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铁新区道路景观设计探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铁新区道路景观设计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铁新区道路景观设计探究

摘要:随着国内高铁线路的陆续开通和高铁网的完善,高铁新区的出现成为当前国内城市建设的热点,而高铁新区内为迎接高铁站建设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被愈发重视。颍上县高铁新区内颍高三路的景观设计是以颍上县的历史文化为背景,通过植物景观塑造、小品烘托,并结合道路空间序列设计了符合生态持续、功能完善、具有地域特色的道路景观。

关键词:城市道路;文化体现;节奏感;韵律感

我国高铁新区作为城镇化加速推进背景下的产物,它的建设受到政府高度关注。不管从高铁站选址还是站区规划定位方面都尤其需要考虑。在颍上县确定了高铁站址后,围绕高铁站,对高铁新区的规划成为工程的重点。除了对高铁新区不同定位空间的规划,高铁新区的道路景观规划也不容忽视。城市道路是人们认识城市的主要视觉场所和感受城市景观的重要通道,城市道路景观是城市流动的风景线,在城市整体形象系统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城市道路能够很好展示城市风貌,而道路景观设计是展示城市风貌的必要途径,具有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的城市道路景观对城市形象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项目概况

1.区域背景

本案位于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城西高铁新区。未来的高铁新区将打造成融入居住、商业、公共服务、文化休闲等多功能的城市新区。颍上高铁站站房选址位于高铁新区颍铁一路和颍高三路交叉口以北的位置,所以本案设计对象颍高三路既与高铁站在方位上联系密切,在交通上又与颍上至阜阳S102省道相贯穿,所以该道路无论从所处的区域位置还是道路等级上都将是该高铁新区道路景观设计的重点。

2.颍上县文化及旅游资源

颍上县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孕育了春秋时期的管仲、鲍叔牙,战国时期的甘茂、甘罗,两院院士陈国良、郑守仁等杰出人士。也恰是因为这些历史积淀,造就了特色各异的人文与自然景观,其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在整个淮河文化中独树一帜,如颖上的花鼓灯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已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高铁新区还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集合了国家4A景点五里湖湿地公园、保丰沟景观带及高规格打造的大八里河旅游区的一部分“颍上花园小镇”。正是有着如此的历史背景和旅游资源,高铁新区必将成为满足居民多功能活动的城市新区。

二、设计构思

道路景观在首先考虑生态及防护功能的前提下,要具有一定的文化主题和道路特色,而道路的景观特色则大都是由周围自然人文环境决定的,所以设计充分考虑了该道路所处的位置以及在所处区域的地位。

1.文化的体现者

由于颍上县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拟建设的高铁站更是融入了大量的相关元素。而颍高三路由于自身所处位置的特殊性成为颍上文化体现者的首选,将其打造成文化之路,与高铁站相呼应。

2.设计思路

在道路中轴景观空间上融合东方文化与自然界草木意趣,运用“起、承、转、合”的节奏,采取逐步抬升的手法,让行者感受层层在内心油然而生出的一种东方文化的尊贵感和有序感。(1)起,作为空间序列营造之始,遵循了“不应一眼望尽”的原则。人未至,景已生,正满足了当行驶车辆在S102省道从阜阳市往颍上县方向行驶时,还未转向颍高三路时就能看到的道路入口景观。(2)承,打造层层递进的空间韵味。在颍高三路上设计了合理坡度的道路纵坡,让道路纵向上有高低起伏变换,同时结合特色种植,丰富开车人的视觉变化。此外道路两侧设计层层递进高度的景观柱,在一定速度下观赏呈现出此起彼伏,源远流长的视觉效果。(3)转,在空间序列中开始产生变化,赋予别开生面的新颖感。颍高三路和颍铁四路交叉口处景观是本案设计的高潮点,交叉口四个方向上文化景墙的设计,四个迥然各异的诗意空间:春叶、夏花、秋果、冬绿四时景别,在连通中轴景观的同时,空间豁然开朗而又富于变化。(4)合,则回归到具体的空间上。颍高三路的尽端便是颍上县拟规划的高铁站,大气磅礴的高铁站成为该段道路的视觉终点,也是文化的集中体现。

三、设计原则与目标

1.设计原则

(1)满足道路设计技术要求的原则:该道路景观设计在满足道路的交通功能、技术标准和行车安全的原则下载进行的美化设计。(2)景观整体性原则:统一考虑道路两侧的建筑、构筑物、绿化、街道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等。设计整体做到人和景的统一,达到景因人活、人因景适的效果。(3)景观连续性原则:将该道路空间中各景观要素置于一个特定的时空连续体中加以组合和表达,比如植物搭配和景观构筑物的设定方向,从而充分反映节奏和韵律感,实现空间和视觉的连续性。(4)坚持人性化设计:景观的设计以人为本,从人的使用功能、心理感受等角度出发,力求景观设计的合理性、舒适性。(5)尊重场地精神、延续历史文脉的理念:道路景观设计要充分尊重场地精神,吸收当地文化经典,最大化的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到景观设计中。(6)遵循自然与生态和谐共融的理念:生态化设计是道路景观设计的基础。

2.设计目标

生态:绿色,自然,生态;美观:繁花似锦,绿林长廊;特色:标志性,唯一性;文化:底蕴深厚,韵味悠长;和谐:人与环境,其乐相融。

四、设计内容

颍高三路由中央分隔带、两侧分车带以及行道树绿带和路侧绿带组成,整体上通过植物的变化和节点的设计来体现道路景观的节奏感、韵律感。

1.道路节点设计

本案选取设计的三个节点依次为颍高三路与S102省道、颍铁四路和颍铁一路的交叉口。(1)颍高三路与S102省道交叉口:该节点是颍上县高铁新区对外展示的一个重要窗口,阜阳市进入颍上县的必经之处。本案在该路口处设计了“颍上欢迎您”的文化景石,表达出对外来游者的欢迎,同时体现颍上文化的开放性。另外在中央分隔带的岛头区域设计了微型原始社会人类聚居的部落铜像,意在表现颍上文化之初始,奠定了“起”的基调。(2)颍高三路与颍铁四路交叉口:该节点为两条主要道路交叉口,景观以轻松、自然、活泼、变化为主,是本案设计的高潮点。交叉口四个方向上设计有展现颍上不同风采的文化景墙,承接颍上的文化流传。四种景墙分别记载着颍上在不同朝代的演变、优越的自然资源、人民的杰出代表以及民间艺术的发展和兴盛,并结合了四个方向上迥然各异的诗意空间:春叶、夏花、秋果、冬绿四时景别,从而衬托颍上的兴起、繁盛、沉淀和生生不息的活力。(3)颍高三路与颍铁一路交叉口:该节点呼应了颍铁一路北侧拟建的高铁站,高铁站的建设决定了该路口必将成为重要对外展示的窗口。景观设计采取用构筑物表现的形式来呼应高铁站,设计了流行于秦汉建筑的“阙”于路口处。将阙设于此一是呼应了高铁站的大气磅礴,二是用此形式表达对外来游客的欢迎,展现颍上人民的好客、知礼。

2.植物景观设计

(1)植物景观设计原则①安全性:城市道路的植物种植首先要考虑交通安全,做到有效协助组织人流的集散以及符合车辆行驶。②因地制宜:植物选择要充分考虑当地自然条件,最大化的发挥出植物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景观效益。③艺术性:在保证种植科学的前提下注重植物配置的艺术性,讲究植物颜色搭配和高低错落。(2)植物景观配置遵循乔、灌、地被三层式配置原则以及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植物景观设计做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统一,既要满足植物服务于生态的理念,又要通过艺术的表达,如利用植物的形体、色彩进行构图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及人们在观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将植物的种植和主题的表达相融合。此外从宏观角度来看,植物的种植高度和色彩于统一中又富有变化,表现出一定宏观尺度上的节奏感;从微观角度来看,每一处节点的植物配置都充分考虑了其观赏性和娱乐性,可给周边居民游览时带来微观尺度的舒适感。最后通过植物的季相及生命周期的变化,构成一幅动态图画。(3)植物选择颍高三路植物种植以乔灌草相搭配为主,同时设计有面积不等的模纹色块,整体呈现出较为强烈的层次感和节奏感。此外在颜色的选择上以红色、黄色、绿色调为主,体现文化、活力和生态。颍高三路与S102省道交叉口植物景观设计:入口景石前方草坪上用二月兰和金盏菊成色块铺盖,丰富了景石的前景而又不会遮挡景观。景石后方采用垂丝海棠、鸡爪槭、栾树作为背景。前、中、后景观层次分明。颍高三路与颍铁四路交叉口植物景观设计:该交叉口呈现了四个风格各异的诗意空间。依据植物生长特性的迥异,打造四时不同之景。春景讲究蓬勃生机,植物选择上采用三色堇、雏菊、白玉兰、垂丝海棠、榆叶梅、迎春等;夏景讲究郁郁葱葱、繁盛,植物选择上采用合欢、槐树、蜀葵、牵牛花等;秋景讲究金黄、果实、沉淀,植物选择上采用银杏、乌桕、丹桂、火棘球等;冬景讲究生生不息,植物选择上采用雪松、圆柏、腊梅、山茶花等。如此道路可以做到四时皆有景,各有韵味。中央分隔带植物景观设计:以花带设计为主,小乔及大灌点缀为辅。花带以红叶石楠和金边黄杨相间种植。其中每隔一定间距种植红枫、西府海棠,高低结合,错落相间。中央分隔带整体景观通过多样的色彩体现繁花似锦,通过大面积的花带体现大气磅礴,从而从植物层面映衬颍上文化的活力四射与百花齐放。两侧分车带植物景观设计:采用乌桕、垂丝海棠、红叶李、紫薇、广玉兰等小乔木,火棘球、含笑球等灌木,成规律性种植。行道树植物景观设计:行道树采用落叶乔木国槐,庞大的树冠、挺拔的树干为颍高三路增添了气势和秩序感。路侧绿带植物景观设计:路侧绿带有着提供周边居民休闲活动的功能,植物设计偏向于自由、活泼、人性化。大型乔木选择香樟、金桂等;落叶观花和观叶植物选择日本晚樱、紫薇、紫叶李、鸡爪槭等;搭配一些观花、观叶灌木球,有红叶石楠球、海桐球、大叶黄杨球、无刺构骨球、红花檵木球等;地被选择鸢尾、彩叶草、万寿菊、矮牵牛、二月兰、花叶蔓长春等。整体上形成上中下三层层次分明、四季有景的绿化效果。

3.细节设计

(1)入口处雕像景观:采用铜像制作,再现原始群落的生活方式,展现颍上历史的悠久,同时另一方面突出颍上科技的进步。(2)道路景观柱:将不同高度的景观柱布置于道路两侧,在行车者一定速度的观赏下呈现出高低起伏的波动感,打造宏观尺度上视觉的节奏和韵律感。(3)文化小品:在道路两侧设置了形式多样的景观小品,不仅丰富了道路景观,增加了周边居民游览趣味,营造了人在微观尺度下的休闲氛围,而且多方面展现了颍上浓厚的历史底蕴,具有一定的文化熏陶作用。(4)道路景观灯:采用中式风格的灯具,在保证道路行车安全以及服务周边居民的基础上,体现古典韵味。

五、结语

现代城市,尤其是高铁新区的道路景观设计要紧跟时代要求,要有创新思维,不能仅仅只是将植物种植在道路上,而缺乏视觉上的景观美和更深层次的文化美。为避免千篇一律的道路景观,高铁新区的道路景观设计要紧密结合地域特征,充分挖掘地方文化,展现区域特色,让道路景观凸显标志性和唯一性。

参考文献:

[1]凌张军.基于城市街道特征的城区道路绿化设计[J].超星期刊,2015,36(6):49-51.

[2]梁凯,刘晓惠.基于视觉分析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4(11):46-51.

[3]王明仁.浅析道路景观创新设计[J].现代农业,2018(2):76-77.

[4]刘咨含.连云港市林荫大道(科苑北路)的道路景观设计分析[J].农业工程与能源,2018(6).216.

作者:刘祥 单位: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