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集体记忆研究景观设计符号语义表达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符号学理论在景观设计中的研究获取景观所针对人群的心理体验以及景观的集体性质。研究关注的是标志性具体地点,如公共雕塑、纪念碑等在人们认同形成中的参与。作为一种文化工具,它们通过物体的集合,构成“概念性叙述”,在记忆中发挥作用。它们可以被理解为集体记忆的载体,包括主动记忆以及有意和无意的遗忘,这些场所被置于语境中,并被赋予意义。
关键词:符号学;集体记忆;语义表达;隐喻象征
1引言
欧文-扎洛克(Irwin-Zarecka,1994)认为,集体记忆是“一种社会明确表达和社会维护的‘过去的现实’”。集体记忆的叙述是动态的,包含了历史和现在的连续性,是基于眼前重建过去,不是简单地反映过去的观念并将其扎根于地面。景观空间作为集体记忆的载体,群体通过对载体的记忆共享把思想扩展到世界各地,并使人们在不同的时期积极参与阅读,辩论和进行集体记忆,从而研究景观中的元素符号语义表达。
2关于符号学理论
符号学理论是由语言学家与建筑学家共同引入设计领域的,其领头人是威廉•莫里斯。莫里斯符号学由语义学、语构学和语用学三个层面组成。符号学已经延伸到了符号意义的接收端,即研究与意义相关的全部活动,从而占领了福柯所认为的解释学的部分。因此,符号学是研究意义活动的学科,重在解释认知,叙述是符号学重要的研究对象。而语义学是通过语言进行的一切交易,但在实际研究中一般是对符号赋予意义研究。语义表达以符号为载体,通过符号学理论研究景观符号组成。符号又是传达意义的载体,是携带意义的感知,在某种程度上,两者是相似的。本文是通过对符号学的理解,通过参与者叙述、记忆,从而提炼出在事物中重复出现且代表性元素进行集体记忆。
隐喻、象征是符号语义表达的手段和方法,语义通过外在形态和被赋予的意义通过隐喻、象征的手法传达出来,同时也是事物传达情感和进行集体记忆的一种表现方式。可以让人们认识到,景观最初是由人创作的,而后由无数的社会参与者复制,参与者随后对这些地点进行了解释,他们的切身体验则是符号语义的转换过程。鉴于在传统的记忆和阅读观念中都有关于读写和理解的寓意,因此隐喻、象征具有最终确定含义的观念,已成为解释景观的主要途径。隐喻和象征通常涉及将文化背景嫁接到证实其原始含义的景观设计上,对其内在含义进行深度发掘,再以隐喻象征的思维方式将其物化,于是便创造出更有效、更容易的理解景观的形态[1]。表现形式通常是对文化内涵、历史等能突出场地意义的符号进行转化,最后形成景观作品。其中包括可视符号和隐喻符号,其表达方式通常以一种视觉符号的反复出现逐渐形成能代表特定文化意识形态的符号,或是以其艺术形式来展现的可视符号。所有景观中的元素都可以视作一种符号而存在,同时以符号的方式被人们认知。
4景观设计中符号语义表达原则
4.1人、物、事三要素原则
标志性景观中的符号语义表达必须满足人、物、事三个基本要素原则。人作为语义表达的主体叙述、记忆景观,赋予其意义;物作为载体表现外在形态及隐喻景观赋予深层内涵;事作为集体记忆引导的隐藏于历史背后的自然演进规律、形式印迹,记忆过去以及未来。
4.2功能与形式、功能与艺术统一原则
景观设计中语义最终目的是要被参观者叙述、记忆与感知,必须遵循整体性与认知性原则。因此,必须选取具有易识别性且能被参观者所理解的符号作为构成元素。其次,景观是大众活动的场所,必须遵循功能与形式、功能与艺术的统一原则。对设计师而言,要充分理解景观设计中功能问题、特征及要语义表达,在景观的语境下创造性的回应了场地特征,保证在具有艺术气息的设计中秉承功能第一的理念,最后实现其形式的原则。
5景观设计中符号语义表达解析
5.1越战纪念碑
纪念碑以类似于沉积、隆升和侵蚀的地质过程的演化方式,随着时间的流逝,象征性的积淀随着不同的历史含义的叠加而增加,从而这些象征性具有最终确定的含义的观念。位于华盛顿特区的越战老兵纪念碑是世界上最著名、最感人的战争纪念碑之一。它的情感力量部分来自它的简单形式。纪念碑创造性的采用下沉式形式,倾倒的墙体、文字、材质、色彩等景观元素符号,达到了让生者缅怀的震撼效果。一面简单、低矮、黑色的反光花岗岩墙面,碑体的镜面效果让每一个人都看到自己与战争的因果关系。整体形象区别于传统战争纪念馆,作为集体记忆的载体,展示了纪念碑作为公共象征的重要性。纪念碑置于草坪之上,两片倾倒黑墙缓慢地嵌入地下,两边低中间高的标高差引导观者逐渐下沉,慢慢被它营造的场所气氛包围。设计中用到黑色花岗岩,上面写满密密麻麻将士的名字而两面倾倒的墙在功能上完美的承载了写满所有将士名字的任务,创造性的解决了纪念功能呈现出的艺术形式,没有因为单纯从形式出发违背功能。墙后有供暖设备,用手触摸它不是冰冷的,象征生者与死者之间的对话,从而让这个作品达到了“艺术”的高度。所以,景观不单纯只是水泥与钢筋,而是他背后所蕴含的语义表达。除艺术价值外,背后则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像是纪念碑是社会历史的可感知记录,功能在于创造历史,对历史进行新的认识从而重构集体记忆。具有纪念、政治、威严的情感色彩,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象征文化的体现。人们通过观察纪念碑的设计风格、功能、形式、位置以及与周边景观之间的关系,象征性的来解读一个城市的社会历史。
5.2唐纳喷泉
罗西认为,能震荡积淀在人们心理深层结构中的历史,唤起人们对原型的深刻印象的作品,就是成功的[2]。彼得•沃克设计的唐纳喷泉是景观设计师创作公共雕塑品的早期典范之一,扎根于人们的记忆之中,是沃克一直探索艺术与景观的结合。唐纳喷泉位于哈佛校园内一个步行道十字路口,哈佛作为集体记忆的产生与传播的载体,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沃克把设计源头指向那里,引发人生对三大终极问题的思考: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从而思考美国人的大部分是英国移民,英国人的祖先又是谁?答案不得而知,但是史前遗迹:英格兰南部萨利斯伯利平原上已有数千年历史的巨石阵遗址。巨石阵解释了我们从哪里来的问题,要到哪里去是人生的终极目标,正是哈佛大学的任务目标。最终以石头为原型,对巨石阵的集体记忆产生共鸣呈现出一个极简的艺术作品。通过隐喻和象征的手法探索大自然的神秘和不可言传的暗示,具有浓重的原始气息。唐纳喷泉将自然环境作为整个景观最重要的部分,创造性的利用场地原有的条件,赋予了场地新的特征,给人带来了全新的感受。喷泉用石头作为特定符号进行序列的重复,石头采自于20世纪初期的农场,唤起对英格兰拓荒者开垦荒地的集体记忆,更好的象征着哈佛大学对知识的探索。石头围成的石阵镶嵌在交叉路口的草地和混凝土路面上,呈不规则排列的圆圈状。部分石身隐藏于地下,与环境自然融合,原有的两颗树包含其中,做到了设计与场地充分契合。中央是一座雾喷泉,水雾形成的薄雾,模糊了石头的边界,为校园增添了浓烈的奇幻色彩。冬季水雾冻结,循环水系统关闭,利用哈佛大学的供热系统喷雾,石块被蒸汽完全笼罩,漂浮在空中营造出一种神秘氛围。当喷泉完全静止时,白雪皑皑,呈现静谧优雅表演的舞台。唐纳喷泉是神秘的,概念上是富于探索精神的。通过巨石赋予的意义引发公众的集体记忆,让人联想到遥远的过去,同时也让人联想到新英格兰的历史,象征着学生对知识对存疑以及哈佛大学对智慧对探索与追求。
6结语
本文将符号学理论运用到景观设计中,通过隐喻、象征的手法进行语义建构,有效的挖掘景观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更易于人们认知理解,增强公众对景观对集体记忆。通过以越战纪念碑、唐纳喷泉作为集体记忆为载体,对其进行语义表达解析。表明集体记忆根植于历史文化和社会意识形态中,当类似的情境再现时,集体记忆可以被唤醒,因此集体记忆对重塑现代景观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立涛.现代景观设计中隐喻象征手法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4.
[2]胡赞英.集体记忆视角下类型学方法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D].湖南大学,2011.
作者:崔文文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