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海外留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原则及路径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本文从党支部建设、地理位置、组织生活、教育延续四个方面分析了海外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主要特征,提出了海外党员教育的三大原则,最后提出将党性教育始终贯穿于学生党员出国前、中、后三个阶段的途径和措施,对发挥海外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海外党员;党员教育;党员管理;路径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深,教育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方式与途径,其开放性与自由化的进程越来越深入,出国留学的学生规模进一步扩大。2017年3月1日,教育部对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留学工作情况有一个介绍。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54.45万人,其中七成攻读本科以上学历。在这些留学人员中,不乏高校学生党员,尤其是非通用语种的学生党员。他们综合素质强,专业成绩优秀,在国内学习时,常常是学生中的佼佼者,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能够起到一定的模范带头作用。引导他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牢固宗旨意识,注重党性修养,有利于提高高校海外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效率,有利于提升高校学生党员的纯洁性,有利于丰富党建思想,创新党员管理模式。
一、海外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模式的特征
1、支部建设的简略单纯性
学生党员出国留学之后,与国内党组织存在空间距离、时间差距,与国内支部建设相比,海外学生党组织一般存在“组织不重视”“机构不健全”“纪律不严格”的“三不”特点。部分高校在学生出国之前,只是为学生办理了保留党籍手续,在出国之后,国外党员与国内党员的发展完全不能协调同步,海外大学生党员成为了组织管理的“盲区”。虽然也有一些高校会在国外成立“临时党支部”,但其发挥的作用却微乎其微,无法起到具体的指导作用。组织上的不重视,直接造成了机构设置的休眠状态,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学生党员成了无人管理、无人问津的“弃儿”,所以在自我党性修养上逐渐变得漠不关心,在组织纪律观念上逐渐变得置身事外。
2、地理位置的分散复杂性
非通用语种的学生赴海外留学,其地理位置一般呈“派往国家分离”“留学学校分散”“居住独立分布”的“三分”特点。比如,西班牙语专业的学生,一般会派往西班牙、墨西哥、古巴等国;葡萄牙语专业的学生,一般会派往葡萄牙、巴西两国;法语专业的学生,一般会派往法国、加拿大(魁北克省)地区。派往国家的不同,使得学生党员遇到问题只能求助于身边的其他同学,无法及时、顺畅地与其他党员交流思想,大大削弱了党组织的人文关怀和切实指导作用。即使在同一国家,由于学校的分散,学生党员“散落”在不同地区,很少见面,即使见面,可能也只是课堂上的短暂交流,课下只能依靠各类网络媒介保持联系。无法见面沟通的现实,制约着学生党员之间互帮互助、共同学习,牢固共产主义信仰的意识和信心。
3、组织生活的单一枯燥性
由于非通用语种的学生党员出国留学之后,所处的地理位置极为分散,组织生活的开展缺乏基础保障,基本呈现出“形式简易”“内容简单”“汇报简略”的“三简”特点。由于居住分散,学生党员在进行组织生活时,不太愿意考虑学习的内容是否紧跟党的发展形势、学习的形式是否能够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活动的方式是否具有创新意识,更多的是抱着一种“完成任务”“赶快交差”的心态,希望越简单越好。因此,组织生活大多是自学报告、观看视频等形式,大大降低了学生党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4、教育延续的匮乏空泛性
由于出国留学,学生党员的教育过程出现了两段分裂、仅有首尾的情况,在教育的延续性上来说,往往呈现出“出国前支部预建设空缺”“留学时管理监督空白”“回国后思想报告空泛”的“三空”特点。非通用语种的学生出国,基本集中在本科三年级或四年级,他们党龄较短(本科三年级出国的学生党员一般还处于预备党员阶段),面对多元的文化冲击,有些党员无法正确辨识各类错误。再加上出国之前未建立起符合海外留学党员特点的支部机构,学生党员赴海外留学之后,就只能处于“群龙无首”“不知所措”的状态之中,个人言行缺乏管理监督。回国后,反而难以适应国内的组织生活模式和管理监督模式,无法和国内党员同步学习,极大的影响了海外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延续性。
二、海外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原则
1、分类工作,合理构建
鉴于非通用语种学生党员赴海外留学时,所处的地理位置较为分散,只能依靠网络相互联系,因此,以年级为单位建立临时党支部的做法是不现实的,应以语种为单位,打破年级框架成立海外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同时,选派有责任意识、有良好群众基础的学生党员担任支部委员或小组组长,鼓励学生党员以支部或小组为单位,结合派往国家的文化氛围,开展符合实际要求的党建活动,增强支部的凝聚力。
2、完善机制,网络党建
对于海外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应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教育机制,使得学生党员在出国留学之后,对组织有归属感、对组织有贡献力、对群众有奉献心,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海外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水平。因此,海外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机制,应有一套涵盖教育管理制度、教育管理内容、教育管理方式的完整机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已经成为了学生学习、生活方面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们在网络中提升个人知识储备,在网络中交流思想、探讨问题,因此,党建工作也应与时俱进,采用新媒体等网络机制,将党员教育保证在网络党建的新形势之下,打破学生赴海外留学的时间差异、空间限制,增强学生党员的凝聚力和创新意识。
3、夯实基础,勇于创新
由于非通用语种学生党员党龄较短,党性修养本身不够牢固,其身在海外留学的过程中,教育应以党性提升为主要目标,以党性锤炼为主要方式,深入进行党员先进性教育,培养学生党员的爱国情怀和创新能力。而在教育管理方式上,要勇于创新,结合时代特色,创造性地将党性锤炼与各类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党员在与社会的接触中,增长个人才干、提升个人素质,以个人实际行动抵制各种不正确的价值观、思想潮流,并影响身边的每位同学,传播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三、海外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路径
1、努力营造教育管理的“全”“新”“稳”环境
在学生党员出国留学之前,国内党支部要高度重视海外党支部的前期构建,并对海外党支部各委员进行系统培训,不断提高学生党员的向心力与凝聚力。(1)支部结构,以全为根本。海外党支部的构建,需要考虑到非通用语种学生留学地点的分散性,在各语种中选拔工作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学生党员担任支部委员,并将在海外开展组织生活的要求、方式、方法、注意事项等提前告知各委员,将组织、宣传、联络等具体工作落实到人,保证海外党员教育的全覆盖。(2)组织生活,以新为宗旨。海外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应在出国之前提前策划,其内容不仅应该是为了提升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而开展的各类网络学习会、视频讨论会,更应结合学生党员派往国家的具体国情,策划开展以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爱国意识为内容的各类活动,如与当地华人的联谊会、为海外华二代普及汉语、中华文化宣传等活动。(3)分类培训,以稳为目标。海外党支部的前期培训,要结合学生党员的性格特征、个人规划等分类进行。有的学生党员有良好的敏锐度,就应该着重培养其担任海外党支部的组织生活策划工作;有的学生党员擅于撰写新闻,就应该培养其负责海外党支部的宣传工作;有的学生党员喜欢钻研文字,就应该培养其做好海外党支部的理论材料整理工作。
2、大力推行党性教育的“能”“勤”“严”精神
学生党员赴海外留学时,海外临时党支部需每月精心设计组织生活,利用新媒体平台,以支部委员为主要实施者,开展具体的党内教育和实践活动。(1)定期宣传,提高能力。海外党支部每月定期主动向国内党组织汇报整体学习进度和学习安排,并将全体党员在海外开展组织生活的精彩图片、独特见解、学习感悟等内容更新在支部的党建微博、党建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中,扩大其影响范围,促进学生党员互相学习、互相监督,提高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先进性。(2)定期学习,严以律己。海外党支部应严格学习时间,统一学习内容,充分利用网络,定期检查学习笔记,以严要求杜绝个别党员执行力不高、拖延不作为的情况,通过海外学生党员自行监督、自行评比,促进党员提高党性观念,扎实理论素养。(3)定期汇报,勤于思考。全体海外学生党员应将个人在海外的实际生活情况,结合对国内外文化差异的思考,通过邮件的形式向国内党组织汇报。国内党组织应建立海外党员展示窗口,利用网络或橱窗展示等形式,将海外党员的学习情况进行展播,令海外党员接受党内外的监督和评议,以评促学。
3、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传”“帮”“带”作用
(1)在分享中传递大局意识。学生党员回国之后,需认真梳理个人在国外学习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形成思想汇报,并在全体党员中介绍个人赴海外留学时的党性修养方式、学习教育状态,分享个人对国内外形势和中国发展状态的认识与理解,促使全体学生党员将国家发展与国际形势密切关联,增强大局意识,辩证地看待问题。(2)在互动中帮助党员进步。学生党员回国之前,需指导低年级海外党支部的建设工作。不仅要为他们出谋划策,创新性地开展海外组织生活,更要为他们提供平台,联系海外的中华文化宣传组织,继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同时,还要及时与低年级海外党员沟通,通过个人的生活经验,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生活问题和学习问题。更重要的是,应保持和海外高校的联系沟通,促进校级间的交流合作,科研合作。(3)在认同中带动群众学习。学生党员回国之后,需继续加强个人学习能力的提升,加强个人工作方法的创新,继续保持党员的先进性,获得更多群众的认同,并将海外文化中的精华传播给群众,在班级、年级、学院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结语
海外大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应形成以海外党支部为纽带,以支部制度为保障,以网络党建为媒介,以党员互助为驱动力的环状培养机制,贯穿于学生党员出国的前、中、后三个阶段,使学生党员自觉提升个人党性修养,使党性观念转化为个人奋斗的动力和源泉,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伟大理想。做好海外大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工作,对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有着积极的示范作用,对学生党员在海外传播中华文明可以奠定良好的基础,也为我国青年学生赴海外交流学习、树立良好国际形象能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聚焦国家战略,提供人才支撑,留学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十八大以来留学工作情况介绍[EB/OL].www.moe.edu.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7n/xwfb_170301/170301_sfcl/201703/t20170301_297675.html.
[2]朱华,王丹.高校出国(境)党员教育管理状况调查研究——以武汉大学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6(7)116-120.
[3]杨琳.海外大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0)48-49.
[4]朱永华,眭国荣.利用网络有效加强海外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4(11)17-18.
[5]郭强,孙秀成.新时期高校海外留学生党建工作探析——以南京部分高校为例[J].社科纵横,2011(10)145-148.
作者:张欢 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