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低碳生态下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低碳生态下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方法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低碳生态下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方法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滨水景观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选择。论文分析海滨景观存在的问题,探讨低碳生态视角下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低碳;生态;滨水景观

1引言

在自然环境当中,水环境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属于人类生存以及发展当中必要的一种资源。生活水平逐渐提升,人们非常重视生活质量,在旅游中会把海滨景观当作主要的选择项。城市滨水景观和人工景观相比较,其具备敏捷性,可以进一步丰富人们的精神境界。城市滨水景观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提前规划,使用先进的技术,使其成为亮点部分,进一步展现城市特色。

2海滨景观存在的问题

2.1低碳视角下的问题

部分滨水景观的建设存在项目设计、规划以及施工周期等方面的问题。在大规模建设过程中,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包含人力浪费、物力浪费以及财力浪费等,并且碳排放量也大大增加,这种情况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不相适应的。另一方面,滨水景观在设计的过程中没有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过于形式化,不能体现出当地特色[1]。

2.2生态视角下的问题

目前,海滨景观在设计的过程中往往不够重视生态问题,对河流以及湖泊的保护不够重视,如在建设过程中对一些河流以及湖进行随意的切割以及截取,水体与生物之间的多样性生长不相适应。对于生产废水没有进行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当中,不仅仅会对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还会对水体的自净能力产生严重的破坏,最终造成水系统生态失去平衡。对水系统的改革不够合理,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土壤侵蚀。除此之外,对区域特征不够重视,滨水景观的设计具备统一性,使得其生态调节功能以及景观功能等被严重地削弱。

3设计方法的研究

3.1滨水景观存在连续性

“连续性”指的是海滨风景区之间存在的连续性,城市整体空间以及滨水空间之间存在的连续性。滨水景观如果存在视觉的连续性,可以吸引游客长时间观看。如何保障景观的连续性,就需要考虑景观本身存在的线性特征。在对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景点的具体视线、建筑物以及水岸之间的距离、建筑物高度等实施详细的控制。在处理城市内部以及滨水区具体关系的过程中,经常会采用景观走廊,并在该走廊的基础上加入滨水景观。通常,景观走廊以及城市人行道之间可以相互结合,这样可以进一步把滨水区的气候特征引入城市中,使得热岛效应得到大大的缓解[2]。

3.2滨水空间的功能组合

海滨空间属于休闲场所,吸引力非常大,一定要对其功能进行设置,保障其复杂化,这样可以和社会活动的复杂性以及多样性需求相适应。在现代大都市中,简单化、专业化会切断社会生活的交汇以及联系,户外生活就会非常乏味以及单调。在海滨空间中,主要包含海滨娱乐、海滨休闲,海滨餐饮以及海滨商务等功能。把这些功能结合起来,可以使得公共场所的娱乐性更加丰富。

3.3滨水区的交通便利性

每个城市的交通条件都不同,鼓励人们使用多种多样的交通方式是非常必要的,且一定要推广公共交通的优先战略。与此同时,需要按照景观区域的具体规模配置针对性的地下停车场,这样就可以和游客的具体要求相适应。关于海滨空间内存在的行人系统,需要设置综合性的系统,如分散的小径、海滨林荫大道以及分散的广场等,同时要重视安全性、舒适性以及连续性等,并且要保障与机动车系统处于分开的状态。

4城市滨水生态驳岸的具体设计

4.1河流水文以及地形原貌

在对城市滨水生态驳岸进行设计之前,充分考虑河流的地形以及水文条件,以保障洪水位、常水位以及枯水位等具体水文数据的准确性。与此同时,需要对断面尺寸以及河岸的抗冲刷能力进行考虑,才能对不同河岸地段使用的具体驳岸形式进行确定。同时,应该调查河岸的横截面尺寸以及抗侵蚀性,以保障不同的河岸断面使用不同的驳岸形式。河道沉积会遭受地形、水流以及沉积等情况的影响,这些情况都会在垂直以及水平方向上出现[3]。

4.2对河流分类的研究

在判断河流蓄洪能力的过程中,需要对不同类型河流的蜿蜒度、河道宽度、坡床比以及宽度等实施详细的研究,这样非常利于河流蓄洪能力的判断及驳岸形式的选择。

4.3设计中使用多种护坡形式

在工程实践当中,尽管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可以使得驳岸景观得到丰富,但是植被种植并不属于驳岸以及护坡的唯一形式。相反,大量的植被种植会对河流的泄洪能力造成严重的影响,植被的根系也会对大坝造成破坏。因此,当同一条河流包含不同的河段时,应该按照地形、水位、植被以及人造材料等情况完成不同边坡防护系统的构造。

4.4城市滨水生态驳岸设计种植布局

植物属于生态驳岸设计当中非常关键的部分,在对植物选择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场地情况进行考虑,进而选择比较合适的树木,要尝试着选择一些原生树种或者对一些成本较低的树种进行维护以及管理。要在水生植物群落的基础上设置良好的水生态系统,使得大坝护坡的具体稳定性得到增强。

4.5软硬景观的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使用软硬相互结合的策略,交替完成坡度以及花阶的设置。要保障硬景观以及绿化景观之间互相的穿插,需要仔细地对绿化场所进行设计,在穿插软硬景观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艺术品质以及实用性。

4.6重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在景观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对人类的活动规律进行研究,把“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进一步融入设计中,保障城市滨水驳岸空间的设计更加人性化。与此同时,要在后续的使用以及维护过程中使用比较合理化以及科学化的管理方法,这样就会使得其使用寿命得到大大的延长。

5结语

总之,东巷商务中心地块以及滨海公园的建设一定要把休闲娱乐以及办公等场所结合起来,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设计之初以及建设的过程中要表现出对人的一种关怀,要在照明设计的基础上为大众留下遐想性,使得创造性得到延续。

【参考文献】

【1】潘克华,逄伟娜.基于低碳生态视角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方法研究———以漳州南太武黄金海岸(二期)项目为例[J].住宅与房地产,2016(3):45.

【2】高洁,陈梦苇.滨水区的低碳景观设计方法分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3):204.

【3】文瀚梓,文剑钢,陆丹薇.“低碳”理念下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探析[J].建筑与环境,2017(4):86-89.

作者:王琪 单位:浙江海文嘉德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