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教学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随着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被应用到各个行业领域之中,技术人员也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人们对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开设此专业的院校也越来越多。对于中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来讲,其能够培养学生的电子应用能力,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职业技能,最终在就业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了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电工电子》课程教学策略。我国属于工业生产大国,且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动化、一体化技术获得了良好发展,这也让企业对于机电一体化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对于该专业学生的素质要求以及能力要求也变得越发严格。为了使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紧紧跟随时展的步伐,成为新时期人们需要的人才,中职院校在开展《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时,应提升自己的水平,打造出高效的课程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具备较好的创新能力,使其各项技能有所调整,增强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
1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电工电子》课程教学现状
1.1学生心理问题
目前,部分中职学生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他们由于中考考试成绩不够优秀,而选择到中职院校继续学习,不仅严重缺乏着学习信心,同时还有着一些厌学、自卑的心理。初次之外,由于中职教学整体的目的是培养出职业型人才,导致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发展,这些因素都是《电工电子》课程教学的障碍,影响着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1.2学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
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较为薄弱,在能力发展方面也具有着较大的差异。比如,当教师讲解电路知识时,很多学生都不了解基尔霍夫定律等知识,而教师在讲解运算放大器时,学生难以理解虚断、虚短等知识,就算教师讲解了很多遍的例题,学生在动手实践时仍然难以理解,不知从而下手。除此之外,部分的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动手能力也较差,当面临着学习困难时,不愿意主动进行解决,在对于难度较大的电工电子技术学习时也是如此,直接对《电工电子》课程教学的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1.3教师教学经验不足
由于中职《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模式尚未更新,教师基本都是在讲解理论知识、教材案例,认为完成三点一线的练习与讲解即可。但是,《电工电子》课程知识本身就比较抽象,只采取理论知识讲解的方法便会十分枯燥、沉闷,制约了课堂教学的直接效果。并且,课堂教学时,教师通常会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思维解决问题,但在这一过程中也有很多学生回答不上问题。
2《电工电子》课程在机电一体化专业中的定位
机电一体化专业《电工电子》课程经长时间的发展,在培养目标定位上已经初具雏形,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电工、电子线路的基础知识,熟悉电子设备与电子产品材料与各元器件的基本信息,拥有操作电子设备、电子仪器的能力,且可以完成电子整机线路阅读,在电子设备、电子产品装配、调试、检测、销售与维修上都具备较强的能力。电子技术学习比较关注测量仪表,很多时候会应用万用表对电子元件的电参数入手,强化学生的感性认知。对此,许多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在开展《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时,通常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虽然此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全面掌握知识点以及完善知识结构,但是缺少教学实践,也会限制着学生的发展。《电工电子》课程属于一门涵盖了电工、电子知识以及其他科学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课程,不仅在机电专业中开设了此门课程,在电工电子、电子技术、汽车维修等专业也开设了这门课程。对于机电一体化专业而言,《电工电子》课程其具备着较强的实践性,属于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基础性、应用性以及实用性的特征,能够使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而且,它在机电一体化专业中的定位要有别于其他专业,在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设置中,《电工电子》课程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懂得电工、电子技术在机电一体化行业中的具体应用与发展情况,最终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应用到实际生产中,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使得学生毕业后在维修电工、电子电路分析以及电子设计上占据一席之地,成为新时期企业所需要的技术型人才。
3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电工电子》课程教学策略
3.1运用实践活动,提升学生技能水平
教学实验可谓是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提升的主要路径。对此,中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电工电子》课程教学开展时,教师应全面了解实验教学的实际优势,搭建出一个良好的实验动手平台,从而达到发散学生思维能力的效果。首先,教师要全面挖掘《电工电子》课程教材中的主要内容,并将教材里面涉及到实验的内容进行整合,从而选择出最适合机电一体化学生能力发展的电子实验内容,具有针对性的展开教学活动。其次,中职院校需要为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习提供实训基地,使学生在学习《电工电子》课程知识时,能够应用实际的设备完成操作,让学生在动手能力上有所提升,将理论用于实践中,为其今后的就业提前奠下良好基础。比如,电子技术相关知识教学中,如二极管及其应用这一章,若是单纯的为学生讲解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的理论知识,那么学生很难理解知识内容,而教师采取一个电阻与二极管串联的方式,便能够调稳压电源。对此,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实践动手的机会,让学生测量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通过实验使学生区分电源电压与二极管两端电压的概念,懂得流过二极管电流的计算方法。电子技术的学习,需要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不仅要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行考虑,同时也要考虑到电子技术在生活、生产中的具体应用,最终让学生在电子技术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良好体验,感受电子技术应用规律。
3.2运用模块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中,教师一般只注重对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学生们了解、掌握电子技术,课堂中根本看不到教学道具的身影,最终导致课堂教学缺乏趣味,也让学生对此门课程失去了学习兴趣。对此,中职教师在开展《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时,应将原有的教学手段与思想进行创新与优化,将一些新型的教学手段应用到课堂中,如实现模块化教学,从而让《电工电子》课程教学充满趣味,彰显出此门课程的趣味。比如,中职电子技术课程中,一般可以将其划分成开关模块、整流模块、放大模块、电源模块、编码模块、波形产生模块、计数模块、译码模块等等。若在带领学生了解的电路模块时,教师便要引导学生从通俗的视角看待问题。绝大部分的模块在进行工作时,都要连接电源;信号放大模块,需要包含输出通道以及输入通道,并且应关注着实际信号在输入与输出方面分别拥有两个端子。并且,波形产生模块并不需要用到信号输入,直接就能够形成波形,学生只要了解到频率以及波形的调整手段即可。模块化教学最为明显的优势便是其可以从外部特性了解模块,以此快速形成框架,并不会因为电子技术的复杂而增添学习压力,特别是处在当下电子产品线路越发精细的条件下,模块化的实现意义巨大,不仅是安装、设计还是维修,模块化的应用都具有优势。
3.3运用微课视频,增强学生创新水平
教师在实际展开《电工电工》课程教学时,可以巧妙借助微课教学的优势,丰富学科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让教学效率大幅度增长。首先,教师在学生进行学习与操作时,要始终观察着学生的具体表现,并引导学生收集电子教学中的学习难点与重点,之后报告给教师,让教师将其进行整合,最终制作成微课视频,放在相关的学习平台中,使学生就算在课下时间也能够完成知识的学习,降低学习的难度与学习压力。除此之外,学习任务的布置也比较关键,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并将作业上传到相应平台中,起到巩固学生知识学习的作用,让学生的创造力被激发,最终主动加入到《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中,以此推动中职《电工电子》课程教学的发展,让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就业道路上越走越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中职院校教师,应当承担起教育与管理的责任,在开展机电一体化专业《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时,将培育学生电子技能当做主要任务,从而使学生能够适应今后的工作,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与此同时,教师需更改自身原有的教学观念,打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最后,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其提供充足的动手实践机会,最终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其专业技能以及个人品质,从而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刘惠惠 单位:东营市垦利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