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新生教育管理工作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本科阶段作为学生由少年期步入青年期、由单一人际转为复杂人际、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获取知识的关键时期。高校新生教育管理工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工程和战略工程,关系着学生能否顺利地融入大学生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主推动全面发展。目前,各高校新生教育管理工作机制日趋完善,但在教育管理环节上普遍存在着缺乏系统化、育人方式陈旧、育人合力不足等问题。笔者围绕新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意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做了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新生教育管理;问题;思考
大学第一年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关键的转折期。面对环境的“突变”,良好的新生教育能帮助新生实现学习、观念、心理、交往和生活等方面的适应,培养自学、自省、自立、自强的精神和能力,对学生个人发展终身有益。但新形势下学生成长背景、自身发展需求、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改变,导致传统的教育管理方式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因此,高校需在继承传统优势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教育管理理念,改进和完善学生管理方式,切实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新、因势而进,护航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成才,落实好高校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任务。
一、做好高校新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意义
(一)做好高校新生教育管理工作是国家对普通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新生教育是大学的“第一堂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首要环节”,是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起点”,更是学生“三观”形成的黄金时段。国家明确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始终坚持围绕育人为本,关心、解决青年的现实问题和迫切需求,全面加强对青年的思想政治引领和成长成才服务,激励引导青年与民族同命运、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齐发展。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谈到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只有充分做好新生教育管理工作,才能切实履行好国家对普通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才能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坚强阵地作用,才能更好地为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保障。
(二)做好高校新生教育管理工作是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
大学模式与高中截然不同,面对陌生的校园环境、丰富的学生活动、复杂的人际交往、晦涩的专业知识学习,学生难免会压力倍增,时常会感到迷茫、孤独、失落。通过新生教育管理工作,培养学生应对挫折的积极心态,锻炼学生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培育学生勤勉自学的学习习惯,搭建学生与管理人员的沟通桥梁,促使学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有创造性地完成好大学学业,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三)做好高校新生教育管理工作是大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国梦”教育、党史国情教育、校史校情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学籍管理和校纪校规教育、学习方法和生活适应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安全教育、公共卫生安全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自立自强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方面开展新生教育,是高校新生教育的主要内容。加强做好新生教育管理工作,对于确保教育效果,丰富教育内涵,促进教育机制体质日渐完善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当下高校新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及成因分析
(一)教育管理工作中育人体系缺乏系统化
目前,各高校在新生入学前,均会制定新生入学教育实施方案、新生入学教育活动安排。学生初入大学,面临适应大学环境、繁重的大学基础课学习、多元化的新生入学教育活动等任务,导致新生入学教育工作虽然开展了,但学生不能及时系统地总结落实,入学教育工作仅停留表面;专职辅导员作为开展新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主要力量,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事务性工作、岗位人员流动较快、辅导员思政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导致在与学生谈心谈话中为学生制定的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得不到较好地落实,学生缺乏细致、系统地指导;学校各职能部门缺乏有机的配合,在国家及学校的文件精神指导下,各部门均结合部门职责积极制定相关文件,开展相关工作,但由于缺乏协调沟通,部分工作存在重复性,这大大降低了二级学院开展工作的效率,进而导致教育管理工作缺乏系统性。
(二)教育管理工作中育人方式陈旧
在新时期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学生成长背景、生活环境、获取新知识方式在不断地改变,而任课教师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无法引起学生兴趣,导致学生翘课、上课低头现象严重;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对学生生活带来了冲击,尤其是近年来大型手游在青年群体中备受“欢迎”,而学校未能找到有效地缓解此现象的途径,导致学生无法专心学习;部分学生活动多年来未有创新,学生参与热情不高、参与度不够,“第二课堂”育人作用发挥不理想。
(三)教育管理工作中育人合力不足
高校绝大部分班主任作用发挥的不够,对班级事务、班级学生没有做细致的指导,和学生家长缺乏联动沟通,导致家校合力发挥不够;学院未形成和学生专业相关的校企合作局面,仅停留在就业招聘工作开展上,缺乏对学生专业、细致的指导;学院绝大多数专家教授因科研教学任务重,不能高频度地走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对学生的专业指导仅停留在短暂的课堂教学上;学生家长正面临“上有老下有下”的人生困境,生活压力大,外加孩子异地求学,对孩子的关爱有所缺失,与老师的沟通不够密切,导致教育管理工作中的育人合力不足。
三、改进大学新生教育管理的方式思考
(一)加强顶层设计,及时整合资源
高校管理人员要不断深入学生群体,依据学生实际及时调整学生课程设置,进一步细化新生入学教育活动,让新生入学教育方案不仅能“落地”,更能“开花”;结合工作实际,适当补充管理人员,给辅导员“松绑”,切实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的“思政”作用,同时持续加强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道路探索与建设,让辅导员“留在辅导员岗,成长在辅导员岗,幸福在辅导员岗”;加强学校顶层设计,密切各职能部门的沟通与协作,提高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和针对性。
(二)创新工作方式,活跃育人环境
结合新时代背景和学生新状况,加强对思政、教学工作的思考,持续推进教学改革,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上好课;针对智能产品,尤其是手游的出现,学校群议群策,既不能引起学生抵触情绪,又让学生乐学在大学;团学部门加强外出交流、内部讨论,深入学生群体调研,切实明确新时代青年在想什么,青年喜欢什么,持续加强学生“第二课堂”建设,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丰富活跃育人环境。
(三)密切多方联系,共促育人合力
加强班主任队伍管理与建设,明确班主任为学生学校“第一责任人”角色,制定班主任定期与班级学生家长沟通制度,切实发挥基层班级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企业高管为学生学业“第二导师”,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调整学校教师管理、教师职称评定等制度,适当为部分教师“减压”,在不影响学校科研任务的前提下,保证部分教师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深入学生群体,对学生开展专业指导;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定期设立辅导员联系家长日,及时将问题学生近期情况反馈给家长,与家庭做好对接,加强家校互联,切实形成校育人合力。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做好高校新生教育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各高校应以新生教育管理工作为契机,不断思考创新工作模式,扣好学生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参考文献】
[1]黄武南,杨明明.大学新生教育发展方向及对策浅议———基于美国高校的经验分析和新生转型及教育计划模式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16(3)
[2]赵页.大学新生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
作者:杨培浩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