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问题与对策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必须抓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基于对“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更好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为国家培养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一“互联网+”时代对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
1.复杂性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便利,同时还带来了许多的问题。在“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也变得十分的复杂,由于网络的使用,许多学生在互联网络当中可以接触到许多不可控的信息,这些不可控的信息可能会对学生思想及观念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与此同时,学生可以在网络上寻找许多他们认为“有用”的东西,这样轻松不受限制的行为,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思维发散能力的养成。
2.新的机遇
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当中,思政教育管理者往往是通过面对面的说教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但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打破了这种传统模式,学生和教师的交流渠道变得多元化。通过互联网,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方式变得多样化、有趣化,学生不仅更加易于接受教师的教育,而且使得师生关系更趋和睦。“互联网+”时代为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革新创造了新的机遇,不仅改变了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者的教育思路和教育方法,也使得思政教育管理工作更具有针对性、科学性、有效性。
3.新的挑战
人们在“互联网+”时代获得信息的机会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庞杂信息的存在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优秀的网络文化信息能够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是那些在网络世界传递的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低俗信息等极易给高校学生带来不利影响。高校对学生信息浏览监管力度的不足无疑加大了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工作难度。
二“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教育工作理念落后
“互联网+”时代,增加了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者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的难度,再加上许多高校虽然都成立了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小组,但是这个组织机构往往是形式化的设立,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根本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大多数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者管理观念落后,依旧采用传统的教育理念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管理,没有形成服务学生的教育管理理念,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者应该转变工作理念,以一个服务者的身份来进行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
2.工作过程缺乏创新
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当中,通过与学生当面交流来进行管理,大多时候管理者是在举例子和讲道理,通过自身的日常经历来教育学生,这种教育管理方式有一定的针对性,可以更加直接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但受到教育地点和教育时间的限制,同时在每次教育学生之前教育管理者都要进行提前准备,这种准备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氛围条件下可以形成不错的效果,但是一旦脱离了这种氛围就很难再形成持续的效应。在“互联网+”时代,思政教育管理者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随时随地开展工作。
3.缺乏有效评估和监督
目前,许多高校对于思政教育管理评估和监督机制都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几乎处于一种摆设的状态,在实际工作中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在“互联网+”时代,如果没有建立相应的配套评估和监督机制,就不能有效解决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不能有效监督管理工作者的工作是否合格,不能够督促管理工作者不断进行自我完善,转变教育管理思维,从而更好地开展思政教育管理工作。
三“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对策
1.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提高认知理念
首先,加强高校领导对于“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管理工作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打造一支专业的思政教育管理队伍,这支队伍当中不仅要有学校重要领导的参与,还要有从事网络管理的人员,同时还要吸收宣传、学工等部门成员的参与,与此同时,还要在学生中选择合适的人员参与其中,管理队伍建设成员要多元化,要实现能够覆盖学校的各个部门和各个群体,从而有效保证高效思政管理工作领导机构的有效运行。其次,要强化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培训和监督工作,要重视管理工作者自身素养的提高,尤其是对互联网资源的利用方面更应该重视,要进行不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加强管理和监督机制建设,有效促进思政管理工作者的自我提高,必要时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比如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最后,高校在进行思政教育管理工作时必须要保证经费的来源,要将思政教育管理提升到与学生知识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要为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建设提供必要的设施和场地;要加强学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做到校园WI-FI全覆盖,保证学生教师利用移动设备随时随地上网。同时要保证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经费全部用于管理工作建设上面,加强对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
2.加强理论与实践创新能力
首先,加强理论研究。“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理论研究相对比较少,传统的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理论已经不能适应“互联网+”时展的需求,特别是理论研究严重落后于实践工作。只有理论研究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为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因而必须整合多方面的资源。当下许多高校学生在互联网资源利用方面的实践经验都要明显强于思政教育管理工作者。如果思政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实践经验明显弱于学生,学生则可能不服管理者的管理。因此,在“互联网+”时代我们不仅要强调理论研究,更要重视实践,要在实践当中发现新方法和新途径,从而进一步升华理论。只有达到了一定的理论高度才能使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更加具有生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其次,熟练掌握“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技术,提高自身的网络素质。打铁还需自身硬,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者要始终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加强网络法规的学习。思政管理工作者还要做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变以往的教育管理模式,不断提高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能力。积极地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纳入思政教育工作中,积极探讨在“互联网+”背景下熟练掌握各种网络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了解各种网络社交平台的操作。高校也要加强对教师网络技术的培训,打造出一支素质和技术都过硬的思政教育管理工作队伍。最后,建立和学生交流的平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充分遵循“互联网+”时展的规律,积极探寻更有效的学生思政教育途径。通过微信群、QQ群、微博等加强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可采用一对一、一对多、学生集体讨论等方式进行。这样才可以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深入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引导学生在“互联网+”时代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2]
3.建立有效的评估及监督机制
首先,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评估机制一定要适应“互联网+”时展的需求,不仅要评估管理工作者的工作能力,还要评估管理工作者在进行教育管理工作后所能达到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地发现问题并解决,特别要重视从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队伍是否得到优化,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否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等方面进行评估。其次,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思政教育管理工作是一个动态的无限循环系统,[3]有效的监管机制是可以保证思政教育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同时还能保证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公平公正进行。要特别加强网络监督,尤其是对学生信息浏览的监督,这样有利于学生免受有害信息的毒害,同时要积极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学生严格遵守道德要求和法律要求,严于律己,不做不利于国家、不利于团结的事情。加强网络舆情的监督,特别是对于敏感话题和讨论最为热烈的话题要进行及时监督疏导,避免大量过激言论的出现。必要时可采取转移话题、信息淹没、正面回应、循循善诱等方法来化解。[4]
参考文献:
[1]张晓娜:《CNNIC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民主与法制时报》2018年第8卷第23期。
[2]陈功力:《“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学位论文,青海大学,2017。
[3]孙圣雅:《网络时代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探析》,学位论文,鲁东大学,2013。
[4]黄晓燕:《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分析》,学位论文,安徽大学,2012。
作者:吴丽君 单位:西北大学现代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