成两个空间,即室内小空间与室外的大空间,两者之间形成明显的对比,既实现了改善环境的目的,又满足人们的视觉要求,实现建筑和自然融为一体。普遍手段具体包含引水法和栽植绿化法等。
4.2.3建筑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在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当事先做好充足准备,对当地环境进行实地考察,在进行选址时要选择和周围环境能和谐发展的地点。在设计时,不仅要联系实际,因地制宜,协调好建筑、经济以及环境三者间的联系,更要准确处理新老建筑物间的矛盾,同时对其实行合理预测、进行合理制约,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例如在进行公园绿化设计时,要结合贴近自然的原则,在建筑设计过程时,要保障原有的植被生存条件,顺势进行建筑规划。
5结束语
总之,生态设计是今后建筑领域发展趋势,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设计时,要把生态设计理念贯彻到每个设计的部分,因地制宜,协调发展。将生态设计融入建筑设计者,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还有能实现更好的视觉效果。利用建筑设计,将自然景致与社会景致较好的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促进发展经济,还能做到保护环境。因此,在倡导环境保护的同时,还应保障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应运用生态设计的手段,将建筑、经济以及环境融合起来。
参考文献
[1]杨丽.生态策略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6(03):110~111.
[2]糜苗苗.生态建筑设计在房屋建筑设计中的作用探讨[J].建筑规划与设计,2014(12):218~219.
作者:李剑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