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建筑设计的景观生态补偿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建筑设计的景观生态补偿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建筑设计的景观生态补偿分析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景观设计格局朝着绿色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景观生态补偿通过对绿地、河道等自然形态的保护、置换等补偿性设计与施工,为城市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生态,实现了美观与实用的统一。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城市景观设计和格局分布的补偿措施进行分析,以建立完善的绿地系统,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设计;景观;生态补偿

0前言

城市建设极易对景观格局造成破坏,一旦原有的林木、草地、水源等遭到工程损坏,再恢复的难度相当大。城市景观生态补偿就是为了恢复生态环境对城市的作用而进行的建筑设计工作,通过景观生态补偿设计,可最大限度恢复原有的生态系统,强化城市景观的生态机能,大大改善整个城市的生态质量,从而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环境创造有利条件。

1景观生态补偿的作用

1.1对生态环境进行改造和补救

城市景观在受到城市建筑施工等破坏后,诸多原有的环境格局和生物均会不同程度遭到损伤,出现较大面积的污点,而景观补偿设计从生物学的方向进行切入,对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全面勘测和观察,以获取生态衰退程度、生物生存要素、建筑对生态环境的侵占等各方面数据,再结合这些数据重新进行生态系统的改造和补救。1)保证景观生态的健康。在某河道的生态补充工程中,原有的河道被破坏后呈现笔直的状态,这种奇怪的状态改变了自然河道的水沙容量和运输能力,对河床造成严重破坏,且河道内已没有生物存活。采用河道修复补偿工程的目标则是重建一条河道,恢复河道本身的生态系统,重新让湿地植物生长出来,使植物的根系重新根植在河底泥沙中,培育原有的河道生物,重新修复河道的原生态等。2)保证景观生态的结构。对生物的生存环境、气候条件、原有的生态功能进行正确的生态修复,如人工湿地景观补偿设计中,需要恢复湿地的生态系统平衡,尽可能多栽培动植物资源,重现生物多样性,包括湿地中的微生物、湿地底部的土地资源、湿地植物的栽种范围和种群选择等。

1.2增加城市景观的完整度

1)以城市绿地为设计源头建设生态廊道,将绿地分割成大小不一的板块,将动植物分别养护在这些板块中,按照其生物分类、基因成分、所需环境的条件进行种群养护,同时对绿地格局进行整体规划,对这些板块之间的影响和可连通性进行研究。2)建立绿地与社区之间的连接,使建筑群围绕绿地进行建设,减少景观被建筑施工破碎化的损坏程度,或者通过集中式架空商业区、利用沿街设店等方式,将商业性建设移出景观生态设计的范围,将最基础的空间留给自然景观建设,确保城市绿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3排除人为因素

建筑景观生态补偿设计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尽量考虑城市中人类之外的生物生存,避免人的居住和生活侵害了其他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例如,在机动车道维修时,应避开绿地、水源等区域,为动植物的生长留下空间,以增加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为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生活区域和生存条件,使动植物在人类世界中也能找到适合其生存的环境,且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可继续保持自身的生存规律。

2景观补偿设计的措施与应用

2.1生物多样性补偿

城市生物多样性是保障居民稳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需要,对维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作用。建筑设计对城市生物多样性的补偿有两个方面:①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为生物提供栖息地;②提高建筑环境整体的栖息地功能。建筑及其环境可为生物提供不受到人为干扰的空间,通过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为城市物种生存提供可靠的栖息地,以为不同城市的物种提供迁移与定居的空间。

2.2绿地系统补偿

2.2.1水平方向绿地、廊道和栖息地这三个方面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其中廊道易产生断裂带,在进行城市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应将不同绿地通过廊道建设连接起来,使不同规模及形式的绿地联系起来,以形成完整的绿地网络,为城市野生动物的栖息提供了条件。城市建筑设计应从保护和利用生态资源的角度出发,在城市建设中应对当地的土壤和植物进行回收,待建筑建设完成后通过回迁手段恢复原生生态资源,以达到完善城市生态功能的目的。

2.2.2垂直方向1)垂直连续绿化。通过这种设计方法将绿地建设从地面延伸至建筑墙面上,以增加城市的水源涵养,降低城市的雨水径流,可大大减轻城市市政基础建设的承载压力。另外,建筑绿化有效降低了建筑中的热负荷,通过绿化面积的增加,促使居民树立清晰的生态意识,从而促进城市绿化的可持续发展。2)空中庭院。空中庭院一般是指面积较大的露台,这个平台是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相连接的主要部分,是居民休息或用餐的主要场所,庭院与内部空间用玻璃进行隔离,在增加室内空间透光度的同时,还能起到自然通风的作用。空中庭院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设置,对调节建筑微气候、降低建筑能耗具有重要作用。

2.3水的补偿和利用

雨水是城市重要的淡水资源,在建筑设计中,一方面可利用建筑中的透水地面收集雨水,另一方面是利用透水地面向城市补充地下水。某展示中心实行了雨水收集与利用,在该建筑设计中,雨水收集完成后,经过毛管渗滤和人工湿地的处理,可作为景观用水。绿地系统中植被的根系、土壤中的微生物具有较强的保水性,通过绿化保水可有效改善植被的生长环境和条件,同时还能减少城市管网等基础设施的成本投资。另外,利用屋面和地面等绿化保水,再通过建筑北侧的湿地等雨水收集系统将其渗透至地下,在中小雨的天气状况下,可有效减少城市雨水径流,减轻城市排水管网的压力;在大暴雨条件下,可有效降低城市出现内涝灾害的可能性。

2.4人文文化补偿

随着历史和时间的不断交替,一些珍贵的人文历史景观已遭到严重破坏,这是生态环境补偿中最需要进行补偿的部分,这项工程对于延续人类文明史也是非常重要的,可通过重新搭建景观小品、重新修缮原有建筑的遗址来恢复原始风貌;设置墙壁廊桥等景观,将设施风格重新展现出来;积极引进环保材料,提高材料的功能性,再现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营造符合历史文化背景的特色人文景观。

3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景观生态补偿对维护城市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主要结合建筑学和艺术设计美学等多领域学科,在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对城市景观格局与建设格局进行优化,这是实现环境绿色全面发展的重要补偿策略,有利于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红英,肖衡林,吴巍,等.公路景观生态系统恢复的生态补偿设计研究[J].中外公路,2013,33(2):56.

[2]钟学斌,刘成武,陈锐凯.基于生态补偿的低丘岗地改造与景观生态设计[J].水土保持研究,2012,19(4):151-156.

[3]郑雅慧,刘岚,许丽,等.滨河旧区景观生态补偿性设计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11,23(5):107-111.

[4]吴钢.居住区景观要素的生态化耦合[J].低温建筑技术,2012,34(7):23-25.

作者:封海燕 单位:贵阳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