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城市河流生态景观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城市河流生态景观设计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谈城市河流生态景观设计

摘要: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周边环境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城市河流的重视度不断提升。城市河流不仅被运用于防洪和水利工程,而且具有改善城市环境面貌的作用。该文研究城市河流生态景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探索河流生态景观设计的策略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黄山市占川河实施改造设计,分析当地的河流生态景观环境,以期为城市河流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河流;生态景观设计;改造

如今,作为国家重点关注的领域,生态文明建设对河流生态景观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河流生态景观的重要性被人们忽视。河流生态景观关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子孙后代的福祉,因此,河流生态景观的相关研究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人居环境质量的提升、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城市河流生态景观现状调查

1.城市河流生态景观的产生与发展趋势

河流生态景观源于生态景观,是生态景观中最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之一。河流是人类重要的水源和航运路线。20世纪,河流成为人类建设的重点,促进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一些区域的环境恶化使河流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此外,工业化浪潮造成的环境污染也使河流水域周边环境的污染现象越发严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河流生态景观治理理念与方法在一些国家产生;20世纪90年代以后,河流生态景观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城市河流生态景观问题分析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城市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影响了人们的健康。一些工业和制造业企业忽视生态环境问题,将未经处理的污染物直接排入城市河流。这些污染物中含有有毒物质或重金属,严重影响了河流的生态平衡,使河流生态景观遭到破坏,亲水空间逐渐减少。此外,一些河流的下游地区冲走了泥沙,减少了地下水的入渗,减弱了河岸的引水功能和河道的自然生态功能,阻碍了人们与水的接触,亲水景观和平台较为缺乏。一些河岸由钢筋混凝土建成,难以供给绿色植物生长的养分,影响了动物栖息,损害了河流生物的多样性,影响了整个河流的生态系统,造成河流的自然生态功能逐渐削弱。

二、城市河流生态景观设计策略

1.河道设计向自然河道靠拢

用自然边坡和生态护坡替代原来陡峭、生硬的河道,使用自然缓坡、宽度窄的河道形式,利用石头和滨水植物,不仅可以改变整体景观,而且可以改善河道的生态功能。在必须建造重力式挡土墙的河段,为了满足防洪需求,挡土墙的高度可以配合绿化地带进行设计。

2.恢复河流的生态功能

河流生态景观设计应秉持保持河道自然面貌、保护水域可持续发展、恢复河流生态功能等基本原则。河流生态景观设计一方面要确保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合理,能够顺利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确保河流生态功能健全,满足生物活动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强调生态环境保护,采取科学的、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修复和恢复整体的生态系统,发挥河流的生态功能。

3.建设多样的河流开放游憩空间

多功能游憩空间设施的设计可以激发游客对多功能服务和亲水活动的兴趣,提高场地的利用率,减少过多的设施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干扰。河流游憩空间位于水、地、陆的边界地带,需要有足够的空间开展相关活动。设计师要注重设计的完整性,考虑平台空间的游客量、空间、上下通道的坡度与宽度以及交通的可达性等,综合考虑周围的环境要素,使河流游憩空间更具观赏性和功能性。

三、占川河改造设计实践

1.项目概况

占川河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黎阳镇,设计方案的范围为占川河迎宾大道桥东侧——率水段城市内河,流域长2.63km,河道宽7~20m。设计区域分为西区的乡村景观体验段与东区的城市风貌段,周边用地以城市绿地、居住用区、商业用地与教育科研用地为主,河流自西向东途径农田、黄山市技工学校与居住区。

2.存在问题分析

一是河岸景观硬质化且不够美观。河道挡土墙上生有较多的杂草,在破坏墙体的同时,也会影响河道的美观。郊野段存在自然驳岸的区域,驳岸裸露,缺少植物覆盖,受雨季地表径流的冲刷,容易对河水进行二次污染。二是植被现状杂乱。海绵城市工程施工之后,河道缺少湿生水生观赏植物,大量水生杂草滋生,生态多样性与观赏效果皆不理想。三是公共设施不合理。占川河两岸几乎没有为游客提供休憩的座椅。游客在滨河漫步时难以中途休息或停留观景。四号桥附近有若干老香樟树,具有较大的观赏价值,但缺少能够供游客驻足的休憩平台,景观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四号桥沿河岸围栏破旧,并将河段完全封闭,景观效果差,部分围栏较低,安全性不足。

3.占川河生态设计

迎宾大道东侧绿化节点利用垂枝植物如蔷薇、迎春等软化硬质驳岸,适当遮挡挡土墙和桥体表面;补植落叶树,增加下层开花小乔木和宿根地被,丰富色彩,注重四季变化和植物群落营造,烘托拱桥、周边建筑的美感。四号桥老香樟树节点修建种植池围合保护古树,补植耐阴地被,种植花灌木,形成植物组景。黎新北路交口绿地深翻土壤,清除土壤中的建筑垃圾,重新覆盖种植土和肥料;保留河岸树形较好的大乔木,补植色叶小乔木、花灌木及地被,形成观赏性较强的植物组团,减少水土流失(图1)。文峰路三角地保留杨树和常绿小乔木,补植中层乔木、色叶小乔木及花灌木,搭配适量的开花宿根地被,注重四季变化;移除部分长势不好的竹子,保留沿路种植的灌木作为道路边界,减少对草坪的踩踏破坏。黎阳in巷三角地保留树形良好的大乔木,补植花灌木和地被,形成植物组团;清除挡土墙上的杂草,利用垂枝植物软化硬质驳岸。郊野段自然驳岸削减驳岸坡度,覆盖混凝土植草护坡砖,填入种植土,种植固土植物(图2)。

4.占川河游憩空间设计

四号桥老香樟树节点更换透水性铺装,靠近挡土墙处增设安全护栏;靠河岸一侧,补种灌木、宿根地被,点缀开花小乔木。黎新北路交口绿地采用透水铺装,可设置提供居民休憩的坐凳。文峰路三角地增加休憩空间和游步道,采用透水铺装,提供坐凳;在桥体改造方面,主要增设桥体护栏,种植垂枝植物和多年生宿根花卉,以降低管养难度;在桥体两侧的河道可视范围内,固定适量的浮床,增强河道景观效果,起到一定的净化水质效果。截污井改为毛石贴面,与截污管的毛石砌筑表面形成统一。

结语

将城市河流环境建设结合生态景观,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增强河流活力,而且可以为城市居民构建互动、休闲、生态健康的公共空间。在解决污水处理问题的基础上,在河流生态景观时运用景观设计原则,将生态放在第一位,打造自然的滨水线,融合城市文化,使河道区域富有生命力,使城市居民更有活力,与自然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胡海燕.城市河流生态景观设计研究.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刘斌.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河流综合治理规划设计研究.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3]吴丹子,王晞月,钟誉嘉.生态水城市的水系治理战略项目评述及对我国的启示.风景园林,2016(5).

[4]牛铜钢.河流近自然化学说在河流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5]吴丹子.城市河道近自然化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5.

[6]韩玉玲,岳春雷,叶碎高.河道生态建设——植物措施应用技术.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7](日)河川治理中心.滨水自然景观设计理念与实践.刘云俊,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8]耿帅坤,张耀.论智慧城市景观创新智能化设计的未来发展走向.美术教育研究,2018(22).

[9]陈晨,张伟,陈周翔.城市滨水空间生态驳岸审美设计研究.大众文艺,2019(16).

[10]陈晨,祝遵崚.声景在中国传统园林景观中的应用研究.美术教育研究,2019(13).

[11]叶洁楠,翟原.与地域文化相融的芜湖扁担河滨水文化公园设计.美术教育研究,2019(16).

[12]包婷,于成景,李雪艳.城镇景观规划中的水体生态设计与研究.大众文艺,2019(19).

作者:成明 熊瑶 单位: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文章阅读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