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景观设计中的古典园林设计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实践中将我国自然景观风貌与人文建筑有机整合,自然美与意境美两者的渗透、融合。当代景观项目在设计实践中,应积极学习实用性设计手法与内涵丰富的造园理念,促进当代景观设计和古典园林设计风格相结合过程,为现代群体提供特色化的景观作品。文章在列举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常用手法的基础上,对其和当代园林设计融合的思路及具体实践应用,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景观设计;融合思路;实践应用
1引言
中国古典园林是东方园林的代表,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对世界上很多国家园林工程设计建设形成明显影响,其建造技艺、设计方法、设计理念等传承至今日,有很大的学习与借鉴价值。在城市化建设脚步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现代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充分尊重自然环境,合理应用古典园林设计方法、理念,使现代园林的设计富有实用、美观的双重特性,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与持久力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2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
2.1设计空间上,提倡以小见大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实践中追求典雅、精致、小巧、圆润,借此方式呈现出设计内涵,巧用遮景、象征等诸多设计手法,在实践中取得先抑后扬的设计成效。古典园林空间设计层面上又凸显出以小见大的特征,以使古典园林空间层次分明,曲径通幽。
2.2秉持因地制宜原则,借景造园
对中国古典园林建设阶段常用的设计手法,不难发现其重视和园林地形地貌的有机整合,秉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调配与使用园林周边的山、水等自然元素,即实现借景造园。在构园、造园实践中,古典园林设计重视借景手法的应用,合理应用远借、近借、虚实而借及应时而借等方法,使古典园林设计抵达更高的层次,更富有空间感[1]。
2.3追求自然和情趣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和生态自然贴合度很高,追求自然和人工两者的结合美,力争抵达“虽为人做,倘若天开”的设计层面,优化园林景观设计效果,使园林意境更为深邃。中国的古典园林造园设计阶段,通常会以自然状态为始发点,提炼并加工园林结构,有针对性的完善景观布局,重视自然与情趣的融合。在多种古典园林设计手法的支撑下,构筑出的园林景观不仅具有自然山水风貌,还能呈现出浓郁的审美意趣与情感寄托,取得一种自然和谐的设计成效。
3古典园林设计和当代园林设计的融合思路
3.1自然融合
古典园林设计阶段重视凸显自然特色的理念,结合区域内多样化的自然资源,以此为基础进行改造升华,使园林景观设计效果和本地自然景观相契合,且有一定观赏价值。故而,当代景观设计阶段,一定要结合本地自然环境进行设计,例如,结合本地气候条件,科学设计景观的部署结构、选择植被类型及布设功能[2]。也要将以人文本理念渗透至当代景观设计实践中,要从物质与精神层次上迎合使用者的主管需求。求。古典园林设计和现代园林设计的自然融合主要通过建设设计理念与自然环境的匹配关系进行,并合理调控人为因素,进而使古代设计理念在现代设计领域中更充分的凸显出自身价值。
3.2空间融合
古典园林设计阶段强调从整体出发,重视利用与布设整体空间,追求动静、虚实结合,进而使园林景观产出差异性的视觉效果。也应将空间融合因素整合至当代园林景观的设计进程中,提升有限空间资源的利用率,将其价值发挥到最大化。和谐、简约是空间融合设计理念的核心,设计人员应有效把控这一因素,规避游客产生繁杂的视觉效应。
3.3地貌融合
我国地理环境较为多样,不同地理环境中园林设计的设计也有别,这就预示着设计实践中应把握地理环境这一因素,全面解读本地区地理环境的优势与弊端,科学应用地势地貌优势。当代园林景观设计时,也要彰显出古典特色,采用古时的设计理念,使园林景观整体产出天人合一、自然和谐的成效[3]。地貌融合设计理念表现出人类对自然的尊重与敬畏,有效应用了现存地貌状况的优势,也实现对本地自然环境的有效保护,和绿色、低碳经济及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观念不谋而合。
4当代景观设计中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实践应用
4.1分析基址现状,科学整改
因地制宜是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建造中的常用手法之一,考虑的问题不仅是景观建设实践中基址的原态,还要在布局方面做出综合性调整,科学配置景观的主、次关系。纵观中国多个地区古典园林工程的设计情况,能感触到各个错落有致的园林均凸显出设计者对园林基址环境的整体、深入分析,不仅满足了观赏游玩者的视觉体验,也能较好的维持园林自然本色,进而传递出现代群日高度肯定的人文思想,以上是经典园林造园者实践中的点睛之笔[4]。合理应用布局手法,于既定的庭院内建设出虚实相间的艺术景观,对外流露出自然风光,也能有效点缀亭台楼阁,提升有限空间的利用率,创造出无穷尽的意识形态。
4.2充实庭院景致,园中理水
在部署现代园林景观过程中,受“一池三山”、“虚静为”等道教思想的影响,理水成为工程设计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孔子有言“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水是智慧的象征体。在形式上,和其他实物相比较,水的可塑性更高,可静亦可动,可细水长流也可波涛汹涌;在作用上,水能促进空气流通过程,对建筑物起到烘托作用,也能拓展空间感,为植被健康生长提供基础物料等;从意境层面上,能够移情寄性,也可以充实周边景致,凸显出生态自然景观的独特性等。水因自身具备特有属性,故而将其用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领域中,能营造出连绵不绝的意境,荡漾园林内好似整座园林富有灵气,一方面较好地满足了、构园造园实践中所需的自然景色,另一方面传递出园林工程设计者、居住者的精神寄托[5]。水是园林的灵性,苏州是举世闻名的江南水乡,水是园林设计建设中不可缺乏的元素之一。苏州博物馆有两处水景,一处为主庭院的大面积水景,另一处为室内莲花池的水景,博物馆的庭院水系和留园有很大相似之处,参照了传统特征对水面进行分割处理,把桥和亭子划分为不同区域,水面与桥面间距很低,有较好的亲水性。图1是苏州博物馆主庭院的水景图。
4.3赋予自然灵气,科学调配植物
中国的古典园林在设计实践中,追求于崇尚自然景色,配置花、木、草等植被是重要的一个环节,精细而巧妙地配置一花一木,并赋予他们生命的灵气,以上同样是中国经典园林工程的巧妙之处,古典园林内的一草一木始源于自然,但其意境却高于自然。在现代景观园林设计阶段,应合理应用植物、建筑之间的搭配关系,借此方式建设出内涵充沛的意境,使现代景观散发出经典园林特有的趣意观赏、人文素养。在安置植物过程中,一方面要传递出观赏价值,另一方面也要使其起到调整庭院内生态环境的作用,景观设计人员要充分分析植物自体的生长规律与固有的生长特性,在满足庭院中植物基本的生态需求基础上,打造出相对平衡的自然生态环境,维持植被较好的生长态势。国内很多园林景观会采用建筑、游廊及墙垣围成小型封闭式空间院落,这样的小庭院中如果由栽花种树,则很可能造成光秃、单调,但是若栽培的花木过于茂密,则将会形成拥塞局面。北海公园地处北方,因为冬季时间较为漫长,气候较为寒冷,和南方的私家园林相比较花木的品种显得更为单一。为打造出四季常绿的景观,经常采用松树或柏树作为景观的主题,还能呈现出朴素苍劲的特征。在植被配置方法上,通常忌规格而追求自然。针对树木的疏密程度应由变化与对比,手法取于自然,密中有疏,大小相间,高低参差有致,进而取得“虽人工栽种,却倘若自然山林”的设计效果。静心斋主景区的植物配置也如此,树木集中被栽种于园子西北部的假山上,南部和西侧的长廊相邻,北贴近叠翠楼,尽管栽种的植物类型与树木不多,但游客远观将有郁郁葱葱之感。在植物类型上,乔木以油松、桃树、海棠等,灌木有紫丁香、迎春等,合理配置海棠、迎春,还体现出皇家园林“玉堂春富贵”的特色。图2为静心斋主景区的植物配置图[6]。图2静心斋主景区的植物配置图
4.4设计空间格局和线路组织
中国的古典园林景观内建造的建筑基本上是依赖游廊与道路组织实现交通,以此为基础构建出扇形、八角形、方形的建筑景观,打造出步移景换、蜿蜒曲折的优美意境,使人们捕获多样化的空间感悟与趣味。现代景观的空间相对有限,可采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三种线路组织方式科学规划景观的空间格局[7]。一是辐射式,该种布局形式呈放射样态,中心景观处于园林工程的中心地位,为景观的重点,使用辐射式的线路组织形式,对周围的景观带形成辐射作用,确保游客经过各线路均能顺利抵达中心景观的效果;二是串联式,该种线路组织形式追求打造富有自然变化和情趣的意境,采用廊道把景观内不同园林景点串联在一起;三是圆形、闭合式的观赏路线,等同于采用内向布局景观,凸显出线路的向心性设计特征,通过于路线周遭规划多种景观样态,打造出一个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景观环境。
5结束语
总之,在整体把握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的基础上,在设计现代景观过程中,始终要遵循“天人合一”的理念,精心规划设计景观格局,合理搭配种植植物及布设组织观赏路线等,将文化意趣渗透至景观设计进程中,将文化、审美品位淋漓尽致的凸现出来,将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发挥到最大化,最大限度地优化景观设计效果。
参考文献:
[1]胡建康,吴芳芳.探析仿古建筑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传承与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2):52~53.
[2]朱科丞.苏式园林元素在博物馆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食用菌,2020(4):13~14.
[3]张弢.刍议中国画与中国古典园林同思同构的转译与呈现[J].大众文艺,2020(7):54~55.
[4]尚先先,郭芮,张跃伟.城市公共园林边界空间设计初探[J].山西建筑,2020(1):156~157.
[5]蒋国兵.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J].地产,2019(23):37+124.
[6]张迪妮,闫梦笛.非视觉元素在古典园林中的设计应用[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9(3):68~71.
[7]初冬.浅析“山水画意”的中国古典园林设计[J].艺术教育,2019(8):195~196.
作者:林晶莹 单位:福建兴华东景观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